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教育与中职教育的区别,高职教育教学模式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07:12:49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57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长期以来,农村和乡镇基层的医疗卫生人才主要是由医药卫生类中职学校培养的,因其基础知识、专业技能水平相对较低,已经不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进入同系列的高职院校提升学历和提高专业技能已经成为迫切需要。笔者拟就医学高职和中职教育如何衔接,其教学过程和课程体系模式如何构建进行探讨。

  医学类高职高专教育和中职教育状况

  据2009年卫生部的数据,全国有4万个乡镇卫生院和60万个农村卫生室,但在农村乡镇卫生院中具有本科以上学历的人员只占1.4%,中专生占 53%,34.6%为高中以下学历者,而农村卫生室的近百万名基层村医有90%以上为高中以下学历。乡镇医疗机构有执业(助理)医师40万人、护士(师)17万人,仅占全国总数的1/5和1/8,而农村卫生室的从业人员具有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者不到12 万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人才严重缺乏,医疗水平低下,农民看病难的状况仍然突出。2010年教育部核定具有招生资格的高职高专院校共有1239所,而独立设置的医学类高职高专院校只有40余所,医学类中职学校有100余所。在每年毕业的约100万医学类毕业生中,进入农村医疗卫生队伍的,中职毕业生仍然占有相当大的比例。

  高职与中职衔接模式构建的必要性

  医学中职生迫切需要提升能力 医学中职学生的起点低、学制短,专业技能水平较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医疗服务需求的层次和水平越来越高,中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水平已经明显不能满足社会需要。在现代职业教育中,衡量学生业务水平的主要依据是所掌握职业技能、职业能力的达到程度。这种技能与能力虽也建立在一定的文化基础与专业理论基础上,但必须通过职业教育或培训反复学习,才能从初级水平到中级水平,最后达到高级水平。因此,如何给农村和基层的医学中职生提供进一步提升学历和专业技能的高职教育,成为了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

  基层和农村医药卫生服务水平迫切需要提高 随着国家医疗体制改革的深入推进,医患矛盾得到了缓解,但农民“看病难、看病贵”的现象仍然严重存在。这主要是由于农村存在医疗基础设施落后、服务能力薄弱、医药卫生人才总量不足、人才队伍层次不高和人才队伍结构不合理等现实问题。其中,最突出的问题是人才队伍层次和专业技能水平低。要解决农村和基层的医药卫生服务水平问题,关键在于提高医药卫生从业人员的素质。

  医学中职与高职教育衔接模式不健全 现行的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就是五年一贯制。但由于目前我国没有开发全国性的医药卫生类相互衔接延伸的一体化课程体系,也就导致很多中、高职教育在课程内容方面存在较多的重复现象,甚至中职课程和高职课程完全一样,势必造成学生吃“回锅饭”的现象。可见,建立与中高职衔接相配套的规范的课程教学体系,建立科学的高职入学条件评估体系,是目前中、高职教育衔接亟需解决的现实问题。另外,明确不同区域和不同专业的中职生提高专业技能,成为高素质、高技能的应用型、技能型高职人才的具体培养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构建医学高职与中职教育衔接的模式

  明确培养目标 医学中高职衔接就是培养医学专业技术人才层次的衔接,即在中等职业卫生学校培养出来的初、中级应用型人才的基础上,培养成高技能型医药卫生人才,这就使培养目标得到衔接并延伸。具体为面向城镇社区和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坚持素质、能力、知识三位一体,掌握医药卫生基本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的高级技术应用型医药卫生人才,满足广大农村基层、城镇社区医疗卫生工作的需要。

  建立合理的招生制度 随着医学高职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入学考试对医学中职生的导向作用也将不断增大。因此,入学考试设计要同时考虑有利于高职人才选拔和中职健康发展两个方面。高职从中职招生经过三个阶段:“推荐加考试”阶段、“统考单考结合”阶段和“注重文化知识和理论基础”阶段。一方面,这导致了中职生培养目标的偏移,中职生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达不到应有的标准,另一方面,也导致了高职新生的起点较低,专业技能需要重新培养,而不是有效延伸。在目前形势下,应着眼于文化基础与专业技能并重。专业技能考试可以模仿国家医师(护师)资格的考试模式,采用综合笔试的形式对专业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进行考核。另外,也可考虑采取保送与考试相结合的做法,可以根据专业特点要求考生必须具有某些职业技能或职业能力的合格证书等。

  设计合理的学制 很多国家及地区的经验证明,职业教育周期越长,就越有利于学生养成职业习惯和职业道德,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关于中、高职教育衔接的学制安排,依据教育对象不同,可采用不同的学制。(1)“五年一贯制”。

wwW.JunziLian.Com

主要针对初中毕业生,由于衔接是在同一学制的内部,可较好地统筹安排中高职阶段的知识能力和素质构成,避免重复,有利于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效益。(2)“3+3”模式。针对医学高职继续教育,许多医学高职院校专门设立了对口招收卫生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包括在职在岗)的选拔考试。这种模式有利于中职教育学生拓宽文化基础知识,提高学习文化基础知识的积极性,也使得中职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有了等价性。

  构建合理的课程体系 课程体系的构建是实现中、高职顺利有效衔接的基础。由于招生对象的差异,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要充分考虑高职的培养对象,体现课程设置的合理性和针对性。在高职与中职衔接的课程设置模式中,要以职业岗位(群)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这不仅能有效解决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复与断档的问题,而且体现了职业教育的特色。应打破原有的 “三段式”(文化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课程设置模式,开展以工作过程主导或是以项目主导的课程结构体系。就是以工作任务为课程设置与内容选择的参照点,以项目组织内容并以项目活动为主要学习方式。这样可避免中、高职在课程设置上的重复,充分实现工学结合的职业教育理念。

  改革教学方法 目前,多数高职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没有主动思考、分析问题的习惯,自主学习的能力较差,因此,在课程教学方法的选择上应以提示型教学方法为主,逐步增加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和自主型教学方法的比例,努力引导学生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所学的知识不断深化,最后学会自主学习。因此,在选择教学方法时应多采用共同解决问题的教学方法和自主型教学方法。

  以工作过程为导向是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一种新模式。这种模式的最大好处是能实现学生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是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就业为目标的最好方法之一。在实践教学中,可建一个工作过程模拟实验室,让学生扮演病人、护士、医生等不同的角色,设计一个与实际工作一样的情境让学生感受和处置。对于高职临床医学各科目都可以设计不同的工作过程,分别选用不同情况的病人为教学载体,或者用病种为载体来设计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总之,我国职业教育固定模式的长期历史积淀和各自为政的多级管理模式,给中、高职教育衔接设置了重重障碍,同时由于各中职学校与高职院校之间缺少沟通与联系,也使得中、高职教育衔接举步维艰。各教育主管部门应进行统筹管理,中、高职学校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教学融通,才能顺利实现中、高职全方位的衔接。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