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管理专业市场应用性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01 00:22:29 归属于管理论文 本文已影响63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是我国高校培养规模较大的专业人才之一。但因定位不准、培养环节落后等原因,该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遍存在以知识灌输为主、专业能力不强和缺乏创新特质的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专业人才仍然是今后需求持续增长的重要人才。因此,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培养进行深入研究,并在教育实践中大胆改革,优化培养方案,健全课程体系,全面提升学生的专业能力,突出创新意识、创新素养和创新实践的培养具有重大意义。

  

  当今工商管理活动体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实践性、综合性、创造性特点,这就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学生必须具有多种素质与能力,其中开拓创新意识与品质、忧患意识和实干精神、指挥才能和领袖胆识、沟通技巧与动手能力、学习能力与团队合作精神、综合运用知识的创业能力等尤为重要。通俗地讲就是先做人后做事,能够使用正确的方法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工商管理类人才应具备国际化视野,能运用综合能力分析解决组织现实经营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一、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现状分析

  

  1.培养目标过于宽泛

  

  我国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大多定位于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与企业发展需要的综合管理人才。但仔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该目标与其它专业的培养目标相比,既无突出特色,又不具体,未体现工商管理的专业特色。国际上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规格有其一致性,在明确培养目标的前提下,设置其课程体系、学习方法,并进行严格的质量管理和控制,以满足其市场适应性的要求。其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学制市制、课程体系、教学方法和质量管理等多方面都具有可行性。而我国目前工商管理类教育培养模式还不能完全适应市场需求,高校可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对培养目标进行合理修订和调整,从目标明确、过程细化和突出特色等方面来确立专业的办学目标。

  

  2.课程设置缺乏市场适应性

  

  我国大多数工商管理课程的设计包括必修课程和选修管理、财务管理、会计学、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等,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一定的理论,为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而选修课程的设置,本意是允许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有选择地进行相关知识的学习,实现知识的融合,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可现实是我国大部分院校提供给学生的选修课程理论类课程为主,实践技能类课时较少,课程安排较为宏观,学生虽然上了很多课,但按兴趣和按意愿上的少,为获学分为目的的多,学生实践能力未得到明显提高,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模式急需建立。

  

  3.教学方法未实现多元化

  

  科学教学模式应是以提高技能为主要目的,以基本技能的训练作为重点,如哈佛商学院强调案例教学,采取全案例教学法,辅之以课堂讨论、项目教学、商业问题讨论和模拟训练等。目前中国的工商管理教师仍沿用传统教育模式,以理论知识传授为主,采用填鸭式教学,虽辅之以课堂讨论、案例教学,但多数学校案例教学比重偏小,教学案例资源不足且适用性不高,工商管理人才需要较强的综合素质和全面人管理才能,而实现这些所需的“软”课程和整合性课程开发明显不足。造成教学方法存在不合理的原因,一是我国目前从事工商管理教育的老师大多数来自高校本身,老师本身缺乏企业实际经营管理经验,虽取得了硕士或博士学位,通常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但实践经历和经验不足;二是大部分高校没有与之对应的特色显著的教材以及适用性较强的教学案例,教学中使用的管理经营案例大都是国外知名企业的,缺乏中国企业的典型经营管理案例,对于如何经营运作中国企业,如何提高企业的竞争力,以及中国企业采取何种策略才能顺利进入发达国家市场的案例十分缺乏。

  

  二、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提高工商管理类人才的应用能力

  

  1.基于市场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培养目标

  

  根据我国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趋势,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和培养应重点加强几方面能力的提升: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沟通能力。学习能力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主动学习者,具备将基础知识、前沿理论和专业技能有机整合的能力,从而避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避免学生所学与所用不能有效融合,影响学生的生存和进一步发展;实践能力就是要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加以实际的有效应用,并在实践中不断提高应用能力,这是学生初到社会,站稳脚跟,实现人生价值的基本能力;创新能力就是要让学生面对复杂的环境,创造性地应用专业技能,提出独特而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沟通能力是实施管理活动的重要能力之一,它是学生在未来工作中与组织内部的上下级、同级间,以及与企业外部的相关人员进行交流沟通的能力,这项能力决定了学生是否能够在工作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处理好人与人,部门与部门,企业与社会的关系,建立起高效的团队,领导一个部门或者企业前行。因此,工商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应是培养具有高度社会责任感和国际视野,素养良好,人格健全,基础扎实,具备独特专业能力,精通管理方案设计和执行方法,勇于探索与创新,擅长实践的“有创意,能创新,善创业”的工商管理应用型创新人才。

  

  2.构建完善的培养方案

  

  为了保证方案的先进性、科学性和实用性,应全面贯彻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导思想,培养方案必须坚持笃学、集成、创新原则,注重职业道德与素质的形成,强调知识内容的基础性、系统性与先进性,遵循人才培养规律,及时优化培养方案与教学内容。可从理论基础,实践应用、方法技能三个方面架构课程群;注重最新经济管理理论与解决方案、执行手段的融合;突出学习力、实践力、研究力、创新力和沟通力的能力结构的架构和多维度、强能力知识体系的构建;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与系统软件、仿真与模拟系统,通过工商管理实践体验与职业操守训练,打造全新的实践教育环节。在学生创新能力培养方面,可通过创业与创新课程、管理案例与实践、企业经营模拟软件等创意创新技能培训系统进行。同时注重专业资料库和实践基地的建设,利用校内外一切资源构建学生创新与应用能力培养平台。通过各类项目将课程体系与能力培养有机融合,保证情境学习与知识的获取、应用、共享、发现与传播能力培养的“无缝”链接。并由此开展了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改革,形成了以下的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

  

  3.课程设置实现系统化

  

  课程设置应从多角度出发,体现结构合理、重点突出。课程体系突出提升能力的平衡知识结构,即强调横向的厚基础与宽知域,纵向的强能力与深专业,形成学校通识类基本素质型课程、学院优秀教学资源配置的学科平台课程、“能力本位”的专业基础课程和“学中做与做中学”的专业课程的“四层次”课程体系。学生逐步由被动学习调整为互动学习并发展为主动学习。学校通识类课程涵盖了以数理为主的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等课程,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了解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不同的思维方式。学院平台学科课程由工商管理学科的主干课程组成,并增加管理科学与工程、应用经济学及有关法律法规的有关课程,旨在建立专业思维逻辑和基础理论的知识体系。由学院安排学科专业负责人或骨干教师统一授激“能力本位”的专业基础课程把相关的理论和技术作为其基础背景,强调在实践中构建学生的能力体系。如经济法、税法等课程更多地采取实践项目的教学,强化了解决问题的能九“做中学与学中做”的专业课与专门化方向课程则按照“在做与用过程中学习”的逻辑安排课程。学习时,学生主动自学和创新实践,教师整体策划,全程指导。如学生可参与教师的科研,在解决实际问题过程中,进行管理课程的学习。

  

  4.实施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能力培养与提升的目标决定了人才培养不能采用单一的培养模式。应在课程整合的基础上根据学生的需求实现双向教学,采取提问、解疑、反馈、交流的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构建课内外时间整合、校内外智慧集成、知识与项目对接、教学与课题融合的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多能力教育”综合模式,以解决以往人才能力“软化”和人才价值“空心化”的问题。通过课内外的守法诚信素质训练、发展素质训练、成长推进计划等项目以及金融市场的模拟操作、学术交流和社会实践等活动,建构道德责任、调整价值取向、强化职业操守、促进成长成才,完成职业基础能力的教育。

  

  通过问题学习与案例互动教学及‘‘专题、专论、专家”的“三专”教学,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专业素养与品位,实现学习能力的提高。通过计算机综合课程设计等基础训练、财务分析等专业实验、企业经营模拟软件的实践与实习、素质拓展训练等综合模拟实训的多层次实验体系

  

  和实习体验、技能强化与职业操守训练活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职业道德、意识、规范、行为,实习中要着重利用外脑,可聘请实习单位的负责人和高管作为兼职教师,基地的建设和外脑智慧的链接,可形成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实践应用能力培养平台,确保了学生能力的培养。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