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时代的变迁促使教育方式以及教育理念发生变化,在新时期教学中,教师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的教学目标。在诸多学科中,历史由于知识繁杂、内容死板等原因,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佳。在教学时,教师应该重点对学生的学习兴趣、时空观念、史料意识、思辨能力进行培养。本文对此进行了详细讨论。
关键词:初中历史;核心素养;高效课堂
在调查中发现一些教师对目前的历史学习现状不了解,即便有些教师对目前的教学现状有一定的了解,但也未对导致目前历史现状的原因进行深入的分析,教学理念以及教学方式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消磨,新时期的教学应该以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为主要目标,历史素养主要包括时空观念、史料实证、思辨能力以及唯物史观,教师同样也应该意识到学习的主要前提是兴趣的激发。是故本文就以上内容进行了探究,希望可以为大家提供参考。
一、初中历史的教学现状以及原因
部分老师在进行历史教学过程中,过于局限于教材本身,教学方式多采用语言教学的形式,且并未及时进行知识拓展,同时一些教师不能熟练运用多媒体技术,导致先进的教学设备无法运用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历史学习内容有限。同时,在历史教材中,有大量的历史图片以及历史地图,这正是为了培养学生的历史时空观念,但是学生对历史地图的使用方法不清楚,教师的指导方式不恰当,导致学生认为历史地图知识单纯的为了占据篇幅,学生的历史素养不能得到很好的提升。较之于其他学科而言,历史的学习应该更加侧重于考据论证,但是学生历史观念受到网络等其他方式的干扰,并且学生自身的信息识别能力较弱,导致学生的历史观念不正确,错误地认为历史虚无主义是正确的。此外,长时间的理论知识教学使学生感觉枯燥无味,影响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单一的教师教、学生听的教学方式,使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得不到提升,历史从来都是需要不断深入地解析问题,而不是单纯地把结论直接了当地摆出来。学生在历史课堂上的问题意识不足,导致课堂教学效率较低。此外,还有一些学生崇尚个人英雄主义,对时代的了解不足,这也就导致对历史的作用以及内涵了解有限,这同样也是无法提高其学习效率的重要原因。
二、构建初中历史高效课堂的策略
(一)进行知识拓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接受知识的首要条件是对所学知识产生兴趣。只要对其产生兴趣,即便一开始接收一些错误信息也没有多大关系,在日后根据自己知识量的增加以及分辨能力的增强再进行调整就可以了。所以在教学时,教师应打破教材局限,适当进行知识的拓展,并适当地结合生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述《动荡的春秋时期》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首先询问学生:“提起春秋,我们会想起谁?”学生经过思考回答:“孔子。”教师可以借此对孔子进行拓展讲述。同时,教师还可以向学生教授儒家五圣:至圣孔子,复圣颜子,亚圣孟子,述圣子思,宗圣曾子。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关的内容对孔子进行讲述,比如向学生讲述孔子的理想:周兼顾二代,翼翼乎文哉,吾从周。教师还可以讲述周礼以及所需的礼器,比如鼎、簋等,向学生讲述相关的文物,随后教师还可以结合相应的事件进行讲述,比如夹谷会盟,展现孔子的通权达变,同时还可以讲述后人对孔子的评价,比如: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使学生辩证地看待问题,使学生明白孔子受到了千古的赞誉,但同样也受到了众多误解和批评,但我们的文明正是在他的影响下不断延续,并沿着他的道路持续前行、永不停歇的。以此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结合图片地图,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在历史教材中,编撰者意识到了历史地图的重要性,相比于枯燥的文字,处于青春期的学生更加擅长在图片以及地图中获取相应信息。同时,这也是新时期历史核心素养的教学要求,借助历史教材中的地图进行情境的创设,学生真实地感受到那个年代的历史,在培养学生时空观念的同时,教师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进行新式教学,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例如,教师在讲述《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的相关内容时,可以结合地图进行直观的讲述,还可以结合信息技术直观地向学生展现这一时期政权的更迭。教师可以讲述东晋十六国时期的一些历史事件,比如永嘉之乱。教师可以讲述晋惠帝司马衷的此乃嵇侍中之血,勿去!也可以讲述八王之乱。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地图的使用方法以及作用,教师可以对相关的图例以及标注进行讲述。随后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地图的作用,可以将知识直观地展现在学生眼前。通过学习历史使学生明白历史是一种情感的传承,并借此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使学生知晓历史的重要性,为培养学生的历史学习素养,打下坚实基础。
(三)结合史料分析,培养学生的实证意识
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能会发现一些学生的历史观念不正确,甚至一些学生以反教材为荣,这种错误的历史观念,是导致目前历史教学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此外,还有一些学生知晓历史的重要性,也想学习历史,但对于如何正确的使用史料却感到乏力。对此,教师可以先根据相关的历史事件进行简单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随后教授学生正确的方法,鼓励学生自主进行探究。例如,教师在讲述《秦统一中国》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先讲述秦统一中国的一些历史事件,比如成嬌之乱、嫪毐之乱,教师还可以结合《战国策》里的“燕太子丹者尝质于赵,而秦王政生于赵,少时与丹欢。”从这里可以知晓燕太子和秦王政少年相识,且是朋友。教师还可以结合《后汉书》中的记载,向学生讲述秦始皇帝陵的景象:宫观百官,奇器珍怪,悉藏满之;以白银为江河,以黄金为孚燕。教师通过借助相关的史料记载,向学生讲述秦统一中国的历程,以及向学生讲述一个统一的国家,对后世万民的作用。教师还可以对秦国二世而亡的原因进行讲述,向学生进行讲解,战国用法家治国,民众只讲耕与战这是战时需要,但是如果在一统之后还在追逐于此,则必然二世而亡。教师还可以向学生讲述儒家与法家之间的关系,借助汉宣帝的名言:治天下,当以霸王道杂之。讲究外儒内法,通过借助史料使学生知晓历史的真伪,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
(四)结合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
在进行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注意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教师可以先结合历史问题进行讲述,同时要积极地参与其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教师也可以结合当下,设置相应的历史辨析点,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同时,教师要鼓励学生针对学习内容进行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教师还要为学生树立学习榜样,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为接下来的教学创造便利。例如,教师在讲述《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借助相关的问题询问学生:“安史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是什么?安史之乱的爆发对唐朝的统治有何影响?对日后古代中国的影响有哪些?”学生经过思考,结合史料进行问题的分析回答:“安史之乱爆发的直接原因是杨国忠对安禄山的排挤。主要原因是安禄山与唐玄宗双方都错误估计了对方,当时安禄山拥兵近20万,玄宗明白这个军队数量可以发动大规模战争,但是想要对抗鼎盛时期的大唐,没有胜算;而安禄山认为,所长军队常年征战,而且地方军队也并非完全效忠玄宗有一定的胜算。安史之乱的爆发对唐朝的统治影响,导致皇帝不信任大臣,开始重用宦官导致宦官专权。”教师也要积极参与其中,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构建平等和谐的教学课堂。
(五)深入历史内涵,培养学生的唯物史观
学习历史的目的在于,承蒙先圣垂教,后人不论明道,传道,或者经世都应言则忠信,行则笃敬,中和至德,自强不息,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使学生知晓历史内涵,知晓我们肩负的历史责任,同时还应让学生从狭隘的个人英雄主义逐渐转变为正确的历史唯物观。使学生明白时代与个人之间的关系,使学生明白在历史的长河中,不应该认为个人是海中巨礁,惊涛骇浪,屹立不倒,而是知晓自己的渺小,相比于时代不过是沙滩的一粒沙。例如,在讲述《百家争鸣的局面》的内容时,教师可以告知学生,泱泱中华,五千年之文明,孔子承前两千五百年之大成,又启后两千五百年之新统。人们常说无孔子,则无中国文化,千百年来,无数朝圣者从棂星门下走过,那些古代的典籍、文书、碑碣无一不在与先哲神交。两千五百年前,先师孔子在洙泗之间,奄商之地,埋下了一粒种子,此后,三代遗风,滋其荣茂,玉振金声,仰其蓊郁,坐听弦诵声,细嗅杏坛香。这粒种子就是儒学。时至今日多少朝堂铮铮铁骨,仍葆圣贤之遗韵;多少天下温温君子,秉诗礼传家慎终追远。学习历史,是为了守护历史,文化之河才能流变得更宽、更广、更远。通过相关的讲述,使学生知晓儒学对我国的影响,使学生知晓历史内涵。同时讲述历史规律,告知学生历史文化是在根据时代变化而演变。人民日报曾说,没有马云的时代,只有时代的马云,儒学也是如此,没有儒学的时代,只有时代的儒学。综上所述,在进行初中历史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该首先对历史教学的现状及导致的原因进行分析,并意识到兴趣是进行高效学习的重要前提,所以教师可以进行知识拓展,提高学生兴趣;随后,教师要着手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结合地图进行情境的创设;教师还应注意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意识,并结合问题,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以及思辨能力;最后,教师还应该逐步带领学生深入挖掘历史内涵,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念。
参考文献:
[1]李义.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历史教学思考与分析[J].现代交际,2018(13):174—175.
[2]高自达.基于核心素养的部编初中历史教学设计案例研究[J].青少年日记(教育教学研究),2018(7):141.
[3]钱少珍.初中历史教学中史料实证素养培养策略[J].学园,2018(20):99—100.
[4]申杨燚.历史地图在初中历史教学中的运用研究[D].临汾:山西师范大学,2018.
作者:梁艳 单位:山东省济宁市万张街道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