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协同发展,中职与高职教育有效衔接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6-05 04:09:19 归属于教育论文 本文已影响446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既涉及到中职教育的发展方向和高职教育的发展定位,又关系到中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完善;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具有引领性的实践问题。鉴于此,本文拟基于教育过程设计的视角,从教育目标、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培养模式四个方面,对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的有效实现问题进行初步探讨。

一、教育目标衔接

教育目标规定着教学活动的方向,对教学活动的有效实现具有指向性意义。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根本目的都是对教育对象进行职业技术能力培养,培养目标主要是根据不同的职业岗位要求及相应行业规范来确定。二者的主要区别是对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的要求在程度上有所差异,体现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的不同层次上。根据“职业带”的有关理论,社会职业人才结构可以分为技术工人、技术员、工程师三个层次。与此相对应,中职教育主要培养技术工人和部分技术员,高职教育主要培养面向较高层次的技术员和部分工程师。中高职教育衔接,首先是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层次的衔接,主要是职业技能的衔接。中职教育应在确保实现自身基本教育目标的前提下,努力实现向高职院校输送更多合格人才的教育目标。中职学校多数学生文化基础较薄弱,限于原有的教学体系和教学方式难以实现此目标。应在教学计划外开辟第二课堂,强化文化专业知识学习,为参加高职院校招生考试奠定知识能力基础。

二、专业设置衔接

目前我国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在专业名称、分类、范围、要求等方面仍然存在不规范现象。中职教育专业种类繁多且覆盖面较窄,很多毕业生继续深造时难以找到相匹配的高职专业。因而应拓宽专业口径,扩展专业面,以提升毕业生就业升学的选择空间。这是中职教育和高职教育衔接的一个基本前提。同时,中职教育专业也无需完全在高职院校找到相应的“升级版本”,因为有些职业岗位,如一些操作性和服务性等较强的专业就不必在高职开设。相对于中职教育,目前高职教育专业规范和标准建设显得滞后,专业设置规范尚不够完善,两者深度衔接存在较大技术难度。一些高职院校开设专业时主要是根据本校的基础条件和师资条件,而不是市场需求和人才规格要求,也较少考虑中职学校向上延伸发展的需要。因此,高职教育专业设置既要保证高职院校有充足合格的生源,又要考虑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以及中职学校毕业生的升学需求。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应在保证职业定向性的前提下,尽量宽泛一些,专业内涵要包含中职教育相对应专业的内涵,并能兼容与中职院校相对应的有关专业,达到某一专业设置对口多个职业岗位的目标。

三、课程体系衔接

(一)遵循“中职为基础,高职为主导”的设计原则

为实现课程建设的标准化,应将中职教育的基本教育教学要求作为高职教育课程建设的起点。中职学校应按照国家教育行政部门颁发的中职教育课程教学基本要求来组织教学,让学生接受相对宽泛的职业基础教育,为中高职课程衔接奠定知识基础。高职院校的课程体系建设,应以中职学校的共同专业基础为标准,根据专业衔接口径的宽窄程度不同,解决好基础课的磨合与补充等问题,实现专业课程的横向拓展与纵向提升。在此基础上,中高职院校教师要共同参与基于课程教学内容衔接的专业教材的设计与编写。

(二)统一课程设计和学生毕业标准

在推进中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有效衔接中,必须解决好两个主要问题:一是统一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的课程设计,使两个不同阶段、不同层级的课程体系构成一个有机整体,避免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脱节或趋同、重复的现象,提高课程设置效益和课程教学效益。二是制定统一的中职学校学生毕业标准、统一的高职院校新生入学标准,切实处理好两个标准之间的关系,使之实现有效彳接。

(三)构建基于岗位需要、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模块式课程体系

首先,高职教育课程开发要改进公共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三段式学科课程模式,着力构建模块化课程结构体系。将原有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课的刚性课程结构,改变成由专业课模块、专业通修课模块、文化课模块、实训课程模块和选修课模块组成的弹性课程结构。其次,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内容体系构建应打破固有的学科体系架构,突出以问题和职业活动为中心,针对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跟进职业变迁和工作岗位(群)发展的实时需要,体现学生个体知识、能力结构以及学生个性特征来构建综合化的活动课程内容结构体系。以职业岗位能力为核心构建课程体系,既能减少课程数和课时数,克服中、高职课程内容重叠的现象,亦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彰显职业教育特色。

(四)围绕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三主线”进行归口分类

中、高职教育课程体系构建,应在兼顾课程设置、教材选用的基础上,围绕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三条主线进行归口分类,建立一套独立的“成组课程”系统。课程编排按照主线分层推进,并明确其前导后续的关系,使知识掌握、能力培养、意识形成和素质提升都能随着课程的教学进程,沿课程主线得到逐步提升。据此,可以确定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课程衔接的基本路径:其一,课程衔接的主线是贯穿职业技术、职业技能和职业能力三个层面,其核心课程是课程衔接的主体。围绕每一条主线都应明确规定衔接课程数及其名称内容。其二,属于衔接的课程,需重新编制课程教学大纲,将该课程的中职教学内容和高职教学内容进行优化整合,划分为若干教学模块,然后分别确定中职与高职教学的模块划分。内容完全相同或基本相同,但课程名称不同的衔接课程,也应确定知识点接口或其他衔接内容方法。其三,“接口”课程标准,就是规定衔接的核心课程。以中职阶段核心课程的终点教学目标作为入学考试的主要标准,推进高职教育的对口单独招生。其四,高职面向中职的招生专业,其应试专业的课程结构中应包含开考专业所规定的核心衔接课程,以此确保不同类型的生源具有大体相当的核心素质。

四、学制衔接

根据所处区域及学校的具体情况,可以选择如下几类学制衔接模式。

(一)对口升学模式

作为中高职教育衔接的重要模式,中职学校毕业生报考对口高职院校,是优秀中职学校毕业生继续深造学习的重要路径。对口升学衔接模式,应突破普通高考方式的局限性,按照中职的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安排要求进行考试,应有针对性地增加专业知识和实践方面的考试内容。高职院校应深化对高职教育本质及特征的认识,协同中职学校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二)“3+1”培养模式

“3+1”培养模式是指前阶段3

年开设与普通高职招生考试“3+综合”模式相对应的文化基础课、体育艺术课和宽口径专业课,后阶段1年按学生自愿原则实行“分流”,分别进行升学预备教育或就业预备教育。“3+1”分段式学制构建“宽口径、厚基础”的课程结构体系,实施以学分制为基础的弹性学习制度;实行按照“工学结合、工学交替”分阶段完成学业的毕业结业制度;实行“学分制”学籍管理,学生达到学校规定的毕业学分标准,即发给中职学校毕业证书。在前3年取得毕业资格者,可以留校继续参加为期1年的专业课或文化课的学习,可以参加当年的成人高考、对口招生的高职考试或普通高职招生考试,也可走向社会进行自主择业。学习期限满四年的成绩合格者,发给中职学校毕业文凭,并准予参加当年的普通高职招生考试,或参加对口招生的高职考试和成人高职招生考试。如满四年仍未达到毕业学分标准但已取得技术等级证书的,发给中职学校结业证书,准予进入劳动力市场择业,并允许其在工作的同时继续学习,达到规定学分后再由学校补发毕业证书。

(三)“五年一贯制”模式

“五年一贯制”可分为“2+3”和“3+2”两种形式。即学生在完成2年或3年中职教育的基础上,再接受3年或2年高职教育,教学计划与课程设置由高、中职学校共同制定安排,前3年(或2年)按中职教学计划,学生学习文化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后2年(或3年)再完成高职阶段学业,实行五年一贯制连续学习,毕业后发给相应的中职学校或高职院校文凭。针对“五年一贯制”模式,学校可以根据培养目标统筹安排和整体设计中、高职两个不同阶段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能较好避免中高职衔接过程中因专业方向偏离和教学内容重复所造成的学时损耗。同时,由于“五年制”下学生的人学年龄较小,基本素质及综合能力可塑性强,处于接受技能训练的最佳阶段,通过恰当引导培养,有利于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良好的职业意识。“五年一贯制”模式是中职教育与高职教育衔接较为紧密的一种类型,比较适合于制造类岗位的技能型人才培养。

作者:万伟平(中山职业技术学院职业教育研究所,广东中山528404)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教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