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广西靖西县新靖镇旧州村手工绣球起源于宋代,距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现全村仍有530户近1000人从事绣球生产,年产量15万多只,是远近闻名的绣球村,也是“堆绣”工艺存在的最后村落。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中,如何守护与传承作为民族“精神家园”的传统文化以及传统民艺,已经成为一个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绣球作为壮族传统文化艺术中的一朵奇葩,它的发展无时不牵动着人们的心,所以本文写了这篇关于绣球的文章,希翼能为民艺学以及日趋火热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研究提供一些帮助与借鉴。
关键词:旧州;壮族绣球;传承;传统民艺
一、绣球的历史寻绎
旧州属于靖西县新靖镇的一个街委会,它北距靖西县城8公里,南离中越边境约30公里。据清《归顺直隶州志》记载:南宋末年,江西省广信府广丰县[1]人张天宗随文天祥抗元,因兵败,张天宗率部众300余人退走广西。因途中迷路,看到这里山青水秀、林木茂盛、气候温和,就在此住下,与当地土民一起开荒造田,饮水灌溉,还把内地先进技术和文化传授给当地土民,设乡塾教育土民子弟,百姓安居乐业,成为边地的“世外桃源”。[2]
世居旧州街的老人们大多数都认为,绣球在旧州保存与传承得最好,是因为旧州原来是州城所在地,受汉族先进工艺文化影响较大。绣球是壮族青年男女爱情的信物,在被誉为“绣球之乡”的广西,曾是壮家女青年必须学习的女红。而随着工业社会的发展速度的加快,纯手工制作绣球的比例逐渐下降,一些古老的技艺也面临着消失的危险。
二、绣球活动
绣球可以说是壮族青年定情的信物,上面绣的是壮族姑娘的美好愿望,绣球上的每一个花瓣都绣着鲜花,一年四季12个月份的鲜花均有,绣球大多为12瓣,每瓣皆绣上各式吉祥物,如梅、兰、菊、竹等花卉图案或春燕、龙、凤等。其中,广西绣球多以红、黄、绿三色做底及面料。球上朵朵鲜艳的花与掌管生育之神的花婆有很密切的关系。花预示了蜜一般的爱情生活,婚后的子孙满堂。绣球是“月下老人”,将相爱的青年男女用“红线”牵在一起,它是婚姻的见证者。[3]
据了解,属于百越民族的傣族、布依族也有抛球连情的习俗。南北盘江一代的布依族青年男女在浪哨时都要互相甩打糠包。糠包用各色花布缝成,有鹅蛋大小,内装米糠,因此得名。青年男女在对歌浪哨之前,看中谁,就甩糠包去打他(她);喜欢谁,就专门接他(她)甩过来得糠包。然后,以糠包为凭,就成双成对的邀到一旁去对歌浪哨,倾吐爱慕之情。由于糠包上缀有多条绣花甩须(红缨),甩打时,你来我往,象双双彩蝶漫天飞舞,十分惹人。而在东南亚的越南、缅甸、泰国和南美洲墨西哥的部分地区,当地的人民也有制作绣球,将绣球作为吉祥物馈赠亲朋好友的风俗。墨西哥人制作的绣球比较小,颜色鲜艳,通常只有6瓣。每逢佳节或贵宾来临,好客的墨西哥人就会给客人或长辈馈赠绣球,代表吉祥如意。泰国当地的居民将绣球视为佛的替身,认为经常佩带有驱邪健体的功效。
三、绣球的传承
传统生态环境中的绣球传承: 主要表现是和谐,绣球由于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影响较少,其传承机制是与壮族三月三歌节、壮族女性巧手持家的价值观想象以及花婆信仰等民俗文化、价值观、信仰紧密相连,和谐共生的。传承方式也是以家庭传授,代代相承;亲戚朋友,能者为师为主要方式,并呈现出物化传播、心领神会的传承特点。绣球工艺的传承、习得与传承者的悟性特征有很大的关系。正如壮族女性中的说法:“刺绣好要动脑子的,有些人头脑不灵光,你就是再怎么尽心尽力教,她也不会。”于是,心领神会成为绣球技艺传承的又一特点。
图3—1家庭作坊制作绣球 图 3—2能者为师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农村,经济建设成为地方政府与全体民众的共同目标。在此形式下,作为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绣球及其转化形式受到经济发展的影响,从而得以复兴并以产业化、展演化的发展形式进入文化市场,并以消费文化再生产的形式传承于当下。
四、绣球的功能
绣球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它是作为壮族男女之间的联姻、定情信物而存在的。男女之间相赠礼物是壮族实行族外婚后男女青年结情的表示,是青年男女传情达意的方式,刺绣与赠予习俗结合起来表达爱情,逐渐形成了借绣球为媒介传递爱情。另外,抛绣球既不属于经济的民俗,又不属于社会的民俗类的,具有信仰色彩的事象的民俗活动,它与壮族的农耕信仰有着密切的关联,它的存在和传承同时也是为满足壮族民众的祈福纳祥的精神需求。其次,在壮族的历史发展中,抛绣球使本民族的人聚集在一起,进行共同的活动,具有维护民族认同、维护民族团结和统一的重要作用。并且,它作为一项壮乡普遍流传的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简单性和参与的广泛性,成为促进民族认同的社会文化形式。
五、绣球的今天
如今在靖西壮锦厂和旧州民间艺人的共同带动下,壮族绣球也开始成为一种可以销售的旅游商品。90年代的文化产业开发中,在民歌产业化及旅游产业化的同时,绣球成为其中的一条产业链也开始走向产业化的发展形式,从而奠定了旧州“家家有手艺、户户是作坊”的格局。绣球生产产业成为旧州壮族民众的生产方式之一。
现在在旧州壮族绣球传承,以及传承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是一种绣球文化的变迁。在绣球时至今日的传承中,其社会功能已由过去作为壮族青年男女定情信物转变为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凝聚壮族民众与旧州地方的认同。在艺术形式上,也呈现出造型规格的多样化、图案纹饰与时俱进、色彩单纯素雅化、制作材质现代化的变化趋势。传承方式也由过去的家庭传承,能者为师转变为拜师学艺、农家学堂、女童班等方式。绣球制作传承人亦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这一切,显示了文化传承过程中传统性与现代性交织在一起的文化变迁性。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