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创设丰富的现实教学情境 在数学课堂教学过程中,可创设丰富的现实教学情境。如,在教学“探索事物排列的规律”时,教师可设计为:小舟、小文和小明3位同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由于小舟的父母在外地工作,为了方便照顾小舟,小舟的父母决定把小舟转到他们那儿读书,小文他们听说后,要求和小舟合影留念,那么,他们在照相时,有几种排列方法呢?这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讨论的问题——探索事物排列的规律……这样,学生会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很快地掌握了新的本领。 二、运用新颖独特的学习方式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中明确提出教学要“改变过去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在以前的课堂上,教学模式基本上是灌输,是填鸭式的被动学习,学生基本上是听讲—记忆—练习—再现教师传授的知识,不同的是教师处理的方式方法,新课程倡导的新颖学习方式不再是单一的,枯燥的,填鸭式的被动学习,数学教学应当注重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逐步形成自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如,在教学“探索事物排列的规律”时,教师可以倡导学生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索规律:可以自主探索,用小军、小明和小红的名字或代号有顺序地排一排,也可以合作交流,四人一小组真实地排一排,其中三人分别代表小军、小明和小红,另外一人当摄影师和统计员,负责安排站队,记录和统计排列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全班师生共同探究新知识。 三、联系学生多彩的实际生活 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知识进行教学,使他们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因此,必须把数学和儿童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使小学生体会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如,在教学新课程“平行和相交”这一课时,我们不能对书算命,而应当引导学生去寻找身边的“平行和相交”的现象,如,观察自己校园中的道路、跑道、大门,以及教室里的窗户、黑板、墙面、桌椅、学习用品等。使学生密切联系生活实际体验、理解“平行和相交”。当学生初步理解了“平行和相交”以后,再让学生去观察生活,寻找生活中平行和相交的现象,这样,学生才能学得轻松愉快,学习才能事半功倍。 四、设计儿童喜闻乐见的游戏或练习 教师根据儿童喜新、好奇、好强、好胜等特点,设计生动活泼、灵活多变的游戏或练习,在注重实效的同时,对游戏或练习的层次和方式科学安排,能让儿童获得成功的体验,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课堂教学中可以设计形式多样的开放性练习,以此激发儿童的学习兴趣。开放性习题有利于培养儿童的创新意识。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在加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练习的同时,精心设计一些形式新、入口宽、解法活的开放题。也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放手让学生自己设计练习,训练学生的创新思维。例如:教学“认数(一)”时,教师可以安排“4>( )”“2<( )”“3=( )”“1<( )”这四题,只有“3=( )”这一题的答案是唯一的,其余3题答案都是开放的。再如,教学“分与合”时,可以安排这样一道题:按照下面的样子,接着画下去,画满10个。 (1)○●○● (2)△△▲△△▲ 五、创造让学生动手展示的机会 儿童的本性是爱活动,好奇心促使他们什么事都想自己去尝试,而低年级儿童以形象思维为主,思维往往离不开实物的支撑,动手操作能丰富儿童的感性认识,建立清晰的表象,是理性认识的基础。因此,加强实践活动是低年级学生获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重要方法。教材在这方面为学生提供了大量的观察、操作的机会,通过摸一摸、比一比、摆一摆、数一数等方式来获取知识,解决问题。如,教学“认识物体”一课,我设计整节课以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全班学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各个程序的活动中。课刚开始,“找朋友”活动便吸引了全体学生。教师事先在讲台上摆四张桌子,分别放上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教具。教师要求每个学生把自己带来的牙膏盒、魔方、球、茶叶盒等学具摆放在它的“朋友”的旁边。学生们既激动又认真,一一上讲台,小心翼翼地把自己的学具摆在它的“朋友”旁。经过这一活动,全班学生很快发现作为“朋友”的所有物品,他们的形状相同,即形状相同的物品才能成为朋友。活动虽然用去一定的时间,但学生头脑中留下了长方体、正方体、球和圆柱等立体图形清晰的表象。课上,学生“动”了,气氛“活”了,空间观念也很快形成了。 (作者单位:江苏灌南县长茂小学)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