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是在什么规范指导下进行的(华北水利水电大学通过工程教育认证的专业)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19 23:36:25 归属于水利论文 本文已影响669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工程教育认证对于推进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加强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在参与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过程中,有必要对国际认证组织、认证内容和认证标准进行充分的研究。通过分析目前工程教育认证的情况,介绍了参与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和重要性。建立了适应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以“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坚持持续改进”的水电水利工程专业体系,并从培养目标导向和持续改进措施方面进行了论述,提出了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实践创新型高等工程技术人才的教育教学持续改进体系和机制,为新形势下高等工程教育的教育教学改革、专业课程体系建设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高等工程教育的规模迅速扩大,培养的工程人才也数以万计。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城镇化发展迅速,人才的培养模式也发生了变化,从以前的专才向现在的通才转变,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提高工程专业教育的质量、建立完善的高等工程教育教学体系、加强工程教育与工业界的联系、促进工程教育的国际化是当前我国培养创新型工程技术人员的重点[1]。这样既能满足我国社会经济迅猛发展的需要,也有利于参与国际竞争。

  在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建立高等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与国际工程教育体系接轨,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和制度创新的一项重要举措,同时也能获得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机构的认可。因此,建立国际工程教育互认制度,已经成为教育界、工程界的广泛共识[2]。而《华盛顿协议》是世界上签署时间最早、最具影响力的国际本科工程学位互认协议[3]。

  为了实现《华盛顿协议》的目标,各缔约方都在“实质等效性、工程教育资格及工程人员执业资格互认”的基础上制定了各自的认证标准。为此,我们有必要有对国际认证组织、认证内容和认证标准进行充分的研究,并在适当的时候建立与国际认证制度具有实质等效性、工程教育学历互认的高等工程教育认证体系,是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参与国际竞争的重要基础。

  参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不仅需要高校将教育教学质量量化管理,还需要教育机构发现教学环节中的问题并进行持续改进。这也是《华盛顿协议》缔约方在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中最重要的特征,即强调“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坚持持续改进”的教育教学理念[4]。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行业,应当面向当前的工程教育战略目标、着眼于未来重大水利工程的发展、响应卓越工程培养目标,配合国家“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培养一批适应经济社会发展、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质量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才,它要求培养的人才既能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能获得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机构的认可。

  二、参与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意义与重要性

  所谓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根据《华盛顿协议》的相关标准和要求,形成具有实质等效性的国际性认证标准程序和方法,这要求必须依照国际性的高等工程教育质量标准运行[5],按照工程教育认证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以培养目标为导向、注重教育产出和实际成效、坚持全体学生共同达标、以持续改进促进教育质量不断提升”的原则进行教学,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才具有国际竞争力。

  专业认证的核心是评估专业教学是否适合学生的成长,评价学生毕业后进入相关领域从事专业工作的能力。因此,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可以明确工程教育国际化和工程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和培养模式,制定具有国际化和创新型的教学方案和结构,建立相关行业参与的工程教育质量外部监控评价体系;建立教育界与工程界的相互联系机制,构建符合国际人才培养的标准教学体系。全力推进工程教育国际化,提高工程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我国工程教育的国际竞争力。

  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我们可以改变现有的课程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培养方案,革新教育教学方法,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在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注重教育产出和学生的实际成效。以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契机,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培养模式,建立“以目标为产出”的培养目标,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的建设,构建产学研合作的教育联盟,建立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实践基地,为高素质和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持续改进的机制,将人才培养目标和经济社会需求和发展接轨,以适应21世纪全球化的竞争环境。


  三、国际工程教育认证背景下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

  专业课程体系建设包含的内容非常繁多,涉及人才培养方案的设计与实施、专业课程群的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与发展、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建设等重要的本科教学工作。在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中,要集中体现“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具有持续改进的措施”的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基本理念[6],这也是水利水电工程等工程专业需要改革的方面,也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适应国际化竞争的要求。

  从我国参与工程专业认证的实践来看,国际工程教育发展的先进理念对我国工程教育教学体系建设具有很好的推进作用,集中体现在推进我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与国际接轨的进程中。在学生学习、培养目标、毕业要求、持续改进、课程体系、师资队伍和支持条件等7个方面与国际标准进行了紧密对接,这是改变与革新的方面。但也应当承认,面对国际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我国的高等工程教育需要有一个适应的过程,在学生对培养模式的认识与理解、课程体系建设与革新、教育教学体系与方法等方面需要做出新的调整。参与过工程教育认证的高校都有这样的深刻认识:可以把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当成一次契机,一次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的契机,推进工程专业的体系建设与改革,从人才培养、培养目标和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构建、师资队伍的建设、培养支撑条件等方面,进行系统的、长期有效的改革。以下从三个方面分别讨论专业认证理念对于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体系建设的推进作用。

  (一)适应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体系

  构建以“以学生为中心”、“目标为导向”和“坚持持续改进”的专业教育体系,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创新型工程技术人员,是构建专业体系所要达到的目标,并且这种人才培养目标要具有可度量的具体指标。

  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是一门综合应用能力很强的专业,所涉及的学科种类繁多:有数学、人文社会学、工程力学、材料学、经济学、测量学、结构设计、系统工程、工程设计、施工与管理等等。评价水利水电工程专业实践创新型人才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就是利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工程中所遇到的复杂工程问题,并能提出切实可行的有效解决方案。因此,在培养具有创新能力、实践能力、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水利水电工程技术人才时,除了重视学生的理论知识的讲授外,还要特别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同时所培养的人才能获得国际工程教育认证机构的认可。

  为了建设适应国际工程教育认证的水利水电工程专业体系,适应国际工程教育的发展趋势。在“以目标为导向”的培养目标中,培养每一个学生的动手、实践、创新能力,帮助学生在思维方式和科学研究方法方面得到系统训练,提高高等工程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水利水电工程专业教学的实践,在水利水电工程专业课程体系建设上,首先构建以学生为中心的专业课程培养体系,包括系统的专业基础课程群的设计、核心专业课程体系设计和专业的前沿学术报告,使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方法;其次是以目标为导向的专业平台建设,包括理论课程学习研究平台、工程结构认识、实训平台和以工程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设计平台,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最后是持续改进的考核和反馈机制建设,主要包括:学生研究学习考核平台、学生学习成果展示平台、学生学习反馈平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展示和考核,并对学生的学习过程进行定量的反馈和评价,并对教学培养模式进行持续的改进。如图1所示。

  (二)以目标为导向是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根本

  目标导向就是根据每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对教育教学模式进行评价和改革,反推所需要的达到培养目标的培养过程、培养方案,培养环节、培养模式,及其与之相适应的持续改进的机制。

  1.培养目标是对该专业毕业生在毕业后5年左右能够达到的职业层次和专业成就的总体描述,通过工程教育教学和学生的主动学习,培养目标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要满足学生的必要要求。

  2.毕业要求是对学生毕业时所应该掌握的知识和能力的具体描述,包括学生通过本专业学习所掌握的技能、知识和能力,突出利用所学技能、知识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三)坚持持续改进是工科人才培养体系的支柱

  中国科学院院士王越教授在一次会议上指出:“教育效果的发挥是在未来的时空中,而“未来”是无法详细准确预测和提前采取行动措施的[7]”。因此,只有不断反馈和评价教育教学工作的效果,才能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并对教育教学环节出现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进和完善,这也体现出用专业认证的持续改进理念来推动教育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建设。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通过记录学生的理论学习、实践学习过程,评价学习效果,并用定量的计算方法证明学生能力的达成,用达成度进行度量。在学生的全过程学习中,要求每一位学生都需要达到具体指标。

  2.建立考核和反馈机制,定期评价培养目标的达成度,并定期对培养目标进行修订,评价与修订过程中应当有行业或企业专家参与。

  3.专业课程体系应建立毕业生跟踪反馈机制,对已经毕业的学生,进行跟踪调查,以便对培养目标是否达成进行定期评价和反馈,根据跟踪调查结果,对培养方案和培养模式进行持续改进。

  4.教师必须明确他们在教学质量提升过程中的责任,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满足工程教育认证对教师教学方法、水平的要求,持续提高教育教学水平,满足学生培养目标达成的需要。

  持续改进是高等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重要内容,需要通过专业教学过程质量监控机制和课程达成度评价对课堂教学环节进行持续改进;需要通过校内反馈机制和培养目标的达成度评价对毕业要求和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持续改进;需要通过校外反馈机制和毕业要求达成度评价对培养目标进行持续改进。这三种持续改进机制,每一种持续改进机制侧重点不一样,需要相互协调。

  四、结语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制度的建立,是推动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举措。高等学校作为创新型工程技术人员的培养单位,应建立以“以学生为中心”、“以目标为导向”和“坚持持续改进”的专业培养体系,并构建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教学持续改进体系和机制。为适应全球性的竞争环境,将人才培养目标和经济社会需求和发展接轨,特别是人才的培养与国际工程教育接轨,高等工程教育界、工业企业界应该充分关注和审慎思考高等工程教育认证制度的建立与实施,为我国高等工程教育参与国际竞争提供环境和支撑条件。

  作者:姜海波 金瑾 李淼 来源:教育教学论坛 2016年26期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水利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