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不少语文课堂内容安排过多,问题环节太琐碎,教师过于注重讲授任务的完成情况,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思维品质,忽视了本堂课的教学目标是否真的实现了,学生能力是否真的提高了。语文课堂,需要减负增效,应该“慢”下来。 面对社会“快餐”“快递”“快照”等事物的应运而生,教育不免受其影响,课堂节奏越来越快。
课堂内容似“海量”,包罗万象;课堂提问如“赶集”,匆匆忙忙,总之,“快”似乎是当下语文课堂教学中一把无坚不摧的利器。对此,省语文特级教师严华银老师曾严肃指出语文课堂需要慢下来。
为何要“慢”?这是由语文课程的基本教育理论理念决定的,不必说课程理念中的培养感情和语感,提高修养和情趣,也不必说形成良好个性和人格,重视熏陶、习惯、能力和思维,仅仅是丰富语言积累都需要经年累月,都需要循序渐进。看来,语文课堂真的是不“慢”不行。
一、语文课堂需精选教学目标
如今很多语文课堂教学活动如快马加鞭,原因在于,如果老师不快讲快问,那么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很可能无法实现;老师担心学生学的内容太少。由此可见,语文课堂教学的快节奏首先是由于教师预设了过多的教学目标引起的,语文教师有必要精选每堂课的教学目标。那么,如何精选教学目标呢?
1.教学目标应该宜少不宜多。
教学内容和目标少而精,这样就给学生阅读、感悟和思考等思维活动留出足够的余地。
如魏巍的《我的老师》的教学重点可以确立“如何围绕主题精选材料”,也可以选择“人物刻画的方法”,甚至可以围绕“叙事条理和顺序”展开教学,经过反复研读文本和单元整体布局后,笔者确定以“如何围绕主题精选材料”作为本课的唯一教学目标,由于这堂课教学目标十分集中,学生阅读、思考和交流都比较充分,学生感觉受益匪浅,真正做到慢而有效。
2.教学目标既要有针对性,又要兼顾统筹性。
教学目标必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需要教师认真研读文本,充分了解各班的学情,切准学生的“最近发展区”,真正做到精心筛选。
其次,教学目标的筛选必须兼顾统筹性。语文教学是一个复杂而有序的科学系统,每篇课文的教学内容安排同本单元其他课文,甚至是整本书都有紧密的系统联系,这就要求教师在研究文本和学情的基础上,要统筹兼顾本单元其他内容。
二、语文课堂需重视思维品质的培养
前文的“快餐”式课堂,在很大程度上挤压了学生独立思考、交流和质疑的时间,否定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学生失去学习的积极主动性,特别是思维得不到提高,最终教学目标并没有真正实现。语文课堂教学需要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思维品质,实质是人的思维的个性特征。它包括深刻性、灵活性、独创性、批判性、敏捷性和系统性六个方面。结合课堂时间的有限和思维品质的特性告诉我们,重视学生的思维品质,教师必须做到以下两点:问题要精练,思维活动时间要充分。
1.问题要精炼。
如今的课堂,教师常常借助各种问题激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的思维。此时,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就直接决定了学生思维的品质。当下的语文课堂一堂课动辄提出二三十个问题是常有的事情,细想一堂课,学生要回答如此多的问题,他(她)的思考会有多少独创性、深刻性?他(她)的思维只有“量”,而缺少了最重要的“质”。
CufebbS.net
2.时间要充分。
精简教学目标和精炼问题的直接目的是教师为学生思维活动创造足够的时间。思维的“质”决定了思维的品质,思维的“质”需要充分的思维活动时间作为保证。
(1)预设时间要充分
教学设计时,教师要预先充分考虑教学目标、重点的解决所需要的时间,宁可多,不可少。
例如《孔乙己》,老师抛出问题:造成孔乙己的命运如此悲惨的原因有哪些?其中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这一问紧扣本文教学的重难点,基于对全文的综合把握和分析,主要考查并提高学生分析问题的完整性和深刻性,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此时,如果老师提供的有效思考时间较少,学生可能就会得出结论:是孔乙己自己的好吃懒做、爱慕虚荣,或者是酒客(其他人)的嘲笑、冷漠和毫无同情心造成的,这些回答有道理,但是,这只停留在问题的表象。若想让学生的思维再深刻些,则老师必须预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
(2)思考过程要充分
重视思维品质,还在于重视思维的过程。现行的语文教学行为和教学活动中,存在大量过于追求思维结果的现象。老师要结果,家长要结果,考试更要结果,这似乎无可厚非。然而,没有高质量的思维过程,怎么会出现良好的思维结果,这是很多语文课堂内容多、效率低的重要原因。那么如何重视思维的过程呢?笔者着重从学生和教师两个角度来阐述。
①重视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
要重视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教师理应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让思维时间静下来,让思维过程慢下来,注重多种思维活动的开展,注重学生个体思维的内化,注重生生和师生之间的思维交流、碰撞,从而把学生的思维引向广阔,引向深邃。
再如《孔乙己》,如果老师预留足够的时间,让学生的思维充分地发散和聚合、碰撞和交流,他们也许就会反思:这些表象的根源是什么?最终矛头直指封建科举制度和封建文化教育制度。最后两个根本原因的归纳属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只有真正解决了它,学生的思维和能力才得到锻炼,得到提高。总之,教师应给予学生充分的思维活动的时间,让学生思维过程“慢”下来,让语文课堂教学节奏“慢”下来,这样不但有效解决了教学内容和重难点,而且提高了学生思维的深刻性和系统性。
②重视思考过程中的教师引导和评价
学生的思维过程离不开教师的参与、引导和评价,正是由此,学生的思维活动才得以充分发散,有效聚合,才得以有序的开展和深入。
当学生的思维活动止步不前或者迷失方向,学生自身无法突破或纠正的时候,教师应及时给予合理有效的引导。同时,教师的评价直接影响学生思维活动的有效开展。深刻性或启发性的评价有利于激发学生进一步思考,调动学生思考的积极主动性。鼓励或肯定性的评价不但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而且让学生体会到思考的成就感,从而使得他们既敢于思考,又乐于思考。
综上所述,在时间就是效率的当下社会,或许语文教学只有慢工才能出细活。只有真正做到减目标,重思维,语文课堂才能真正做到既“慢”又“好”。
作者:唐修才 来源:考试周刊 2016年51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