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体制发展演变过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风险特点)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2-06 16:09:12 归属于管理论文 本文已影响32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第1篇: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的综述


  一、前言


  随着我国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体育事业获得了快速发展机会,体育基础设施投入也随之增长。然而大型体育场馆的赛后运营开发和管理问题已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为了能够充分利用我国大型体育场馆提供的各种资源,完善其建设及运用管理等各项事务,以此减轻其给国家及地方政府带来的负担,提高体育场馆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本文从管理学的市场运营视角出发,利用文献资料分析、实地考察等方法,对我国大型体育场馆建设和经营管理现状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分析,旨在为解决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和运营难题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二、大型体育场馆介绍


  (一)大型体育场馆定义与划分标准


  大型体育场馆是为了满足体育比赛、体育训练以及健身娱乐活动而兴建的配套基础设施。大型体育场馆判断标准要综合考虑投资资金、能否承接高等级比赛活动以及表演活动方面因素。我国的大型体育场馆建设项目大多是由政府部门出资兴建,以财政收入为主要的体育场馆建设经费源。通常来说,大型体育场馆属于社会公共产品范畴,除了需要投入大笔建设资金,平时还要投入一笔不小的维护经费,这对地方政府来说无疑是巨大的经济负担。国内外目前为止都尚未建立划分大型体育场馆的统一的标准。根据我国的标准,投资金额超过三千万元的体育场馆设施就属于大型体育基建项目,三千万以下属于中小型项目。


  (二)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基本要素


  1.人:经营者是场馆经营的主体,而场馆中的普通工作人员则是场馆经营的主体和客体;2.财:经费是体育场馆能够顺利得以经营管理的必要前提条件,没有运营资金作保障,体育场馆的任何经营管理活动都将无从开展,体育场馆经营资金来源渠道多样化,可以是政府财政也可以是社会资本;3.物:体育场馆中的实物资源,如器材、场地等;4.体育产品:体育场馆所提供的各类服务;5.外部环境:指体育市场中存在的竞争对手、消费者,以及相关行业政策、法律法规定等。


  三、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与管理现状


  (一)体育场馆的日常经营管理


  体育场馆的日常经营管理,主要就是协调监督体育场馆的各项服务和相关的劳务产品生产及销售状况,目的是为体育场馆带来最大化的经营效益。日常经营管理主要包含以下内容:场馆日常维护和保养,联系比赛场地以及承办各种体育文化活动、全民健身活动等;服务管理是指根据经营发展规划,组织各种体育活动,保证体育场馆在满足社会体育文化发展需要的同时,最大限度提高体育场馆利用效率;财产物资管理是指根据财经管理制度以及结合管理部门自身实际,优化配置财务资产,使其达到最大回报率。


  (二)体育场馆经营业务管理


  体育场馆的主要功能作用是为体育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场地和服务等各项支持。因此,体育场馆经营业务要围绕体育项目来展开,要针对地方主要体育活动例如竞技比赛、文化表演、健身娱乐等推出有针对性的服务项目。在此基础上不断拓展服务种类和经营范围,例如展销会、高交会、文艺演出等。以此提高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增加场馆的收入,方便体育场馆的日常运营。


  (三)我国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投资结构单一,缺乏社会资金的参与


  国内的体育场馆的投资建设以政府为主体,具有公用属性。通常情况下,这些体育场馆都具有投资金额大,回收期长,回报率低等缺点,因而社会资本一般并不愿意投向大型的体育场馆。我国的体育场馆在投资主体方面选择相对单一,社会团体及资金参与的积极性较低。


  2.布局不合理,有碍赛后经营


  我国的大型体育场馆在选址上目前开始向郊外延伸,因此交通上不够便捷很有可能造成体育场馆使用率偏低。由于城郊人口密度较低,周边居民体育锻炼意识不强,加上其收入水平相对更低,因此会降低体育场馆市场需求。


  3.场馆功能单一,设施利用率低


  我国的大型体育场馆目前利用率相对较低,体育场馆在功能上单一,个别场馆设计主要为了举办高等级赛事,而忽视了普通市民健身需要,体育场馆维持运营的成本相对较高。大型体育场馆通常而言建设标准相对较高,规模也十分庞大,大大增加了场馆的赛后经营成本。如果降低服务收费标准,则有违体育场馆获取经济效益的目的,但是如果采用高价位收费标准则又缺乏竞争力,同样不利于其经营开放。


  四、结论


  国外发达国家的体育场馆在投资和建设的政策法規上相对于我国而言有很大的优势,并且国外十分注重体育场馆的后续开发利用这有较强借鉴作用。因此我们的场馆在进行规划设计时不仅要考虑该场馆在赛事进行期间所需具备的功能,同时还需考虑其赛后的运营等各方面问题,以实现这些大型体育场馆的多元化功能,从而保证这些体育场馆在赛后能获得较好的利用。


  作者:李琴

  第2篇: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的探究


  一、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基本模式


  经营管理模式是企业或组织经营管理的方法论。是在企业或组织内,为使生产、营生、劳动力、财务等各种业务,能够按照经营目的顺利地执行、有效地调整而进行的系列管理、运营活动的方法。目前总体来说,我国公共场馆的管理模式主要包括两种,即行政管理模式和经营管理模式。这两种管理模式的区别主要是行政型管理模式的经费来源是由国家统一下拨,而经营型管理的经费来源是多元化的;行政管理模式的业务活动由上级下达,经营管理模式是完成任务后可多种经营;行政管理模式的分配方式是固定工资和福利,而经营型管理模式的分配方式是工资加奖金等。


  当前,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主要采用行政管理模式,其主要目的是以满足学校师生教学、训练、竞赛的需要为前提,并不是单纯以经营为主体。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在行政管理模式下又主要分为体育部门管理模式、物业化管理模式、单位协作管理模式等多种方式。体育部门管理模式,能够充分发挥体育部门自身特点和专业优势,最大程度的满足部门教师的体育教学、运动队的专业训练以及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但是这种模式也存在缺点,体育部门教师在承担繁重的教学、训练任务之余,还要兼顾体育场馆和人员的管理,工作难度系数较大。


  物业化管理机制,高校成立专门的体育场馆管理部门,实行专职人员负责制。这种管理机制同样首先把满足学校教学训练放在首位,然后适当的对外有偿开放。这种管理机制的优点是专业化、规范化;缺点是管理部门为了平衡体育场馆的运行成本,会进一步强调创收,与体育部门之间由于体育场馆的使用造成协调不顺的问题。


  单位协作管理模式,也称混合式管理模式。这种管理模式是体育部门与物业共同管理高校体育场馆的一种模式。除了上述三种场馆管理模式之外,有些高校也釆用集体承包或者是个人承包的方式等,学校与承包方就体育教学与经营创收之间的问题进行协商沟通,达到双赢的效果。


  二、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校体育场馆与社会中的体育场馆相比较,资源较丰富,无论是总体规模还是人均占有率都较高。但是在经营管理模式上存在较多问题,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第一,关于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较差,缺少专业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人员;管理人员总体学历不高,对体育场馆管理缺少理论支撑,这些原因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体育场馆管理。第二,体育器材设施的耗损,高校体育场馆对外开放范围增加,会导致体育器材设施受损程度增加,运动器材的使用不当是很经常的问题,经常是修好后时间不长又被损坏。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维护费用的增加。第三,经营管理制度落实情况较差,虽然在体育场馆中都会有管理规章制度,但是这些制度的落实情况不太理想,主要原因是管理制度的自主性较差、可操作性、规范性有待提高。第四,体育场馆对外开放存在较大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因为校外的活动群体的复杂性,校外的社会人员自身人文素养、道德情感等等参差不齐,这样就会对校园文化和安全存在不好的影响。


  三、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优化对策


  (一)整编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策略,进行理论创新


  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应与体育场馆的作用相一致。高校体育场馆在满足学校师生正常的教学、活动之外,也应积极对外开放,满足社会成员需求,这应该是高校体育场馆作为公共体育设施的一种基本功能。另外,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需要更为先进的理念,我们应该解放思想,不断进行理念创新。


  (二)增强经营管理培训,提高体育场馆工作人员自身素养


  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应该立足于科学规范的管理,这其中最主要的工作是对场馆管理人员的管理,管理人员自身的道德修养和业务水平将直接影响到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好坏。基于此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应该寻求一批能够兼容体育与管理的全方面的人才,采用专业的管理模式,确保高校体育场馆的正常运转。


  (三)改善体育场馆管理制度,加强制度执行的有效性


  高校体育场馆中的管理制度应该根据自身的基本情况,依托于体育法规制度,使得学校的体育场馆管理向着规范的方向发展,结合学校的各个部门的具体情况进行多角度的考虑,多层次的分析,形成综合的管理制度,以便更好的对体育场馆进行经营管理。


  (四)确定合适的收费标准,制定可行的开放计划


  因为高校体育场馆的特殊性,决定了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与社会中的商业经营存在很大的差别。高校体育场馆在对外开放时应该考虑自身场地的基本情况、本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面向社会群体成员的经济承受能力等各方面的因素,进行合理的经营管理。收费的标准应该根据本地区经济发展的规律,制定可行的开放计划。


  (五)须以长远的观点来经营管理,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在体育场馆满足于学校正常的教学、训练、比赛的前提下,努力创造更好的经济收益,做到“以馆养馆,以场养场”的同时还应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促进高校体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学校的整体发展服务。


  四、小结


  高校体育场馆资源丰富,但是现在大多数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存在一定的问题。为了能够充分的利用高校体育场馆,现行体育场馆管理模式亟待解决。普通高校体育场馆的管理模式多种多样,不同学校在选择什么样的模式来经营管理体育场馆时,不能够主观的、机械的照搬其他学校的模式,而应该从体育体制、本地区的特点、学校的特点和场馆自身的特点选择合适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模式。从实情出发,找到符合规律、又尊重体育规律的管理模式,以求最大限度的充分发挥体育场馆的效用。


  作者:霍亮等

  第3篇:永州城区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剖析


  本文对永州城区的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从经济学和管理学的角度分析其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对策,以图为体育场馆的设计和经营提供科学的、合理的依据。


  一、永州城区体育场馆的分布情况


  我们对永州城区的体育场馆包括室内室外场地,田径场、溜冰场、游泳池(馆)等进行了统计,发现永州城区的体育场馆主要分布在学校,长沙占53.51%,株洲占56.40%,湘潭占54.60%,随着全面健身计划的实施,体育彩票等社会公益组织修建的社区体育场馆也越来越多,从我们调查的数据看,长株潭社区的体育场馆分别占该地区体育场馆的29.80%、26.90%、30.60%。


  经营性质的大型体育场馆是指标准的可供大型比赛或者表演的场馆等,一些标准的游泳场馆等。我们对具备经营性质的大型体育场馆进行了统计,发现具备经营管理条件的大型体育场馆还是分布在学校和企事业单位,社区经营的主要是游泳池。


  二、永州城区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部门重视度高,但是大型体育场馆利用率低


  永州城区有一些好的体育场馆,除了市体育局外还有湖南科技学院的体育馆和体育场,但是这些体育场馆的使用率并不高,与它本身具有的价值严重不符。它们承办的大型体育赛事非常少,使用率明显偏低。而这些体育场馆每年的维护费用数几十万,入不敷出,给国家财政带来很大的负担。像美国的麦迪逊广场花园,从1968年至今仍在使用,它一年举办的赛事约320场,观众有400多万,使用率极高。


  (二)健身房发展迅速,但是设备等硬件设施不齐全


  近几年,永州城区的健身房开始增多,2010到2013年三年间,长沙市有一定规模的健身房从46家到268家但是设备不齐全,且数量仍不多,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求。跟美国的健身房相比,中国的健身房比较小,设备也比较少,对于去过美国留学健身的人来说,相对比起来形容中国安置的器械看起来像是小孩和老年人专属区。


  (三)体育场馆价格颇高,对外开放力度不高


  此外体育场馆健身的价格对于受众来说偏高,如重庆时报《免费场馆只存在脑海里体育场馆收费太贵不平民》,以及羊城晚报《高校体育场馆假期向社会开放收费高学生敬而远之》等等新闻都频频爆出收费高的问题,有89%的成都受访者抱怨价格太贵,运动不起,这一点也适应永州城区的发展情况。很多高校的体育场馆仅限于本校的学生或者教师,如果非本校人想要健身,收取的价格就相当昂贵,迫使离学校近市民选择更远的地方健身。而像美国学校的运动场所大多是对外开放的,所取费用也相当低廉。


  (四)永州城区体育场馆数量的发展跟不上经济的发展


  永州城区的经济发展迅速,人口增长快,对体育场馆的建设有极大要求。中部地区要跟上东部地区的发展,就要提高体育场馆的建设。因为,体育场地的发展规模和水平是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之一,体育设施是体育事业发展的物质基础,是普及群众体育运动,提高竞技体育水平的关键因素之一。正式亮相的《湖南省推进新型城镇化实施纲要(2012-2020)》提出到2015年,长株潭城市群城镇化率达到70%,这样一来,随着人口的增多以及集聚,势必要求更多的体育场馆的建设以满足需求。


  三、原因分析


  (一)经营制度不完善


  1、无体育场馆经营方面的认识


  中国的体育场馆由于才刚刚起步,经营水平低,规章制度不完善,也没有专业的营销战略,处于营销观念中最初的推销观念,甚至大型的体育场馆连推销的观念都没有,永州城区也如此,没有系统的体育场馆管理知识。


  2、无专业人才


  其次,大型的公共体育场馆常常聘用来自体育部门的人员或者退役的运动员等,而不是专门的管理人才,尽管高文化、高素质,但是工作效率仍然低下,才导致体育场馆经营不当。而欧洲一些国家,会专门聘请体育场馆的专业人才来管理,以“精细化”作为管理思维。


  3、无制度规划


  永州的体育场馆没有部门划分,没有把体育场馆当做一个企业去经营,而且地方部门有时会为了自己的需要与利益而建造体育场所,所以体制内是非市场化的管理体制,这样严重影响了体育场馆的建设与发展。


  (二)功能单一


  体育健身器材较少,种类也不齐全,不能满足消费者的需要,而如果大量购买又容易造成闲置状况,导致资源浪费,所以大部分健身中心的健身器材都比较短缺。如美国的麦迪逊花园,它不仅仅是一个球场,而是由大厦与球馆组成的综合性建筑,具有多功能作用,这里不仅举办过大学的篮球赛、网球赛等还举办过各种音乐会、戏剧、拳击赛,以及是全美国业务最繁忙的头牌球馆。


  根据《深圳晚报》报道,深圳市体育中心运营管理有限公司“力争在两三年内把体育中心打造成以体育产业为纽带、场馆运营管理为依托,为社会提供多样化、专业化文体产品和服务解决方案的体育产业运营商。”,而且将上述战略定位细分为6个功能区:“国际专业体育竞技场、全民健身体育公园、体育时尚综合娱乐区、体育产品商业区、文体产业创意园区和体育产业交易中心。”长株潭也应当朝建设有多功能的且具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的体育场馆发展。


  (三)体育场馆开放和开发力度不够


  大型体育场馆的建设大部分是为了专业体育员,以高标准、高豪奢来打造,这样容易造成而赛后的维持以及运营负担很重的后果。无计划的后续工作,因此浪费、闲置对体育场馆带来极大的亏损,这一点,不符合两型社会的要求。此外,许多高校的体育馆都处于半封闭状态,使用率较低,闲置在一旁,开放力度低下,这样一来也导致了高收费的现象。


  四、解决方法


  (一)大型体育场馆市场化,小型体育场所加大支持


  将大型的体育场馆内外转变成随市场的变动而变动,随消费者的需求而改变,把它当做一家企业来运营,自负盈亏。高薪聘用管理人才,制度管理,增强服务意识,树立“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政府加大小型体育场所的支持,如减少税费,提供场地等。


  (二)制度建设,成为统一的标准管理。


  缺乏体育场馆的管理知识,也没有系统的标准,政府需要拟定一套标准的体育场馆建设要求,而且永州城区是城市群,可能会有地方差异,规章制度也要做到一致化,拥有统一的管理体系,使其管理经营合乎标准。


  (三)增加收入,以消费者为中心


  开放高校的体育场馆,价格合理公平,不仅能解决资源闲置问题,也能给学校带来一定收益。体育场馆管理者应传递“顾客就是上帝”的服务理念,细致化服务,配置齐全。可以在场所设置一些娱乐休闲区,如提供咖啡、茶、按摩等休闲消费。


  (四)吸引投资,多元化经营


  组织体育赛事是体育场馆的基本要求,此外可以开展娱乐活动,如演唱会、音乐节、颁奖晚会等收取门票来增加收入,美国的一些大型体育场馆还有的通过举行大型会议、产品发布会、记者见面会、跳蚤市场等各种活动来盈利。体育场馆还可以修建一些餐饮场所,供活动举行完后使用。


  (五)合理配置,布局恰当


  大部分小型体育场所集中在市中心地区,对于居住在偏远地区的居民来说健身就不太方便,因此小规模的健身场所需要分散布局。而大型体育场馆,由于辐射范围广,规模大,资金投入多,宜建设在人流量大的中心地带。株洲曾经有一所大型体育场馆,由于地处偏远,人少,亏损大,最终改为家具广场。


  作者:蒋群峰

  第4篇: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研究


  一、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现状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拥有一定数量的体育场地,其中大多数为中小型体育场馆。但在实际使用上,由于受到配套设备或管理制度的制约,其作用主要是服务于学校的大型活动,能够承接全国性比赛或国际单项比赛的高校体育场馆还为数很少。


  (二)我国高校大型体育场馆经营管理存在的问题


  1.产权归属问题


  产权不明确现象是制约我国体育场馆开发的约束之一。所有权与经营权无明确分离,政事不分,政资不分,管办合一,经济效益低,管理水平劣质,缺乏经营的独立自主性。


  哪种类型的实体应拥有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权来进行管理运营?政府部门应当努力创建运营主体,确立体育场馆法人财产所有权的地位,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高效运营。


  2.经营管理者观念滞后


  我们走访调研发现,绝大部分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者的观念较为落后,主要体现在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者“等、靠、要”的思想难以改变。


  3.从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


  当代市场经济竞争激烈,企业的效益绝大程度上取决于企业的经营管理与市场营销,经营管理人才成为了制约高校体育场馆管理运营水平提升的主要因素。


  4.高校体育场馆的功能设计较单一


  我国高校体育场馆建设,很大程度上是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发展起来的,带有高度的公益性和福利性,这种单一的融资方式致使国家财政支出负担过重。


  二、国内外大型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的经验借鉴


  (一)职业俱乐部自营体育场馆模式


  目前,欧洲的职业足球俱乐部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职业化程度最高的体育职业俱乐部。具体来说,职业足球俱乐部的经营活动主要包括以下八个方面:出售电视转播权、经营广告业务、组织门票收入、开发球迷用品、发展俱乐部的会员、转卖队员、发行赛事预测彩票、经营第三产业等。


  (二)国家和政府公共体育场馆


  目前,大部分国有体育场馆在经营管理模式上急待进行改革,针对目前老体育场馆的现状,首先要实行政企分开,武汉体育中心就是这样一个比较好的例子,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可容纳60000名观众。偌大一个体育中心,正式工作人员只有14名,而且他们将主要精力放在了组织全年各大赛事和各种大型的文艺演出上。因此,在商业化经营和大型赛事之间要避免冲突,首先应保证体育赛事的正常进行,管理处要协调好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三)国家与职业俱乐部共营的体育场馆


  意大利足球甲级联赛劲旅尤文图斯队的主场阿尔卑足球场归都灵市政府所有,专门为1990年意大利世界杯而建,耗资1800亿里拉,共有69041个座位。由于阿尔卑足球场并非专门的足球场,和圣西罗球场一样,其球场和看台之间的跑道影响了观看比赛的气氛。为改变这种状况,尤文图斯足球俱乐部一直计划对阿尔卑足球场进行改建,把阿尔卑足球场改造成一个以足球场为主的综合性娱乐中心。


  (四)社区类体育场馆


  将社区体育中心列为城市体育场馆重点发展领域的理由如下。


  1.社区体育中心作为城市社区基本体育场馆资源是世界上大多数发达国家普遍认同的原则。


  2.社区体育中心具有多功能性、造价低廉、易于管理等特点。


  3.社区体育中心可以将许多体育设施集中建设,节省大量土地资源。


  4.以建设社区体育中心的方式发展社区体育场馆,可以有效发挥社区体育中心在体育项目开展和组织方面的集聚。


  三、完善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与运营的对策和建议


  (一)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确定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定位


  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企业法人制度、企业自负盈亏制度、出资者有限责任制度等。我国绝大多数高校体育场馆均属于国有资产,一般是全民所有制且具有一定社会公益性质的经营单位。多元化的运营种类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高校体育场馆的运营风险。


  (二)高校体育场馆要牢固树立市场营销观念


  许多优秀的企业都奉行市场营销观念。例如,松下公司在打开中国内地录像机市场前,曾对中国内地的消费者进行了周密的调查,摸清了中国消费者的心理及需求,摸准了中国消费者讲实惠的特点。


  (三)高校体育场馆应确定适合自身发展的经营形式


  当前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形式主要有6种形式:


  会员制的经营形式一般在发放会员卡时向客户收取一笔取得会员资格的费用。


  承包制是指高校体育场馆通过一定的合同契约对经营设施通过租赁、承包等形式转让经营权而获得收入。


  合作经营是指高校体育场馆投资土地、房屋或其他设施,其他投资者投资现金、设备、管理等共同经营某项体育产业的经营模式。直接经营是指高校体育场馆所有者亲自进行场馆的日常经营管理活动。委托经营形式在欧美国家被普遍采用,特别是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体育场馆由于使用率不高而造成的日常运作经费不足的问题。物业管理是指以大型专业物业公司为管理实体,实现高校体育场馆的区域化和整体性综合经营管理。


  作者:胡铭

  第5篇: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一、前言


  高校体育场馆是指国家投资或学校筹资兴建、学校管理的体育场馆,主要用于教学、运动训练、运动竞赛以及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在“以体为主,多种经营”的方针指导下,高校体育场馆开始由功能的单一化向多元化转变,从无偿服务向有偿服务转变等。通过十多年的改革、探索,有些场馆开始实现经济效益。


  二、高校体育场馆经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场馆功能单一,使用率不高


  现有高校体育场馆大多是按照体育教学、训练与竞赛的要求修建的,在设计建造时,主要是从教学、训练、竞赛的要求考虑,功能单一,规模小、标准不高,附属建筑面小,因而承接大型运动会或比赛的能力较低,由于建在校园内对外开放率低,并受一些规章制度的限制,导致使用率低。因此,高校体育场馆大多设施简陋,缺乏配套服务设施,功能单一,实行经营型管理,其自我发展与生存能力较差。


  (二)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


  我国目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人们的体育消费意识还比较淡泊,愿意花钱到体育场馆健身娱乐的人还不是很多。体育产业处于起步阶段,体育健身娱乐还没有成为社会的普遍需求,因而群体活动等社会效益较好的经营服务项目往往是亏本业务,经济效益较差。现阶段高校体育场馆经营活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还比较突出。


  (三)学校财务制度的复杂性与场馆经营的灵活性相矛盾


  高校体育场馆是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建成的,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在学校领导的统一管理下,要符合学校的一切财务制度,对经营创收所得收入按规定纳入单位的财务管理,这对对外开放经营的积极有一定的消极影响,不利于经营方式的创新。另外,维修改造资金不足,场馆发展缺乏后劲承包经营责任制对高校体育场馆的经营管理曾起到很大的促进作用,但承包经营责任制带来的场馆经营短期行为使得有些场馆的损耗、损坏急剧增加,维修费用急剧上升。


  (四)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人员超编严重


  经营管理人才是制约高校体育场馆经管理水平提高的重要因素,然而调查表明,经营管理人才缺乏的问题是当前高校体育场馆面临的主要问题之一。长期以来,高校体育场馆进人渠道多为体育系统内部流动,致使人员结构失衡,场馆工作人员的来源主要是体委的干部、退役的运动员以及少量的场地、设备维护的专业技术人员。


  三、提高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型管理水平的对策


  (一)改革高校体育场馆管理体制,实现多种管理模式并存根据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的不同特点和经营管理的现状,加大场馆管理体制改革的力度,实现多种管理模式的并存。对于小型高校体育场馆,可以委托社区管理,方便居民参加群体活动,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健身、休闲、娱乐的需要,保障体育事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大中型高校体育场馆,应努力推向市场,采用市场运行机制,部分场馆可尝试实行公司制,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经营运作;对于一些训练基地性质的场馆可以委托给运动队(俱乐部)、单项体育协会经营运作。


  (二)由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普遍存在功能单一的问题,因而在激烈竞争的市场面前,要实行开放经营必须进行投资改造,方能适应市场的需求,引导大众的体育消费,使场馆走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而所有这一切都需要资金的支持。鉴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维修、改造资金严重不足,而国家投入又有限,因此多渠道筹集资金。


  (三)加强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由于高校体育场馆经营创收不同于其它服务性行业,加强对高校体育场馆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监管,有其自身的特殊性,不能简单地根据市场调节和投入产出计算


  (四)引进人才与减员增效并重,完善内部激励机制等手段规范场馆的经营活动,确保高校体育场馆综合效益的提高。鉴于我国高校体育场馆职工队伍的现状,在激烈竞争的市场经济中,高校体育场馆要想求得生存和发展,引进、培养既懂体育运动发展规律又谙熟市场运作。


  四、结论


  高校体育场馆实行经营型管理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校体育经费不足的矛盾,然而在其经营管理的过程中也存在场馆功能单一,使用率不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之间的矛盾比较突出;学校财务制度的复杂性与场馆经营的灵活性相矛盾;经营管理人才缺乏,人员超编严重等诸多问题面临这些问题,必须从体制、管理、法规等多方面的改革加以解决。加强资产管理,确保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进一步引进人才与减员增效并重,完善内部激励机制等手段规范场馆的经营活动,确保高校体育场馆综合效益的提高。


  作者:刘海等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管理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