战争与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对中国古代战争的认知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2-13 02:51:53 归属于综合论文 本文已影响59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由于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一些西方国家开始鼓吹“中国威胁论”。而中国的发展或者说重新崛起,伴随着对外经济和贸易的繁荣,让人们看到了中国作为新兴国家与传统国家之间的冲突点,也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利益全球拓展背后所可能潜伏的军力投射需求。然而,中国政府在此情况下却提出了和平发展的理念,并没有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展过程中海外扩张和掠夺的道路。这其中固然有中国政府对于国家实力和发展策略的综合考虑,但我们不可忽视也必须承认的是,这种主观考量背后,还隐含着现代中华民族战争观念的历史思维惯性。因此,如果我们能以历史的眼光,从中国特有的文化与社会传统中来为上述问题寻找渊源,并充分注意到一个具有悠久历史文化传统的东方大国稳定鲜明的民族个性,那么,一些西方国家以其自身的思维逻辑和行为惯性而对中国和平发展信念的无端怀疑以及对中国威胁的恶意渲染,也就不攻自破了。
  一、 中华民族战争观的思想源流与历史本质
  1.“慎战”思想的确立与影响
  春秋时期,被后世誉为“兵圣”的孙子提出了影响极为深远的“慎战”思想。“‘慎战’作为孙子对战争的基本态度,贯穿于他的整个全面而完整的战争思想体系中。”〔1〕虽然《孙子兵法》是一部兵书,但是在书中,孙子却多次提到了战争的危害,告诫人们要谨慎地对待战争。他在第一篇《计篇》之首就讲到,“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在孙子看来,战争是关系国家命运的大事,必须重视并保持谨慎。而在《火攻篇》中,孙子也明确指出,“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合于利而动,不合于利而止。怒可以复喜,愠可以复说,亡国不可以复存,死者不可以复生。故明君慎之,良将警之,此安国全军之道也。”这段话可以说是孙子“慎战”思想的集中体现。孙子明确指出了战争可能带来的最坏结果,具有极高的警示作用,对此后中国的统治阶层而言,《孙子兵法》的“慎战”思想也都或多或少地为君王和士大夫所借鉴,对他们的战争观产生很大的影响。所以中国社会尤其是统治阶级对战争大多持有一种谨慎的态度。
  孙子在“慎战”思想之上,又提出了“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战争总会带来牺牲和损失,战争的目的是要征服对手,如果不用战争就能达到目的,那这就是一种非常理想的状态。这看似是一种方法论,实际上更是一种战争理念,更为重要的是,在中国现在的价值观念中,“不战而屈人之兵”的思想已经上升为一种哲学,成为中国人解决矛盾、应对冲突的一种思维方式和战略选择。由此带来的影响是,较之于真正的战争,中国人更加推崇这种“不战而屈人之兵”的“作战”方式,也由此形成了中国人在“慎战”之上的又一个重要的战争观。
  2.尚武的民族传统与尚柔的文化制衡
  论述中国人的战争观,我们还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中国人的尚武观念。对于中国人来讲,同其他民族一样,从氏族社会发展而来,对于自然以及其他部族有着非常强大的征服观念,这也是维系民族生存的条件。一直到春秋战国时期,整个民族都保持着较为强烈的尚武精神。《庄子·说剑》记载“昔赵文王喜剑,剑士夹门而客三千余人,日夜相击于前”,在那个群雄割据争霸的年代,上层社会自然充满了尚武的思想。而再看对社会影响甚大的诸子百家的思想。在儒家所倡导的“六艺”中,包括了射箭和骑马两项非常考验人勇武精神的项目。而墨家弟子则曾经依靠自己的工艺技术,制造防守器具帮助弱小国家抵御强国的兼并。可见这些学派的弟子也是具有勇武精神的。可是我们要注意到,在儒家经典《中庸》中,孔子讲到:“宽柔以教,不报无道,南方之强也,君子居之;衽金革,死而不厌,北方之强也,而强者居之。故君子和而不流,强哉矫!”在孔子眼中,真正的强者是外柔内刚的。同样,在道家经典《道德经》中,老子也曾说道:“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以其无以易之。”所以道家崇尚水,认为水的强大在于其能够以柔克刚。可以说儒家和道家在本质上都属于柔性文化。二者不约而同地提倡以柔克刚的勇武观,这也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浸入中华民族的尚武观念之中。在尚武的民族传统与尚柔的文化制衡之中,尚武精神始终未能成为战争的导源。尤其是自唐以后,中国传统文化中“刚”的一面开始被淡化,而逐渐突出“柔”的部分,这也就使中国社会的尚武观念受到了较大的制约,从而也招致了中原政权屡被北方外族以及西方列强所击败。由此也就使得中国人在对战争的态度上越来越谨慎。
  二、农业文明与传统文化合力中的中华民族战争观
  1.农业文明对战争观的规约与影响
  中国社会自古以来是一个非常传统的农业社会,高度发达的农业文明塑造并深刻影响着中国人的战争观念。中国人认识和看待战争,离不开长久以来农业生活所形成的属性和习惯。
  首先,中国形成农业社会所具有的优越自然环境对于中国人战争观念的影响非常大。中华文明从黄河流域、长江流域一直发展到淮河流域、珠江流域,在秦统一中国以后,占据了亚欧大陆最东段的中纬度地带。西靠大山,东临大海,季风气候有足够的水汽保障农业生产。同时这一带地区地形平坦、土壤肥沃、资源丰富,适合农耕文明的发育。对于传统的中国农业社会而言,土地作为重要的要素之一,可以说中国已经占据了优质的土地资源。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中国的普通百姓并没有强烈的开疆拓土的愿望,因而中国很少有对外征战的需求。所以说中华文化长期以来都褒扬和平,对疆域之外的别国没有较强的攻击性。而从另一方面来讲,正是由于中国自身自然环境的优越性,所以历史上尤其重视对这片土地统治权的争夺。尤其是在分裂时代,对其他区域土地、资源的追求总会导致大家为了一个统一的政权而互相攻伐。不过也正是中国历史上这种连年的内战,更让中国的知识分子和百姓认识到了战争的残酷性,所以不遗余力地倡导“和平”的观念、“非攻”的观念。因此中华民族战争观念的形成与中国自然环境的优越性有着极大的关系。
 其次,由于中国优越的自然环境特别适合农业生产,所以在传统的中国社会,如果国家稳定、气候正常,物质是非常丰富的。中国与周边民族和国家相比,在社会财富上一直处于领先地位,所以中国并没有掠夺他国的需求。那么对于中国来讲,对外发动战争就少了很多经济驱动,由此也就不会过多地从利益层面来看待战争。所以这也从一个方面促成了中国人更多地思考战争的正义性,即使是战争,也是将维护正义和道德作为其目的,所以也就形成了“义战”的思想。人是趋利的,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讲,由于战争并不带有较多的利益性,相反这种公义性却成了战争的追求,那么对于中国人来讲,自然对于战争也就不会有一种狂热,更多的是一种理性,有时甚至是持消极的态度。
  另外,在土地之外,对于农业社会而言,最重要的可能就是人了。中国人历来强调“多子多福”,孩子越多,能够从事的体力劳动也就越多,从而越能够开展更多以及更好的农业生产。所以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人力资源一直是中国传统社会最看重、也是最依赖的经济生产要素之一。在中国大多数年代,人力资源比之于土地都是大大不够的。所以人力对于中国的农业社会来讲可以说非常重要。可是在过去,战争与农业生产在人力上存在着非常大的竞争矛盾。战争需要大量的人力在时间和空间上都脱离农业生产,不仅如此,战争还会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人力资源。战争期间繁重的兵役、徭役与可能带来的大规模伤亡都是农业社会严重危害人力资源的事情。正是在这种农业社会之下对于人力的看重,使得中国人并不愿意轻易发动战争,因而在对待战争的观念上也自然十分保守和谨慎。
  2.传统秩序文化与农业文明的高度契合
  中华文明是一种典型的农耕文明,在这种文明之中,为了节约农业经济的人力资源成本,形成了较为典型的家族聚居形态。这种以血缘为纽带的聚居,要求其中的个人能够按照一定的秩序来进行生活才能够保证相互之间的和睦,从而能够充分发挥人力资源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盈余。儒家文化是一种典型的秩序文化,其所推崇的“长幼有序”尤其适合中国传统的农业社会,因而为传统的中国封建社会所一直延续。而扩大到整个国家,中国社会自上而下也有着对秩序的高度重视。“礼治的可能必须以传统可以有效应付生活问题为前提。乡土社会满足了这前提,因之它的秩序可以用礼来维持。”〔2〕所以农业社会尤其讲究“礼”,这种“礼”是一种文化教养,是一种“长幼有序”的社会秩序,其终极旨归是社会的稳定。所以说,在春秋时期才会出现“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认识。而到了后来,中国也向来以自我为中心,将对外发动的战争视为一种征讨。这种征讨不是因为要扩大国家的经济利益,而是要让周边国家能够臣服于自己的秩序之中。也由此,中国人看待战争尤其重视道义,这种道义就是一种对社会认同的秩序的维护,谁违背了这种秩序谁就是无道的。在这种道义观念之下,中国不会轻易发动战争,更不会主动破坏业已形成的秩序。
  由于农业社会需要庞大的人力来组织生产,需要漫长的时间来耕作,所以农业社会对于稳定有着一种天然的追求。由此也就使得中国人格外推崇和平的思想,“非攻”、“慎战”等战争观念也就能够为大多数中国人所深深接受。中国人不喜欢战争,但是却会死守自家的土地,传统的小农经济就是自给自足,这是一种超稳定的状态,所以中国人排斥开拓,不喜欢开疆拓土,而是希望能够将人力资源较为固定地限制在一定的土地上并保持较长的时间,这才是最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因而中国人也很少主动侵略别国,君主为了自己的喜好而去攻打别的国家,不是惨败就是导致自身政权出现危局。可是,当中国受到外敌的侵略之时,又往往能够爆发出较为强烈的抵抗力。因为侵略者破坏了中国的农业生产生活,人民就会非常支持政府的反击行为。而中国人安土重迁,则更是深入了中国人的传统思想观念中,这一点从即使在人口流动剧烈的现代社会很多中国人仍然坚守“叶落归根”的思想就可以看出来。“乡土社会是安土重迁的,生于斯、长于斯、死于斯的社会。”〔3〕因而当战争威胁到中国国土时就会奋起抵抗,若不是则不会为战争尽力。
  3.重文轻武传统的形成与科举文化的兴盛
  中国两千多年的农业社会,在上层建筑上一直保持着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作为封建统治者而言,既然强调集权,那么就必不可少地要将权力牢牢掌握在手中,而最能够对其权力构成威胁的,就是军事武装。所以对于中国封建社会的统治者而言,在大一统的局面已经形成之后,重文轻武的风气日渐浓厚。这是封建统治者出于维护自身统治的目的在价值观上进行的有意识的引导,尤其是科举制度之后,文官治国成为社会的共识。这种重文抑武的风气,很自然地对于整个国民的战争观念也会产生很大的影响,大家不会将武力征服看作是一件光耀的事情,在尚武精神上也日益轻视勇武的品行,从而更加保守、更加消极地看待战争。
  与封建社会重文抑武观念一脉相承的,是封建制度下科举文教的兴盛。自唐朝开科取士以来,文教的繁荣更加反衬出武将地位的下降。由于普通百姓通过科举考试,寒窗苦读就能够跻身统治阶级的行列,而不用拼杀疆场建立武功才能封侯而进入贵族行列,所以大家热衷于通过文教与科举走上仕途。所谓“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科举文教的兴盛让人们将精力花费在钻研儒家经典上,武学也就逐渐走向了边缘。科举文教的兴盛,一方面让传统的中国社会掀起了崇尚文化的风气,这大大有助于人们排斥武力,接受“非攻”的战争观念,宣扬以柔克刚尚武精神中“柔”的一面,另一方面也鼓励更多的人跻身读书人的行列,通过科举来改变自身的命运,而不是通过参军来建功立业。所以封建社会科举文教的兴盛对于塑造中国人“非攻”的战争观念,崇尚和平仁爱的思想也有很大的影响。
  三、中华民族战争观的现实认知
  通过上文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在漫长的历史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战争观,而这些战争观念又与中国传统的文化与社会紧密相连。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中国普通百姓最重视的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要素资源——土地和人力,中国历史上封建社会的统治者最看重的是自己的统治地位不受威胁。在这两方面的共同作用之下,中国人逐渐形成了这种反暴力、重视正义、讲求用非战争方式解决战争问题的战争观念,这种观念具有浓厚的中国特色,也正是由于其根源于数千年中国社会的历史文化基因,所以牢牢扎根在中华民族的思维观念之中。
  于是,我们在审视当下中国的发展战略时,需要具备一种历史的眼光。一个民族在自己的历史文化中形成的传统总是彰显着这个民族的稳定个性,现代中国的迅速发展和崛起无疑深刻地影响着当今世界格局的巨变,中华民族的实质性复兴在给世界带来了希望的同时,也使得那些习惯于一家独大的国家深感不安,他们在自己惯有的掠夺性扩张性发展逻辑中既不愿意看到中国的和平发展,也不愿意设身处地理解中华民族和平发展的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诉求的深刻联系,这就难免在深度隔膜中走向摩擦甚至对立冲突。作为中华民族的子孙,我们有必要也有责任深刻认识中国社会和文化传统的特殊性,深刻揭示中华民族战争观的实质内涵,以期让那些企图遏制中国和平发展的国家能够超越以己观人的错位思维逻辑,让世界各国人民理解中华民族独特的战争观念,充分信任和尊重中国和平发展的诚意和善意,从而支持中国的和平发展之路。
  〔参考文献〕
  〔1〕吕锡琛,曹静.孙子“慎战”思想及其现代意义〔J〕.求索,2010,(12).
  〔2〕〔3〕费孝通.乡土中国生育制度〔M〕.北京大学出版社,1998.52,5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综合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