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新课改小学音乐课教学目标模板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4 22:06:49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22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一、回顾与分析

  1.我国中小学音乐课大半个世纪以来几乎就是“唱歌课”。

PeixunJia.com

50年代前后的教学模式基本上有两种:一种是传统的民间艺人“梨园式”的教唱——教师唱一句,学生跟一句,唱会即为完成教学任务。另一种是受专业音乐教学的影响,其模式为:基本训练——歌唱。

  2.改革开放以后,音乐教育开始出现了生机,音乐教学改革逐趋活跃。如:开展了童声训练的研究、出现游戏教学、增加了器乐教学。但是从总体上看,其指导思想与教学目标仍然停留在重知识传授上,其教学模式还是过于传统。

  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国外音乐教学法开始传入我国,开拓了我们的思路。国外音乐教学法强调即兴创作,从观念上促进我国的音乐教学改革,使音乐教学研究上了一个台阶。但在教学中往往对学生进行烦琐的乐理知识教学,枯燥的发声训练、视唱练耳,学生随着年级的递增而反感情绪增加;对作品(绝大部分是歌曲)的理解,完全是教师说了算;在音乐教学的过程中,学生完全处于被动状态。因此,研究教学模式,改革音乐教学已迫在眉睫。

  二、研究的思路

  1.明确目标、转变观念。中小学音乐教育是国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这一性质决定了中小学音乐教育必须以全体学生为对象,以普及音乐文化、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任务,要彻底改变以专业音乐教育为目的,以教师为中心,单纯知识、技能传授的教学思路。

  2.研究、总结国内的经验及其模式。自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国各地音乐教研网络相继建立,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同时也涌现了大批音乐教学的有志改革者,他们在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各方面进行单因子改革或整体改革的实验,他们的思路及经验,在各地的刊物上都有报导,我们要认真做好收集、整理工作。

  3.加强对国外音乐教学思想与模式的研究。上世纪以来产生的音乐教育体系和流派,对世界音乐教育发生了重大的影响。瑞士的音乐教育家达尔克洛兹独创的体态律动教学,首次确立了身体运动反应在音乐教育中的重要地位,推动了近现代音乐教育的进步。匈牙利作曲家柯达伊创造的柯达伊教学体系,采用首调唱名法,柯尔文手势、节奏唱名等手段,有效地造就出大批热爱本民族音乐文化的爱好者。德国作曲家奥尔夫创立的奥尔夫教育体系,一切从儿童出发,提倡学习“元素性”音乐,注重培养创造力。美国的综合音乐感教育,强调音乐学习的各个方面应当相互联系,综合成为一个整体,通过表演、听赏、创作等获得知识和技能的同时,也获得音乐态度和音乐素质的全面发展。以上这些体系与流派,共同的特征是充分调动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创造性,注重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

  三、音乐教育策略

  (一)德育与美育

  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意义,远远超出艺术的范围,是陶冶高尚情操的有力手段,而德育与美育是它的灵魂。我们要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培养完善的人格,音乐教育首先要教会学生“学会做人”。

  (二)生动与主动

  “生动”至少包含三个层面:一是形式的生动;二是教学内容设计的生动;三是教学手段与方法的生动。只要一切从学生出发,即使是枯燥的基本训练,也能变得生动而活泼。生动活泼的更高层次是主动发展。只有学生的主动参与,生动活泼的潜力才能得到充分的展开。

  (三)传授与创造

  音乐教学过程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教师将人类社会长期积累起来的音乐文化知识和技能技巧传授给学生。从现代的观念来看,必须把知识、技能和发展智力统一起来,而创造力则体现更高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而我们的音乐教学过程中,这方面显得较为薄弱。作为以审美为核心的音乐教学,创造性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科特征,创造性更贯穿于审美教育的始终。

  (四)静态与动态

  传统的音乐课强调知识技能的传授,大都采用一般文化课的静态形式,学生正襟危坐。音乐本身是非语义性的,体态律动学生的诞生,使人们对音乐心理的研究开拓了新人领域,动态更能唤起人的本能,更能触发人的自由联想,有助于人的创造意识和行为。静态与动态的相辅相成、互为补充,是音乐课较为理想的一种策略。

  (四)单一与综合

  中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有多种,主要为声乐(歌唱)、器乐、欣赏、音乐常识与基本训练。作为普及的学校音乐教学,“综合”是它的主体,而且学生年龄越小、年级越低,“综合”更为适宜。

  四、音乐课基本教学模式研究的初步设想

  1.我们对唱游课进行了初步总结:(1)唱游课教学打破了传统音乐学科的单一性,采取音乐游戏、律动、歌表演、集体舞、节奏乐等综合性音乐艺术手段,提倡艺术形成的多元性。它以激发儿童学习音乐的兴趣为目的,以培养他们审美情(下转第80页)(上接第87页)趣为核。(2)唱游课的指导思想:“动中学,玩中学,乐中学”,一切从学生出发。(3)唱游课的相关策略:1)注重兴趣;2)人人参与;3)创设情景;4)加强表现;5)加入竞赛;6)即兴创作。[4]通过归纳,初步形成了游戏教学模式;让儿童从游戏中产生对音乐的兴趣,从游戏中去学习音乐,从而产生更高层次的兴趣。

  2.小学的中、高年级及初中,由于学生年龄的增长、教学内容的增加,教学模式可以从低年级的游戏模式逐步过渡到游戏、活动模式:导入→活动→创作→表演、评议“导入”包含复习及基本训练,如节奏游戏、听觉训练、识谱练习等。教学活动应随着年级的递增而更多地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尤其是通过学生的分组学习活动,逐步扩大培养学生的自学、感受、体验音乐的能力。“创作”是指在新授的教学内容的基础上,根据教学要求去进行创作,包含二度创作及一度创作活动,发展学生的想象力。

  参考文献

  [1]吴志华,柴进.试析人格教育的几个问题[J].思想政治教育,1998,(7).

  [2]晓红.浅论乐感在音乐教育中的作用及其培养法[J].榆林学院学报,2006,(3).

  [3]曹理.音乐学习与教学心理[M].上海音乐出版社,1995.

  [4]张健.学校教学应用全书[M].北京师范大学生版社,1994.

  作者简介:陈永梅(1979-),女,陕西横山人,陕西横山第二中学二级教师,研究方向:中小学音乐及舞蹈课程的教学。

  来源:职业圈 2007年17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