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新时代,学校安全管理也将与互联网技术结合,积极建立一个符合当今发展要求的“智慧校园”系统。传统的数字校园系统将向“智慧校园”系统转变,“智慧校园”系统将为高校师生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对学校的管理也将更加安全,学校的安全管理与服务质量都将向着更好的方向发展,“智慧校园”的目标也能更早实现。
【关键词】智慧校园;安全管理;服务质量;应对措施
本篇文章中将探讨促进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措施,分析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以及人工智能技术对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影响,希望能寻找到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共有规律,以期能为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提供成功案例。
一、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
“智慧校园”建设就是高校信息化建设,高校的信息化建设,经历了从局部业务建设到数字校园再到智慧校园这几个发展阶段,高校信息化建设发展的每个阶段都离不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当前智慧校园建设也是网络技术发展的结果。高校“智慧校园”建设的目标是为师生提供更加便利、高效、智能、安全的服务。高校“智慧校园”建设是为了方便师生,这样才能体现其建设的价值,所以,高校“智慧校园”建设要从师生角度出发,提升师生的体验好感。“智慧校园”建设要做到以人文本,从老师和学生出发,提升服务的质量,才能做到从数字校园向“智慧校园”的转换目标。高校“智慧校园”是利用信息基础设施,再结合互联网、大数据、AI人工智能等技术,为高校的安全管理、教学活动、科研活动、学校生活提供技术支持,从而使师生的教学、学习、生活更为便利,为师生提供更加优质的在线服务。智慧校园的实现,能有效改变师生的学习与生活,增强师生的校园生活体验感。
二、高校“智慧校园”服务体系的构建及特点
2.1高校“智慧校园”服务体系的构建智慧校园的构建不同于数字校园的构建,智慧校园构建要求做到以人为本,必须考虑用户的实际需求,要打破传统系统的边界,形成一个统一的服务系统,这样才能将“智慧校园”平台建设成为一个易操作、科学化的平台。高校智慧校园系统的构建,需要按步骤进行。首先,需要建设最底层的、基础性的运营平台。该平台存在的作用是提供各项服务以及承载各项业务,主要包括高校的网上服务大厅、大数据平台、互联网社区、师生个人管理中心等方面的业务和服务。智慧校园平台有专业化的服务对接窗口,能在线解答师生使用平台系统的疑难问题,使业务系统更加人性化。其次,构建智慧校园系统,需要将高校安全管理细化建设,为师生提供微服务,将业务系统和部门连接起来,细化服务,提升服务系统的灵活运用度,以便满足用户的各类需求。智慧校园的成功构建,需要转变思维方式,要懂得从管理思维转变为服务思维,做到以人为本,切实解决用户的实际困难,服务要以用户需求为出发点。智慧校园建设,增强了高校安全管理与服务的粘合性,加强了与师生之间的联系,方便高校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与进行。2.2“智慧校园”服务体系的特点“智慧校园”服务体系主要有三个特点,主要包括:1.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是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深度结合。互联网、大数据是智慧校园平台得以正常运营的技术支持,服务平台与技术的深度结合,不是简单的1+1=2,而是要达到1+1>2的效果,技术与平台的深度结合,是为了凸显平台的功能,实现高校资源的整合,再将这些整合资源很好地反馈给老师和学生,方便他们的教学和学习。2.智慧平台的微服务更为细致。平台微服务的架构是组建化的,这就决定了服务的细致性,微服务平台运营理念是将一个个复杂的系统进行解构,形成一个个微型应用,平台内部各系统之间处于分离状态,所以,使用每个应用小程序是极为便利的。微服平台的另一显著特点是组件化,每个业务小程序之间有单独的链接建立联系,业务处理都是按步骤进行,循序渐进,极少出现错误,就算出现错误也能及时解决。各小程序独立存在,使得微服务平台的灵活性增强,平台内部程序还采用不同语言编写,方便留学生使用和外教使用,体现了一人为本的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构建目标。3.平台服务面广,服务人数多。智慧校园服务平台承载了学校各项业务,教师的教学,学生的学习与生活都包含其中,学生从入学到毕业都可以在该平台上处理各项业务。教师的教学、科研、发展、退休的全部服务都能在该智慧平台上得以实现。所以说,该服务平台的范围是广阔的,受服务群体是大范围的。
三、提升“智慧校园”智能安全管理与服务的措施
教师和学生是高校“智慧校园”服务平台的主要使用人员,所以,构建“智慧校园”必须从教师和学生出发,想他们所想,平台构建者要在学校进行大量的调研活动,搜集教师、学生以及各部门对该平台构建的意见。除此之外,构建者还需借助大数据技术,对学校师生的碎片化需求进行分析,以发掘潜在需求。只有清楚了解师生需求,才能建立出完善的服务平台,满足师生的服务需求,提升用户的体验感。智慧校园平台的不断完善,需要依靠之前平台运营的数据,构建中者需要对以前的平台数据进行整理与分析,将有利用价值的数据挖掘出来,以实现完善平台建设的目的。分析以往平台运营数据,是为了更全面的了解师生的服务需求,完善服务平台在运营过程中存在的漏洞,使得平台提供的服务更加全面,更人性化。下面将探讨提升平台服务的具体做法:
3.1构建统一服务数据平台
何谓构建统一服务数据平台,就是将高校各部门服务系统中共同的或者相似的服务内容取出,取出之后进行整合,使得数据的来源得到统一,这样可以屏蔽掉不必要的服务系统,建立更易操作的用户界面,可以打造一个更专业、更科学、更易操作的服务平台。要构建统一服务数据平台,需要做到以下几点:1.要对平台数据进行“治理”。所谓治理数据,就是要清楚数据的来源,统一数据标准,并建立数据来源中心,这样标准化的数据才能通过API技术提供给师生。通过对数据的治理,可以使得数据的使用度得到有效提高,平台服务的质量也能得到有效提升。2.用户要进行统一身份认证,用户访问门户也要统一为一个。统一访问门户和身份认证,是为了方便用户的使用,统一门户之后,用户可以通过一个网上门户办理所有业务,这样用户在使用平台过程中会更加方便快捷。统一身份认证之后,用户在使用平台时不用每次登陆,可以用认证的身份信息实现在电脑、手机上的同步使用,这样节省了用户时间,同时用户使用平台的安全性也得到保障。实名认证之后,用户的个人信息就不会被别人盗用,也方便平台对使用人员的管理。3.建设互联网网络公共平台,这样可以将平台的安全管理、消耗管理、教室管理、公共服务管理与系统安全管理集于一个系统中,提高安全管理的效率。4.建立统一的消息搜集与反馈中心,服务平台要将用户反馈的使用信息搜集起来,解决用户在使用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并将这些消息反馈给用户,需要一个信息集成中心来完成此项任务,这样服务平台才能更加完善。
3.2构建有特点的微服务平台
微服务平台是智慧校园服务系统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微服务平台的构建要有特色,要能体现高校智慧校园的服务特色。例如,构架者可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如办公场景、教学事务场景、教务场景、学生事务场景等,建立不同的小程序模块,行政人员、学校管理者、教师、学生可以选择对应的场景以及模块办理自身业务。这些小程序小模块适用于不同的用户,方便用户快速找到符合自己的服务平台,这是智慧校园服务平台以人为本理念的体现。
3.3针对各类型数据构建匹配微服务平台
3.3.1公共类数据匹配综合数据微服务平台综合数据微服务平台,是支持用户在许可范围内查询学校相关情况的平台,用户可以在入校前对学校有一定程度上的了解。该平台还可以为在校用户展示一些公共设施的使用说明、学校网络安全使用原则等相关内容。用户通过此微型服务平台,可以很好了解学校的公共事物,加强对学校的了解,方便进校后的学习与生活。3.3.2以问题为导向的服务数据匹配个性化微服务平台1.智能咨询微服务平台这个服务平台的用户为学生,该平台能有效解决学生从入学到毕业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该系统可以将问询率高的问题进行整合,利用AI人工智能技术和相关软件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回答学生的疑难。智能咨询微服务平台,是将各种答案录入系统,之后系统会自动匹配属于该问题的答案,其可以24小时在线,也不需要人工操作,能随时解决学生询问的常规问题,对于不能解决的问题,其还会给出解决问题的指引,学生可以根据指引解决相关问题。2.长时间段的学生微服务平台该微服务平台是为学生终生服务的,学生毕业之后也还能继续使用该服务平台,咨询相关问题。学生毕业之后还可以通过该平台继续了解学校的发展状况,以及学校发布的相关资讯。学生可以通过移动客户端办理相关所需业务,比如,打印成绩以及曾经入读该校的证明等,这一平台方便了离校学生的使用,他们也能实时关注母校的发展情况。3.教师微服务平台智慧校园另一重要用户是教师,教师问服务平台是为了方便教师解决在入职、离职、退休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通过该平台处理自己的教学、科研、工资、评职称等相关业务。通过该平台,教师可以办理自身所有业务,方便了教师的工作与生活。4.人性化的公共微服务平台该微服务平台适用于全校人员,学校内部所有公共信息都会发布到这一平台上,方便全校人员及时查看。比如,全校人员的软件使用下载服务,各类人员可以根据该平台提供的软件下载链接,下载适合自己使用的软件,以增强师生软件使用的满意度,方便他们的工作与学习。
四、结束语
智慧校园建设是符合当前高校发展要求的创举,提升智慧校园安全管理和服务,需要构建者付出更多努力,将互联网技术、AI人工智能技术、大数据技术与服务平台很好结合起来,还要践行以人文本的服务理念,这样高校智慧校园系统才能建设好。
参考文献
[1]胡铁力.“信息化与智慧校园”建设思路——以广西安全工程职业技术学院为例[J].现代职业教育,2020(07):222-223.
[2]李安裕.基于大数据智能决策的江西高校智慧校园的建设[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21):144-145.
[3]姜立芳,程力刚.高可视化智能安防集成系统在智慧校园中的应用[J].中国新通信,2018,20(21):138-139.
[4]杨威,刘彦宏.高校智慧校园建设中的关键问题与对策[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3(23):39-42.
作者:张洋 单位:扬州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