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是中华民族实现传承的基础环节,其更是华夏五千年文明的结晶和智慧体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有着十分久远的历史,有着十分漫长的传承体系和复杂的传承流程,集结了我国古代人民智慧的一种重要形式。文学在根本意义上说是一个追求真善美的过程,同时也是意识形态的物化过程,在现代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传统教学方式占据着较为重要的位置,但是当前社会发展中,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很难满足人们对于文化的需求了,因此,我们就要不断对其进行改进和完善。汉语言文学当前是我国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所以更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当做重点和核心[1]。针对这种情况,本文就将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展开研究,希望对这项工作的开展起到更大的帮助。
一、传统教学模式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研究和学习的主要内容是文学知识,因此在实际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对学生传授和弘扬民族文化,避免学生数典忘祖。但是经过研究确定,当前我国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影响了这项教学工作的开展。
(一)教学仍然采用“满堂灌”模式
受到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较为严重,在现阶段我国很多高校采用的仍然是传统课堂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在某种程度上也限制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思想和积极性[2]。在课堂中,教师站在讲台上,将各个专业的知识点分别讲解给学生,学生通过记笔记的形式对知识点进行理解,这也使得学生学习存在明显的被动性。学生在课堂中学习虽然在不断抄写笔记,但是到了下课就会一哄而散,很少及时对知识点进行交流和研究。所以一个学期下来,师生对于彼此的认识和了解也十分有限。由此可见,采用这种教学方式将存在很大的问题,学生在课堂上由于长期处于被动状态,所以很难和教师在课堂上形成有效的互动,学生学习课堂上的兴趣也将受到明显的影响,学习效率也将很难得到提升。
(二)忽略了对学生创造力的培养
今后的社会必然是充满机遇和挑战的信息化时代。在这种背景下对人才的衡量标准是根据个人创造力展开研究,所谓的创造能力也是对人才进行衡量的关键环节,决定了人才在社会中做出的实际贡献。由于当前知识正在不断更新,认识在校园中学习的知识又比较有限,所以为了让学生在社会发展中收获更多专业知识,教师还需要帮助学生,指导学生怎样展开学习,更有效的掌握知识,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进行充分调动。但是当前很多教师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一味的看重对教材的讲解和传授,学生也被动的听讲,但是很少真正动脑自己思考问题,一旦遇到问题更是不懂得表达自己的意见[3]。虽然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是很多方面的,但是教师在这个过程中所起到的影响和责任是不可推卸的。
(三)忽视了对学生实际应用能力的训练
理论知识实际上就是对实践工作的总结,因此对于实际应用上也具备很深远的指导作用。但是当前很多汉语言文学教师过分重视理论知识的教导,比如学生对于文学作品的原著还没完全浏览,教师就向学生提问,让学生总结作者的流派特点和作品表达的思想含义,到了考试前,学生只要对笔记进行背诵就可以。在此种教学模式中,学生的各种能力很难被有效调动,所以十分缺乏必要的训练和指导[4]。
二、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进行转变的策略
在上文中我们能发现当前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在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很多问题,这与其一直沿用传统教学模式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么为了将问题进行有效解决,我们应该怎样对这种传统教学方式进行转变呢?
(一)转变传统教学观念,树立起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
思想观念是行为的导向,要想对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进行转变,首先需要做的一项工作就是转变传统教学中的陈旧观念和手段。教师之所以在传统教学过程中采用一言堂或是填鸭式教学,是因为教师和学生的联系建立在传授知识的基础上,教师和学生总是保持着不平衡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就是权威,学生也只能服从教师。由此可见,如果一直保持以教师或是知识为主体的教学方式,很容易使课堂向着单向传授知识方向发展,学生和教师一旦缺乏有效的互动或交流,长时间下去很容易导致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学习的动力,这对于知识的理解也将造成很大的不利[5]。
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将丰富的知识作为教学背景,在教学过程中不断向学生抛出新的观点,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到震撼,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和激励学生思考、创新。可以说汉语言文学教师需要在不讷于言的同时,做到敏于行,在教学时做到言行结合,才能让广大学生学习的过程中更自信,为接下来的思考中增添动力。
(二)转变传统教学方式,尝试具备开放性的探究性教学
在教学方法上,教师要对传统比较落后的结论性灌输教学模式进行转变,不断探索和尝试更具开放性的探究性教学[6]。所谓探究性教学指的就是学生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下,主动的发现问题并对问题进行分析,通过这种方式对问题进行有效解决的一种教学方式。和传统教学方式相比,这种全新的教學方式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起学生的主动性,促使学生自主的对问题进行研究,寻找问题的答案,在这个过程中对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将起到十分积极的促进和影响。所以,探究性教学的步骤可以分为:选择研究课题(发现问题)——对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分析问题)——对结论进行归纳与总结(解决问题)。按照这一步骤对问题进行分析,教学也将取得十分有效的效果。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全新的历史条件下,高校教学模式的转变也成为了必然的趋势,并且逐渐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特别是在进行汉语言文学的教学过程中,除了对的教学模式和教学质量进行全面提升,教师还需要注重对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通过这种方式对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进行提升,充分调动学生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知识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今后社会提供更多有用的人才奠定良好基础。汉语言文学当前是我国教学中最为关键的部分,所以更需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念,将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当做重点和核心。希望在本文的研究过程中,广大教学工作者能对这一问题引起充分认识,从而更有效的影响和帮助学生学习专业知识。
参考文献:
[1]王志勇.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4,36(12):122.
[2]马旭东.论新时期高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J].现代职业教育,2015,16(6):80.
[3]关会明.浅谈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5(31):183-183.
[4]陈静怡.浅谈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变[J].科学与财富,2013,26(5):75.
[5]党永刚.新时期高等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改革研究[J].琼州学院学报,2013,33(3):114-117.
[6]徐燕凌.新时期汉语言文学专业教学的探索和实践[J].课外语文(上),2016,42(11):67,69.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