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编辑婴儿事件后续,广东基因编辑婴儿事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2-17 10:58:02 归属于历史论文 本文已影响31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基因编辑婴儿是指通过基因编辑技术修改人体胚胎、精子或卵细胞细胞核中的DNA(脱氧核糖核酸)后生下的婴儿。

2018年11月26日,贺建奎宣布,一对名为露露和娜娜的基因编辑婴儿于11月在中国健康诞生。11月26日,深圳市卫生计生委医学伦理专家委员会表示,该项试验进行前并未向该部门报备,已启动对该事件涉及伦理问题的调查。11月26日,国家卫健委回应“基因编辑婴儿”:

zhaosheng.net

认真调查核实,依法依规处理。11月26日晚,深圳市科技创新委员会发布声明,称未资助贺建奎基因编辑项目,该研究的临床注册信息上登载“经费或物资来源为深圳市科技创新自由探索项目”不属实。

社会舆论

科学家联合声明

2018年11月26日,122位科学家在新浪微博“知识分子”账号上发布联合声明,对“首例免疫艾滋病基因编辑婴儿”进行强烈谴责。

这条联合声明称,这项所谓研究的生物医学伦理审查形同虚设。此项技术早就可以做,没有任何创新,但是全球的生物医学科学家们不去做、不敢做,就是因为脱靶的不确定性、其他巨大风险以及更重要的伦理。国家一定要迅速立法严格监管,潘多拉魔盒已经打开,我们可能还有一线机会在不可挽回前,关上它。对于在现阶段不经严格伦理和安全性审查,贸然尝试做可遗传的人体胚胎基因编辑的任何尝试,坚决反对,强烈谴责。

律师联合声明

2018年11月26日,46位律师联名发布律师声明:深感震惊与不安的同时,建议司法机关介入调查,依法追究相关联方责任。

这份题为《对基因编辑婴儿事件的律师声明》表示:我们46名律师深感震惊与不安:两名名叫“露露”和“娜娜”的无辜婴儿,用现行法律尚不准许的基因编辑技术受孕出生,122位中国科学家也一致确认这项没有任何创新的技术存在“巨大风险”。

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分会

2018年11月26日,中国细胞生物学学会干细胞分会表示,代表中国从事基因编辑、干细胞等前沿生物技术研究的科学家群体声明:贺建奎课题组的研究属于个人行为,该研究既违反中国目前的科研管理规则和伦理规范,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我们坚决反对这一研究,建议涉事单位、各级政府积极进行调查,采取必要手段厘清事实,对于违反法律法规的涉事人员予以严肃处理。同时呼吁中国科研界团结起来,共同维护科学界的声誉,建设良好的创新环境。

其他国家情况

英国

2016年2月1日,英国弗朗西斯·克里克研究所宣布,英国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已正式批准该研究所一个团队提出的在人类胚胎上使用基因编辑技术的实验申请,这是英国监管机构首次批准此类实验。

由克里克研究所生物学家凯茜·尼亚肯领导的团队2015年9月正式提出相关申请。按照流程,在获得人工授精与胚胎学管理局的批准后,还需相关科研伦理委员会认可才能正式开展实验。

什么是技术创新新科技

科技创新是原创性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总称。原创性科学研究是提出新观点(包括新概念、新思想、新理论等)、新方法、新发现和新假设的科学研究活动,并涵盖开辟新的研究领域、以新的视角来重新认识已知事物等。原创性的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结合在一起,使人类知识系统不断丰富和完善,认识能力不断提高,产品不断更新。  科技创新效率是科技创新能力和动力的综合反映,是指一定时期内科技创新投入与科技创新产出之比,以及一定时期内一定量的科技创新资源对经济增长,尤其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拉动作用。  由于科学和技术是关于人认知和改造自然的知识,技术还包含着技艺,而且人的参与程度越大、越多,则科学和技术知识的含量、密度和水平就越高,这些特点决定了科学和技术的人文价值和科学价值,因此我们说科学和技术及它们的创新也是创新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wWw.lunwen.net.Cn中国论文网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

返回历史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