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视剧歧路简介(歧路电视剧)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24 23:57:49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54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歧路彷徨的北京电视剧

北京电视剧的危机
  北京电视剧这几年红红火火地论文联盟http://在中国电视剧界风光了一阵,处处开风气之先。1991年第一部长篇室内电视剧《渴望》风靡全国,大批室内情节剧如雨后春笋般在全国出现;1992年北京电视艺术中心推出第一部长篇电视系列剧《编辑部的故事》,中国电视喜剧创作从粗俗的滑稽走向了真正的喜剧幽默,于是不少以语言调侃为特色的系列电视剧开始批量生产……但是,北京电视剧这种强劲的势头如今却有强弩之末的兆头:1993年初,两部早已沸沸扬扬的电视剧《皇城根儿》和《爱你没商量》几乎同时粉墨登场,但前者虽情节起伏曲折、扑朔迷离,却因头绪纷繁、故弄玄虚而使观众大失所望;后者制作精美、惨淡经营,也因其节奏缓慢、故事单调而难孚众望。1994年,虽然《北京人在纽约》使北京电视剧似乎又重现出昔日的辉煌,但紧接着《海马歌舞厅》《请拔315》《广告人》等早就被“炒”得热热腾腾的电视剧终于露出了庐山真面目,因为它们的粗制滥造、模式化、雷同化,既缺乏生活情趣也缺乏艺术韵味而受到观众相当强烈的批评,《戏剧电影报》甚至根据观众的反映,把《海马歌舞厅》评为当时最差的电视剧。北京电视剧的那种“王者”风范几乎荡然无存,观众的批评和不满为北京电视剧的危机敲响了警钟。而西安的《半边楼》、广东继《商界》《公关小姐》《外来妹》等之后推出的《情满珠江》等电视剧,没有仅仅停留于编造各种世俗故事和人生传奇,而是关注现实矛盾,透视社会变迁给人们所带来的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的冲击,与观众共享对现实的体验和理解,引起了社会强烈反响。这为人们反思北京电视剧创作的趋势和走向提供了参照。人们已经开始意识到,如果北京电视剧不能从误区中走出,那么它昔日的灿烂就将一去难返了。
  人们已经意识到,对于北京电视剧来说,它最致命的误区就在于它那种越来越被强调和被夸张的市民化倾向。《渴望》显示了电视剧作为一种大众文化所具有的巨大潜力,但也使不少电视剧制作者错误地把情节化当作了大众电视剧最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唯一的途径。因此,北京电视剧近年来越来越热衷于编造种种古代和现代的传奇故事,电视剧与我们实际所生存的境遇越来越远,它不再关心大众现实的人生体验,不再关心对我们所面临的世界的改善和改造,甚至也不再留意于任何意义上的艺术创新,许多作品都已经失去了精神震撼力和艺术震撼力。曾经具有凝重恢宏的文化传统的北京,电视剧日益蜕变成了一种媚俗的、无关痛痒无足轻重的、只能供人们在休闲或无聊时消遣的廉价“消费品”。
  改革背景下的文字游戏
  北京电视剧创作上的随意性和胡编乱造,直接导致了一批缺乏艺术深度和艺术个性的情节剧的泛滥。从1993年的《皇城根儿》《京都纪事》到1994年的《海马歌舞厅》《请拔315》《广告人》等,它们都不着力于人物形象的塑造,更不用心于艺术境界的营造,也不追求现实表现的深度。不少电视剧都把争取观众和取悦观众作为创作的第一使命,力图满足消费者实用的精神消费需要。电视剧成了一种讲故事的叙事游戏,正如游戏机的原理一样,这些故事也是按照事先设计好的叙事程序操作的,它用表面上的千变万化掩盖了实质上的千篇一律,通过对观众无意识欲望的调用,为大众制造快乐原则的狂欢节。当观众观看这些电视剧时,就像玩游戏一样,他们也是在“玩”电视:没有时间感,排除了历史意识,也割断了电视剧与现实境遇之间的联系,电视剧成了一种自我封闭、自成体系的游戏文本。《海马歌舞厅》中那个灯红酒绿的歌舞厅,它们不过是随意用来结构情节和包装故事的叙事策略。尽管《京都纪事》在故事中调用了当今商场无义战、老夫娶少妇等社会新闻,《海马歌舞厅》的故事和人物几乎涉及到了当今都市社会的各个层面,从摇滚歌星到大腕款爷,但是这一切,在电视剧中仅仅只是一种调料,人物没有深度,场面没有意蕴,事件没有内含,对现实的真正体验都被一个刻意编造的故事所淹没了。当那个早就为观众准备好的叙事高潮到来之后,一个善恶分明、赏罚公正的结局便翩然而至,永恒正义得到恢复,叙事游戏也吹响了暂停的哨声。
  但是,这种游戏是以牺牲对现实的实际体验为代价的。一位“西方马克思主义者”在分析大众文化时曾经指出,“通俗艺术者起着明确的意识形态作用:使绝大多数人安于现状,在人群之中怡然自得,闭上使他们有可能瞥见真实的人类世界的窗口——与此同时,排除那些意识到自身的异化感的可能性以及那些消除异化的手段。”这一批评,深刻地揭示出北京电视情节剧的非现实主义本质:它将取消人们对于世界和自身的现实处境的真实感受,同时也使人们将改造世界的实践热情遗弃在那些灾变的影像奇观和天道有常的白日梦想之中。电视剧那些欢声雷动的场面实际上成了公众廉价的避难所。这当然是一种逃避,而且不只是逃避现实的行动,也是逃避对于现实的思想和意识。如此已使一批北京电视剧失去了作为艺术生命力的现实精神。我们不得不意识到,批判热情、创造精神这些昔日北京文化的骄傲如今正在消失殆尽。
  即便是北京电视剧近年来的扛鼎之作《北京人在纽约》也同样受到这种电视情节剧逻辑的操纵,对故事作了一种媚俗的叙述,而明显地破坏了它的艺术和思想品位。虽然《北京人在纽约》不仅以其营造的声画时空、优美流畅的视听效果、行云流水般的蒙太奇节奏令人耳目一新,而且通过几个人物形象第一次在电视剧中叙述了在美国的中国人的人生故事。在一种异国文化中,失去历史的深度支撑的中国人也许永远拿不到精神“绿卡”,找不到灵魂的家园……这本是一个包含着丰富人文意蕴的艺术主题,但是,这部电视剧并没有真正发掘出它的题材和它所塑造的人物形象所可能负载的现实意义、文化意义和美学意义,而是粗暴地把王起明和郭燕的人生故事作了世俗化的阐释。它对王起明的人生方式的否定和对美国社会生活

http://

方式的否定都明显地是意念化的:作品对王起明从个人奋斗始到利欲熏心终的过程的展示是先验地被一种传统的价值观念所决定论文联盟http://的,电视剧对美国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的鄙视也没有得到充分的叙事支持。因而,从本质上来说,《北京人在纽约》如同《渴望》一样,仍然是用一种模式化的传奇和类型化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娓娓动听的世俗故事和循循善诱的道德寓言。

商业化同样呼唤大手笔
  导致北京电视剧的危机的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它对电视剧商品化的片面理解。北京电视剧的商品化意识在全国几乎是最早觉醒的。《爱你没商量》尽管观众反映平平,但它以高价“卖”给了中央电视台,明显加速了北京电视剧商业化的进程。然而,正是在这一进程中,北京电视剧走上了一条歧路。它把电视剧的商业化仅仅理解为一种运作方式、一种操作方式,而完全忽略了电视剧同时还受到艺术的美学的规律的制约。
  正是在这种观念的支配下,北京一些电视剧制作者把功夫放在了电视剧的“炒”上,而不重视电视剧本身艺术质量和文化品位的提高。而他们所采用的一个共同策略就是通过传媒来进行哄抬,通过制造各种新闻热点来制造广告效应。特别是像《爱你没商量》《海马歌舞厅》等,开机或播出前早就已通过媒介作了大量的且不乏言过其实的宣传,然后,又是明星大腕云集,又是演员几易班子,把电视剧的声名“炒”得如雷灌耳。然而,制作者并没有在电视剧的创作上真下功夫,结果,各集的水平参差不齐,各集的情节大同小异,人物形象单调呆板,人物语言没有生气。因此,北京电视剧正在失去它曾经拥有的那种探索精神和艺术个性。电视语言的发展陷于停滞甚至倒退,电视剧的美学潜力受到了抑制。
  也许,这种“功夫在诗外”“未成曲调先有情”的操作方式从经济上来说并没有失败,无论是《爱你没商量》还是《京都纪事》《海马歌舞厅》,它们的集资和后来的转卖,都获得了成功,但是这些电视剧在艺术上无疑是失败的,而且,当它们的操作策略被观众也被赞助者、购买者意识到之后,这种商业的成功也许就不再容易了。
  电视剧走向大众走向市场,是电视作为一种大众传媒的性质决定的,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电视剧就只能迎合观众,向观众献媚。电视剧毕竟是一种文化产品,它担负着通过一种审美的方式传播文化、革新文化、发展文化的社会使命,否则,我们的电视剧就将与我们实际的生存体验、艺术的批判和超越精神越来越远。当它那种游戏观众和游戏艺术的本来面目被人们所意识到时,它的魅力和允诺都将被人们所厌弃,这一点,从观众对近来播出的几部北京电视剧的反映中已经显示出来了。
  艺术可以成为商品,但它决不仅仅是商品,这对于北京电视剧的发展来说,是应该意识到的教训。当京外一些地区的电视艺术家,正以咄咄逼人的气势不断地推出一批热切地关注现实境遇、表述人们在急剧变换的社会中所面临的矛盾困境和经历的痛苦、传达出人文主义精神的电视剧之时,作为中国政治文化的中心,北京电视剧的重新辉煌应该变成现实,人们期待着北京电视剧出现大气魄大手笔!

http://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