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表现主义 十二音作曲法 传统音乐 无调性
应该说勋伯格与传统音乐之间有着极强的传承关系。从作品当中可看出他精通传统音乐,作品中复调性极强,因此在演奏时必须突出演奏巴赫音乐的那种清晰的声部走向,尤其要进行严谨的分析。从作品23中的第五首《圆舞曲》是历史上第一首用完整的十二音序列写成的划时代作品,从旋律到支声部,每个音都在十二音序列里有出处,旋律跳跃大,这种扭曲带来一种心的动感,虽然没有了重复出现的三拍子伴奏音型,但典型的维也纳圆舞曲的韵律还在,可谓形散神留、轻盈之上多了几分诡异。整个《五首钢琴曲》除了前面讲到的复调性很强外。还带有晚期浪漫主义的激情,更夸张、变形、甚至怪诞。演奏这样的音乐,要非常感性,是那种超越了理性之后升华了的感性。
随着两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欧洲形成了与过去惊人不同的音乐环境。许多新的国家正经受着内战、外国入侵、反革命以及经济危机——其中1930的世界危机是最严重的。即使欧洲作曲家有这样或那样的想法,社会和经济条件都不允许他们创作豪华的歌剧和不朽的管弦乐作品。而所有这些方面的最大获利者是美国。美国比以往更富有也更加强大:对于音乐家而言,美国可以提供比世界任何地方更多的财力和政治安全。希特勒掌权和第二次世界大战导致了勋伯格等外籍作曲家,涌入的潮流,从而刺激了美国本地作曲家。他们希望自己同奥地利德意志圈子里的作曲家平起平坐。应用本国的名歌和舞曲,或者在创作乐曲中模仿他们的风格,这种有民族色彩的音乐还是常常由于其新鲜的异国情调而颇有吸引力。同时,这些外籍作曲家也从雷格泰姆和爵士乐的和美国的语言中吸取营养。
应该说,不少晚期浪漫主义音乐一在不知不觉中走向无调性,早在瓦格纳的笔下,变化音的旋律线与和弦进行已产生找不出调中心的经过句。勋伯格在有调性范围内发挥了变化音的最大可能,下一步,自然便是割断与调中心的关系,不再把其中的某几个音视为自然音阶的变化音,平等对待八度中的十二个音。从采用极端变音化以模糊调性到自由运用不协和音的无调性,在勋伯格身上是一个渐变的过程。1914之后长达七年的时间,勋伯格才认识到,在一个作品中只用这样一个十二音音列不仅使每个音都不比其他音多出现,从而保证绝对的无调性。单一的音列,通过节奏变化、逆行、转位、移位、纵向(和弦形式)或横向使用,处理成卡农的或成为一种固定音型,完全可延伸成无调性作品。例如:在写《五首乐队曲》中的第三首是,绘画当中的可见形象与他脑中的音乐概念联系在一起:早晨的太阳照到平静的湖面上闪闪发光。运用十二音音列的和声流的运动非常之慢,好象静止不动,不同的音色使他带上柔和的闪光。
表现主义艺术的特点是绝对强烈的感情和革命化的表达方式。这两个特点都体现在勋伯格的《期望》中,其中有着强大的感情力量,采用的乐汇不协和、节奏裂变成原子,旋律支离破碎、配器古乐汇非主题性。可以说无调性音乐风格很适合于恐惧和不安的情绪,而勋伯格音乐的基本内容就是“恐惧”:在人类发明轰炸机以前,他已经把躲在防空洞里人们的情感表达出来了:他经常是听众了解到。这个世界并不美丽。勋伯格自己说:“艺术就是那些亲身体验到人类命运的人的困苦呐喊。”
从勋伯格后浪漫主义作品可以看出,他将印象主义的和声效果与晚期瓦格纳自由的不协和音,与复调手法相结合,朝着非序列的无调性及序列音乐发展。勋伯格认为德彪西的和声没有结构意义。常常为气氛和色彩目的服务,他自己则赋予和声一定结构作用,让他们“结合音乐的功能,变成建设性因素”。勋伯格最终与调性。与传统音乐决裂,用新的、无调性手法,创造了一系列音乐作品。1923年的《钢琴组曲》是第一部完全采用十二音技法的作品,共用八种不同的音列形式,所有音列首尾的音程关系都是三全音。组曲的各个乐章均为古典组曲常用体裁:前奏曲、缪塞特、间奏曲、吉格等。反映了勋伯格一方面破坏旧法则,用新的原则来构筑音乐,另一方面,仍然与传统体裁形式保持难以割断的联系。
尽管勋伯格的作曲手法在形式上错综复杂,他始终相信自己的方法是正确的,这个信念支持了他,并给予了他强大的力量。正是为了让观众感受到创作者内心的强烈感情,勋伯格把一切的注意力集中于作曲法的基本问题上,对20世纪音乐思想的方向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