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表演人才需求的市场需求变化促使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必须做出名副其实的“影视”表演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影视剧生产对影视演员多元化需求特点倒逼高等职业教育影视表演专业必需号准应用型技艺性影视表演人才的培养目标,改革影视表演人才培养模式,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中实现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教学理想的集合点,开发与实施影视表演专业专业“影视特色”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制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通过回归教学训练本质,推进职业化、信息化和综合化进行课程组织实施。
【关键词】高职教育;课程建设规范;教学新路
一、确立“重视基础、影视特色、项目教学、强化实践”高等职业教育影视表演课程建设总原则
针对高职影视表演专业的定位与培养目标提出的课程建设总原则涵盖了以下主要内容:
(一)重视基础
表演基础训练或者说表演创作素质训练是表演教学的起始。由于影视剧里频繁出现非职业演员,使得某些人认为影视表演很简单,不需要系统训练,更因为过于讲求实用放松对表演基础的有效训练。其实非职业演员出现在影视剧中还是存在偶然性的,这是由影视剧表演具有比戏剧表演更为生活化的特性决定的,非职业演员也大多只能本色出演,是很难生动塑造更多不同时代、阶层、职业、性格的人物形象的。它能帮助学生学习表演的几个基本环节,掌握正确的表演方法,做到“生活”在舞台的规定情境中,真听、真想、真的去感受、去思考,达到表演的真实、有机和自如,为塑造人物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
表演元素训练也更适合对影视演员创作技巧的培养,表演基础训练中有对观念的解放、信念的树立、想象力的开发、理解力的加强,这些都对后面的影视剧拍摄面对镜头有很好的锤炼作用。
(二)影视特色
了解舞台上与镜头前表演技巧的差异性,熟悉影视艺术创作的特性和工作过程,掌握镜头前表演的基本规律和创作方法与技巧。突出影视特色是实现培养目标和无缝对接就业出口的必然要求。学生在校期间就能较好区分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差异,在逼真、微相、断续、一次性、适应性等方面掌握影视表演的美学要求与技术要求,减少磨合期和适应期,更好的胜任职业岗位需求,在影视剧组迅速“入轨”拍戏。
(三)項目教学
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建院伊始提出的“成品教学”模式,这是戏剧影视表演专业教学探索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个性表述。近些年又结合职业教育的最新理念以项目为导向改革戏剧影视表演实践教学,在真实的表演项目中达到“工学结合”,使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对接成为一种教学常态。
(四)强化实践
表演是行为、行动,是动作实践艺术,它以人物自身的动作再现人物的行为,正确的表演是演员藏起自身的动作和情感特征,达到演绎他人的效果。影视表演的多方面配合与制约的特性更强调在掌握表演基本技巧之后影视拍摄配合与制约的适应性实践,这里包含了实践教学配套设施的建设与影视表演实践体系的建立。如果学生从未在镜头前表演,就如同外科大夫没有临床经验,只能是纸上谈兵,实践才能真正掌握要领,强化实践就是让学生肌肉与神经系统配合下实现“动力定型”。
junzilian.com
高职学生更需要“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合格的高职影视表演专业毕业生应该是被导演选中到剧组后便能轻车熟路、立马上岗,说演就演,并完成角色创造任务,所以学院创造仿拟剧组的教学环境实施课程教学应是“强化实训”题中应有之义。系统的课堂讲授、训练(各类小品练习、小说片段、剧本片段、影视剧层层递进的表演训练)
二、高职影视表演专业主干课程设置思路与教学安排
确立适于培养影视表演实用型人才的教学原则,不断完善课程体系建设,坚持以特色课程建设为中心,贯彻以特色课程聚合专业特色的思路,扎扎实实地进行课程建设。
(一)重视观察生活始终贯穿于整个表演教学过程
观察生活应该自始自终贯穿在影视表演的教学过程。这是影视表演必须遵循的教学原则。也是一名演员一生的必修课。对于观察生活的理解可以从“观察”两个字的拆分来认识,“观”是“看”,“察”则是洞察、仔细看、调查的意思。所以观察生活应该涵盖两个方面的内容:生活的表象和内在的真谛。影视演员观察生活重点是对“人”的观察,观察人物的外部特征,通过仔细地看,去知悉生活中鲜活的人的形象气质、穿衣打扮、职业特征、言谈举止、同时深入体察思维方式、人生观念、处世态度、价值取向等内部特征,从而通过大量的生活积累,在影视表演时对生活进行截选、加工完成人物形象塑造的艺术创作过程。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观察生活不应在影视表演教学实施中淡化忽略。教学中“观察生活练习”和“观察生活小品”属于表演基础的教学阶段,但“观察生活”绝不应随着教学课时的结束而结束,我们应该把观察生活作为表演创作的方法或每一次表演创作必经的阶段,观察生活在表演教学的引入,应该看作是学习表演创作方法。而不应仅视为表演基础教学的阶段性课程。影视剧拍摄的镜头前表演更需要从生活中去观察,采集“角色原形”,如果饰演生活的年代离现今较遥远的角色,无法对当时的人物进行直接观察,就需要从“性格观察”入手在生活中寻找与剧中人物性格相近、接近的人物,寻找角色形成个性特点的心理逻辑,获取创作角色的材料,形成自我感觉,从而在镜头前表演体现出人物角色所特有的内外部特征。
(二)明确表演在影视剧创作中的定位和实质
明确影视表演的完成是导演手中创作与再创作的素材,影视表演本身是导演视听蒙太奇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影视表演首先还是“表演”,学会如何“塑造角色形象”的方法是根本。这是一个职业演员赖以生存之本,没有好的表演再好的导演也无能为力。影视表演的实质仍然是动作,是心理与形体相统一的动作过程,是人物在规定情境里的个性动作,是肌肉与神经系统配合下的“动力定型”的一种激情。这有利学生在影视表演学习之初就不会被“表演是一种感觉的艺术或一种直觉的艺术”的观点所干扰,把影视表演的生活化等同于“不表演”。
(三)求表演教学手段多元化——认识到“风格化”表演对影视表演教学的重要意义并培养学生确立“风格化表演”的科学原则
在认识到现实主义创作道路是教学的一种很重要的阶段的同时,进行教学观念的尝试与革新,尝试为学生进行一系列风格流派表演剧目的讲授和排演。通过不同“风格化的表演”使学生具有良好的素质和适应能力,能够参与多种风格流派的影视、戏剧表演创作。纵观目前影视剧制作的现状,在各类型影视剧中影视表演的风格类型日益丰富起来,而对于非主流的表演风格,也需要我们在培养影视表演人才的时候给予充分科学的认识和对待。风格化表演是对生活的参照和依赖,更是建立在“生活化表演”基础上的夸张、变型和变奏。教学中需要明确影视表演的风格化夸张不应该是由演员直接简单地操纵形态,而应该努力寻找角色性格造成夸张的心理特点,始终把创造角色特定心理感觉作为影视表演创作的核心。因为在风格化表演中,演员表演所呈现的状态一般都是超越了生活常态的,所以教学中需要对学生“心理素质”进一步开掘,提高他们的情感与信念、意志力和韧性,使学生获得强大的心理素质,为他们风格化表演中的怪诞夸张甚至荒唐的行为找到内心依据。
由于风格化表演需要释放激情表现力,极大的考验着演员的表现力,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把学生表现力作为重要素质予以训练,提高他们运用形之于外的可看可感的动作体现外部神态和心理活动传情达意的基本能力,包括心理动作表现力、面部表情的表现力和语言的表现力,对于影视剧的风格化表演更是强调面部表情的表现力。力图使学生对形体器官与发声器官具有较强的灵敏度,具有很强的造型可塑功能。建议学生吸取舞蹈、杂技、哑剧等表演的技巧,对人物的塑造、表情及动作加以漫画似的夸张,以达到构思奇妙、节奏明快、动作优美。
(四)在课程设置与教学实施中实现戏剧表演与影视表演的教学理想的集合点
首先,设置表演基础训练、中外经典话剧片段、舞台剧实训以及影视表演语言技巧、演员形体训练、声乐这些传统表演专业课程,在基础教学阶段还设置《影视镜头前表演适应性训练》。
万事万物离不开根本,都是有初始和终结的,表演也是如此,也有从简单到复杂最终成为成品的过程,不管是戏剧表演还是影视表演,传统的表演基础训练都是学生学习表演的最初阶段,它能够在演员最初接触表演时起到引导作用,为学生在初学表演的朦胧阶段起到绝对正确的指引,也是奠定演员在表演创作中至关重要的向导,为以后从事演员职业打下坚固的基础。没有经过表演基础训练的表演是夸張的、脸谱化的,他们往往不知道在舞台上该做些什么,不去和对手交流,只是机械的背台词,在舞台上显得紧张甚至于忘词或笑场。所以我们在教学总原则之一“重视基础”的统领下认为传统的表演基础训练非常必要,它能帮助学生学习表演的几个基本环节,掌握正确的表演方法,做到“生活”在舞台的规定情境中,真听、真想、真的去感受、去思考,达到表演的真实、有机和自如,为塑造人物形象打下坚实的基础。当然,传统的台词、形体以及舞台戏剧表演方面的课程也是影视表演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除此之外,我们又探索区别舞台上和镜头前表演技巧的不同,从影视表演创作特性入手,在基础教学阶段设置《影视镜头前表演适应性训练》,通过课程建设,我院影视表演人才培养质量逐步提高,并形成鲜明的特色。
其次,开发与实施影视表演专业专业“影视特色”核心课程进行项目制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以“项目”为教学载体,让教学过程与工作过程实现一致,进行基于静态工作任务的课程体系开发,建构影视表演进阶学习内容,选取恰当的载体,使得重复的是步骤,不同的是内容。
根据主要培养影视剧职业演员这样的教学目标进行课程设置,除了传统的(戏剧)表演课程还增加了具有“影视特色”的镜头前表演基础训练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学习领域课程,如:“元素式”镜头前表演基础训练课程——《影视镜头前表演适应性训练》,高职影视表演专业“影视特色”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包括以下学习领域:《观察生活影视小品表演》《影视广告表演》《影视剧描红表演》、“片段式”《文学作品改编影视表演》、影视剧表演(完整的单本剧、微电影或连续剧)。
最后,课程组织实施回归教学训练本质,推进职业化、信息化和综合化。
教学的本质不是演出而“教”与“学”的观念。不管是戏剧还是影视剧都应该重视尤其是在影视表演教学中容易有一种倾向就是以为影视剧拍摄完成就大功告成。大多数院校的影视表演教学就是戏剧表演教学加影视剧拍摄,也就是学生在实习前的第五学期加入一两部影视短片或微电影拍摄的环节,而这个环节又或许就是以完成这一两部影视短片的成品为目的,往往缺乏在拍摄的过程中教师对镜头前较为系统的表演创作方法、技能的教授和学生对镜前表演的适应和方法技能的掌握。再者,一部分同学只有创造一个角色的机会,一部分同学还无法参与到最后的实际拍摄中,只能做一些拍摄的辅助工作(剧务、制片、群众演员等)。这段时间里大部分同学得到锻炼的机会很少,甚至没有。这样的教学显然无法实现真正意义的影视表演职业化教学特色。
拍摄中学生应该自觉掌握表演的形体动作方法和行程独立创造角色的能力。这就需要突出教学中教师的“训”与学生的“练”,尤其是在镜头前表演适应性训练和影视片段、影视描红的教学阶段既需要老师仿拟导演的身份给学生指导学生表演,也要通过镜头摄录检验表演效果,教师通过与学生同步观看录像,共同分析镜头前表演的问题,指导学生提高表演能力。“训”是教师“用言辞劝教”,“练”是学生反复练习,可以说“训练”是提高镜头前表演能力的重要手段。
高职影视表演教学的信息化主要体现在充分利用学院资源与影视剧组接轨上。影视表演专业依托广东亚视演艺职业学院影视传媒类多专业的综合优势,按照影视剧组的标准建成室内摄影棚、多媒体黑匣子等实训室,构建剧组式联合实训模式,让低年级的学生在模拟真实的影视拍摄工作环境学习专业技能,从而保证学院教学与影视剧组实践的有效对接。
教学组织的“职业化”则表现积极开展校企合作课程的开发,让影视表演专业教学与影视剧组密切结合,各取所需,实现了影视表演人才需求和学院实践教学的双赢,形成了校内实训与剧组实践教学的巧妙结合和良性互动。
依托珠三角地区地理位置优势,这里影视传媒公司众多,影视剧组常年忙碌于各种剧集的拍摄制作,近年来,各类网络影视剧集的拍摄更是呈现繁荣景象,由于广东亚视演艺学院十几年影视表演教学的品牌效应,很多影视剧组找演员都会慕名而来,为学生职业实习拓展了空间。为此,设置“剧组课”由老师与学生一起进组开展真实工作环境的职业化教学。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