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专业群高职院校,广东省高职专业群管理办法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07:34:43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23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专业是高职院校办学方向和特色的具体体现,是构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要素。专业群建设作为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要任务,也逐渐成为地方高职院校提高核心竞争力、实现特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伴随着我国高职教育的迅猛发展,地方高职院校经过十年的快速发展,高职专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但是高职专业群建设相对滞后,影响了地方高职院校的质量提高与快速发展。   一、专业群的概念   对高职教育来说,专业群是由一个或几个办学实力强、就业率高的专业作为核心专业,专业的基础学科相同或相近,实验实训条件相同或相近,职业岗位链条相近或相关等具有共享性的几个专业组成的一个集合。   我国2004年公布的高职专业目录的分类就是坚持“以职业岗位群或行业为主,兼顾学科分类的原则”进行划分的,分设19个大类,下设78个二级类,共532种专业。专业大类中的二级类专业体系可称为专业群。但高职院校专业群如何规划和建设是由学院的行业背景、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程度、学院自身的办学条件和专业发展过程确定的,各院校专业群内专业的数量和分布并不与专业目录中的专业划分一一对应。   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国家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计划加快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教高[2006]14号)中指出:“中央在100所示范院校中,选择500个左右办学理念先进、产学结合紧密、特色鲜明、就业率高的专业进行重点支持。形成500个以重点建设专业为龙头、相关专业为支撑的重点建设专业群,提高示范院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服务能力。”   专业群建设是以专业建设为核心的资源整合活动。专业群建设有利于形成高职院校专业的集群优势,从整体上提升学院在行业和区域内技能型人才的配置水平和能力;有利于形成实践教学优势,将分散的实验资源整合为专业化的实训基地(或工业中心),降低实训建设成本,实现资源共享;有利于形成师资队伍优势,形成专业教师团队,增强专业办学实力;有利于形成学院专业特色和品牌优势,提高学院知名度。因此,专业群建设不仅是示范性高职院校建设的重点,对地方高职院校建设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专业群建设存在的问题   地方高职院校一般是由中专、成人等学校合并组建升格而成,经过近年来的发展,专业建设不断推进,专业群渐成雏形。我院实施“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争创与建设省级示范以来,初步形成了以护理等6个省级重点专业为龙头,以相关专业为支撑的医药卫生类、机械电子类、财经类、师范教育类专业及专业群,但在专业群建设方面还存在着诸多问题。   1.专业群建设的群观念不强、群共享不够   地方高职院校在整合发展过程中,对专业群的概念、观念还没有形成。专业群组织是由分院、系、教研室等构成的隶属关系形式。行政机构式的条块分割导致了本该属于一个专业群的教师的部门从属关系严重,专业群教师的团队优势难以发挥。实验实训仪器设备、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分属于各系(部)、分院管理、联系,各教学单位、专业群之间难以有效共享,减少了实训设备、实训基地的利用率。这种行政隶属关系和人为的位置分离,阻碍了专业群建设的沟通和协作能力。多数院校的系(分院)所开专业局限在本专业或本教学单位的范围考虑问题,即使提到专业群还是简单组合型的,是没有经过系统设计的、不完善不成熟的专业群。   2.专业群建设受到传统教育观念的制约   地方高职院校受到传统教学观念、方式方法的影响和客观条件的限制,一些专业课程授课还主要沿用讲授式,理论基础知识灌输得多,理实一体教学运用得少,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得少,缺乏主动开发切合学生实际和岗位需要的课程,虽然开发了一些课程,但是课程开发不平衡,课程之间缺乏有机联系,没有构建起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教学手段简单,教学改革滞后,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和学习质量的提高,也制约了专业群的发展。   3.没有形成促进专业群建设的校企合作机制   专业群建设离不开校企密切合作,但是大多数地方高职院校没有建立校企合作的长效机制,各教学单位缺乏统一的规划与行动。虽然国家在这方面出台了一些政策,但是政府及其相关部门没有为校企合作建立长效紧密机制,还没有为校企合作搭建便捷的立交桥,没有有效激发企业参与校企合作的热情。国家支持的职教集团建设,地方高职院校还在摸索、尝试阶段。高职院校与企业(行业)的合作还处在浅表层、形式化阶段,企业没有深入参与专业、课程、教材等建设,教师到企业实践和企业职工到学院培训没有形成制度,还没有与企业(行业)建立稳定的紧密合作机制。   4.“双师素质”与“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数量不足   地方高职院校的师资队伍结构不能满足专业群建设的需要。具有发展优势的专业群存在专业教师数量不足,专业课教师中具有“双师素质”教师比例低于国家规定的80%的要求。“双师素质”教师培养单一,尽管国家提出“双师素质”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2月/年,但是并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挂职锻炼,教师的实践能力不强。特别是专业带头人数量不足,缺乏培养和引进专业带头人的合理机制,导致专业水平不高,创新项目少等现象。现有政策支持力度不够,导致专业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较少,进行自身建设和创新研发不够。在年龄结构上,专任教师中老教师多,其固有的教学模式不利于接收专业群内项目课程的实施,而引进的年轻教师又缺乏实践经验。学院聘请的兼职教师较少,而且兼职教师在教学方法艺术上存在不同的问题,导致学生接受新知识困难等现象。   5.实验实训设备不足   地方高职院校合并成立后,投入了许多资金加强实验实训建设,一些专业群设备得到了极大的充实,能够满足专业群建设需要,但是有些专业群还需要大力充实实验实训设备,才能满足专业与专业群的发展。造成这种问题的原因有三,一是地方高职院校及政府对实验实训设备的投入不平衡,比如我院的机械电子类专业群投入较多,对其它专业群投入相对不足;二是实验实训设备共享不够,造成有些专业群实验实训仪器设备有余,有些专业群欠缺,使用困难;三是有些专业群发展较快,实验实训仪器设备购置、配套不能及时跟进。 三、加强专业群建设的建议   1.更新观念,管理好专业群   地方高职院校要建设专业群,就要改变传统观念,逐步打破院校内部的条块分割的行政隶属关系,紧密追踪地方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动态,加强分析研究,以重点专业为核心,相关专业为支撑进行规划建设,面向市场,引进企业先进管理理念,以达到资源的便利共享与有效利用。以专业大类设置专业,及时调整优化专业群内的专业,使专业群内的专业发展相对平衡。院校管理者与师生员工要在群共享观念指导下,安排教育教学工作。要根据学生将来从事的岗位群情况和群内专业的关联性构建课程体系。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基础知识与能力,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迁移能力。   2.紧贴地方产业与经济社会发展,加强专业群建设   高职教育是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端技能型人才,地方高职院校与地方产业、经济有着更加紧密的联系。专业群建设要主动适应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完善的要求,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并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专业群内部各专业或专业方向,使专业群所培养的复合型人才更加适应岗位群的需要。要按照产业集群和产业链战略发展要求,前瞻规划专业群的建设,使专业群的战略规划建设与产业集群、产业链的战略要求相一致,实现高职教育对经济发展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我院专业群的建设首先应该依靠宝鸡区域内具有发展潜力的企业行业及其相关的职业岗位来设置专业与子专业,还要结合学院实际,以一两门核心专业或重点专业为骨干,利用其原有的核心课程、师资队伍、实训基地等教学资源带动相关专业的发展,从而形成优质教学资源的集聚,促进专业群的发展。   根据我市打造“国家重要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基地、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基地”的规划,学院要加强制造类专业群建设,拓宽专业及方向,扩充汽车类专业。根据建设“关天经济区副中心城市”、“区域物流中心和现代服务业中心”、“生物医药产业化”规划,紧跟现代人类需求,要加强医药卫生类专业群建设,加强财经类专业群建设,进一步拓展专业及服务面向,建设师范教育类专业群。另外,根据我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建设“电子通信设备研发生产基地”、“生物医药”、“现代农业及食品产业集群”、“煤化工产业集群”以及“新材料新能源基地”等规划,可以建设或规划电子类、农业及加工类、化工类、医药类、新材料制造类专业群。   3.依据专业群要求建设综合实训基地和共享性教学资源库   按照专业群建设与发展需要,要打破传统的以专业为中心,配套实训资源的模式,要整合实训资源,建立共享性实训基地和教学资源库,提高资源的利用率。一是改变多部门管控实训资源、条块分割的隶属关系,以有利于专业群运行发展的目标来制定管理制度,落实管理措施,引进行业企业具有实践经验的专家、能工巧匠指导学生实践,提高实训指导教师的实训能力与管理水平;二是以重点专业实训条件建设为核心,兼顾相关专业实训需要,按照地方产业及产业链发展情况与前景,提高实训条件;三是建立支持专业群人才培养与实践教学的校外实训基地,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四是建立满足专业群建设需求的共享性教学资源库,构建共享型课程、“双师”素质教学团队,与行业企业专家共同建设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等,协同促进专业群的发展。   4.建立适应经济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培养模式是为学生构建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以及为实现这种结构的方式与途径。要以工学结合为切入点,建立适应经济发展与职教发展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专业群建设要在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建立创新型、适合本专业发展的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推进订单培养、任务驱动、项目导向、顶岗实习等有利于增强学生职业能力的教学模式。强化校企合作,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使专业群培养的学生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5.加强专业群建设的保障条件   首先要加强专业群建设的经费保障。要建立长效稳定的拨款机制。政府作为高职教育经费的主要提供者,要为专业群建设提供可靠的经费保障。其次要加强专业群建设的组织保障。成立按照行业企业专家、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学校教师共同组成的专业群建设指导委员会,研究制定专业群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实训基地建设等,并对人才培养全过程进行监督与指导,对培养的人才进行验收,保障专业群人才培养质量。再次要加强专业群建设的师资队伍保障。要加强专兼结合的“双师”素质和“双师”结构教学团队建设,注重专业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培养与引进,注重专业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学院要为专业带头人与其他教师提供去国内外、兄弟院校学习培训的机会,定期到企业实践,参与企业产品的研发,不断引进行业企业的专家、能工巧匠作为实训指导教师,不断提高教学团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