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提升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与素质,培养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本文针对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符合教育硕士特点的课程设计,并详细阐述了该课程设计的四个特点: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模块化专题为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中心,以参与式学习为核心学习方式。
关键词: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信息化平台;案例教学;参与式学习
中图分类号:G434文献标志码:B文章编号:1673-8454(2014)08-0047-03
我国从1996年启动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培养[1]以来,为国家基础教育培养了大量高素质的优秀师资,也受到了中小学教师的普遍欢迎。2004年教育部正式颁布了《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2]从“意识与态度”、“知识与技能”、“应用与创新”和“社会责任”四个方面对教师如何利用教育技术提出了具体的要求,全方位地推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是教育硕士公共必修课课程之一。
一、教育硕士的特点
教育硕士普遍为中小学老师或中职学校老师,年龄段大约处于22-40周岁之间,取得了本科学位之后又获得了一定的教学实践经验。教育硕士既是学生又是老师,属于成人学习领域中特殊的一类人群。
1.教学实践经验丰富
教育硕士多数是基层教学第一线的中青年教师,在教育和教学实践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在日常课程的学习中,也直接带着教学的实践经验、鲜活的教育和教学切身感悟。[3]
2.学习针对性强
教育硕士的学习动机主要受两个方面影响:一方面为提升自己的学历层次的功利性影响;同时受工作实际需要或者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的影响。除了一定的被迫学习之外,教育硕士会根据自己的工作需要来引导学习,在学习中具有很明显的“为工作而学习”和“在工作中学习”的特征。[4]只有当学习活动有助于他们解决真实的问题时,才能唤起他们的学习动机。[5]
3.自学能力强,有较强的参与意识
成人学习都有自我性、适应性和内在性。伴随着经验的增长和抽象反思能力的增强,成人会在学习中表现出强烈的自主性。教育硕士一般都是成人教师,具备相对稳定的较强的自我学习能力,能对自己的学习进行自我管理与监控。同时,教育硕士基本都从事过教育教学活动,在课程学习中有较强的参与意识,主动性和能动性较强。
4.信息素养较高
在本科阶段,接受过计算机能力培养以及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的学习;在实践中又具有教学实践经验和课件制作与应用体验。总体而言,教育硕士信息素养普遍较高。
二、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
“标准”对教师的教育技术能力和素养的基本要求作出了规定,基于这些要求和规定,根据教育硕士的特点以及教育技术本身,我们认为获取教育硕士学位的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如下:
1.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
“标准”中要求的“运用技术优化教与学的过程”、“运用技术改善教与学的评价”、“运用技术提高教与学的绩效”等这些可以总结为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信息化教学设计是指运用系统方法,以学为中心,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科学地安排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和要素,以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并且能够应用信息技术构建信息化环境,获取利用信息资源,支持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优化教学效果。
2.教育信息资源获取与应用能力
教师必须具备获取教育信息资源并能够有效应用于教学的能力。教师要能在教学之前想方设法获取有关教育信息资源,并对这些教育信息资源进行整合加工,也能够创造性地、有效地应用于教学。
3.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术与教学研究能力
教学研究能力要求教师要以教学问题为研究对象,以科学方法为依托,以探索教学规律为目的创造性地认识。教育硕士学位本身也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学术研究能力。教育技术的本质是利用一定的方法和手段解决实际的教育、教学问题。信息技术无论是对学术研究还是对教学研究都有很有力的支持,因此要有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术与教学研究能力。
三、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设计
基于“标准”、教育硕士的特点以及对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的分析,我们对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进行了规划和设计,特点如下:
1.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
教育硕士(全日制或在职)基本具有联网的条件,信息素养普遍较高;培养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实践应用能力也需要一个平台支持。基于此两点,我们建设了“广州大学教育硕士在线”,通过此信息化平台为教育硕士提供了有效的资源保障,提供了更为开放、灵活的学习环境,有效地解决了教育硕士研究生工作与学习、理论与实践的矛盾,实现了教育硕士基于资源的远程学习、自主学习、小组学习、模拟教学,为教育技术课程学习提供了实践平台和长效支持,提高了教育硕士研究生培养绩效。
广州大学教育硕士在线具体模块设置如下:
就“现代教育技术专题”课程来说,采用了国际知名的网络学习平台Moodle。利用该平台构建混合式学习模式,让教育硕士在课后到平台中浏览资源、阅读材料、完成测验、提交作业、研讨话题、协作学习。为了让教育硕士对网络教学平台有亲身的体验以及具有构建以虚拟学习社区为主要模式的远程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我们也开放了课程开设权限,教育硕士在此平台上可以建立自己的远程教学课堂。
2.以模块化专题为课程内容组织方式
考虑到大部分教育硕士在师范类本科阶段已经学习过《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程,因此必须对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在内容和体系上都进行提升和优化。这种提升和优化必须考虑到三点:一是以教师应该具备的教育技术核心能力培养为目标;二是以信息化教育教学实践中的实际问题为课程重点;三是在课程系统性、理论性和实践性上取得平衡。我们以模块化专题作为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内容组织方式,课程名称也为“现代教育技术专题”。
wwW.ZgJcc.Com
课程体系设置如下:
3.以案例教学为中心
案例,就是人们在生产生活当中所经历的典型的富有多种意义的事件陈述。[6]典型的案例具有真实而复杂的情境、典型的事件以及多个问题呈现。所谓案例教学法是指教师利用案例作为授课的材料,以案例材料的具体事实和经验作为讨论的依据,通过师生互动来探讨案例事件的行为和原由,引导学习者去探讨案例中复杂深层的意义。[7]在图2“现代教育技术专题”课程体系中,我们以中小学信息化教育教学重点实际问题为主,有针对性地设计与提供案例。在课程教学过程中,通过这些案例的研究,提升教育硕士教育技术核心能力与素质。
一般而言,案例教学由理论引导、案例引入、案例讨论、案例反思四个基本步骤构成。[8]以“多媒体课件设计”为例,首先讲解有关多媒体课件设计的理论基础,如操作条件学习理论、认知主义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接着是案例的呈现与引入,这是案例教学的中心环节。在这里分别展示了语文课件《满江红》、数学课件《正弦和余弦函数》以及历史课件《贞观之治》。然后是对三个典型课件的讨论,这是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教师向学生提出一些问题,学生也可以从中发现一些问题,如课件中文本的处理、图片与文本的搭配、动画与视频音频的使用、背景设计与信息超载等问题都进行了研讨和分析。最后是总结与反思阶段,这是案例教学的收尾工作,要明晰课件案例背后有价值的经验(如文本的加工处理)、可以普及的结论(如课件内容的呈现要融入课堂教学之中,体现对学生学习的引导)和需要反思的地方(如是否一定要把学习内容展示在PPT上),更要探究多媒体课件应用过程中所体现的教育思想和方法。
4.以参与式学习为核心学习方式
参与式学习指的是学习者基于自身对于知识的爱好以及自身成长中的困惑而主动发起或参与的相关求知的过程,这个过程可能是小范围的个人研究,也可能是参与一个相关的大型社会工作,并从中完善自我、消除困惑的过程。[9]很明显,参与式学习是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方式,是主动积极的学习,能够促进学习者隐形知识显性化。教育硕士的特点之一是在课程的学习中自主性和参与性较强。网络教学法的核心是参与式学习,使学生积极参与并投入到学习过程中。[10]因此,在教育硕士现代教育技术专题的课程学习过程中,我们为学习者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使学习者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利用技术提高有意义学习以及以有意义的方式建构知识,促进批判性思维以及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要创设适合学习者主动参与的教学情境,让学习者和教师以平等的身份自由地选择问题、讨论问题,以加强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11]在课程专题“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中,我们首先提供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相关理论与方法,分为六个部分: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理论、理论基础、方法、教学模式、评价以及信息技术教育应用的展望,然后设置话题“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的问题与对策”,引领性地提出了三个问题,并要求“学生至少提出一个问题,并回答其他同学的两个问题”,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进行讨论,如图3所示。
由于教育硕士有相当的信息化教学实践,所提出的问题是中小学信息化教学中客观存在的困扰老师的问题,因此,从提出问题到分析问题、讨论问题大家都很积极,几乎每个问题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探析。我们四位老师也积极参与,这样就构成了一个师生平等、学生积极参与的教学情境,对问题的解决、知识的建构以及核心能力的提升都有所帮助。
四、结语
以信息化平台为支撑、以专题内容为课程内容组织方式、以案例教学为中心、以参与式学习为核心学习方式的面向教育硕士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符合教育硕士的特点。实践也证明,该课程能够有效提高教育硕士的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施能力、教育信息资源获取与应用能力、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术与教学研究能力,提升教育硕士的教育技术能力与素质,培养高层次的基础教育师资。
作者:孔维宏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