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由小编香香为大家带来以下文章:
年一天天地向我们走来,年的味道越来越近。明天就是廿四夜,也就是腊月二十四,朋友提起要带孩子去放茅柴,感受一下自己童年的乐趣。是啊,我们这些80后的记忆中,廿四夜放茅柴是过年前最快乐的一件事儿。
不知道为什么会有廿四夜放茅柴的习俗,查查网上发现有这样的俗语:“廿四夜,放茅柴,烧烧田角落,一亩要收三石六。”大概是古代劳动人民用烧稻田里剩余的稻草的方式来给稻田积肥,因为肥料是多么得来之不易,每一分都不可以浪费。
小时候,每到廿四夜前一天,全村的小孩子就开始兴奋起来,满村子寻找材料。最先要准备的是扫把柄,这是放茅柴的主要工具。但是村子里孩子太多,没有那么多的扫把柄,势必或有一些小小的争夺。之后,弱势抢不过大孩子们的,回家对着爸妈一番哭诉,缠着大人为自己寻找替代的物品。于是能干的爸爸找来破毛竹锯成几段,算是给孩子找到了替代品。接下来的事情就容易多了,找来稻草缠在扫把柄或者毛竹梢上助燃,有的为了在助燃的时候多一点把握,还会缠上一些塑料袋,这样一个简易的火把就做好了。工具准备好,小伙伴们三五成群相互约好时间,就等晚上行动了。
夜幕降临,天刚刚有点擦黑,小伙伴们就迫不及待地相互吆喝起来。大家团团围在一起,在大孩子的帮助下,把自己的火把点燃。明晃晃的火把让黑沉沉的夜空顿时变得有活力起来,一直冲向田野。东边的火燃起来了,西边的火也燃起来了,到处有火的影子,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浓浓的焚烧柴草的味道。小孩子们在田野撒野的时候,大人们则是乐呵呵地在家门前看着看着,仿佛看到了新的一年丰收的样子。
记得有一年,村上有一个孩子穿着崭新的毛衣,扛着一根很粗的毛竹火把来向我们炫耀一番,然后跟着大哥哥们奔向了田野。一路走出去,火不断蔓延,欢呼声隔着夜空远远地传过来,勾得人心里痒痒的。终究我们这些女孩子也忍不住举着火把,在不远处的田地里尝试着点燃被男孩子们遗忘的稀稀拉拉的野草。火势虽然不大,但也能把我们逗得开怀大笑。时间飞快地流逝,很快男孩子们尽兴而归。一个男孩子凄厉的哭喊声惊动我们,大家围过去一看才知道,他准备的大毛竹是中空的,放茅柴的时候,他把大毛竹的另一头夹在胳肢窝里,火苗带着热气把新毛衣烧出了一个大大的洞,一件新毛衣就这么报废了。那年头有件新衣服多不容易,穿的第一天就烫坏了,难怪他妈妈会揍他了。在众人七嘴八舌的劝解中,事情就这么过去了。但是每年这个时候,大人们就会把这件事情拿出来讲一讲,算是一次安全教育吧。
如今,随着年龄的增长,经济的快速发展,我们越来越忙碌。廿四夜放茅柴这个习俗,跟许多曾经影响我们一代人的很多习俗一样,离我们越来越远,慢慢变成一份温馨的回忆。小伙伴们,今年你廿四夜,你还去放茅柴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