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自主合作探究的研究(语文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0-29 23:07:19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39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

关键词:

  为什么要进行新课程的改革?为什么要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呢?
  专家认为,儿童有与生俱来的探究的需要和获得新的体验的需要,获得认可与被人欣赏的需要以及承担责任的需要,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而这些需要的满足,必须具有一定的教育环境和适当的方法。为此,他们建议要从根本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是设置新的课程,强化探究与实践,倡导课程新形式,提供开放性、实际的,主动探究的学习环境,二是在学科教学中实施探究性学习。
  东北师范大学宋祥教授就《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也作了具体的解读。解读中,宋教授首先强调“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方式在课程改革中的地位与作用;然后以生动的事例比较突显课程改革的好处及优越性,突出改革势在必行;最后辩证地分析“自主、合作、探究”的相互关系,指出它们的顺序一般不变,三者有机统一,相互促进。
  学习方式就是为获取知识技能所采取的教与学的方式。新课改革遵循“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大力提倡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是一种新的学习方式,包括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符合学生创造性发展的教学新理念。语文学科具有浓人文特色的课程,是“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种学习方式理念的提出,宋教授认为其核心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当今的语文教学中,老师们在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方法的选择,教学评价方式的设计上,都遵循这一理念,且渗透于整个教学过程。下面就“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谈谈自己在语文课堂中的认识与运用。
  一、自主学习在课堂中的渗透作用
  过去的学习方式是填鸭式、灌输式,更多关注的是学习的结果,而忽略了学生通过什么样的学习方式和策略来学习。新课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提倡学生参与确定学习目标,学进度和评价目标,在学习中积极思考,在解决问题中学习。我国著名学者庞国维将自主学习概括为能学、想学、会学和坚持学。自主学习就是相对被动学习而言的,是在教学条件下的学生高质量的学习。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才能使学生做到自主学习呢?笔者认为应做到“三个思辨”:
  (一)课前思考与辨析。在学习新课文之前老师引导学生或是学生本人自主预习课文,辨别主次,也能提出自己不懂的问题。
  (二)课中思考与分析。在课堂学习课文的过程中,让学生思考,各抒己见,让学生提出自己不同的见解。
  (三)课后思考与延伸。课后让学生回去独立思考自己在课堂所学的知识、及时地反思自己在课堂中所的学习中掌握了哪些知识或技能,还有哪些知识或技能没有掌握。让学生学会自己小结归纳,为进一步学习拓展延伸。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教师要尊重学生独立的思维方式,告诉学生也不必“惟弈秋之惟听”,更不能盲目迷信书本和老师,要有独立思考书本能力和质疑老师所传授的知识。“条条大道通罗马”,我们要敢于自主创新意识,真正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人。在教学过程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过程中渗透自主学习,使学生成为自主学习者,解放思想,敢于质疑问难,学会自主提问,善于自己提问,在思考中提高学习的能力。有效地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和主动性。
  二、合作学习在课堂中的高效作用
  新课程强调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合作学习就在教学条件下学习的组织形式而言的,为实现互动式、交流式的合作学习,新课程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了参与学习、体验成功的机会,在合作中有明确的责任分工,促进生之间能有效地沟通。合作学习中由于有学习者的积极主动参与,使教学过程远远不止是一个认知的过程,同时又是一个交往的过程。
  如在进行作文评改的过程中,本人注重提倡“合作”。在具体操作时,将学生按优、中、差搭配,三到四人为一组,设组长一人。评改时,采取自评、互评、轮评等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活动。由于小学生识别自己习作中的错误比他人习作中的错误困难,评改时,以互评、轮评为主,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每个成员都要认真审读组上成员的习作,并根据评价原则,对照评价标准,把每篇作文的优缺点写在草稿纸上;第二步,小组讨论,特别是对有争议的问题,要通过讨论形成相对一致的意见;第三步,集中组员的智慧,细推敲,慢斟酌,去分歧,存共识,由组长执笔,写出恰如其分的评语,写出评改意见,有眉批,总评,评改者签名。评改过程中,小组成员彼此合作,不但培养了同学们的合作精神,团队意识和积极观念,还培养了他们的竞争能力。这种能力既适合当今社会所讲求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发展需求,又适合了当今社会竞争的激烈性,合作学习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领导意识,社会技能和个人价值观。
  三、探究学习在课堂中的增强作用
  在探究性学习,教师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独立、自主地发现问题,通过实验、操作、调查、表达与交流等活动,经历探究过程获得知识与能力,掌握解决问题的方法,获得情感体验。在语文教学中,尽可能多的创设机会,以增强学生自主体验和自主学习的热情,在活动中使学生自主学习。
  新课标指出:语文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应着重培养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而培养这种能力的主要途径也应是语文实践。在学习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五组课文“初识鲁迅”时,先是制作一份《单元导读卡》,如图:
初识鲁迅
(摘录教材中描写鲁迅的句子)

他人眼中的鲁迅
(摘录教材中对鲁迅评价的话语)

我眼中的鲁迅
(自学本单元后对鲁迅的评价)

我的质疑
(自学本单元所遇到的问题)

我的探究
(列出我还想了解鲁迅的哪些内容)

  然后让学生参照“导读卡”搜集、摘录相关资料,最后通过探究,结合课文学习,达到初步认识鲁迅目的。教学过程中,可以激发学生主动探究鲁迅一生的兴趣,在学习过程就需要进行探究性的学习来获得关于鲁迅创作的知识。此过程实现就需要学生与学生之间合作,在收集过程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自主地培养探究性学习态度。
  四、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在语文课堂中的综合运用
  东北师范大学宋祥教授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解读》辩证地分析了“自主、合作、探究”的相互关系,指出它们的顺序一般不变,自主是合作、探究的基础和前提,合作是促进自主、探究的形式和途径,探究是自主、合作的目的和归依,三者有机统一,相互促进。教学的目的是帮助每一个学生进行有效地学习,使每一个学生得到充分的发展。语文教学课堂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是一种新型的综合的学习方式,其服务于学生学习所需,不是独立的学习方式。三者是相互交叉,相辅相成,有机而统一的结合。没有学生的自主参加,没有学生的主题意识的充分发挥,就不可能有真正的探究学习。教学中,教师应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
  新课程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课堂教学中根本改变了学生的传统状态,改变了学生传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强调了学生的学习过程而不只是学习的结果,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而不是简单地获得某种知识的技能,尤其是特别注重培养学生主动探究、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大胆质疑、敢于批判的精神。“课程改革应体现出一个扬弃的过程,它并不是推翻、否定传统的语文教学法,而是对以前的那些优秀的东西应予总结和继承”。我们进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应该注重理性思考,正如东北师大教授所说:“课改仍在修订,要求我们进一步把握新课标,相信修订后更合理、完善,对教学更有指导意义。”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