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古代头饰文化博大精深,本文介绍了古代女子头饰的种类并对头饰的发展变化作出分析和总结,女子头饰的演变不仅蕴含文化因素,而且也蕴藏着审美和传承因素。
作者:李媛
【关键词】头饰;种类;文化
【中图分类号】G6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071(2012)06-0058-01
在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古代女子的发型和首饰都异常精致。发置于人首,自然是受到重视的,古代的女子更是喜欢佩戴精美华丽又形式复杂多样的头饰以保持住精心设计的发型,使两者相映成趣。因此,头饰成为古代女子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古代女子佩戴的头饰。
1原始头饰
原始社会早期,人们尚未有美化自我的意识,人们都披散头发,发型、头饰更是无从谈起了。直至原始社会后期,我们的祖先才渐渐萌发对美的追求,头发由自然披散演变成束发盘起并用小树枝加以固定,树枝因而便成了簪子的起源。髻是中国古代真正意义上最早的发型,最开始的髻为挽发成髻,无束发的头饰,而后变为以绳束发成髻,又有以笄贯发成髻。随着髻的发展,原始的发饰有束发的羊毛绳、丝、采绢、名头巾以及贯发的骨笄之类。传说舜帝为妇女创造了钗,有两只脚,可将多余的发尾叉住。
2笄,簪,钗
笄是古时常见的用以贯发或者固定发髻的。在《仪礼?士冠礼》中记载:“皮弁笄,爵弁笄。”[1]郑玄注:“笄,今之簪。”由此可见,古代妇女经常使用笄来固定发髻。古代女子成年时就用笄将头发绾起,所以笄也指女子的成年礼。
簪是由笄逐步发展而来的,是古人用来绾定发髻或冠的长针。后来专指妇女绾髻的首饰,一般由石、竹、玉、骨等多种材料制成,也可用金属、骨头、玉石等制成。因为古代女子洗头的条件稍差些,头皮会发痒,所以用簪子挠头,因而簪子俗称为搔头。《西京杂记》记载:汉武帝过李夫人,就取玉簪搔头,自此后宫人搔头皆用玉簪。[2]《后汉书?舆服志》有:“黄金龙首衔白珠,鱼须擿,长一尺,为簪珥。”[3]的记载。
钗是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的一种首饰。古人用它绾住头发,或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4]钗不同于簪,发钗一般作成两股,而簪有两股。
3华胜,步摇
华胜,又叫花胜,古代妇女的一种花形首饰,一般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5]
步摇,古代妇女附在簪钗上的一种首饰。(见图一)早在战国时便有。步摇上有垂珠,步则摇动也。《后汉书?舆服志下》:“步摇以黄金为山题,贯白珠为桂枝相缪,一爵九华”。
www.zikaoonline.com
[6]《长恨歌》中用“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来形容杨贵妃。图一4梳篦,钿花
古代女子头上一般还会出现一种比梳子更密的梳头工具,称为篦,亦可用篦梳头剔除发垢。古代有鸾篦的叫法,所以篦大多做成鸾的形象。梳篦在古时是人手必备之物。梳本为理发具,自魏晋在妇女头上流行插梳之风,至唐更盛。起初只在髻前单插一梳。以后逐渐增加,以两把梳子为一组,上下相对而插。同时,梳背的装饰亦日趋富丽。江苏扬州三元路唐墓出土的錾花金梳,梳背镂刻出极细的对凤和缠枝卷草纹。(见图二)元稹在《恨妆成》中描写:“满头行小梳,当面施圆靥。”王建的《宫词》中也有“归来别施一头梳”的描写,这正说明了这种插梳风尚的流行。
钿花,一种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饰品,用来别或插在头上。簪钗是用来绾住头发的,而花钿直接插入绾好的发髻起装饰作用。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7]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湖北江陵出土几件秦木质彩绘角抵图木篦,马蹄形,上绘三人作角抵戏。
5结语
头饰作为女子装扮必备的一部分,成为女子身份的象征,我们从古代女子头饰中便可看到当时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当然经济越发达,女子头饰越精致复杂、华丽。女子身份、地位不同,所用头饰不同,在不同场合所佩戴头饰也不一。这点从《后汉书?舆服志》中可以看出,其中太皇太后、皇太后入庙时所佩戴的首饰:“簪以瑇瑁为擿,长一尺,端为华胜,上为凤皇爵,以翡翠为毛羽,下有白珠,垂黄金镊。左右一横簪之,以安蔮结。诸簪珥皆同制,其擿有等级焉。”[8]
古代女子的头饰文明是中国古代文明中不可或缺一部分,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文明中的我们,都对美有着不懈的追求,这使得中国头饰文化也不断发展,成为人类文化中的瑰宝。本文来自《中华女子学院学报》杂志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