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从学生、教师和教材等多角度剖析了目前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结合教学实践,对该课程进行了教学改革探究,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了教学效果,强化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教学改革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我国高职院校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主要学习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分析方法和集成放大电路、数字逻辑电路的特点以及应用等。都说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专业基础课的重要性从这个角度讲并不比专业课差,是今后学好其他专业课的基础和保障。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十分注重理论与实践的融合,重视学生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具有内容多、涉及面广、信息量大,实践性强等特点,在整个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
1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现状分析
1.1学生现状分析
近些年来,随着各类高校的录取规模逐年增加,高职院校普遍面临着招生难的问题,为此出现了分批次多层级进行的多种招生方式。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内容多,难度大,教学进度快,学习任务重,学习方法多样,且与高中物理知识联系较紧,学生基础参差不齐,部分学生由于基础差,对课上所讲知识理解有限,学习感到吃力。再加上课后作业不仅仅需要复杂的计算,也需要与实践应用相结合,需要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创新性思维,导致其课下作业不能独立完成,日积月累,很容易打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因此部分学生因听不懂学不会而产生畏难情绪,甚至产生厌学心理。
1.2教师状况分析
高职院校教师一般为大学本科或者研究生毕业,学历高、理论水平强,但由于直接从教室到讲台,从教材到教案,尽管理论功底强,创新思维有,但缺乏实践经验,理论知识没有同生产实践相结合,知识停留在理论分析和证明阶段,知识抽象化、甚至是理想化,纸上谈兵现象严重,导致“教与学”两张皮,存在学不能致用的现象。另外,教师长期工作在学校,不了解企业和生产实地实际需求,讲授知识陈旧,知识结构过时,新知识、新理念、新技术、新科研更新慢,培养出的学生不能直接适应生产企业的需求。
1.3教材状况分析
教材是教师开展教育活动的依据,学生获取知识、进行学习的主要材料,它可以帮助学生掌握教师讲授的内容,方便学生预习、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近年来,高等职业教育迅速崛起,主要以为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而与普通高等教育几乎发展到了等量齐观的地步,但是适合高职教育特点的配套教材还不完善,大部分是本科教材和中职教材的删减版或修改版,教学内容过深过难,重理论轻实践,教学设计简单。另外,高职院校教材一般由在校教师编写,缺乏对生产一线所需知识的调查分析和科学研究,教材内容过度追求理论体系的系统性、原理性、完整性,而应用型、技能型的知识点偏轻。教材一旦出版发行,新知识、新技能、新工艺、新案例、新材料不能及时更新到教材中,导致学生所学不能紧跟实际生产发展脚步,当然更不能满足教学服务实践、创新促进生产的职业教育的最终培养目标。
2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措施
2.1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适当整合教学内容,制定合理教学计划,保证学生学能致用、学能创新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电类专业的重要专业基础课,覆盖了电子、通信、电气自动化、测控、机械制造、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等专业。主要包括三部分内容,即电工基础、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该课程的第一大特点就是内容多,如果每个部分中的内容都展开学习,大概需要232学时,耗时非常多,而且也没有必要。教育的根本目的是服务社会,必须按照不同专业领域的要求来完成教育过程,以适应新时代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和提升的趋势,从而更好做到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链相融合。下面按照不同专业的培养目标分为四个层次,具体课程体系设置如表1[1]。高效整合教学内容,合理分配课时数,理论知识以够用为度,制定满足不同专业岗位群需求的教学计划,并注重与实际生产相结合,与对接企业的生产和对口岗位的需求如最前沿的新技术、新工艺、新模式、新设备、新产品等相衔接,保证培养的学生学能致用,学能创新。同时,为了提高就业质量,更好地使学生面对未来激烈的社会竞争,专业课课程内容的设计要严格按照人才培养方案,结合就业需求进行,可以从事比如电子产品的研发和技术改进、测控生产线上设计制造和运行管理等一系列设计、开发、管理和技术支持等工作,让学生学有所用,毕业后迅速成为现代化快速发展的社会建设者.
2.2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标,综合教学模式,应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使得课堂生动有趣,知识易学快懂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第二大特点是知识理论性强,概念多,内容抽象,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学习分析能力,但是针对高职院校学生形象思维优于理论思维,动手能力优于动脑能力的认知特点和能力实际,传统的“教材+黑板”式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教育教学的需求。教学实践证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和信息化教学手段的应用,可以有效地将深邃难懂的知识变得易学快懂,让枯燥乏味的课堂变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灌输变为主动参与。电子电路实验实训仿真技术软件等现代化教学软件的使用,不仅最大化满足了实验实训条件,安全可靠,同时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创新和设计潜能,大大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学以致用。2.2.1制作微课(Microlecture)微课是应用信息技术手段以视频播放模式将教学内容碎片化再呈现的一种新型化教学资源。微课时间短,内容精,主题突出,问题聚焦,播放方便,类型多样,符合学生认知规律,方便学习者随时随地自主学习。教师针对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内容的重难点,以模块的方式设计制作“微课资源包”,一个个主题鲜明、短小精悍,看似独立,谓之“碎片化”,又结构紧凑,形式多样,相互联系,具有系统性。微课录制也要打破“讲授型”单一模式,可以根据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灵活把握,比如:讨论型、问答型、演示型和实验型等,具体情况参照表2。对教师要求其对教学内容能够深挖精髓,制作的微课要简单明了,高度概括。对学生而言,易学好懂,查缺补漏,印象深刻。微课,作为传统课堂学习的一种延伸和资09源拓展,类似于教学回放,对学生巩固理解课堂知识起到了重要补充作用。2.2.2利用NIMultisim10仿真软件技术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训相融合的课程,理论和实训课时的分配比例大约为3∶1。传统的实训课都是在实训室利用实验台或实验箱完成,具有消耗能源、消耗实验器材,实验数据误差大,对实验仪器仪表要求高等缺点,同时实训中存在人身和设备的安全问题。采用NIMultisim10仿真软件,不仅能很好地解决以上问题,而且极大地丰富了课堂教学,优化了教学过程,提升了学生学习兴趣,降低了教学难度,保证了教学效果。NIMultisim10仿真软件作为虚拟实验平台拥有庞大的虚拟元件库,如Source库、BASIC库、Di-odes、Transisitor库、Analog库、TTL库、COMS库等16个种类。还拥有种类齐全的虚拟测试仪器仪表库,其中既包括通用型仪器仪表,也包括专用型测试仪器仪表,既可以完成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元器件性能测试、定理和定律的验证、故障电路的排查等基本电路功能的理解,也可以对复杂电路进行设计、调试、分析等,尤其是在完成综合性、创新性较高的实验时,需要多种仪器仪表进行多次测试,对电路反复调试改进,此时NIMultisim10仿真软件创造的虚拟实验平台可以完全超越传统实验室的实训条件,弥补因实验设备缺乏或者精确度达不到要求而导致实验不能完成的缺憾。另外,NIMultisim10还可以通过强大的电路分析功能,帮助同学们完成烦琐复杂的数学推算,从而得出正确的实验结论。利用虚拟仿真软件大大提升了电工电子技术课程实验实训部分的教学效果,有利于在课程结束时通过开展综合性的电路设计,提升学生的综合分析、开发和创新能力。2.2.3翻转课堂教学应用(FlippedClassroom)翻转课堂也称为“颠倒课堂”,是将课堂内外的学习内容重新调整,由以前课堂上听老师讲改为学生提前自学,以前课下复习提问改为课堂上答疑解惑,让学生自己对“学什么、怎么学、为啥学”变得清晰明了,从而有目的地自主规划学习内容,制定学习计划,寻找学习方法,把握学习节奏,完成学习任务。教师则由原来的“主演”转变为“导演”,作为“掌舵人”,根据学生的提问进行引导和指导,负责答疑解惑,组织学生进行合作讨论和交流,让学生由以前的“观众”转变为“主演”,突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体地位。电工电子技术课程难度大、概念多、理论知识抽象、实训步骤复杂,在“传授+接受”的传统教学模式下,学生被动接受学习,教学效果不理想。采用翻转式教学,构建“课前学—课上问—课后拓”的新型教学模式[2],可以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主动学习,学生参与度高,学习效果明显。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页图1。课前学:教师将教学PPT提前以微课或者视频的形式录制好,插入图片、动画、仿真软件等多元化的学习资源,丰富教学内容和教学表现形式,学生乐于接受。并附以配套自测练习,方便及时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提前一周发给同学们,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提前学习。学生自主预习,不理解的地方可以反复观看,并做好学习笔记。课中问:学生提出学习时遇到的问题和困难,老师答疑解惑。老师按照教学重难点巧设提问,组织学生讨论作答,教师观察、旁听、收集同学们的讨论结果,并进行小组成果展示,师生间及时互动和交流。课后拓:最后教师通过与学生共同比较讨论成果,得出正确结论,并将知识进行总结和拓展延伸。整个教学过程,学生充分参与,有付出就有收获,并且渴望收获,大大提升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兴趣,更有利于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3以学习效果为依据,制定科学评价体系,综合全面进行成绩评定,实现以评导教,以评促学
成绩评定是教学环节中的最后重要环节,高职院校课程的成绩评定工作要紧紧围绕人才培养模式,以学习效果为主要依据,以评导教,以评促学,教学相长,共同提高教学效果。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是具有扎实理论基础和高素质技术技能的大国工匠、能工巧匠,是推进科技发展和经济进步的主力军,考评系统应该能够全方位多层次考察学生的知识、技能、素养、能力等方面,形成“重过程,轻结果”的评价体系,科学地对学生的综合发展情况给出评价。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是一门理论和实训高度融合应用型较高的课程,结合课程特点,成绩评定(满分100分)需要综合考虑“文化素质+职业技能”两个方面,其中理论考核包括传统的闭卷考试(占比30%)和平时成绩(占比20%),实践考核包括实验成绩(占比30%)和实训成绩(占比20%)[3]。期末试卷出题以基础知识考核为重点,适当增加一些电路分析的题目,考查学生对知识的融会贯通和应用能力。平时成绩除了日常的出勤、纪律、作业之外,还要对课堂提问、讨论互动和参加竞赛情况等进行打分,全面记录学生平时的学习状况。实验成绩记录教学任务规定的基础性的实验完成情况,包括实验报告的撰写等,考查学生的基本实操能力。实训成绩指综合性实训项目的得分情况,学生根据任务要求,从选择设计方案开始,到电路元件选择、电路设计、参数计算,直到电路制作调试完成,考察学生电路设计能力和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总结
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作为高职院校电子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一门必修课,一方面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和基本操作技能,另一方面要培养学生掌握学习专业课的学习方法,熟悉“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模式,完成好中学阶段到大学阶段的过渡。高职院校电工电子技术课程的教学应该紧跟时代步伐,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积极探究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社会培养更多更好专业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何玉钧,胡智奇.以专业培养目标为导向的电子技术基础课程教学改革与实践[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9(17):88-89.
[2]刘春英.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电工电子技术课程中的改革与实践[J].现代职业教育,2019(36):268-269.
[3]李研博,陈芳.理实一体化模式下高职“电工电子技术”课程教学改革研究[J].科学咨询,2019(11):100.
作者:贾利英 单位: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