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拜读了大师李渔的《闲情偶寄》,感受颇深,特别是重点研读了《居室部》和《器玩部》,深深体会、理解了李渔先生关于室内设计的美学思想。我认为李渔先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和谐,环境空间、装饰陈设、人,和谐共存。
关键词:空间;装饰;设计
有幸拜读了大师李渔的《闲情偶寄》,特别是重点研读了《居室部》和《器玩部》,感受颇深,渐渐体会了他对于室内设计的一些美学的认识和看法。我认为李渔先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和谐,从环境空间到装饰陈设再到人,和谐共存。室内设计"总无一定之法,神而明之,存乎其人,此非可以遥授方略者矣",要因地制宜,和谐发展。我将从空间环境、装饰陈设、人与物,这三个方面,结合《闲情偶寄》中的《居室部》和《器玩部》分别谈谈李渔先生关于室内设计的美学思想。
1.空间环境和谐自然
1.1尊重环境,因地制宜
其实"因地制宜"的原则并非李渔首创,早于李渔的计成在所著《园冶》中就有所论述。计成说:"园林巧于因借,精在体宜",要随着地势的高下合适宜的分布。李渔正是在继承和吸收前人思想成果的基础上,阐发因地制宜这一美学原则。
无论是园林还是建筑,都要在环境之中合宜摆布,人是在特定的环境中创造出适宜的美的空间,因此自然条件是不可忽视的外在因素,必须要强调"因地",但是美是人化的结果,但是,如何"制宜"就需要设计师因势利导、随机应变以及对美的理解力了。把自己心中的美外化出来,以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境界。李渔自己正是这样做的: "伊园"里的"停舸"、 "宛转桥"、"宛在亭"、"燕又堂"等景观,顺势而造。"半亩园"、"芥子园",在极有限的范围内,建房、植树、挖池、筑山,紧而不促。因此,因地制宜可以说是李渔在造园艺术实践中所积累的审美经验的理论总结。
1.2融入环境,投入自然
中国文化特别强调天人合一的境界,与自然的神交一直是古代文人追求的高雅境界。如何将周围空间很好的融入到自然环境当中,并表现出美感,这是自古以来一直研究的装饰课题。李渔的设计充分反映了人与自然的相统一,相和谐。如,他设计在床帐之内设置放花的搁板,并将床帐绣满鲜花,从视觉、触觉、嗅觉模拟出一个梦酣花丛的场景,表现出对自然之美的无比眷恋。再如他设计的尺幅窗,无心画,在墙上或船舱上开窗并装裱四周。不自觉的将外部景色引入整个室内空间,看似简单,但外部流动的风景却成为屋内最好的图画,增加了更多的审美情趣。
2.装饰陈设讲求格调
2.1依照格调,选取陈设
房间装饰陈设的选择,应根据该空间的具体用途和格调而定,做到适合该空间,而不是凌驾于空间之上。如李渔在讲到书房墙面装饰的时候,特别强调书房是文人的静心之所,因此,墙面应"最宜潇洒",尽量保持明朗、利落的整体风格;而厅堂作为会客的主要场所,体现出屋主的审美情趣,因此要"忌太紊,亦忌太华",以文人字画、花鸟壁画装饰。他还设计了燕叶联、此君(竹)联、秋叶匾等一系列联匾,从主题、用料和颜色上与整个空间环境协调搭配,体现文人格调。
2.2切忌繁缛,借物自然
李渔认为"土木之事,最忌奢糜",因此,在他的室内设计理念中,强调"宜简不宜繁"。他认为,居室修饰中过分的繁缛所堆砌起来的奢华,只是王公贵族好大喜功的炫耀,过于恶俗,使人沉迷于物欲难达清虚空明的心静。文人应该追求萧疏淡泊的美学意境,装饰应将物体自然的材质美、结构美与肌理美表现出来。如:"取瓮之碎裂者联之",使"有哥窑冰裂之纹";要"取柴之入画者为之","使疏密中窾",这样即能做到"变俗为雅",又不乏古雅遗风、自然野趣。这也与文人居室内部追求文雅、恬静格调的审美理想一致,体现出中国文人简洁、素朴的美学观。
3.以已为本物尽其用
3.1独具匠心,驾驭设计
一方面,李渔对抄袭行为嗤之以鼻,他曾经批判那些效仿名园来造园的人:"噫!陋矣。以构造园亭之盛事,上之不能自出手眼,如标新创异之文人;下之至不能换尾移头,学套腐为新之庸笔,尚嚣嚣以鸣得意,何其自处之卑哉?"因此,在《闲情偶寄》中处处可以看到李渔的原创设计,从纵横、欹斜、屈曲三种常见格式的窗栏,到湖舫式、花卉式、山水式、尺幅式、梅窗等九种窗栏,无一不出自其手,独具匠心。他用独具匠心的设计"腐草为萤",创新出一个新的与众不同的李渔空间,凌驾于设计之上,突显出个人的独特魅力。
另一方面,在李渔的《闲情偶寄》中还贯穿了这样一个思想:真正的室内设计,并不是造价越高越好,而应是在现有的物质经济条件之上,合理地追求精神愉悦,用独具匠心的设计,创造出适合自己的愉悦身心的居室空间。如《居室部》中他亲手做的墙纸:"先以酱色纸一层糊壁作底,后用豆绿云母笺,随手裂作零星小块",然后"贴于酱色纸上,每逢一条,必露出酱色纸一线,务令大小错杂,斜正参差,则贴成之后,满房皆冰裂碎纹,有如哥窑美器",但是造价却"不过于寻常纸价之外,多一二剪合之工而已",非常经济实惠,而且匠心独特。陈设如室内的灯:"于墙上穴一小空,置灯彼屋而光射此房,彼行彼事,我读我书","可以养目,可以省膏,可以一物而备两室之用"。
在《闲情偶寄》里,李渔凭借自己独具匠心的发明和创新,成功地驾御了整个的居室设计,向世人展示了美与经济无关:奢华并不是美的表现形式,相反,简陋的、原始的、自然的也许就是最美的。
3.2功能为先,辅以艺术
李渔关于居室美学的另一个基本思想是功能、实用为先,这在当时的提出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在李渔看来,门窗、栏杆等设计要考虑的第一要素是实用。
首先,从整体建筑空间来看,他就强调了功能性,如对于房屋的层高,他认为不宜过高过大,这样虽"宜于夏而不宜冬";并且从空间比例来说,"堂愈高而人愈觉其矮,地俞宽而体俞形其瘠",倒不如"略小其堂,而宽大其身",解除压抑之感,增加舒适程度。
其次,从工艺上,李渔对窗栏的设计也体现了他对功能的追求。他认为,窗棂、栏杆在设计上首先要"制体宜坚"。要发挥其功能性:实用、坚固,然后再追求玲珑通透,即所谓的"坚而后论工拙"。如,他在设计纵横格时特别强调"头头有笋,眼眼着撒者,雅莫雅于此,坚亦莫坚于此矣"。无论是纵横、欹斜、屈曲三种格式的窗栏,他都强调"坚者,自然者变之,事事以雕镂为戒"。
再次,在细节设计上,李渔也强调功能性,从实用的角度安排设计。如《器玩部》中,橱柜应该以"多容善纳为贵","善制无他,止在多设隔板",并"分为大小数格",达到分门别类收纳的目的。几案可以设有抽屉,方便"随取随得"成为"容懒藏拙之地"。
"置物但取其适用,何必幽渺其说?"李渔用他的切身经历和设计像我们证明:无论是建筑还是装饰,都应该将功能性排在第一位,要以人为本,以己为本,满足人的需求,其次才能从艺术角度考虑,如何更好的愉悦人心。人自始至终都是生活美的核心,是美的出发点与归宿。《闲情偶寄》体现了李渔对于物要以人为本、以己为本的生活美学思维,是李渔关于生活美学的充分阐述:美就是对人的发现,对人的生理、心理和精神个性的追求。
4.结论
李渔先生在《闲情偶寄》中不时闪现着智慧的光芒,他将环境、物与人很好的协调起来,将一切元素的优势发挥到极致,让物满足人,人投入环境,环境制约物,使人生活在一个更加舒适,便利,惬意的环境中。
参考文献:
[1]《笠翁诗集》,浙江古籍出版社,1991年版
[2]李渔著,王连海注释,《闲情偶寄图说》,山东画报出版社,2003年版
[3]李渔,《闲情偶寄》,云南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作者简介:孟婷(1983-)女,江苏镇江人,研究方向:设计艺术学(室内方向)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