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分析和研究汉字的文化价值是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方式。通过“夏”字形解读出上古先民对人的认知、夏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国家文明的缘起和传承,从而不断揭开“夏”字中蕴藏着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
【关键词】汉字;夏;文化价值;传承
文字是人类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汉字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瑰宝,是中华民族与自然融合的智慧结晶。汉字的文化价值是汉字沿用至今的生命力,也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原动力。汉字中记录着中华民族认知自然界的规律,记录着部族的兴衰、朝代的更替,记录着人与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规则。因此,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选择对汉字的分析和研究是正确的、意义是深远的。在日常的阅读中,很少有对“夏”字的由来、“夏”字的奥秘、“夏”字历史文化的讨论。而在学术讨论中却不乏对“夏”字的钟情者,深刻解读着“夏”字中蕴藏的中华优秀文化内涵。
一、“夏”字见证着人类认知的发展
人类文明早于文字的出现,认识人类文明却需要文字的辅助,这缘起于汉字的产生过程。《周易·系辞》记载:“上古结绳而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郑玄作《周易注》:“结绳为约,事大,大结其绳,事小,小其绳。”《说文解字》则载:“仓颉之初作书,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可见,汉字源起从“结绳为约”,到“易之以书契”,再到“盖依类象形”仓颉造字,呈现出汉字发展的漫长历程,更重要的是记录了人类认知的发展历程,这在“夏”字的出现和发展中呈现得淋漓尽致。
(一)“夏”字在上古先民那里的意义就是“人”。要讲清楚汉字的来龙去脉,无法越过《说文解字》。《说文解字》中“夏”字是小篆体字形“”,“中国人也。从夂,从页,从臼臼。臼,两手;夂,两足”;“页”则释为“头也”。据此,许慎认为“夏”是指人:头加上两手、两足,是一个高大威猛的人体的象形。这一观点在中国文字史上影响较为深远,比如,戴侗在《六书故》中载有:“夏,舞也。臼,象舞者手容,夂,象舞者足容”,其将“夏”字释为跳着优美舞姿的人的象形;还有孔广居在《说文疑疑》中载有:“夏,从臼,手有所持也,从夂,足有所躧也:象农夫之夏日治畦也;夏者,禹有天下之号也。从臼,手有所持也,从夂,足有所躧也:象神禹之八年治水也”,其将“夏”字释为正在劳作的农夫形象,更引申为“大禹”的形象。这都是基于对人的认知而对“夏”字的判断和理解。
(二)“夏”字的引申义也源于对人的认知的完善发展。有学者认为的“夏”字有“大”“西”等意义,也都是基于对“‘夏’字为人”的认知假借或引申出来的。比如,《尔雅·释诂》记载的“夏……大也”,《方言》中也提到“自关而西,秦晋之间,凡物之壮大而爱伟之谓之夏”等内容,都是在讲“夏”有“大”的意义。但《说文解字》中讲,“大,天大地大人亦大,故大象人形”。据此,“大”字是正面举起双手的人的一种简单象形。“夏”字也是正面的人的形象,但更突出了“高大威猛”的形象,因此,“‘夏’和‘大’其实是一个字”[1],“夏”“人”“大”字只不过是上古先民对人这一类认知对象从不同角度上的不同理解,反映到记录和表达形式上的不同,并在应用中不断延伸出不同的意义。再如,有学者在论证“周人称夏”中“夏”字的意义为“西”时提到,“‘夏’是商人对是‘西土之人’的命名,周人正好可以借助‘夏’来成为‘西土’中的佼佼者,同时也可以与殷商形成区别,并拥有和商人对峙的资格……周人在面对东方殷人遗留下来的强大势力时,依然要不断强化自己在‘西土’中的优势,通过‘夏’的含义给殷人带来震慑力”[2]。“夏”字有“西”的意义存在,还是将“夏”定义为“夏人”“西土之人”的基础上得出的,也没有脱离开“夏”字为“人”的认知基础。
二、“夏”字见证着中国历史的发展
“夏”作为国家名称被人们熟知,主要来自历史教科书。夏启废除了禅让制,取得了与其他部族邦国首领争夺王位的胜利,建立我国历史断代的第一个世袭制的朝代,开启了我国“家天下”的新纪元。目前公认发现的最早文字是商朝甲骨文,关于夏朝的记载也多见于春秋战国及以后的文献典籍中,因此,夏朝的存在,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质疑。经过近几十年的考古发掘,出土了“二里头的文化牛骨刻辞”[3]“二里头的文化玉器”[4]“新郑望京楼的夏商双城”[5]等历史文化符号正在不断揭开夏朝的神秘面纱。
(一)“夏”朝是真实存在的。《尚书》有载:“伊尹相汤伐桀,升自陑,遂与桀战于鸣条之野,作《汤誓》。王曰:格尔众庶,悉听朕言。非台小子敢行称乱!有夏多罪,天命殛之”。这段商汤讨伐夏桀的檄文,让人不得不在承认商王朝客观存在的基础上,必然推断出夏王朝是真实存在的。可能有学者会指出:上文所引用的《尚书》为东晋文人梅赜所献的孔传古本,该古本在“清华简”释读《傅说之命》的过程中被证实有作伪的嫌疑。但是,恰恰还是在释读“清华简”的过程中证实了孔传《尚书》关于商汤讨伐夏桀记载的真实性。“清华简”《尹至》有言:“汤曰:汝告我夏隐,率若时?尹曰:若时。汤盟质及尹,兹乃柔大萦。汤往征弗附。挚度挚德。不僭。自西剪西邑,戡其有夏。”不仅如此,《尹至》的这段记载还与《吕氏春秋·慎大》关于“汤乃惕惧,忧天下之不宁;欲令伊尹往视旷夏,恐其不信。汤由亲自射伊尹……汤犹发师以信伊尹之盟,故令师从东方出,于国西以进;未接刃而桀走。逐之至大沙,身体离散为天下戮。”的记载是相互印证的。据此,可以这样理解:如果夏朝的王权不存在,何以灭之呢?
(二)“夏”朝的真实存在为后世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文化支撑。《尚书正义》注:“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服章之美,谓之华。华夏一也”,《淮南子·坠形训》载:“西北方曰大夏”等等,都是关于“夏”字与王权有关联的训诂。基于以上对“夏”字注疏和记载的认同,自夏朝以后,在我国历史上从“周人称夏”现象,到晋代十六国时期的赫连勃勃以匈奴为夏后氏苗裔的身份自居建立夏国,到隋末唐初的窦建德假借玄圭之典比附夏禹建立了夏国,再到李元昊在宋之西北建立夏国,以至到今天的宁夏的定名,大致都与“夏”字训诂和“夏”文化有关。这样的解读看似牵强附会,如果从中华文化传承的角度去看待“夏”字和夏朝的文化内涵,其中道理不言而喻。
三、“夏”字见证着国家文明的发展
夏朝是“家天下”世袭制国家的开创者,也中华国家文明的肇始者。至于夏朝开创了世袭制国家,在前文已经论述,不再赘述。
(一)“夏”字中蕴藏着国家文明。“夏”字是被施加刖刑而惨死的人的象形。华强的《甲骨文比较研究》中认为,《说文解字》中的“夏”字是小篆体,是对秦公簋上“夏”字的完美演化修复,这种演化修复掩盖了“夏”字产生的恐怖血腥的事实。秦公簋上“夏”的字形为“”。首先华强认为,“夏”的字形“表示的是一个人”,这与前文观点是一致的。但是这个字形中的人“只有一只手,两条腿一个头颅”,“这个人的左臂已经不知取向。两条腿中的右脚自膝下被砍掉了,左腿自大腿以下也被砍掉了(参见《破译39》刖刑)”。华强先生认为,秦公簋上的“夏”字是被实施了“刖刑”的人的象形,并且这个人是夏帝履癸,也就是夏桀。《辞源》释“桀”字为“古代分裂犯人肢体的酷刑,通磔”。《说文解字》也载有:“桀,磔也。”夏帝履癸之所以被谥号为“桀”主要就是这个缘故。因此可见,刖刑在夏朝已经存在了。而刑罚是国家意志实现的保障条件,是国家规范人类行止的“文明”。正如《论语·八佾篇》中记载的“哀公问社于宰我”时,宰我的理解那样:“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虽然刑罚让人不寒而栗,却是历朝历代的一种治国策略。
(二)夏礼是我国历史上国家文明传承的主要内容。《论语·为政篇》中载:“子曰: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其或继周者,虽百世,可知也。”《论语·八佾》有载:“子曰:夏礼吾能言之杞,不足征也;殷礼吾能言之宋,不足征也。文献不足故也,足则吾能征之矣”。在孔子看来,中华文明发轫于“夏礼”,这是无疑的。至于“夏礼”的丰富内涵,郭泳在《中华文明的开端:夏》有了相对系统的梳理。进入夏朝以后,延续了氏族部落时期以“朴”为尚、以“俭”为荣的优秀特质;面对国家一统、民族融合的压力,铸九鼎,定九州,以正王权;置法度,正刑典,建历法,养民“九功”,维护国家安定和社会昌明等等,并由国家强制力推行,逐渐形成了国家文明层面的夏礼。因此,夏礼不仅有服民以道德、渐民以教化之礼,还有吊民伐罪、解民倒悬之礼,更有遐迩一体、率宾归王之礼,所以,夏礼深刻地具体地作用于国家秩序、国泰民安,并对后世国家文明的发展影响深远。
四、结语
从“夏”字中解读出了上古先民对人的认知、夏朝文化对后世的影响以及国家文明的缘起和传承。因此,汉字是华夏民族创造出来的历史记忆的密码、优秀文化的载体,其中的文化价值期待我们进一步去挖掘、传承和发展。而需要我们做的就是,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规范使用汉字,去领悟和敬畏汉字中文化价值,就是在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过程中做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雷春辉,杨世宏.“夏”“商”“周”三字音义之汉藏语互证[J].长春大学学报,2020,30(01):40-44.
[2]钟云瑞,高晓军.“周人称夏”析因——基于“夏”字词义训诂的考察[J].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38(03):142-151.
[3]李维明.二里头文化牛骨刻辞发现“夏”字[N].洛阳日报,2019-10-24(009).
[4]朱乃诚.二里头玉器:钩沉夏史的新视角[N].中国社会科学报,2021-03-18(007).
[5]张冬云.新郑望京楼夏商“双城记”[N].河南日报,2021-01-29(013).
作者:任金花 单位:山东省文化艺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