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心理教育教学案例,幼儿心理教育方法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0 14:27:45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21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现今社会,国内绝大多数家庭都是独生子女,许多家庭和幼儿园在教育过程中只重视身体健康,往往忽视对儿童个性心理品质的健康发展。使许多儿童形成了独霸型、恋物贪占型、依赖型、怯懦型、逆反型等不健康的心理个性品质。本文结合幼儿及幼儿教学特点,试图探究幼儿园心理教育的途径和方法。

  幼儿期是个性心理品质发展的关键时期,科学的心理教育对幼儿身心健康和良好心理品质的养成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明确要求"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在重视幼儿身体健康的同时,要重视儿童心理心理健康。"这一点突出了幼儿心理教育的重要性。各种心理问题会影响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因此,对幼儿进行积极健康的心理教育,提高幼儿心理素质,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将对他们未来的学习、生活、工作、人生等诸多方面产生基础性的影响。

  幼儿园是儿童成长的第二环境,是儿童最早加入的集体教育机构。此时的幼儿与其它年龄阶段相比,具有更大的可逆转性,同时这一阶段出现的问题还比较轻微,如果幼儿教师能及早发现,及时给予帮助和矫治,将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对幼儿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同时也面临着怎样进行有效的心理辅导的问题,我觉得幼儿园做好幼儿心理辅导可以通过以下几种途径和方法。

  1.教师用健康的人格去引导幼儿

  俗话说"德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的一言一行无不影响着幼儿。健康的、积极地、向上的情绪对幼儿来讲本身就是一种无形的引导。

  对于幼儿教师来讲,面对个性不同的孩子,面对吃喝拉撒睡,面对吹拉弹唱跳,面对幼儿园领导与家长的压力,教师很容易产生烦操、厌倦等不良的情绪。殊不知这种不良的个人情绪也人在感染着幼儿,幼儿也很容易出现烦躁、厌倦的情绪,这是对幼小无辜的心灵无形的伤害。所以幼儿教师就应重视和加强自身心理卫生保健,应该尽力避免将个人得不良情绪带到孩子面前,保持积极愉快得情绪与孩子交流,使他们得身心得以健康成长,对教师而言这不仅有利于自身的发展,更有利于下一代的健康成长。

  同时,幼儿教师应注重自己语言,特别是评价性的语言。所谓说者无意,听者有心,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在幼儿心里留下阴影,影响孩子正常的学习生活,甚至更严重者对其一生的发展造成不良影响。有的老师觉得孩子小,听不懂大人说话,其实,此时的幼儿正处于身心发展的关键期,对周围的事物、各种变化、语言比较敏感,也可以说此时幼儿的内心是比较脆弱的,经受不住哪怕轻微的打击。所以幼儿教师在与孩子或同事或家长交流时多用积极的语言,尊重孩子的差异,多看到孩子身上的长处并进行鼓励表扬,孩子会变得自信、热情。

  2.心理教育与教学活动相互融合

  笔者认为幼儿园的心理健康教育不是增加活动环节,也不是替代原有的教学活动,而是根据幼儿的心理特点、发展的需要,把教学环境、教学活动等内在的、潜在的因素挖掘出来,创新性的把心里健康教育,融合到日常教学活动中,融合到环境中。

  2.1 心理教育与游戏活动的融合。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游戏是合群性的养成、独立性培养的极好手段。在自主游戏中,幼儿通过对游戏主题的确立、角色的选择、情节的发展等过程中学会如何与同伴友好相处,有利于自我意识,开朗性格,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在规则性较强的游戏中,幼儿学会克服困难,面对挫折,能较好的促进其意志品质的发展。

  2.2 心理教育与教学活动的融合。各领域教学活动中潜在的教育因素以及随时出现的教育契机,是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内容。教师在制定教育活动计划时,可通过对本班儿童的心理特点和已有经验的分析,将心理目标与某一领域目标有机融合,如:"自我意识"的教育,可围绕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控制等内容在不同阶段的幼儿,不同领域的教学活动中有计划,有重点地循序渐进地进行。

  2.3 开设心理角。针对不同年龄心理教育的目标,创设、选择适合幼儿操作的,有利于心理品质优化的环境与材料,如:某幼儿园的"快乐心情小屋",教师将小朋友带来的有趣的玩具与图书,放进去,让孩子在游戏时间进去分享,交流快乐的事情,让幼儿自发地、自然地将自己的心理感受与问题充分表现出来,并获得情绪上的松弛,最终认识自我,学分控制自我。

  3.加强家园沟通

  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实施者是幼儿教师和家长,《纲要》也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 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并积极支持、帮助家长提高教育能力。"因此,幼儿教师和家长应该及时沟通协作,帮助家长学习幼儿心理健康知识,以使他们能从幼儿心理发展的特点与规律出发,适时地对幼儿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已达到家园教育的统一。

  我们经常看到许与在家里和在园里表现不一样孩子,在幼儿园懂礼貌、爱劳动、爱同学的孩子到了家里却对父母、长辈发脾气,蛮不讲理,要家长喂饭,挑食等。这两种迴然不同的表现正是幼儿园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差异所在,此时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就非常重要,让家长及时认识到不恰当的教养方式对孩子成长的危害,帮助家长提高认识,帮助他们改变不正确的教育观念。同时,还可以通过"家长会"向家长介绍一些培养孩子的教育经验、文章、书籍等。这样家园携手,帮助孩子学会正确认识和评价自已,形成自尊、自信、自主、自控、独立性强、有责任感、善于社会交往等积极情感,让幼儿从小开始学习做人,成为具有健康的心理。

  幼儿心理教育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程,虽然随着对幼教改革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活动的深入开展,幼儿园心理健康教育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但摆在我们面前还有待深入思考与研究的课题,需要家庭、幼儿园的协同努力,也需要社会的关注。作为幼儿教师我们要在学习心理健康教育理论的基础上,继续探索研究适合幼儿园的心理教育的方法与策略,以自己的实践推动幼儿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不断深入。

  作者:孙毅 来源:读与写·上旬刊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