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网络伦理教育的基本内容(大学生伦理道德建设)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29 00:26:49 归属于道德论文 本文已影响43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从网络时代的高职大学生缺乏信息甄别教育、缺乏责任意识教育和缺乏网络自控能力教育三个方面,论述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获取正确信息、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拓展校园网站新功能、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培养大学生的守法和自律意识三个方面,提出高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对策。

  近年来,网络得到了快速发展,越来越走近社会生活。简单易学的操作方式,新奇刺激的感官体验,广泛强大的网络功能,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使用者。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hina Internet Network Information Center,简称CINIC)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人均周上网时长达25.6小时,即每日人均上网时间为219分钟。根据索福瑞数据显示,2015年上半年电视观众每日人均收视分钟数为156。对比可见,2015年上半年日均网民规模已经超越电视观众,互联网普及率已经达到48.8%。由此可见,网络已经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调查显示,网络已经成为大学生重要的生活、交往和娱乐方式。但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同时,也必须看到它也与其他技术一样,是把双刃剑,有利也有弊。网络可以跨越时空的界限,以最快的速度,同时向全球众多的网民传播发布海量信息,全球各种各样的新闻大事都能出现在网民面前,足不出户,就能通晓世界大事。用鼠标在所需要的标题图标上轻轻一点,就可以打开全世界成千上万的网址,进入一个全新的信息海洋,新闻与科技动态、体育与娱乐休闲、国内态势与国际动态、动物世界与植物鉴赏等相关的信息,应有尽有。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查阅他们想要的任何信息资料,包括各种学习资料;通过网络,大学生可以阅读其他人的文章,相对自由地发表个人观点,彼此之间可以互相探讨问题,交流信息,真正做到了激扬文字,指点江山。网络开阔了大学生的人生视野,拓展了大学生交往的空间,丰富了大学生交往的内容,因此,网络自然会受到很多大学生的追捧。日新月异的网络技术催生了诸多网络应用形态,不过,在这些网络平台中,有时也发生一些严重的违反网络道德事件。而且沉迷网络、价值取向紊乱、道德情感冷漠、法制观念淡薄,以及诚信意识降低、人文素养缺失等,也引发一系列的大学生网络伦理问题。当前,大学生群体的网络负面信息逐渐增多,因此,规范高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研究高职大学生群体在网络交往过程中潜藏或已经出现的伦理道德问题,是每一位高校教师应该认真关注的课题。

  一、高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随着互联网的演进与发展,网络道德问题越来越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由于在网络中缺少行为的引导和监督机制,部分高职大学生往往难以正确认识网络现象,因而沉迷网络,道德失范,影响自身的成长成才。

  1. 网络信息海量,有时良莠不齐,高职大学生缺乏信息甄别能力

  网上信息铺天盖地,应有尽有,面对海量信息,选择是一个难题。对网络信息的选择,包括没有特定目的的无意接触选择和有一定意向的选择性接触。心理学研究表明,在选择信息时,人总是让自己接触那些与自己原有的思想与价值观一致的信息,而避免接触违背自己原有意识形态的信息。所以,大学生在浏览网络海量信息时,无论是有意识接触还是无意识的接触,他们总会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和需求去选择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一旦认可接受了这些网络信息,就会从行为上接受对这种信息的认同,从而改变自己原有的行为模式。

  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下,高职大学生接触到的知识信息主要来源于书本知识与教师的课堂讲授。这些信息都经过了精心的筛选加工,再加之学校教育注重技能培训或应试教育,忽视大学生的网络伦理教育,必然导致大学生甄别信息能力较差。美国密执安大学精神卫生学家詹姆斯·米勒的研究成果表明,当一个人接受的信息超过他的处理极限时,可能导致紊乱。大学生突然面临这么多的信息,如果没有清醒的思想认识和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出现选择偏差应该是很正常的。

  2. 认为网络身份虚拟,发表观点不受限制,高职大学生缺乏责任意识教育

  在网络交往过程中,网络用户一般是以匿名方式存在,没人能看到你的脸、听到你的声音,这使得大学生的网上行为具有不受限制的双重性。大多数大学生进入大学都是第一次离开家和父母,离开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独自一人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学习环境的不适应,功课学习的压力,人际关系的不和谐等等,都会让他们郁闷苦恼。传统高校对大学生的生活、学习管理不如中学严格,一些大学生的心理问题难以被人发现,部分学校的心理咨询室形同虚设,因而大学生的压力和郁闷得不到发泄,网络却给了发泄的出口。这也是部分大学生在网络上言行失当,甚至爆粗口的原因。网络具有匿名的特点,在网络上大学生可以模糊自己真实的社会身份,网络交往活动也变得隐蔽和神秘。平时需要顾及面子,注意自己的形象,但在网络上,似乎可以肆意发泄对人、对事、对学校、对社会的不满,这一切似乎都可以不受约束和限制。在学校组织的大学生网络工作座谈会上,有些发言的同学认为以虚拟的身份畅游网络,不必承担责任,不必有后顾之忧,网络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大学生摆脱现实的愿望。而事实上,网络上的任何不当行为都要承担相应的 责任。

  3. 网络内容丰富,娱乐性强,高职大学生缺乏网络自控能力教育

  大学生在进入高职校园之前,所有的时间都在老师和家长的监控之下。突然远离父母的约束,加上大学课业负担的减轻,大把的时间摆在大学生面前,有时让他们不知所措。他们想自主学习,成就一番学业,但一直以来养成的在监督下完成学习任务的习惯,使他们缺乏自控力,甚至处于失控状态。部分大学生没有找到自我管理时间的有效方法,或者根本没有意识到自我管理时间的重要性。网络游戏内容新颖丰富,喜闻乐见,极大地满足大学生对于未知世界的好奇和渴求的心理,QQ、微信聊天的便捷使高职大学生特别是一些不乐意和同学交流或者有人际交往障碍的同学从现实生活中逃离出来,因而缺乏必要的网络自控能力。网络本身所具有的虚拟性特点,使得大学生很多在实际生活中没有办法达成的欲望获得一定程度的满足。同时,个别不法商人也可能开发有害大学生身心健康的软件,一些不良内容满足了大学生的好奇心,具有极大的诱惑力,导致部分大学生沉溺网络,逃避现实,荒废学业。在大学生座谈会上发现,部分大学生的时间多数花在聊天、打游戏上,网络的学习功能几乎没有被利用。甚至有个别大学生认为人生如戏,功名利禄在网络上完全可以模拟出来,忙于在虚拟的游戏中征战拼杀,荒废宝贵的青春时光。


  二、高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对策

  高职大学生正处在世界观、价值观和人生观形成阶段,他们的心理、生理特点决定了他们自我约束能力差,容易放纵自己的网上行为。这就要求高校应将网络道德教育作为思想品德教育和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就如何正确使用网络对大学生进行引导教育。

  1. 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获取正确的信息

  面对网络带来的各种复杂的网络道德问题,高校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大学生众多的网络行为缺乏约束。具体来说,虽然高职大学生整天手机不离手,手机不下网,但他们多数没有接受过专业的网络德育。目前,很多高校的网络德育仍然处于缺失的状态,思政课内容注重传统德育内容的灌输,忽略规范性的网络道德教育。开设的计算机网络课程只注重网络知识技术层面的传授,基本不探讨网络德育问题,大学生的网络失范行为没有正确的引导与遏制,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正确的价值观的形成。针对这种情况,高校教师可以在“两课”教学中增加网络道德教育,把网络管理和网络道德教育结合起来,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网络法律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另外,德育工作者应加强网络知识的学习和了解,否则就会出现教师的网络运用能力还不如大学生的现象。

  2. 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拓展校园网站新功能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使之为教育大学生服务。可以尝试开通校园博客、开放播客功能,建立教师尤其是名师博客、播客,使教师的学术思想和人格魅力可以影响到更多的大学生;学工部门可以用自己的APP来布置、记录日常管理工作,并与大学生沟通交流;教师可用APP与大学生分享知识、布置作业,或与大学生讨论探讨,与其他教师分享教学心得;对学校的一些大型活动或者名家讲座等采取网上直播的形式,以此扩大其影响力和受众范围;利用网络平台帮助师生开展专题知识学习,通过培养自律精神引导大学生自觉文明上网。

  3. 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培养大学生的守法和自律意识

  通过调查讨论,依据大学生的特点与人才培养目标,科学建立和完善有关校园网络规章制度。规范网络运作行为,加强对校园局域网管理,通过必要的技术、行政和法律等手段,控制信息源头,尽最大可能阻止各种不良网络信息进入校园网络,为大学生文明上网提供良好的网络环境。同时,学校还应制定较为完善的网络管理办法,使整个网络活动有章可循,有效控制大学生在网上发表不负责任的议论。在信息社会,信息来源广泛,自由度很大。不良信息靠堵是堵不住的,必须让大学生学会自我教育、自我管理,树立自律意识,努力做到慎独。要在大学生中开展争做遵纪守法的优秀网民活动,不断完善网络道德规范并加强监督,培养大学生的自主道德意识。

  三、结束语

  当前,网络正深刻地影响人们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行为。随着社会进入网络时代,网络已成为高职大学生重要的生活、交往和娱乐方式,但在享受网络带来的便捷同时,也出现一些网络伦理道德问题。本文从网络时代的高职大学生缺乏信息甄别教育、缺乏责任意识教育和缺乏网络自控能力教育三个方面论述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从加强网络伦理道德教育引导大学生获取正确信息、充分利用网络新技术拓展校园网站新功能和建立完善的规章制度、培养大学生的守法和自律意识三个方面,提出高职大学生网络伦理道德教育的对策。高校教师应该注重更新教育理念,变革教学方式,敢于直面高职大学生关注的问题,注重正面引导,增强大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促使高职大学生树立远大志向,躬行自省,提升高职大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国家培养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

  作者:万鸣 芦净 柴继红 来源:成才之路 2016年19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道德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