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有人体美。人体,作为一种艺术对象,几乎从来都是人类艺术活动中最重要的。
人体形态一词,有两个含义:一是指相貌(即脸及全身长相),一是指姿态(即面部表情和身体举止)。用个俗艳一点的词来说,人体形态美就是指美色和风度。现在流行在艺术理论(特别是造型艺术理论)界的,常有用“人体美”这个称谓的。由于我认为它内容有所局限(即有“体”而无“态”、有静而无动),所以我没有采用。
在人类历史上,关系到人体形态美方面的论述,古往今来实为不少。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以数框解自然,认为人身体中充满了“数”,继而演成所谓的黄金分割法,并认为以此法所设计的古希腊柱式中充满了人体美(古埃及也是这样)。古印度以佛普度众生。佛之相无比美妙,大有讲究。大藏经中阿含部十一中所载三十二相经即证。中国古代有关人相的数术之论古往今来绵绵不绝。其对人的相貌行为举止观察的细腻程度令人称绝。到中世纪,随着绘画艺术水平的提高,东西方各自发现了人面“三停五眼”的规律。在中国画论中特别值得指出的是有关形神兼备的理论,一直启迪着画家们见微知著。李渔《闲情偶寄》中的情态之论,始开动中识美之先声。到了近代,随着科学的兴起,西方开始时髦起颅相学(亦即现在有云形态心理学者)。据说其弟子万千,书以吨计,但终因所据未足,现在业已衰微。而生物学巨擘达尔文异军突起,他的《论人类和动物的表情》一书至今是情感心理学中的一块里程碑。在艺术界,狄德罗、布莱希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表演理论,或多或少都涉及到人体形态美方面的问题,但并不作为重点。在他们看来,只要会表演,长什么样子倒在其次。而现代认知心理学开始对此问题有所觉醒,如有关身体映象(bodyImage)方面的理论,开始讨论自我形象在个人心理成长中的作用,但又多从大处着眼,循科学统计之方式,未得妙处。
不过,古往今来,纯美学理论宏篇巨制,论及象人体形态美这样具体问题者可谓寥若朗星。固然,每一种美学理论,理当都应适用于人体形态美,但鲜有听说现代选美、选模特、选影视演员、美容美发以及有关人像摄影、绘画等艺术部门,在实际使用哪家高论。由此可见,这之间缺少一个过渡层次,所谓“中程理论”。
由于对这些皇皇之论的不大重视,代之自发而起的则是服装、美容、美发、摄影等行业的一些人体形态美学理论(技巧型的)。当然了,可以不客气地说,这些理论一般不具有人体形态美学层次上的系统理论的水平。
我希望能把我的人体形态美学理论建立在一个较为坚实的基础之上,所以我所选取的历代人体形态方面的理论则基本上是以具有较为确实(不一定是准确)的推断为标准的。这和有些理论从什么《诗经》以及历代文学作品中的描写性言辞中取证有较大不同,也和有些理论从普通个体的审美感想性文字中取证相异。
根据以往人类思维的成果和现代美学及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思路,我试作以下公设:即人的人体形态美首先是基于人类自身的生物基础;人在这个基础上生长发育,然后形成思想和人格;个体人格的集合即是社会。在这三大基础之上,再作一理论探讨。
人有人体形态美,这首先要具有一实体。这实体就是生物学上的人。他由骨骼和肌肉组成(当然还包括脏器)。骨骼和肌肉的动态和静态,形成人的形态外表。这一整体作为对外表达的主要部分是人的脸。
人的面部结构的基础是骨骼(不动部分)。骨骼因人种和地区、民族的不同而有一定的差异,但这种差异在同一文化圈中往往习以为常。
在不考虑面骨的种的差异的基础上,我们还会发现,人面骨还有型的差异,按中国人的说法,就是甲、申、由、风、国等字形的脸型。脸型的差异是人们主观为人面部造型进行分类的结果。在各种文艺作品中,在人所接触到的人中,不同脸型的人给人以不同的社会印象。从几率的观点看,各种脸型本不应有美丑之分。但是,人在对所见的各种人综合之后得到一个基本型(如欧洲人推崇椭圆型)。这个型对一般人来说是代表人的脸型平均之共性的,具有人类趋同性所追求的特点,即所谓典型,因而具有美感。
感情的表达主要是由面部肌肉完成的。表情肌发于骨而止于皮。它牵扯面部表皮形成各种形状和皱纹,以表达人的情感。如将其按功能作一区分的话,有几种表情理论可资依据。为了区划的方便,我把它分为眼周围肌、鼻周围肌、口周围肌和其它肌四大部分。
根据动物的防御本能原理,我做这样一假设:就是当御敌时,动物肢体前段表皮因紧张和防止出血而聚集。由于面部最关键,因而拥向面中心(许多动物都有炸毛的特点即证)。因此,一般不好的表情(如怒、恨、蔑等),都有以鼻为中心的肌肉运动促使表皮聚合的现象。根据达尔文表情的相对性原则,一般好表情(如爱、喜、笑等)则有面部表皮张开和向脖颈部退后的特点。
肌肉用进废退,面部肌肉和表皮皱纹也是这样。凡常使用的肌肉,则有不同程度的丰满和隆起,表皮皱纹也相应有所增多。这对形成一个人的仪表相当重要。颐颊丰满的脸给人以善意,这是因为常笑者颐颊丰满。睫毛深陷,眼圈呈圆型者给人以恶感,因为常瞪眼则使得眼睫肌发达(或者说常作这种表情)之人有上述情形。
肢体骨骼和肌肉的功用情况自然与面部无本质性区别。我把肢体分成五大部分。它们是手臂、胸肩、脖头、腰胯、腿脚。但有所不同的是,肢体运动的表现主要不以肌肉发达为标识,而是更多地以灵活为特点。譬如手臂灵活的人,多呈现劳作的灵巧;腿脚灵活的人,则多呈运动的机捷;腰胯灵活的人,给人以性能力强之感(即显得风骚)。
表情和举止中的骨骼、肌肉和皮肤,绝不仅仅在静中表现出含义来,更在动中传情达意。这种运动维量包括以下三个方面:一是速度,即反应和运作的机敏程度;二是参与运动的各部分要素的组合,即达成运动的线路,也就是在表达中的个性特点(如女性步态和男性步态不一,首要因素就是男女骨盆和腰胯部肌肉的力量不同);三是所达到的运作极点的极端程度,比如在大笑时,笑肌的收缩极限程度不同,给人笑态的印象就有深有浅。
我认为,人类的男女性差异,在生物学上,是类差异之一种;在美学(本专题即人体形态美学)上,同样也是类差异之一种。它不能左右人类的审美感觉。这也就是说,我们认为某个个体是美的,首先是把他(她)归入类中并在类中比较和判断,而不是因为其属于某一类而美,或不属于某一类而不美。
无可回避的,在谈到人体形态的生物学基础时;还要涉及到人的病理学特征,即人体形态中所显现的不健康特征。显然,病态的表征对于人体形态美有着特别重要的意义。首先,它表达人对个体健康状况的理想;其次,它表达人类社会生活对人个体的某种审美印象,譬如病态美的问题。
就以上的中心,我拟说明三点:一是个体作为存在物所赖以生存的各个部分的基本作用;二是个体在类中所呈现出的位置,也就是类对个体的规范作用;三是个体在处于某种变化时与类的一般型的矛盾及作用。
从人的心理发生(学习心理学)来看,人的行为源于模仿。个体行为是在幼年期通过对(人的)环境之模仿达到交流的。人的情绪及情绪表达、行为及肢体运动只是这种模仿的本能基础。不论人类第一次发生心理学意义上的行为是什么样的及其价值如何,人类现在的情况就是如此。
发音说话是人类模仿的一个重大方面。由于本专题的研究方向的原因,恰巧要舍去这一方面,而研究对本专题更为有关系的另一方面,即人在概念语言表达的同时所进行的身体的非语言表达,亦即和近二十年流行起来的“体式语言”(bodylanguage)有关系的人体形态美学方面的问题。所谓体式语言,就是人们在进行概念性语言交流的同时,肢体和面部为辅助这种交流所作出的各种姿态。
体式语言的有关具体语词问题在此不加例论,但在研究这些语词的基础上,人们业已发现体式语言和概念语言一样,有着个体差异(所谓语言不同于言语),也就是个体的个性特点。我作这样一假设:即人们体式语言表达的相同部分是随文化变迁而变迁的公共体,删去这一部分所得到的部分可视为个人在个性成长中的肢体表达。这种肢体表达有相当一部分是随各种环境偶尔发生的,而有一部分则不随环境变化而经常出现,或者说它的出现几率十分高。这种经常出现的东西就是个体的表情和举止特征,亦即人的(士)美色和(士)风度。
在作这一推论的同时,我们可以很容易地发现人的表情和举止特点在幼年形成期有家族遗传的特征,在少年期有受外力(暴力或强力人物)塑造的特征,在青年期有理想化(模仿理想人物)的特征。幼年期的家族遗传是决定个体形态特征的基础。由于个体在生理上受到父母的遗传,因此其在模仿父母(也包括近亲)时有着天生的基础。在这种模仿中,在我们的文化圈内,我们多可发现婴幼模仿父亲的比例远远大于模仿母亲的。即便是模仿母亲,这个母亲在家中也往往处于发号施令的地位。对于这种现象,我们大致可视之为是人类天生的顺从性心理的一种表现。
随着个性心理的成长,我们自然会发现男女性心理差异以及青年期、中年期和老年期的差异等等。也许有人会强调,性心理差异主要是生理因素,其实,问题的关键在于看这种差异有无随意性的变化,因为生理现象是不随文化差异而变化的。现代人类文化学者的野外工作业已发现,在母系社会的原始部落里,男女性(尤其在仪表美姿方面)的心理状态与我们文明(父系)社会恰恰相反。
由于人格心理状态的差异,因此形成了人体形态美的差异。不同的人格当有不同的形态,人类并不追求人体形态美的同一性(即使在个体身上也如此,尽管他有着很强的同一性)。
在人格的诸差异之中,最值得一提的是个性理想追求的差异,因为这时往往个体正处在人体形态美的高峰期(亦即我们一般认为的人的最美好的金子般的青春期)。这种差异有主观追求和客观认可两方面。就客观方面来看,不同的人对主体有着不同的评价;就主体来说,每一个主体由于形成的环境不同,所追求的风格也有着重大差异,即使是双胞胎也是如此。
个性心理差异之中最重大的差异是两性心理差异。这种差异源于生理,发展为人格心理的性差异。在人体形态方面,则首先是第二性特征的标志性。这是最明晰可鉴的。其次则为性生理差异造成骨骼和肌肉一脂肪差异。这种差异造成了肢体运动当中的姿态差异。值得注意的是,在面部表情中,性心理差异的表现有异于肢体表现,即掺有了两性社会心理差异的色彩。在静表情中,生理差异大于社会心理差异;而在动表情中,性社会心理差异的成份明显呈现出来,表现了极强的后天造就的色彩。从这里也可以看出后天力量之巨大。尝闻有狼熊孩之类由野兽养育的人类后代。其静态时,面部除肌肉因野性生活而呈现出的发达部位有异于人类之外,无甚巨大不同,但在有情绪表达时,则可见到其兽性大作即证。
个性心理差异的一个决定性因素是个性理想追求的差异。理想追求的差异是人体形态美审美感受差异的唯一基础。这也就是说,我们人类有着大致相同的审美理想,但在具体进行审美观照时又有着小的差异。接受美学对此有独到的研究。在一般艺术里,创作主体可以任意改变作品中的可调因素以适应主体的个性特点,但在人体形态美学中问题发生了一点小小的变化,即“创作主体”(个体的主观)对“作品”(个体自身)的“安排”是在自我形成之前就基本确定了的。一旦主观在自我的主导之下发现自体需要调整,此刻往往为时已晚。脱胎换骨是不可能的了,只有进行一点“小修小补”的工作。这就是后文说到的“不同情态的映入映出”。
从人的个体性格到整个人类的本性之间有个过渡性关系。我把这个关系作大致是这样的表述:即个体人格组合成社会集团人格。(当然,社会集团也有个层次的问题)。社会集团人格组成民族性格。民族性格组成人格的文化模式。人格的文化模式中的共性部分就是所谓人的本性。
由此可见,个体人格是纯自由的,是可以任意塑造的;而人本性又是高度抽象的,仅存于哲学和生物学的人之中。因此我认为可进行三个层次的研究:一是生物学的人,一是个体人格,中间的过渡部分我把它归结为人的社会——文化模式。
我以为,人之美在相,相之美在情,情之美在态,态之美在交流。前文所云一切基础被理解为为了人的情态交流恐不过分。因为情态交流是这样的重要,它将形成社会交往关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方面。
个体当显现在社会中时,形成千奇百怪的社会关系,根据以往社会伦理学的结论,在这种关系中所形成的人生观可分为善恶两类。这些善与恶反映在人体形态上,首先是个性骨相的映入和映出。即个体对各种基本型的人的善恶感觉偏离平均几率的差值,使个体对不同型的人有着不同的印象,其次就是不同情态的映入映出。
这里说到了“映入映出”。所谓映出,自然是个人对环境的影响。这里重点谈谈映入问题,即环境对个人的影响,亦即人体形态美的校正。前文曾谈到人体形态源于模仿的问题,但随着自我的形成,这种模仿变得不再是被动的了。它是在自我人格形成的基础上的一种自我完善和自我追求的表达。这种校正的特征是:在不自觉时具有精微性和整体协调性,也就是说,它的形成将使大脑皮层对于各部分的肌肉组合生成极细致的和不易更改的动力定型。而在自觉期的校正,其则有矛盾性和整体不协调性。所谓矛盾性就是指有意识地更改某一部分而不大可能使全身与之匹配,特别是在生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候(而不是走上坡或走下坡的那种情形)。这时我们往往看到某人姿态上有了不顺畅的变化,不免有些滑稽可笑即证。
情态交流方式是有文化背景因素的。尽管情感学家们发现表情有泛人类的特性,但不容否认,体式语言学家们指出了体式语表达中文化的、社会集团的、乃至于个性的差异。即使是自由表达的人格,从总体上来看,说其有一个文化背景性因素也恐非为人之所不接受。
文化之差异是大背景。如把圈子缩小,我们会发现地区与地区之间的差异,民族与民族间的差异和社会集团的差异等。
这里重点谈一下社会集团问题。说来有趣,尽管人的体态与表情性有着不太多的表达部位,但却可以强调出任何一处细微的差别。它可以找出任何生理的和个性中的重点加以符号化,使之具有可辨别性。譬如,谁都可以清晰地辨别出工人、知识分子、农民等不同社会生活层次中的人,这些层次性的区别的特点是在人体形态中的较为定型化和指向性,即不论如何掩饰,其信息也悄然流出,因而绝非标识性的那种。但随着这种区别的细致化和困难化,情况发生了变化,特别是某些特别需要识别性的小型社会集团,如某个派别支持者、某种流氓团伙等等,其可识别的符号性便加强了。尽管这也是一种自体表达现象,但我想它恐怕更接近于服饰等我称之为带有道具色彩的艺术门类,在此,我将其排除出本专题的本体论研究之范围。
据以上论述,也许人们会认为我在这里又在强调差异。当然,这种差异是明摆着的。可我想探索的却是其反面,即人体形态美的趋同性。因为凡是社会团体,其自身内部就是一个小社会。在这个社会中,人们自然要求一种协调和统一并排斥不协调的一切。有意思的是有人据此就得出结论,认为社会生活中各集团的美的趋同性是唯一的。这当然不对。因为这样一来我们就无法解释某些跨集团甚至跨文化的美了。人类表情的泛文化性也就完全失去了意义。
以上,我们从人的个体发生、发展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历数了人体形态美的几个发展阶段。在此,我们将进入结论部分。
我们先从关于思维和美的本质问题谈起。
根据迄今为止人类对思维的思考,有个共同的认识,即人类的思维有两种表现方式,一是递进式的推理思维,一是跃进式的悟性思维。
尽管美学界对美的定义问题经过几千年的争论而近乎于平静,但美有一个特性却被基本认可,即美的观照是瞬间的,是悟性的,是直觉式的。当然,这在人体形态美中就表露得更加清晰。美与不美只在看到他(她)的一瞬间就产生了,没什么分析。当然,从长期相处中,从有情人的眼中,也有美,但那已是经过多少次分析,也就是说,对那些有特别含义的符号加以实证性的理解之后得出来的——已经是功利性的了。当然,我不否认有用即美的方面,但从本专题开始时的定义出发,我拟排除上述那种对人体形态美的认识的研究。因为很明显,那将使得本专题无限制地展开下去,就恐怕将涵盖人类所有的知识所得,这样我们就显然从本专题走远了。
这里还有一点需要说明,即美的定义既然还不存在,又何以用范畴涵盖美呢?我以为,美的定义固然没取得一致意见,但现实中的审美经验却是明显存在的。本专题研究不是对美的本质的探讨,也不是对具体某个部门审美经验的初级总结,而是用多学科的方法给美的哲学和美的实践之间架一座桥梁(中程理论)。我不打算在美的定义中去寻找美的本质。如果我们认为美是存在的,那她就必然存在于审美的全过程之内。至于人体形态之美的全过程,就是前文分析的人体形态美的三大基础。因此,用范畴法恰到好处。
我对使用人体形态美学范畴规范人体形态美基本上出于如下考虑:在人的发展阶段上,生物个体的人,社会关系中的人和个性自由发展的人有着不同的特点。对于生物个体的人,其美,我们是用观照自然美的方式进行的。自然美的审美感知方式和内容有许多种,但对于生物有机体的人自身则多是从典型这样一种观念出发的。对于社会关系中的人,不屑说了,单用一个善字即可涵盖。对于个性自由发展的人,我想,参照现代人格心理学和人格哲学的观念,我以为用稍有抽象含义的自我理想和自我人格定位理论就可述其主旨,于是我作如下推论:
对于生物学上的人,我们人类有用平均法感觉人个体、性个体、年龄个体的印象本能。我认为这种方法是典型法的最一般用法。凡接近或符合这个抽象体的即为美的,凡远离或有缺损的为不美。原则上,这对每个人都应适用。
对于社会关系中的人,凡在人体形态中表达出某种善意者,即为美。当然,这里的善是哲学意义上的善。它是受社会集团、教育程度、为人方式等因素制约的。但它具有一种求同性,尽管是在某个范围之内。
对于个性自由发展的人的心理过程的解释多种多样,我最欣赏本能论,因为这个理论十分纯粹。本能——恋生恋死情节——性差异——个性差异。这是一个逻辑的推论过程。把这个体系应用于人体形态美学领域,我以为首先应当强调的就是差异。最重要的当然是性差异。恋生恋死情节的外在表现恰好适用于它。至于个性差异,则是在性差异基础上的又一差异。它导致了人对自身及周围人格理想的不同。这也就是人们对同一形态美外在形象感知的审美差异的最不可捉摸之处。但是,尽管如此,它也是有原因的。它也要受到一个范围的限制。这个范围就是人体形态美观照的顺序性。
经过前文我们结合人体形态美观念对人个体成长过程的剖析,我们可以发现人体形态美的分类上有这样一个过程:即生物学上的人——生理学上的人——人类学上的人——文化模式中的人——人的民族性——人的地域性——人的社会集团性——人的文化水平和生活方式——人的个性——个性主体熟悉的合乎理想的、善的等等的造型。这是一个观照顺序,也就是说,在前一环没发生问题时,我们的观照力就往前,越过它而达到下一环,直到最末的造型性的环节。如果某一环出了问题,我们审美观照力就立刻停留在该处踌躇不前,往后的诸环节就无从谈起了。
最后一环落在“个性主体所熟悉的造型”上。这个造型是什么?我认为就是个性主体在生活中对个性分类的熟悉的理想的善的型。我们知道性格分类的方法和类型是很多的。即便是这样多,也都是一个“大概分分”而已。因此,个性在对自己认为最美的选择上是神秘的。本专题只能达到对共性的分析,对纯个性的分析只有个体在对人体形态美学理论习得之后自己去进行了。
来源:文艺研究 1991年3期
作者:朱信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