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成果展评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12 17:38:58 归属于社会艺术 本文已影响4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成果展评是检验综合实践活动是否有效开展的重要方式。如何切实提高展评的质量,充分发挥其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的驱动作用,是许多一线教师一直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综合实践活动;成果展评;属性

  综合实践活动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内容,近些年来在各级教育主管部门的倡导下开始走进课表,在越来越多的校园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以苏州为例,综合实践活动学科的开设基本已覆盖各中小学,每所学校原则上至少配备了一名专职课程教师。课程如何健康发展?光闭门造车,埋头教、使劲学可不行,得交流、得借鉴、得分享。而优秀学生成果展评则是评判综合实践活动开展成效的一个关键依据,一次集中展示。虽说过程比结果更重要,但某种程度上,透过结果可以窥见过程。校内外定期举行成果展评,可以“督促”综合实践活动扎实有效开展。作为一名专职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我认为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成果展评须要精准把握其“三属性”,方能反促课程的良性发展。

  一、成果展评的根源属性——真实

  为了展示比赛的可观赏性,一般情况下在成果展评的前半个月甚至是一个月,区域教研部门会下发文件通知,要求各校上报成果名称。此时,一些学校原本“平静”的综合实践活动教研组开始“热闹”起来,甚至临时组建核心团队,外请虎将、内挖良才。接着密度开会、集中研讨、汇聚内力、借助外力,一群教师“自得其乐”地定下了成果名称。方向明确后再去“抢位”补充收集过程性资料,选拔“拎得清”的苗子生,加班加点“排练”……这种做法在短期内也许会收到一定的效果,也许会如愿取得理想的赛绩。但追根学科初衷,着眼学科未来,此做法可谓是埋下了“定时炸弹”,说弄虚作假可能严重,但确实不可取。展示过程性的活动照片是成果展评的重要方式之一。笔者多次观摩,时常对一些学校在汇报时出示的学生活动照片的“真实性”存在质疑。有的可能经过后期技术处理了一下,但是打开搜索网页,输入关键词,竟然和网络图片一模一样!更有甚者,连网络照片角落的水印都没有隐去。而汇报时学生却振振有词,什么实地考察,什么小组拍照,全都滔滔不绝。这样的成果展示,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不利于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作风。其中有一所学校开展的活动,其真实感却令人确信无疑。他们关注时令,以《苏芡来哉——“一站式”地方美食体验》为主题,学生依据兴趣与特长自发分为四大组——种植组、加工组、研发组、推广组。接着,学生亲身体验苏芡的种植,近距离研究植物生长环境、土壤、水质、生态循环系统等。汇报时,学生的模拟展示、实境介绍等有理有据,短暂的几分钟完全可以可视化他们利用一个又一个放学后、一个又一个周末,在老师的带领与家长的支持下放弃休息时间,一起顶着遮阳帽、拿着记录表、揣着摄像机等实践器材走进田间地头,走进种植户,进行实地考察与亲身体验的情景。汇报展示时,展示的照片或许视角不佳,呈现的数据或许不够详细,但丝毫不会影响其精彩,因为“真实”始终存在。所以,我认为“真实”是成果展评的根源属性。要想毫无争议地脱颖而出,“真实”是基础。“真实”来源于哪里?来源于平时扎扎实实地开展活动,充分调动、鼓励学生去调查、去研究、去思考。过程性材料的积累不需要华丽的装饰,哪怕只是一张像素不高的照片、做得不够完美的手抄报、分析得不太准确的柱状图……都是学生实践活动成果的真实外显。残缺也是美,真实的才是最美丽的。当然,不是说成果展评时直接把这些过程材料原封不动地搬上台就是好的展示,学生需要集思广益,对材料进行优化组合。

  二、成果展评的生长属性——多彩

  一个区域进行综合实践活动优秀学生成果展评时,可谓百花齐放、争奇斗艳。展示的主题有紧扣时政时令的,如《苏州“中环”来哉》《“口罩”集结号》《幸“盔”有你》《美“轮”美“换”》;有彰显地方特色的,如《美味的海棠糕》《地方瑰宝——浒关草席》《走进镇湖刺绣》《满身尽戴黄金甲——松鼠鳜鱼》;还有关联其他学科的,如《“手”筑健康》《生活中的错别字》《力大无穷的纸》《“废物”大变身》……这些成果作品非常好,符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属性,充分凸显出其对学生思维发散、素养提升的助力作用。研究的主题怎么定?这得再次明晰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属性——综合性、实践性、自主性、探究性、开放性、生成性。教师要精准把握这六个“性”,有的放矢地开发符合学生年龄特点、兴趣爱好、知识水平的研究主题。不管是短线活动还是长线活动,教师应该始终只是活动的组织者、参谋者、守望者,把控好“度”,把更多的策划权、活动权、决策权、发言权等留给学生。研究的主题来源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可选他们感兴趣的、符合他们年龄特点的、可操作性强的、研究价值高的……譬如,我经常在开启一个新的长线活动之前对学生进行活动意愿调查,设计的表格中既有备选项,也有自主填报项,由学生独立完成。收集调查结果后,我随机请两三名学生代表与我一起画正字统计,选择度最高的自然胜出。如果出现旗鼓相当的局面,那也没关系,本学期的第二个、第三个活动也可以“预定”了。选题指导课的导入环节也是揭开活动主题神秘面纱的激动人心的环节,随着flash动画柱形图的变化,当选主题会正式亮相于学生面前。主题来源于学生的自主选择,学生研究起来自然积极性高,而教师要做的就是给予方法点拨。展评的形式也应该多样化,学生除了结合PPT汇报、活动照片张贴、实物成果展示等,也可以借助说拉弹唱等其他新颖方式。如笔者曾经看到某校的成果《苏式国粹竞代言》展示,在“苏州之梦”汇报环节,他们采用了“两儿辩席”,用辩论加Rap的形式对“是否需要传承浒关草席”产生的分歧进行微辩论。在富有节奏感、饱含自创意识的“PK”中,学生拓展了对浒关草席的认知。又如某校的成果《变废为宝》展示,在“废物变形记”汇报环节,他们采用了“模特走秀”的形式。伴随着音乐《低碳贝贝》,汇报的学生将全班同学创意成品“上身”一一展示,除了手里举着的,帽子、衣服、围裙等都是废物再造作品。因此,“多彩”是成果展评的生长属性。尊重童真童趣就是尊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发展规律。“只拣儿童多处行”,教师朝着学生喜欢的方向去开发课程资源自然不会错。一二十所学校的展评成果同台竞技,如果是同一主题,技高一筹会脱颖而出。而另辟蹊径,选择不同的主题,胜算也许更高。

  三、成果展评的延伸属性——校本

  当前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已以燎原之势在各中小学校开展,一些区域小学阶段可能五年前还只有三分之一的学校报名参加成果展评,如今基本已全员参加,有的学校甚至报两个及以上成果。以往“参加了就有奖,加把劲稳一等”的局面逐渐被打破,区域一等奖的竞争愈发激烈。如果细致研究那些“常胜劲旅”,不难发现他们对于综合实践活动校本资源的开发与使用非常到位与深入。“校本课程”,网络词库的解释是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的课程,它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对应。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国家暂无统编教材,也暂不需要统编教材,因为它是一门活动型课程,强调实践性、开放性。“校本”意味着各校要充分挖掘自己的校园文化,包括历史、人文、地理等方面。当然,或许有的学校刚刚建立,校园文化底蕴还不够深厚,但要有从“小校本”到“大校本”的眼界,积极挖掘校园周边的资源,有针对性地开发校本课程。如苏州高新区一所综合实践活动特色学校,它地处千年古镇浒墅关。“先有浒墅关,后有苏州城”,深厚的历史底蕴造就了古镇丰富的“宝藏”——大运河、梅花糕、丝绸、关席……再放眼大区域,千年苏州城中可以开发成为校本课程资源的内容就更加数不胜数了,民风习俗、美食佳肴、风景名胜……聚焦校本、研究校本、践行校本、展示校本,成果展评定有别样的风采。笔者曾经有幸参加过一次在陕西西安举行的中外课程建设峰会,江苏省综合实践活动特级教师徐燕萍老师执教过一节示范课“带你游西安”,西安对于当地的学生而言是再熟悉不过的地方。作为一名外地教师,徐老师在课前做足了功课,可谓是把西安研究了个“底朝天”。对于这样的展示机会,她没有选择自己熟悉的江苏元素,而是就地取材,选择了“西安”这个“大校本”,课堂上学生们有话讲、敢讲话,课堂气氛相当活跃,一句句精彩的发言在课堂上不断闪现,一个个稚嫩的脸庞露出的是自信。“嗯,你的推荐很精彩!”随着徐老师的点拨引导,这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堂似乎变成了“西安旅游交流会”。“校本”是成果展评的延伸属性。学校开发利用好适合本校特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灵活多样的校本课程资源,可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以“校本资源”为基点,还可促使学生走进社会、认知社会,关注社会问题,增强社会责任感。校本资源开发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诸如课程脱离社会生活的弊端。同时,扎扎实实开发校本资源,可以引导学生把综合实践活动与社会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在实践中自主学习,形成完善的思维架构和创新能力,使他们与自然、社会融为一体。综上所述,基于真实的、多彩的、校本的综合实践活动成果是有根基、有营养的,而且是朝着有阳光的地方茁壮成长的。学生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沃土上,从懵懂无知走向一知半解,再走向豁然开朗,最后走向能言善做,核心素养会得到全面而有效的提升。作为新时代教育工作者的我们何乐而不为?教师们精准把握课程指向,咬定青山不放松,综合实践活动定会成为一门焕发无穷生命力的核心课程。

  参考文献

  [1]郭元祥.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回顾与前瞻[J].基础教育课程,2010(05).

  [2]张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问题与意义[J].教育发展研究,2005(01).

  作者:周晨阳 邓小青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社会艺术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