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师范院校在培养教育人才的同时,还应有立足于地方文化进行艺术教育改革的理念,全方位地从理念到实践进行接通,构建特色的办学体系。它不仅推动了教师的学术研究,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而且为将来的发展取得了重要的话语权,扩大了学校的影响力。
陇南师专利用白马文化研究的成果,精心创编的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日前在陇南各县区巡回演出。整台演出主题突出、场面宏大、舞美绚丽、民俗风情浓郁,演绎了白马人的民俗风情,彰显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魅力。《池哥昼》是传承陇南白马民俗文化的力作,是陇南师专献给党的十八大的一份厚礼。
纵观整部史诗作品,鲜明地体现出以下三个特点:
一、以浓烈的地域风情、展现传统民族文化,
弘扬时代的主旋律陇南地处甘、陕、川三省交汇处的特殊地理位置,孕育了深厚的文化底蕴,具有鲜明的边缘性和多元化的地域特色。“白马人”是生活在甘川交界地带的一个独特的民族,由于其与松藩、虎牙等藏民生活区毗邻,解放初期被定名为藏族。“池哥昼”又叫做“鬼面子”或“跳曹盖”,是白马人从先祖的信仰和崇拜里继承至今的负有盛名民族传统舞蹈,在传统祭祀活动中,具有祈福纳吉、消灾免难、除恶驱邪的祯祥意义。其场面古朴豪放、庄重热烈,内容涉及到民间舞蹈、民间音乐、民间美术、民间歌谣等,既有神秘的宗教气氛,又充满浓郁的娱乐色彩,极具历史和民俗研究价值。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以“白马人”的历史和生活为主题,用独特的音乐、舞蹈、文学和服饰,生动再现了白马人庄严肃穆的祭祀、苍凉悲壮的战争、缠绵悱恻的爱情、五谷丰登的欢庆场面。
开篇以震耳轰响的三眼铳,齐鸣的铜锣社鼓,高亢苍凉渐行渐近的歌声揭开了《池哥昼》的序幕,让观众领略到久违了的传统文化独特魅力。
“宇宙的呼吸开始了,星辰的眼睛睁开了,昼夜的交合明晰了,四季的轮转形成了,山岳的骨骼醒活了,江河的血液流开了……”白马人创世的历史逐渐清晰起来。池哥伴随着铿锵的鼓点,踏着古老的傩步,池母双手合十、叉腰祭拜,为民众驱邪纳祥,期盼来年的幸福安康:“天上的太阳有灵了,地上的庄稼有灵了,水中的鱼儿有灵了,空中的飞鸟有灵了,房前的石头有灵了,屋后的庙宇有灵了……”白马人站起来了,山寨里霞光万道、鸟语花香:“……酒歌嘹亮,吉祥随处飘荡,锣鼓铿锵,人人满怀希望。”爽朗的画外音将观众从梦幻般地“神境”中换回到现实中来。小伙和姑娘们晨曦中追逐嬉戏,轻快地舞步、嘹亮的情歌、一派祥和之境:“昔有成汤,自彼氐羌。莫敢不来享,莫敢不来王。”白马人的历史如同白马人的歌曲一样苍凉悲壮。
狼烟四起、战马嘶鸣,外敌的入侵让白马山寨不再祥和安宁,闪烁的灯光将白马人不屈抗争的历史浓缩在刹那之间。高亢豪情的酒歌、威武雄壮的舞步,经过战争洗礼的白马人用醇香的美酒庆祝胜利。白马小伙醉了、姑娘醉了,场下的观众也醉了。夜黒风高,人们沉浸胜利的喜悦中,醉卧在酒坛旁、城垛边。一声凄厉的白公鸡啼鸣打破了夜的宁静,旌旗猎猎、战鼓声声,酣睡的白马人一跃而起,拿起刀枪迎击来犯之敌。唤醒了白马人的白公鸡成为白马人心中最圣洁的“精灵”,从此“沙嘎帽”上的白鸡翎便永久飘扬。
天晴了、花开了,皎洁的月光下,哒嘎们用土琵琶弹唱起了恋歌,姑娘们用轻柔含羞的舞步、舒畅撩人的情歌倾诉着相互的思恋之情,表达着白马青年对生活的热爱、对美好憧憬的向往。明媚的阳光、轻盈优美的舞步、嘹亮的歌声、金色的青稞田、闪烁的镰刀;“打谷场上,笑语一片;白马山寨,歌声荡漾”。锣鼓敲起来了,“圆圆舞”跳起来了,“诌舞”跳起来了,火把打起来了,酒歌唱起来了,白马人用他们独有的民俗仪式,虔诚祈求众神灵的保佑,预祝来年的吉祥。
这是白马人千余年历史的纪实,这是白马民间文化艺术的复兴,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白马人生活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诉说,这是白马人对党的农村政策的由衷赞叹。短短的两小时之内,观众仿佛穿越了千年历史的空间,随着剧情进入了一个独特的民族风情画廊,实地领略了白马藏族悠久的历史、独特的习俗、华美的服饰、刚健的舞蹈、优美的恋歌、动人的传说。
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以浓烈的地域风情、展现传统民族文化,弘扬时代的主旋律。近年来,地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的日益兴盛,实际上就是对于这种时代和世界趋势的一种积极反应。就陇南而言,越来越多的学者致力于民间文化尤其地域文化的研究,这对于重新认识和发现中国民族文化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
民俗学泰斗钟敬文说:“民间艺术在生活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它不但是民族艺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构成民族文化的基石。忽视民间艺术,就不可能真正了解民族文化及其基本精神。”现代艺术也是不断地从民间艺术中汲取营养,不论是民间艺术中的创作手法、表现形式,还是其中渗透的民族感情和民族精神,都将为新的艺术提供积极的经验和有益的启示。
二、以恢宏的场景、丰富的内容,彰显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办学特色
《池哥昼》以白马人发展的历史为主线,全剧通过《序幕》、《池哥之祭》、《白马国殇》、《哒嘎恋歌》、《祈祝丰年》、《尾声》六个恢弘篇章,生动展示了白马人的祭祀、征战、爱情、劳作以及生活等方面的内容。扣人心弦的剧情、荡气回肠的音乐、跌宕起伏的舞步、如梦如幻的灯光、华丽逼真的背景将白马藏族波澜壮阔的千年历史,浓缩在在方寸之间的舞台之上。
进入本世纪以来,大学生往往把能否满足感官愉悦、紧张心理的缓释需要以及是否有猎奇性、明星化作为审美评判的依据,而能从艺术作品的审美本质(艺术性、创新性、思想性、表现力等)去欣赏、评判者却寥寥无几。《池哥昼》等系列节目用全新的视觉,表述了白马人悠久的历史,塑造了勤劳、勇敢、进取的白马人的形象,提升传统文化的整体实力和竞争力,使艺术专业的大学生在实践中得到应有的锻炼。
从“仇池国故地栏桥文化遗址和寺洼文化一同沉睡着的马儿……”到“白马氐人在群雄中崛起,在奋争中壮大”。从“达嘎优盖山山岭岭星罗棋布的山神庙……”到“……仇池山百顷良田,嘉禾丰稔”。贯穿于始终的解说词将《池哥昼》各幕串联起来,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其内容涉及到白马历史、民俗、宗教、祭祀等各个方面。
白马文化是神秘的,虔诚的;在_切祭祀活动当中,白马人的祭司一“白莫”用押韵的白马土语祭词诉说远古的历史,祷告他们心中最高的神灵。《池哥昼》开篇,如同天籁之音的原生态白马土语祭词把观众带入了一个遥远而神秘的国度,让人们在白马历史和民间艺术的殿堂里遨游。
民间音乐是白马人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白马劳动人民日常生活、劳动情感表现的集中外化形式,也是白马人代代传承、积累下来的精神食粮。其曲调古朴原始、演唱独特、内容丰富、题材多样,是我国多元文化宝库中不可多得一块瑰宝。[1]情歌、酒歌、劳动歌、打猎歌等各有曲调,演唱的环境不同,词曲也各不相同。或凄婉幽咽、或豪情奔放、或欢乐轻快、或荡气回肠、或低沉幽深、或浪漫温馨。在《池哥昼》中,根据不同的场景,结合不同的情节,穿插了不同的歌曲和乐曲,借以渲染剧中的整体环境。《池哥之祭》中傩舞强劲的鼓点、“玛知玛咪”的深情祈祷、高亢嘹亮的劳动歌。《白马国殇》中悲戚、哀婉、绵绵不绝埙声、神秘低沉的牛角号、凄婉豪放的酒歌。《哒嘎恋歌》中汩汩的泉水、舒畅撩人的情歌、委婉深情的琵琶。白马音乐文化元素在剧中得以充分地、尽情地展现。
《池哥昼》将原生态的傩舞与现代舞蹈紧密结合,以强大的阵容来表现神秘悠久的白马文化。《池哥之祭》用原生态的白马舞蹈展示了白马人创世时的艰辛和白马人悲天悯人的情怀。而《白马国殇》采用戏剧的动作语言,再现了波澜壮阔的战争场面。《哒嘎恋歌》则运用现代舞蹈,演绎了白马少男少女纯洁的爱情。《祈祝丰年》将白马民间舞蹈与现代舞蹈相结合,将日常生活与民俗活动相结合,以欢快的节奏、宏大的场面,表现了当代白马人幸福、和谐、安康的生活。
白马人是喜欢饮酒的民族,酒文化贯穿于曰常生活以及节日、祭祀、宗教之中,形成独特的民族文化,洋溢着民族气息,使人向往。《文县志》记载:“文州番,即是氐羌遗种,戴毡笠如盖,以鸟翎插之,喜歌,侑客倘不饮,即跑唱番曲,必饮而后止。”《池哥昼》场景及灯光设置亦颇具艺术魅力,高高的酒坛、粗矿的土碗、摇晃的醉步,再现了白马人的豪迈情怀。烟尘、酒坛、薄雾、月光、柳条、桃花、镰刀、青稞、燃烧着的篝火等逼真的塑造了白马人跌宕的历史和白马山寨原生态的自然环境。幽幽的蓝色夜晚跪拜的白马民众,明媚的阳光下庆祝丰收的白马儿女,闪烁的逆光下姑娘们婀娜的倩影,强烈的射灯下神秘的白马神像;变幻莫测的灯光将白马人生活中的每—个画面定格在观众的脑海中。
大型音乐舞蹈史诗《池哥昼》发挥了艺术教育的整体优势,以全方位的宏观视觉展现白马文化,在文学、音乐、舞蹈、场景、道具、灯光等的表演和设置上均有新的突破。任何伟大的文艺创造,都是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联系在一起的。创作者要深入波澜壮阔的社会生活,热情反映神州大地的巨大变革,彰显我们建设富强、民主国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历史性进步。
陇南师专自2008年以来,将民间传统文化与校园文化建设紧密结合,《陇南风》、《白马河之恋》、《池哥昼》等_系列彰显陇南地域性文化特色的艺术节目成功演出,陇南白马藏族研究团体的组建,陇南白马文化系列丛书的陆续出版。这些措施,既为陇南民间文化的发掘、保护和传承做出了应有贡献,又为地方文化资源在教学中的应用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彰显师范院校艺术教育与地方文化相结合的办学特色,有力的推动了陇南乃至甘肃传统民间文化建设的发展。
三、以全新的结构,继承传统大胆创新,
开启陇南独特民族文化的寻根之陇南有丰厚的文化遗产,武都的“高山戏”、文县白马藏族的“池哥昼”、西和的“乞巧文化”、宕昌的“羌藏文化”等,这些文化涉及到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民间曲艺、民间美术等民间艺术的各个方面。《池哥昼》通过不同形式、不同内容的场景,将白马人悠久的历史演绎的淋漓尽致,荡气回肠。
铿锵的鼓点首先揭开了大型舞蹈音乐史诗《池哥昼》的《序幕》,“在浩瀚的历史长河里,在甘肃南部的崇山峻岭中,曾经发祥、聚居着一个古老而又伟大的白马氐民族……”简洁精练的开篇词、梦境般地蓝色灯光、无声无息漫步行走的白马人,把观众引入一个神秘恍惚的神话世界,穿越千年的时光,去拜会古老民族原始的神灵。
第一幕《池哥之祭》震耳欲聋的三眼铳、神秘的祭词、带着傩面具的“池哥”“池母”。将白马人万物有灵,崇尚自然的观念传达出来。“池哥”“池母”面具代表着深刻的原始宗教涵义,是白马人图腾崇拜、祖先崇拜和自然崇拜的融合体。“白莫”用押韵的白马土语祭词诉说远古的历史。山有山神、树有树神、火有火神……,没有战争、没有压迫,他们在世外桃源般的山寨里耕种、狩猎,一切都是那样的自然祥和。
第二幕《白马国殇》官兵的入侵打乱了白马人平静、美好的生活,滚滚的烟尘、林立的刀枪、凄厉的号角,顽强的白马人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月黒风高、山寨一片宁静,白鸡的啼鸣惊醒了酣睡的白马人,也惊呆了偷袭的官兵……这是一个优美而动人的传说。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节奏强劲的舞蹈动作、低沉呜咽的音乐将白马人不屈不挠的精神、爽快豪放的性格表现的淋漓尽致。“白鸡长鸣”是白马人曲折苦难的历史,是白马人不屈不挠的精神,是白马人永久的图腾。
第三幕《哒嘎恋歌》官兵被赶走了,白马山寨里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派祥和。本节用轻快、祥和的民间器乐伴奏情歌演唱,融合了部分现代音乐的成分,使得整个场景和情节显得和谐、浪漫、温馨、安详。观众在甜美舒缓的乐曲中,似乎从苦难的历史中解脱出来,回到了一个童话般的世界,也仿佛回到了今天的白马山寨,公路通上山了、自来水通上山了、光缆通上山了,新农村建成了。琵琶弹起来了、碟儿敲起来了,小伙姑娘们跳起了轻快的舞步,享受着美好的爱情和幸福的生活,这是白马人祥和平静生活的真实写照,是对党的富民政策的由衷赞颂,是全剧的高潮所在。
第四幕《祈祝丰年》喜获丰收的白马人跳起了“麻昼”傩舞、打起火把迎请五谷神、在篝火旁跳起“火圈舞”尽情的欢唱。《尾声》狂欢的气氛越来越激烈,人们完全沉浸在歌唱幸福、和谐、安康,祈祷丰收的喜悦中大型舞蹈音乐史诗《池哥昼》将白马人历史、文学、民俗、宗教、艺术等通过不同方式不露痕迹地贯穿于六幕之中,使得整剧结构紧凑、内容丰富、形式多样。每一节所表现的侧重点各有不同,《池哥之祭》在民俗活动中寻找神秘的历史源头;《白马国殇》让民间传说倾诉苦难的发展历程;《哒嘎恋歌》用纯情的山歌演唱人与自然的和谐•人祈祝丰年》使欢乐的舞蹈赞颂现实生活。
早在2007年,依据陇南风土人情编排了大型舞蹈《陇南风》在陇南巡回演出,赢得各界人士的一致赞誉,并荣获第二届陇南文艺类奖。其中《白马河之恋》2009年晋选为第四届全国校园文艺汇演节目赴京演出并喜获金奖,这些演出为陇南师专后续节目的《池哥昼》的排练和演出提供了详实的历史资料及其宝贵的经验。如果说《陇南风》是以人文始祖伏羲为开篇的陇南地域文化与自然风景的优美风情画卷•《白马河之恋》是以爱情为基调,演奏的一曲轻音乐•那么《池哥昼》则是白马文化为序言,挖掘民族民间根性文化的深层体验,也是非物质文化保护传承与地方院校艺术教学的成功尝试。
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是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的重要目标。中国五千年的农耕文明形成了千姿百态的传统文化,建设美好家园,必须保护民族根性文化。陇南师专在学校领导的精心策划和大力支持下,携手当地文化学者、地方政府和民间艺人,发挥艺术专业的整体优势将民间民族文化引入教学与艺术实践之中,以发掘传统文化,利用传统文化,弘扬传统文化为己任,在短短几年间,已不同程度的地将文县白马文化、礼县秦早期文化、西和乞巧文化、宕昌羌藏傩文化、蜀陇古道文化、仇池文化、三国文化等纳入科研范围,开启了陇南独特民族文化的寻根之旅。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