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学院是公办高校(申办学校)利用自身的无形资产及教育教学优势,与其他组织共同创办的独立设置的具有法人资格的新型办学实体。①独立学院的出现是我国高等教育制度变革中的一种巨大“突破”,无论这种“突破”是制度的创新还是制度的变异,②近年来独立学院在我国的迅猛发展却是不争的事实,并且显现出强大的发展后劲。独立学院作为高校办学模式的新产物,它的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管理体制等均有其特殊性,自然对班主任工作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坚持“以学生为本”的理念,对独立学院班主任工作进行探讨、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
1 独立学院学生群体特点分析
(1)学习缺乏主动性,学习基础相对薄弱。独立学院虽属于本科层次的高等教育机构,但历年来,其招生录取分数与公办本科院校相比有较大差距,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独立学院的生源存在学习基础薄弱的问题。这些学生由于在学习上缺乏正向体验,进入大学后,往往表现出学习态度散漫,无目标无规划,导致课堂出勤率低、学习氛围差。不排除部分学生有取得优良成绩的主观愿望,但对学习的坚持和努力程度普遍不够。(2)兴趣广泛,社会实践能力强。独立学院的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兴致不高,但他们在第二课堂表现活跃,课余生活丰富多元,热衷于参加各种校内外社会实践活动以锻炼自身能力,其中不乏表现突出者取得优异成果,为学校增添荣誉。这与学生们成长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息息相关,独立学院的学生大多家庭条件较好,父母比较注重对孩子兴趣的培养、素质的提升,从而使他们接触面广,能力意识强,对待新事物的态度主动、开放,勇于走出课堂,接受实践历练。(3)自我意识感强,但辨识能力较弱。现今,独立学院的在读生基本上都是90后,“个性鲜明”是这一代人的标签。他们的言行,在我们看来或许会有些不可思议之处,但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该以包容的心态、发展的眼光看待之,理解时代所赋予这一代人的新特征。学生们有很强的自我存在感并渴望得到他人认可,积极投身于学生会、社团等组织,找寻群体归属感。但由于价值观不成熟、人生阅历匮乏,对人对事的辨识能力较弱,不明晰应该结交什么样的朋友或者应该如何处事,这往往会增添许多烦恼。(4)普遍存在心理问题。③独立学院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来源于高考失利的失落感、大学生活的不适感,高额学费的压力感,专业学习的挫败感,学习目标的迷失感,人际交往的困惑感,未来就业的迷茫感,以及部分学生存在独生子女的心理问题等等。
2 明确班主任角色定位
班主任在开展具体工作之前,除了准确把握学生的整体特征外,还应当有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意识。学生之间存在个体差异性,而学生在大学四年里也会呈现出不同的阶段特征。从总体上来看,班主任应明确自身的五种角色定位。
2.1 班级管理者
班级是学校最基本的单元,一所学校要图生存、谋发展,前提是每个班级的和谐运作。班级管理首先是事务性的管理,如学生报到注册、档案管理、课堂考勤、奖学金评比等,以及学校各行政部门下达的文件指示。班主任应当把握好大方向、协调好内部矛盾,从这些事务性的管理中逐渐脱身出来。通过选拔与培养高素质的班干部队伍,让班干部管理学生,既锻炼了学生,也适度减轻自己的工作量。而班主任的关注点应该放在班风、学风的建设问题上,最理想的是从新生入学时开始抓起,此时学生的可塑性最强。此外,班主任还应当适时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2.2 心理辅导者
大学期间,由于学习上、生活上、人际间、就业上等诸多困扰,再加上正值青春期,情感丰富细腻,想法多且偏激,使得大学生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而他们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弱,这就亟需外力的介入。班主任,较之学校其他教育工作者,与学生的接触机会最多、联系最紧密,也最易获得学生的信任。信任,能够拉近不同个体间的心理距离,是进行心理沟通、辅导的先决条件,所以班主任势必要担负起大学生心理辅导者的角色。此外,班主任在走上岗位之前都参加过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的培训,这使其能够运用科学方法为学生进行心理疏导,运用一定的技巧,找出学生的心理症结所在,进而做出全面而到位的开导。
2.3 学业指导者
大学阶段的学习与中学时期相比有较大不同,课程名目繁多,同一专业内的某些课程从表面上看似乎没有太大联系,这些现象都导致学生的疑惑。独立学院的学生,学习基础薄弱、主动性不强,并且受社会风气影响,以及对将来就业的担忧,普遍存在重实践而轻理论学习,重能力而轻知识积累的心理倾向。目前,高校班主任多由专业课教师兼任,班主任对本专业的课程体系安排、人才培养模式、职业发展方向等都有较为深入的了解。班主任应向学生做全面讲解,使其正确看待专业学习与自身成长;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构建合理的知识结构;指导学生正确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并创造机会增强其理论指导实践的成功体验。
2.4 生活帮助者
独立学院的学生大部分来自经济条件较优越的家庭,且多为独生子女,对父母的依赖性大,独立能力较差。上大学,是他们第一次离开父母,离开生活多年的小天地,加入到以学生宿舍为单位的群居生活之中,难免会产生不适应感。班主任在走访宿舍、约谈学生的时候,要关心学生的生活问题,了解其生活情况,并及时加以开导、指正。另一方面,班主任更应关注家庭经济有困难的学生,尤其是一些优秀的贫困生。独立学院的学费较之公办高校相对高昂,这给一些家庭造成了一定压力。作为班主任,就应该为学生们提供实实在在的帮助,在国家、学校政策允许的情况下,通过各种渠道,为学生们寻求相关政策补助,令其安心学习而无后顾之忧。
2.5 人生导师
大学阶段是价值观、人生观形成并确立的关键时期,学生们会遇到许多困惑,除了眼前的生活与学习,还会引发对人生的诸多思考。同龄人之间易引起共鸣却无法予以解答,家长们对于孩子发展前途的主观意愿太强,往往也达不到满意的交流效果。而班主任在学生群体中建立的信任感,以及自身学识、阅历,令其成为最适合的交流对象。班主任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影响非常大,有时,学生会因为受到班主任某句话的启发,而影响其一生。一个优秀的班主任,不仅在大学期间影响学生,乃至在学生毕业之后,当其面临择业、择偶、家庭等问题时,都会积极寻求班主任的建议与看法。从这个角度而言,班主任能够而且应当成为学生的“人生导师”。
班主任肩负上述五种角色,但仅凭一人之力,想要完整而充分地履行这些职责几乎是不可能的。个人的时间、精力、条件受限,势必要借助外力,比如,加强与辅导员队伍的融合,④更有效地对班级事务进行管理;注重与学生任课教师的沟通,更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学业指导;加深与学工部的联系,为贫困生争取政策支持,等等。班主任工作的实质,其实就是“桥梁”与“媒介”,学生通过班主任得到学校各方资源的帮助,而学校通过班主任对学生进行成长成才的培育。
3 班主任工作机制探讨
在实际工作中,高校班主任不同程度地存在着“角色缺位”现象。⑤而班主任角色缺位、工作失职,则直接影响学生满意度及人才培养质量,进而对独立学院的发展造成重大负面效应。所以,学校管理者务必采取相关措施,引导班主任正视自身角色定位,并从多方面调动其切实履行工作职责,从而形成高效、可持续运作的班主任工作机制。
3.1 加强班主任工作规范
独立学院的办学历史不长,是年轻的院校,其教师群体也普遍年轻态,教师队伍中青年教师占据较大比例。学校与教师都处于成长期,而这些教师普遍缺乏班主任工作经验,学校管理者加强班主任工作规范建设、落实班主任工作培训显得尤为必要。以中山大学新华学院为例,学院高度重视班主任工作,制定并严格执行班主任聘任制。在班主任上岗之前印发《班主任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对于党和国家的总体指示精神、学院对班主任的期望与要求、班主任工作原则及职责范围、考核与奖惩等情况作了详尽说明,使得班主任对自身工作有个整体把握;在期中教学检查周,召开全院班主任座谈会,让班主任们汇报各自工作情况及工作中遇到的困难,互相探讨学生管理方法;在学期末举行班主任工作总结会议,让优秀班主任分享工作经历、传授经验,带动其他班主任更好地开展工作。
3.2 建设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
班级管理者、心理辅导者、学业指导者、生活帮助者、人生导师这五种角色定位,赋予班主任更多的责任与使命。有学者做过关于大学班主任素质的调查分析,⑥结论指出大学生心目中的班主任很完美,无论是对班主任的心理品质、道德品质,还是对班主任的工作态度、能力、方法均提出了较高要求。所以,建设一支高素质的班主任队伍是关键所在。首先,班主任应坚守师道师德。教育是生命与生命的碰撞,作为教育工作者,任重道远,而坚守教师职业伦理、弘扬师道师德、对学生充满爱心,这应当是一名班主任最基本的操守。其次,班主任应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及相关学生工作技能。最后,班主任应不断学习,接受新事物,与时俱进。
3.3 制定行之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
量化管理,被各高校普遍采纳为班主任工作的主要考核模式,即根据班主任走访学生宿舍、开主题班会、听课、对学生进行群体或个别辅导、指导学生参加学科竞赛的次数等一些可以量化的工作内容来对其进行考核评价。量化管理可避免人为因素的主观干扰,体现出一定的先进性、(下转第93页)(上接第72页)公平性;但也有其不足之处,不能全面客观地反映出班主任的工作价值。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的创造性劳动,其工作价值实现具有遮蔽性、开放性、长远性等特征。⑦教育工作对学生的影响潜移默化,需假以时日才能体现出成效;班级教育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置身于学校、社会大环境之中,要用联系的眼光看待之。所以,对班主任工作的考核评价应当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做科学深入的调查分析。在实践中,将定量与定性评价相结合、过程与结果评价相结合,探索评价指标多元化,逐步建立起一整套行之有效的评价考核体系。
3.4 完善激励机制
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指出,对人的工作积极性起作用的有两方面因素,即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在实践中,首先应该满足保健因素(如工资待遇、工作环境、人际氛围),这是员工安心工作的前提;而要使员工真正充满动力、干劲十足地投身于工作之中,则应从激励因素(如工作本身的挑战性、意义、发展前景)着手。学校应该合理设置班主任岗位津贴,保障班主任的基本生活需要、物质需求;还应该引导班主任正确认识其工作对学生以及自身的深远意义,从实现自我价值的层面激发班主任的内在动力。此外,一个科学有效的评价体系,本身就能起到一定的激励作用。对于考核结果优异者,给予物质和精神双重奖励,充分肯定其所付出的努力;对于考核结果不达标者,对其进行批评、教育,更有甚者,可以解聘、公示。如此,赏罚分明,外推内拉,定能起到较好的激励作用。
4 结语
独立学院正处于快速发展期,一些发展中的问题逐渐凸显,对这些问题进行深入剖析具有现实意义及理论价值。本文将视角置于班主任工作之上,探讨班主任角色如何准确定位,班主任工作机制如何开展、高效运作。笔者认为班主任对学生特征的准确把握、对自身角色的思考、班主任自身的素质、校方对班主任工作规范的建设、评价考核方式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等,都将直接影响班主任工作开展所能达到的效果。希望本文的讨论能对独立学院班主任工作问题提供某些思路,并提升实践成效。
注释
① 秦惠民,王大泉.关于“独立学院”属性及相关问题的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5(4):58.
② 王建华.我国独立学院制度:问题与转型[J].教育研究,2007(7):46.
③ 全力.探索独立学院学生管理工作的新途径[J].高等教育研究,2007(6):84.
④ 孙志飞,王开玉.关于独立学院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思考[J].教育探索,2013(3):105.
⑤ 高忠.班主任角色“缺位”原因及对策探析[J].教育探索,2003(4):86.
⑥ 王希永,李晓珍.大学德育工作者的素质调查分析——大学生心目中的班主任[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1(7):46-50.
⑦ 于丰刚.科学发展观视角下大学班主任角色定位研究[J].辽宁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9(3):142.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