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特征(谈谈你对酒和中国古代艺术的理解)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0 23:48:46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29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宋代女性文学创造了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辉煌,这与她们独具审美创造的个体意识和独特的艺术审美个性是紧密相关的。而这种觉醒的审美意识是必须要通过作品和意象表达出来的。本文主要通过鉴赏和分析宋代女性文学中酒的意象来浅微介绍一下其审美文化特点之所在。

关键词:宋代女性文学;审美文化 ;个体意识 ; 酒; 意象

文学创作是一种艺术审美的创造过程,人在其中扮演着最为重要的角色。而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历史是男性与女性共同书写的事实,许多有灵心智慧的女性在历史长河中留下了优秀的文学艺术作品。随着社会的进步,由此也出现了一个女性问题研究全面繁荣的新局面。毋庸置疑,宋代女性文学代表着中国古代女性文学的最高成就。海德格尔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指出,审美文化分析的两大元素之一就是:文化的核心是人的存在境况和不同时期所呈现的时代主题。那么,我们就自然而然地要问这些问题了:为什么女性文学到了宋代会出现如此繁荣的新局面?那么那个时代人的存在境况是一种怎样的生存状态?那个时期所呈现出来的时代主题又是怎样的呢?这里我们就当时人的生存境况来作一个简要分析。第一,从社会风气来看,宋代妇女受到魏晋人性解放浪潮和唐朝开放风气的影响,从而有更多机会得以与外界接触,这些都为宋代女性作家主体意识的张扬奠定了基础。第二,从经济发展来看,宋代商品经济比较发达,市民审美文化蓬勃发展,宋代女性处在这样一种良态的环境中,也利于个人主体意识的复苏,繁荣的商品经济对封建礼教有重大冲击作用。第三,从个人愿望来看,宋代女性作家有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愿望,她们关心国家的命运,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也就是说,在那个自由的时代,一个逐渐脱离了男性中心意识罗网的个体意识觉醒的群体,似一种崭新的光彩照人的美丽形象呈现在中国历史文化的舞台上,这就是宋代女性的审美主体。
那么在中国古代社会,女性与酒又是一种怎样的关系呢?不容置疑,女性开怀畅饮、酩酊大醉是封建礼教所不容的。然而,在宋代女性文学作品中有关酒的诗词却多达110首,是此前所有朝代的20倍。在宋代女性文学的审美活动中有关酒的内容十分丰富,她们在金樽美酒中挥洒着对春天渴望、热爱的情怀,融汇着对自己青春生命的珍惜和礼赞。
第一,感春。宋代女作家在酒的意象里涵蕴她们对美丽青春的赞美和韶华易逝的忧伤。如朱淑真《除日》:“爆竹声中腊已残,屠苏酒暖烛花寒。朦胧晓色笼春色,便觉风光不一般。”这首诗营造了除夕红火热闹的欢乐气氛,这时期的作者正值青春年少,过着无忧无虑的生活,只有着对节日的欢乐氛围的沉醉和对未来的美好憧憬。我们再来看朱淑真成年之后写的一首《除夜》:“穷冬欲去尚徘徊,独坐频斟守岁杯。……且是作诗人未老,换年添岁莫相催。”此时的作者,非但没有了少年时期过年的那份快乐,而且在岁月催人老的恐惧心理作用下,增加了对岁月的依恋珍惜的厚重情怀。另一伤春惜花名作——李清照的《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词一开始便写酒:“浓睡不消残酒”,“浓睡”而“不消”说明饮酒过度,也说明了作者没有休息好,原因不得而知,但可以肯定她一定是心绪不好。这一篇与之前的伤春之作相比,显然伤感的程度加深,这里显现出女性在对自然韶光的审美中无法拥有永恒美的矛盾,延展到了对自己日益流逝的青春无法完全占有的忧伤。
第二,送别。在宋代女性文学中,酒也反映出送别时的悲伤,酒意象也涵蕴着宋代女作家送别怀远、爱情缺失的痛苦,再现了她们生命最真实的意蕴。刘漱奴的《秋蕊香》如是说:“别离滋味浓如酒,著人瘦。”岂不是言简意赅地以酒来比喻相别之苦,而显得如此形象生动?李清照的《青玉案•送别》则将离情表现得更为深沉、浓烈:“征鞍不见邯郸路,莫便匆匆归去。秋风萧条何以度?明窗小酌、暗灯清话,最好留恋处。……如今憔悴、但余双泪,一似黄梅雨。”这里作者将“征鞍”远去后凄凉孤寂的相思苦痛,寄托在对“明窗小酌、暗灯清话”的共同温馨生活的忆念之中,使如今泪如黄梅雨的憔悴形象更为突出。作者在表现别情上,以酒为意象勾画出往昔美好生活的画面,深化了离情别恨的程度。
第三,思乡。酒也常被她们用作反映“漂泊零落醉异乡”的工具,她们在无奈的饮酒中表达着亡国之恨、流落之苦,创造了女性文学思乡主题别具情怀的审美风范。在强烈思乡感情的痛苦煎熬中,李清照饱尝着异乡沦落作客的孤独况味,酒成了她慰藉心灵、平衡心态的惟一良药:“故乡何处是?忘了除非醉。沉水卧时烧,香消酒未消。”《菩萨蛮》只有在酒的麻醉中她才得以暂时摆脱思乡之苦。陶明淑《望江南》中将“别君容易见君难”的惜别与“何处是长安”的思乡,都托付给真醇浓郁的酒,将思乡的情感融入到朴实的语言、丰富的底蕴和“把酒泪先弹”的形象之中,从而使酒的审美意象显现出涵蕴深厚的丰富性和广泛性。
第四,遣愁。宋代女性的那一杯苦酒里,更是理想远去后的痛苦与无奈。她们找寻不老青春,蓦然回首却发已斑白;她们渴求幸福生活,却只能在平庸与痛苦中虚度余生。朱淑真的一生是失意的,“她自幼聪慧,才色兼备,不幸嫁与一位志趣不投、才学短浅的庸官为妻,郁郁寡欢,抱恨而终。”她的《月华清》中,一句“向花时取,一杯独酌”,道尽自己的孤寂凄凉。于是酒在倾泻宋代女性情感的失意而外成就了另一种悲情,即理想远去,现实失意。这里也显现出了美的价值中的悲剧价值,个体的力量在经历对现实的乐观追求和意志反抗之后,最终毁灭、消亡,岂不正是那个时代女性一致的归宿吗?由此,酒也使得宋代女性的作品不仅纤细、感性,而更传递给人一种难以言说的怆然之感。
总的来说,从宋代女性文学中感春、送别、思乡、遣愁等各种酒意象的描写中,使我们千千万万个读者看到了宋代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看到她们对封建礼教的叛逆,正是这种女性意识的觉醒,酒文化的审美价值才在宋代女性文学作品中得到如此广泛而又深层的挖掘。因而,宋代女性杯中斟满的酒,寄寓的是她们无所安顿的生命,对青春的向往和叹息,对故土的思念追忆,通过酒意象而展现的作品,既具有时代的广泛性和厚重性,又具有浓烈的悲剧审美色彩。

参考文献:
[1]赵连稳.宋代妇女女性意识的觉醒[J].中华女子学院学报,2004年12月.
[2]舒红霞.女性审美文化——宋代女性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4年.
[3]戴干明.论宋代女性文学的审美[J].作家杂志,2008年.
[4]舒红霞.古代酒文化中的宋代女性文学思乡主题[J].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年.
[5]徐燕婷.宋代女性文学与酒文化[J].消费导刊•文化研究,2008年.
[6]张奎志.文化的审美视野[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7]张海鸥.两宋雅韵[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年.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