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灵长类生态旅游开发探讨论文(中国灵长类生态旅游开发探讨)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06 01:37:43 归属于管理论文 本文已影响59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中国灵长类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开发前景可观。目前中国灵长类生态旅游开发仍处于探索期,缺乏一个指导性的开发规范。已开发的旅游市场良莠不齐,存在设计不合理、规划不科学、管理混乱等现象,严重影响旅游地形象,危及灵长类的生存繁衍。以湖北神农架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开发的“走近金丝猴”科普观赏活动为例,列举了在灵长类生态旅游项目中猴群管理、栖息地管理、游客管理、宣教工作和产品开发中的一些做法和经验,可供灵长类生态旅游项目或野生动物观赏活动借鉴。
  关键词:灵长类;生态旅游;川金丝猴;神农架

  2006年3月,“中国扶绥国际灵长类研讨会”在广西扶绥县召开,来自国内外的50多名专家学者共同研讨了灵长类动物的资源状况、生活习性、保护等研究领域,并就中国灵长类动物的保护和生态旅游进行座谈 [1]。2007年10月24—26日“中国灵长类绿色生态旅游与可持续自然保护暨中国灵长类专家组2007年工作会”在海南省三亚市南湾猴岛生态景区举行。与会专家对中国灵长类生态旅游与可持续自然保护议题进行了讨论,并达成了八点共识。专家呼吁,科学适度地发展灵长类绿色旅游,以开发促保护,让中国的灵长类动物保护得到可持续发展 [2]。
  生态旅游是一种有别于大众旅游、传统旅游的休闲娱乐方式。自然保护区是开展生态旅游的主要场所 [3]。目前,中国的生态旅游开展得有声有色,处于蓬勃发展时期。自然环境中珍稀美丽的野生动植物观赏活动是生态旅游的一种重要形式,但介于野生动植物的稀有性,国家的保护政策及它们本身的特性,观赏起来有一定的困难,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开发和发展。灵长类动物是与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一类生物,它们因为数量稀少,外观美丽,脑容量发达而异常聪明,还有很多和人类相同或相似的特征而格外受到世人的关注,开展起生态旅游来更具优势。通过开展灵长类绿色生态旅游,既满足旅游市场的需求,完成野生动物的科普宣传工作;适当地收取一定的门票费,还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灵长类保护研究经费不足的问题,此外还增加了就业岗位。以开发促保护,一举多得。
  中国的灵长类资源十分丰富,共有21种灵长类动物,拥有种类在全世界排名第五 [4]。其中川金丝猴、白头叶猴等五种为中国特有种,均属于国家一、二级保护动物,有些种类数量十分稀少,栖息范围极小,生境十分脆弱。如黔金丝猴目前数量不足一千只,仅分布于贵州梵净山自然保护区 [5]。因此,对灵长类生态旅游的开发,要本着“保护第一,适度开发”的原则,切忌只为了盲目追求经济利益,未经论证而匆匆上马灵长类生态旅游项目。
  神农架保护区位于湖北省西部边陲,地处大巴山脉核心地带,以葱郁的原始森林,复杂的地形地貌,多变的气候和独特的野生动植物资源而闻名。据调查,神农架有高等维管束植物3 400余种,已发现各种脊椎动物493种。其中珙桐、银杏、水杉、(川)金丝猴、金钱豹、林麝等百余种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被列为国家一二级保护动(植)物 [6]。神农架保护区很早就尝试旅游开发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是湖北省旅游局“一江两山” [7]、“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战略核心地区之一[8]。因此,在神农架开展“走近金丝猴”科普观赏活动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川)金丝猴为神农架保护区的旗舰种,现有3个大群体,8个小种群,数量1 282只 [9]。2005年4月,神农架保护区金丝猴行为研究小组成立,为加强金丝猴的保护研究工作,选定了一个群体开展投食招引试验。经过一年左右的时间,试验成功,建立了一个数量为76只的金丝猴人工补食群体(2009年6月统计结果),该群体后来成为固定的金丝猴科学研究平台。2006年5月1日,在聘请野生动物相关专家经过充分的调查论证和完成一系列基础的旅游服务设施建设之后,开展了“走近金丝猴”生态旅游项目。
  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的“走近金丝猴”科普观赏活动开展得比较成功。供游客观赏的金丝猴位于保护区内的大龙潭研究基地,离国家“4a”级景区神农顶景区的小龙潭游客服务中心约4km。隶属于湖北省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基地最主要的功能是金丝猴的保护与研究工作,其次才是为游客服务,基地严格奉行“保护科研为主,科普宣教并行”的做法。在游客接待上制定了一系列的规章制度,规范猴群管理、栖息地管理、游客管理,重视基地的环境教育功能,探索性地研发金丝猴相关旅游产品并取得一定的成功,可供灵长类及野生动物生态旅游借鉴。
  一、猴群管理
  “走近金丝猴”科普观赏活动的观赏对象是国宝级的野生动物金丝猴,由于观赏对象的特殊性,在其活动区开展旅游活动首要条件是确保猴群的安全。离开一个科学合理的猴群管理办法,科研、旅游都无从谈起。
  1.投食管理。投食招引在灵长类生态旅游开发中基本上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神农架金丝猴研究基地也是对猴群采取投食招引的,但一定要掌握一个度。给猴群提供过多的食物不仅会破坏它们的营养结构,还会使猴群产生依赖性而减弱野外采食和生存能力。金丝猴研究基地每天限量给猴群供应食物,人工投喂的食物控制在每只猴子食量的30%之内,不足量由金丝猴自已在栖息地内采食。且人工投喂的食物中,各种树叶、树生地衣、华山松塔等金丝猴天然食物占很大的比重,为不破坏保护区的植被,这些天然食物全部采自(或收购)于保护区之外,为此保护区还特地建设了一处面积约100亩的金丝猴食物基地,基地不施加任何化肥、农药,全部采用农家肥。花生、桃子、苹果,胡萝卜等购自市场的食物要经过严格检验,挑选洗净后才能投喂;禁止访客携带及投喂任何食物,杜绝病从口入。建立专门的食物贮藏室,配备专门的食物运输车,保证食物新鲜无菌。此外,还投资修建了贮水池和埋设了1 500km长的引水管道解决猴群的饮水问题。
  2.科学研究管理。科研、工作人员进山研究、喂食之前,在紫外线消毒房内取口罩和防护手套并穿戴好,所用器械也统一存放于消毒房内,统一着迷彩服,进去后要求轻声交流、动作不能太大,尽量避免干扰金丝猴的正常活动。不得吸烟、吐痰、丢弃废品。
  科学研究和旅游同时进行,游客在欣赏到野生金丝猴的同时,也能观察到科研人员的工作状态,配合导游的讲解,获得科普知识,能取得一举双得的效果。
  3.猴群活动管理。金丝猴是活的野生动物,白天很大一部分的时间花在移动觅食、游戏活动上,不会老实地待在一个地方,相比较而言,不如花草树木等静物易于管理。且金丝猴活动区域森林郁闭,地形复杂,周边有很多人类无法到达的地方,金丝猴一旦进入这些区域便很难跟踪、观察,使得科研和旅游活动都无法进行。因此,要对猴群进行一定的控制。这种控制非指高墙铁网,圈养会背离金丝猴保护研究的初衷,而且会阻断投食群同野外群的交流。神农架的做法是,在大龙潭金丝猴的天然栖息地划出一块8平方千米的金丝猴活动区,这片区域充分考虑到了容纳量大小的问题,充分利用了公路、高山草甸等这些猴群轻易不会穿越的地形,工作人员巡逻于这些地方,防止猴群越过设定的活动区,对进入活动区的其他猴群则不加干涉。
  二、栖息地管理
  金丝猴生态旅游,游客不仅能看到自然状态下的金丝猴,也能看到并认识金丝猴的生存繁衍场所即栖息地。栖息地对物种的生存十分重要,金丝猴研究基地在规划旅游建设时就充分考虑到了这一点,并创造性地划定了观猴区、金丝猴活动区(栖息地),两者之间利用地形、河流巧妙地隔开,达到了以最小的代价保护金丝猴栖息地的目的。1.观猴台、步游道的设置。金丝猴活动区是严禁游客涉足的,因此不宜设在离主线公路等车辆人流较密的地方。应选择较偏僻并且阳光水源充足之地,并在进山的必经路口设置值班房,专人看守。神农架金丝猴研究基地依据地形,投资十多万元在观猴区铺设了1 200米的观猴步游道,并在其间设置了6个观猴台,观猴台、步游道一律安置于河的一岸,与金丝猴活动区隔河相望,最短直线距离控制在15米。大部分在40米左右,基地为游客提供望远镜方便观赏。观猴台、步游道的施工均选在猴群在山顶或较远地方活动时进行,并尽量避免破坏环境植被和产生噪音、污染。
  2.给饲点的设置和管理。给饲点是给金丝猴投喂食物相对集中的区域,其设置、管理十分重要。首先,数量的设置,不能太少,否则利用率太高会给周边的植被造成过多的压力;也不能太多,因为为便于游客观赏,会对给饲点的植被做适当的清理。要根据栖息地的大小和猴群的数量而定,以神农架为例,一个76只的猴群可设置6个左右的给饲点。其次,给饲点的利用频度,每个给饲点循环使用,每次使用时间不得超过一个月。休游期在给饲点以外的林下投喂。最后,给饲点的环境卫生工作。这非常重要,是猴群健康的保障。每次投喂完都要清理食物残渣和粪便,否则会造成蚊蝇细菌病毒的滋生,严重威胁金丝猴的安全。
   3.植被保护及恢复。金丝猴绝大部分时间活动于树上,雄猴作威、猴群争斗、跳跃迁移和青少年猴游戏都会对树木造成一定的破坏,把手腕粗的树枝折断是常有的,长时间的破坏有时甚至会把整棵大树弄死。虽然各个给饲点循环使用,但还是对给饲点及其附近的植被造成一定的破坏,有碍观瞻,也不利于猴群健康。因此,移栽树木和培植草皮是必须的。植被恢复只限于土生土长的华山松、巴山冷杉、红桦、大果青杆、苔草等。植被恢复时投食应改在他处进行,植被恢复工作完成后至少4个月后才能使用。
  三、游客管理
  金丝猴科研观赏区位于神农顶景区内,采取单独售票模式,目的就是限制过多的游客涌入金丝猴研究基地,给金丝猴的栖息生境

带来沉重的压力。对进区参观人员,采取一系列措施规范观赏行为。
  1.严格限制人类与金丝猴密切接触。所有参观者一律将车停于离基地300米远的停车场,需步行前往参观。并在入口处修建紫外线消毒房。金丝猴“只可远观不可近玩”,金丝猴保护研究中心把访客分为两类,一类为本单位或科研院所、高校的研究人员,他们为了课题研究的需要,可适当近距离观察金丝猴,采集样本、收集数据;另一类为普通游客,需要在基地专职导游和工作人员的带领下参观,参观过程中严禁大声喧哗,丢弃垃圾杂物,开闪光灯拍照,让游客观赏无干扰环境下金丝猴的自由活动。
  2.严格限制观赏人数。基地游客量每天限制在200人以内,有时甚至限制在50人以内,每批次游客数量不得超过30人,大型团队分批参观。冬季的11月至来年1月为休游期,金丝猴妊娠末期、产仔初期的3—5月不对外开放。科研人员在发现有特殊、异常情况如金丝猴受伤、生病、受惊等时,可随时叫停或中止参观。
  3.严格限制观赏时间。参观需要预约,进区前先咨询基地工作人员。基地仅在猴群觅食、自由活动和投食的时间里开放,秋冬季一般为每天上午的8:00~9:30,中午的14:00~15:30,下午的17:30~18:30,春夏季适当推迟,其他时间恕不接待,每批游客的参观时间一般不超过30分钟。
  四、宣教服务
  生态旅游的内涵[10]以及其保护性、教育性的根本特点[11~12],使游客能够走向自然并在自然中学习和认识自然的价值,达到自觉保护环境的目的,提供宣教服务是其实现途径之一。生态景区是重要的生态教育重地,科普宣传教育是建立金丝猴观赏区的最主要目的之一。目前神农架保护区有两处针对金丝猴的科普宣教基地,此外还已规划好一处金丝猴展馆,正处于建设中。
  1.大龙潭金丝猴研究基地是“走近金丝猴”科普观赏活动的开展地,游客需要购票入区参观。在这里,游客在基地专业导游和值班科研人员的引导下可以近距离观赏野生金丝猴实体在自然环境中的活动情况。配合导游和工作人员的讲解,游客可以获得金丝猴的外形、社会结构、家庭组成等直观印象。步游道沿途设有金丝猴展示牌12个,系统介绍神农架金丝猴的发现史、保护、种群现状、食性、活动行为、繁育、研究情况等。此外,步游道附近部分有代表性的树种系有标示牌,让游客认识金丝猴栖息生境的植被、优势树种和采食树种。
  2.小龙潭金丝猴实时视频展示厅。由于观赏对象的特殊性,金丝猴研究基地实行严格的限制观赏人数措施,满足不了大部分游客的观赏要求。为了解决此矛盾,特意在附近神农顶景区的小龙潭游客服务中心建立了金丝猴实时视频展示厅,把用于科研的视频监控系统拍摄到的金丝猴影视资料实时传输至此供游客观赏,并在展示厅四壁张贴精美的金丝猴图片,配以生动的文字说明,详细解说神农架金丝猴的数量、分布,行为等信息,给大部分不能亲眼目睹野生金丝猴的游客以了解金丝猴的机会,达到科普教育的目的。
  3.金丝猴展馆。建设中的金丝猴展馆位于离基地300米处的停车场附近,配备专业讲解人员,免费为访客提供讲解服务。展馆不仅包括有关金丝猴的各类图片、影视资料、文字说明,还包括金丝猴标本、金丝猴食物标本和相关研究成果等,以及其他三种金丝猴的资料等,进一步丰富游客对金丝猴的知识。
  五、金丝猴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
  近年来,神农架保护区相继开发了金丝猴毛绒玩具、水晶相框、相册、陶瓷水杯、挂历、文化衫等金丝猴纪念品,组织出版发行了科普读物《金丝猴部落》一书,将这些商品投放于视频展示厅和金丝猴展馆并推向市场,既增加了收入,扩大了就业,旅游者将这些商品带回家,还间接向亲友同事宣传了金丝猴、宣传了神农架。
  六、结束语
  中国野生动物生态旅游还处于探索阶段,由于观赏对象的特殊性,开发起来存在诸多难题,缺乏可供借鉴的经验。神农架金丝猴科研观赏区有其特殊性,从目前来看是比较成功的,各地可能由于观赏对象、旅游环境、区位交通、政府支持力度和自身人力物力财力的不同而有着不同的开发方式。但无论什么情况,开发过程中要牢记不能影响野生动物正常的生存繁衍,不能破坏其赖以生存的栖息环境,尽力避免干扰它们的习性行为,切忌急功近利、盲目追求经济效益。总之,绿色、原生态;自然、少修饰;和谐、无干扰;健康、可持续是灵长类绿色生态旅游开发始终要遵循的设计理念,始终要把保护和研究灵长类动物放在首位,科学适度开发,以开发促保护,这样才会取得双赢的效果!
  
  参考文献:
  [1]李明,黄乘明.“中国扶绥国际灵长类研讨会”在广西扶绥召开[j].兽类学报,2006,(2):163.
  [2]李明.中国动物学会兽类学分会灵长类专家组2007年工作会议[j].兽类学报,2007,(4):412.
  [3]于洪贤,覃雪波,何卓,等.保护生物学在中国自然保护区生态旅游中的应用[j].东北林业大学学报,2005,(4):67-69.
  [4]龙勇诚.中国灵长类保护势态与任务[r].神农架:首届中国·神农架金丝猴保护与研究论坛,2008.
  [5]全国强,谢家骅.金丝猴研究[m].上海: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96-105.
  [6]朱兆泉,宋朝枢.神农架自然保护区科学考察集[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1999:197-215.
[7]秦宏斌,赵书军.湖北力推“一江两山”黄金线[n].中国旅游报,2002-08-28.
  [8]向辉.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旅游发展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09:10-12.
  [9]廖明尧,余辉亮,等.神农架金丝猴保护与研究现状[j].世界科技研究与发展,2008,(4).
  [10]王跃华.论生态旅游内涵的发展[j].思想战线,1999,(6):43-47.
  [11]胡善风.生态旅游研究进展综述[j].中国矿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4):111-117.
  [12]毛振宾,曹志平,赵彩霞.生态旅游与旅游生态学的研究进展[j].环境保护,2002,(2):27-3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