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与语文能力的培养(高中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的策略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04 02:49:38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33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


  三十年的经验使我深信,学生的智力取决于良好的阅读能力。高中语文新课标指出要注重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要求并对此提出了新要求。由此可见,阅读能力是语文能力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是衡量学生综合语文水准的重要标准。而阅读理解在高考中又占有很大的比重,是非常重要的题型。所以阅读教学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阅读教学不仅仅可以获取信息、陶冶情操、塑造品格的重要作用,所以要注重提高学生的阅计能,那么,如何提高高中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呢?


  一、创设情境,激发阅读兴趣


  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创设良好的情境,能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培养阅读能力。情境创设的方法有很多,如创设导入情境,创设多媒体辅助教学情境、创设音乐情境等。如教学《荷塘月色》时,可以借助多媒体辅助教学。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是荷塘和月色,这两个景物在历代诗文中并不少见,如“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曰荷花别样红”、“玉户帘中卷不去,捣衣砧上拂还来”等,但这篇文章中的“荷塘”和“月色”不同于其他,‘‘荷塘”是‘‘月下的荷塘”,“月色”是‘‘荷塘的月色”,两者融为一体,相互映衬。这正是这篇文章的独特之处,真实地再现了特定环境中的特定景物,让人感觉到亲切自然。这样的美景用多媒体呈现,有着其他教学手段无法达到的效果,有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兴趣。如教学《鸿门宴》时,可以用多媒体给学生创设呈现项羽和刘邦的诗歌《垓下歌》和《大风歌》的情境,教师再对这两首诗歌进行相应的讲解,让学生思考楚汉争霸怎么会出现这样的结果,进而引出《鸿门宴》,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再如教学《春江花月夜》时可以创设音乐情境,如果教师教学中单纯地讲解诗句,会产生支离破碎的结果,破坏诗的整体美感。所以教师在阅读鉴赏诗歌时可以先播放《春江花月夜》古筝演奏,营造诗意的情境,同时让学生在听音乐的过程中小声朗诵诗歌,学生会慢慢的被乐曲感染,沉浸在无边的遐想中,形成良好的课堂氛围,有助于学生领会文章深层内涵,激发学生的领悟能力,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二、注重培养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能力


  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是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如个性阅读、探究阅读、目的阅读、比较阅读、自主阅读等。个性阅读主要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出发,让学生自主选择阅读对象。探究阅读是在教师指导下,在学生自主阅读基础上进行探究学习,是学生自主阅读与教师点拨相结合的方法。目的阅读是针对阅读题进行目的性阅读。比较阅读其实就是参读,对内容相同形式不同的文章进行阅读,对题材相同主题不同的文章进行阅读,对不同地方风土人情进行阅读等。如教学白居易的《长恨歌》时,可以拿洪升的《长生殿》、《新唐书》中的“杨贵妃传”等进行比较阅读,它们来源于同一历史题材,但表达的体裁不同,各种体裁都有自己的特点,可以让学生对此进行比较,从中领悟到不同的写作方法及带来的不同效果,从而加深学生的理解,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对同一题材表达不同主题的文章进行比较阅读,如王安石的《明妃曲》、杜甫的《咏怀古迹?明妃村》等都是咏明妃的,但杜甫表达的主要是同情这位远嫁的姑娘,而王安石则把明妃扩大到一般妇女的命运上,使明妃形象有了更深的意义。闰土和阿Q都属于悲苦无告的农民,但他们的表现却截然不同,闰土面对困境只会叹息,而阿Q则喊出了“造反”。祥林嫂和子君都是受封建礼教压迫的妇女,祥林嫂表现的比较软弱,只能在三从四德的束缚中苦苦挣扎,而子君则敢作敢为,敢于反抗封建礼教束缚,能为了爱情与人私奔。比较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通过比较阅读,既能加深学生的对文章的理解,又能拓展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的分析与综合能力。


  三、注重预习环节,培养阅读能力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这就说明做事情有无准备,其效果会产生很大的不同。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做好准备工作,阅读前的准备工作就是预习,通过预习学生能了解教材的重难点、文章的关键所在,这是培养学生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重要手段之一。预习可以由学生课后自主完成;也可以课前让学生预习,教师作以指导。如可以指导学生默读课文、再读课文。默读时要先坚持读完,碰到不认识的字或者难以理解的句子可以暂时放下,尽可能找出文章的中心思想,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大概理解。再读课文让学生在感知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疑问,教师针对这些问题进行具体讲解,师生共同找出问题的答案。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在预习中提问,这与传统预习有着不同,不是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而是让学生在自由、自主阅读时提出困惑,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改变以往阅读教学中出现的消极被动局面,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同时预习提问还能给教师备课提供切入点,避免出现盲点。学生的求知欲、好奇心强,在感知课文的基础上,学生也能提出一些问题,可能会超出教师的知识范围,这样能促使教师深入研读课文,避开备课中的盲点,从而提高阅读教学效果。


  四、结合课文,进行阅读训练


  借助教材中的课文指导学生阅读,是逐步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现在的语文教材选材比较广泛,内容比较丰富,蕴含着丰富的语法知识。针对这些特点,语文阅读教学中要注重标题理解、单词讲解技巧、课文理解题的设计等,引导学生从中学习到丰富的语言知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如教学艾青的诗歌《大堰河一一我的保姆》时,可以让学生在阅读的基础上,弄清楚作者的思路、整首诗由哪几部分组成等。学生通过阅读可以得出第一部分主要是交代大堰河的悲苦身世,表达自己对养母的深切怀念与痛悼;第二部分会议大堰河一生,刻画大堰河的美好品德,抒发对她的感激;第三部分写大堰河死后的凄凉及家人的苦难遭遇;第四部分赞美大堰河,抒发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这样学生通过阅读,了解这首诗属于叙事抒情诗,是歌颂伟大的母爱的。同时也可以引导学生从整体上思考这首诗,作者没有给出完整的大堰河的故事,主要是通过一些片断化的回忆倾吐对大堰河的深切怀念与赞美之情。


  五、扩展课外阅读,提高阅读能力


  课外阅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在阅读教学中占有重要地位。江苏省高中语文新课标规定文科学生要阅读十部文学名著,因此高中语文阅读教学中要加强名著阅读,将课内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不浓,很多学生会感觉学业负担重,根本没有时间阅读;还有一些学生没有体会到课外阅读的乐趣,阅读积极性不高。为了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能力,教师可以在教学中给予适当指导,注意观察学生的反馈情况,从而推动课外活动的顺利进行,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首先,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课外阅读能扩展学生视野,积累丰富的知识,为学生写作打下坚实的根基,但课外书籍繁杂,并不是每一本书都会对学生产生积极地作用。如果课外阅读时教师放任自流,学生想读什么书就读什么书,没有一定的计划性,阅读效率就不会高,更有甚者,会对学生产生不好的影响。所以,教师可以给学生推荐阅读书目,制定好读书计划,逐步指导学生阅读;同时也可以让学生在教师总的读书计划基础上根据个人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久而久之,有助于养成学生课外阅读的习惯,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其次,课外举行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一般来说名著篇幅比较长,与学生实际生活有着一定的差异,再加上学生的空闲时间有限,让学生坚持读完名著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所以,教师要通过多种手段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主动阅读。如课外可以举办读书报告会、演讲比赛、辩论赛等活动,让学生应用阅读知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总之,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高中语文教师要提高对阅读教学重要性的认识,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