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就美术学科教学改革对此我想谈一下自己的一点感想。 一、农村的美术教育现状 农村小学的美术教学,在推进素质教育和教学改革的年代里,在已经越来越高的呼声中,是非常必要的及不可分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当今素质教育的高呼声中,农村的师资和环境条件的限制,在很大程度上还没有落到实处,形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我认为主要是: 其一,一些地方各级教育行政领导和中小学领导是“美盲”,不了解美术知识和技能与社会生活、工作的密切关系;不了解随着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高度综合化发展的趋势,美术是新世纪祖国各行各业的建设者不可缺少的艺术素养;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美育和素质教育最主要的组成部分,是学校实施美育的主要形式和有效途径;认识不到美术教育是对创造性思维和创造力培养最具成效的学科之一。由于实际认识不足,致使一些农村中小学的领导认为美术课是“调剂课”,可以是“口头上重要,工作中次要,执行中不要。”美术课在实际工作中被随便缩减,随时被其他基础学科挤占,甚至停开。 其二,美术教学不同于一般文化课教学,它是一个眼、脑、手相结合的学习过程。在美术教学中,范画挂图、图书资料起着重要作用。只有见到大量的优秀作品和具体的实物,学生才能有一个感性认识;让学生动手操作,他们才能深刻体会。但一些中小学校领导不愿投入资金改善教学设施,购置教具和资料。 其三,应试教育的误导。尽管国家教育部已提出中小学教育应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但由于中国自身的实际情况,一些学校只重视升学率,仍跳不出应试教育的怪圈。美术的学习,除了部分专业美术考生之外,不作为升学手段。学生家长也只关心孩子的语、数、外成绩,美术的学习在这种情况下受到一定的限制是难免的,就这样美术课被迫打入农村教育教学的“冷宫。”长时间地封冻起来。给我们农村小学的教育事业,造成了很大的损失。 二、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的客观原因 制约农村美术教育发展有二大原因: 1.是农村缺少专业的美术教师,特别是能说会画的美术教师,没有教师谈美术教育我认为是一句空话。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面临的最大困境就是美术教师的匮乏。目前近6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专职美术教师,很多学校让其他学科的老师兼任,使美术课流于形式。整体美术开课率尚达不到40%。现有师资水准较为落后是农村美术教育面临的又一困境。农村学校现有的美术教师一部分为非专业兼职教师,另一部分多为20世纪90年代以前毕业的中师毕业生或专科毕业生。笔者在调查中发现,许多农村学校美术教育还是让学生长期去画石膏几何形体或者简笔画,忽视鲜活的现实生活和变化了的社会现实,更没有考虑学生的情感、兴趣和需要,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脱离,自然也不可能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当然,美术师资水准的落后与教育机构、学校对教学设备的投入、教师继续教育情况也有很大关系。目前,80%的农村中小学没有专门的美术教室或美术活动场所。 2.农村的自然环境制约了美术的发展,家长不重视、不理解,不给学生买绘画方面的材料和工具,认为是些无用的东西,语文、数学才是第一位的。加上学生视野不开阔,推广起来有一定的难度。 三、转变观念,重在育人 在传统的观念中,美术学科是一门技术学科,强调的是绘画技巧。把掌握美术技能当作评价教师教学水平和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标准,因而放弃了美术学科培养学生审美文化这一根本任务。美术课程不是为了培养专门的美术人才,而是需要培养学生通过美术课程陶冶情操,加强思想品德教育,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能力。在传统观念中,美术学科就是按照教材“依样画葫芦”,要求学生按照教材和教师的“范画”整齐划一的进行美术实践。限制了学生个性的发挥,抹杀了学生的创造能力。美术是艺术学科,艺术失去了创造就失去了生命,失去了灵魂。随着新课程的推行,这种状况在一步一步的转变,但是在农村学校依然没有得到多大的改变。所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必须体现学生的主体意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要转变思想,转换方式,转换地位。教师要变主体为主导,主导就是引导学生充分发挥个体的想象力,不能“依样画葫”,要体现学生的个性和创造能力。为学生创造自由宽松的学习环境和条件。 四、注重个性化发展 我国是一个拥有56个民族,而且地域辽阔的大国。各个民族有不同的民风民俗,各有特色。各个地方也有经济、文化上的差异,所以教育水平也有差异。就像我们农村学校和城里学校差异就很大。在美术学科来说,城里学校有专门的画室、静物、模型,有美术馆、文物馆、博物馆、风景名胜……。学生也有画板、画纸、画笔……。但是对于农村学校的孩子,这些都是渴望而不可求的。在这种情况下,农村学校的美术学科就需要老师多下功夫,因地制宜,因材施教了。比如带孩子到田野山间、农舍小院、小溪池塘……让学生近距离的观察和感受。利用一些现成的材料完成美术作品,比如让学生制作动植物标本,还可以让学生收集花草树木等拼成喜欢的图画等。这不也算一种特色的美术教育吗?此外,要鼓励教师不断总结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挖掘乡土文化,自制乡土教材,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以科学的态度和创业精神去研究美术教育所面临的问题,全面开展各种特色的乡土教学。选择美术素质较好的老师担任美术专职教师,分管学校美术教学、美术特长生培养、学校文化宣传等方面的工作,有利于学校美术总体水平的提高。比如我所在的学校就是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美术竞赛、作品展览,以提高学生学习美术的热情和活跃学校的气氛,释放美术教师的活力,效果还是比较好的。 五、加快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途径
(一)更新农村贫困地区教育管理者的教育理念和管理理念,是推动农村学校美术教育发展的关键。通过学习和培训不断更新贫困地区教育主管部门领导和学校管理者的艺术教育观念,逐步消除应试教育观念影响,将对美术教育的有关决策、引导和评价起到关键的制约作用。这个方面往往容易停留在口号上而未能落到实处。因此对领导和管理者的培训是当务之急。 (二)通过继续教育,更新农村学校美术教师的艺术教育观念,提高自身素质。美术教师是教学的具体组织实施者,原来的知识结构和教育观念在现代信息社会中,已不能适应新的现实需要而显得过于陈旧。而现代社会需求每个社会成员都要学会终身学习,继续教育,才能应对新的挑战。教育管理部门和学校管理者通过离职学习、远程网络学习、学历教育等多种形式培训美术教师,并且制度化、规范化、周期化。使他们明确美术课程改革的精神和具体目标,进而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更新教学方法,大胆进行教学探索,在美术教学中,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增强愉快学习、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综合学习,努力形成学生的基本美术素养,让他们学会学习。 (三)建立有农村地方特色的美术教育方式是贫困地区美术教育健康发展的有效途径。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应在课程改革基本精神引导下,立足本地经济状况和社会发展现实,因地制宜,不必贪大求全和追求不切实际的城市美术教育模式,力求结合自身资源,开发特色课程,形成具有地方特色和区域特点的学校美术教育。例如在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方面,可在当地民间美术、人文景观、自然景观等方面有所侧重。山涧的石块、地里的烟叶、玉米的包皮、小麦的结杆等都可转化为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用之材,中小学生的乡土意识也得到了培养。在课外美术活动中,参观本地的特色建筑,参与本地的编织、泥塑等民间美术活动,既使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心灵手巧的锻炼,又增强了学生对本土文化的认同感。 (四)校美术师资问题,稳定教师队伍,最根本的还是要把农村学校美术教育真正重视起来,要增强教学设备的投入,按“普九”的标准配齐设备。同时,要改善美术教师的教学条件,每学期应提供一定的教学业务经费,以保证美术课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其次,要把美术教师的地位真正提高。在美术教师的评职、评优、晋级、奖金等方面要与其他学科的教师一视同仁,并能根据美术科的特点,建立相应的、公平的考核考绩制度。对美术教学和教师也要提出要求。各级的教育行政领导与教研部门在检查教学工作时,应把美术教学工作列入检查的项目,每学期要制定检查制度,包括教学、教案、教研、教改、美术活动的开展、经费和设备添置等。开展听课、评课制度、教师基本功竞赛等活动。加强对教师的教学评估和综合素质评估,要有计划地对美术教师特别是兼职美术教师进行在职培训,以提高教师的职业技能。 只要我们更新教育观念,扭转那种认为只有在经济发达、条件优越的地区学校才能有效开展美术教育的偏见,改变以城市学校开展美术教育的模式来衡量农村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工作的做法,积极探索和实践立足于农村现实基础上的可操作的新办法、新途径,相信贫困地区学校美术教育就会走出困境,最终形成自己的特色并得到健康的发展。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