聋校小学低年级数学新教材生活化特点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06-28 21:10:06 归属于数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63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摘要】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应用非常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的教学目标及教学建议均指向聋生生活实际,旨在通过数学学习活动,让聋生获得适应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需的数学核心素养。教师应准确把握新教材的生活化特征,规避生活化教学误区,打造科学、适宜的聋校数学生活化课堂。

  【关键词】聋校;数学;新教材;生活化

  一、聋校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必要性

  “生活化教学”是非常重要、应用非常广泛的教学手段之一。《聋校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6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明确提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应用于生活。在教学中,教师要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创设与聋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学习情境。《新课标》中所要求的学生应具备的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应用意识、推理能力、模型思想等也指向生活,旨在让聋生获得适应社会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活动经验。教学过程中融入生活常识或引入实物可以让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转变为比较直观的数学知识。[1]聋生由于听觉障碍,对抽象知识的理解能力较为薄弱,小学低年级的聋生表现尤为明显。在数学教学中让聋生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学知识的过程,用数学元素描绘现实生活中的简单现象,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可以弥补聋生对抽象知识理解能力比较弱的缺陷,有效提升聋生的数学素养。

  二、聋校小学低年级数学新教材生活化特点解析

  (一)生活化趣味浓厚,充分调动聋生感官和知觉

  小学低年级聋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更喜爱直观形象的教学素材,新教材中配有很多图片,都是聋生生活中常见的物品或容易模仿的活动。如《长短》一课,聋校老教材的“做一做”中呈现了生活中的木条、蚯蚓、链条和尺子,让聋生比长短。新教材则呈现了两个小朋友在比谁的手、尺子、绳子长,自己比一比左右手掌的长短,与聋生的生活实际联系更为紧密,引导聋生通过多种感官去感受新知,全方位理解新知。[2]其中的动手操作既符合聋生的能力又充满互动的趣味性,引导聋生在生活中主动去比较长短,做到了数学生活化。

  (二)生活化情境丰富,聋生情境代入感强

  生活化情境可以使聋生在丰富的感性认识中加深对事物的理解。[3]新教材中,生活化情境的创设非常完整,与实际生活中的前因后果相联系,让聋生很容易就联想到自己的生活经验。如《0的认识》一课,老教材是图中没有杯子用“0”表示,并没有创设相应的情境。新教材中则以生活中的吃东西为例,吃完了用“0”来表示。两者相比较,新教材的情境会让聋生更有代入感。聋生平时在吃零食的时候,可能就会联想到这幅插图,回想起“0”的含义,加深对“0”的印象。

  (三)生活素材多元,聋生学习兴趣高涨

  与新教材相比,不管是插图还是练习形式,老教材中的生活素材相对单一,趣味性不强。如《比多少》一课中,老教材的生活素材以食物为主,而新教材中包含了各种生活素材,并构成了一幅生活场景,再从中选择部分物体让聋生比较多少。多样化的生活元素,可以有效激发聋生的学习兴趣,开展层层深入的数学探究。

  三、聋校小学低年级数学生活化教学的误区及相应建议

  教材“生活化”了,教学也要“生活化”。教师应有意识地在数学课堂上融入生活元素,让聋生在生活中发现问题,应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有自己的思考和创新,最终应用于生活、服务于生活。但在实践中发现,聋校数学还存在一些生活化教学的误区。误区一:教学与生活的关系不够密切,导致聋生无法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聋生无法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的一部分原因是数学课上教师创设的情境都是“刚刚好”的,而生活中并没有那么多的“刚刚好”。因此聋生在遇到一些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应用题时,无法联想到已有的生活经验,只会生搬硬套所学的知识。如《求近似数》的应用题中,聋生牢记教师说的“四舍五入”法,就出现了以下的笑话:春游的时候,五年级12个同学一起去坐船,每船限坐5人,需要租几艘船?答:需要租2艘船。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利用创设的“刚刚好”的例题让聋生掌握了相关数学知识之后,还要回归生活,出示生活中可能会真实碰到的例子,加深聋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数学与生活近了,聋生才会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数学问题,生活也会反馈更多的数学问题给聋生。误区二:教学生活化情境缺失或误用,导致聋生无法在生活中应用数学知识在聋校中常见的一种现象是低年级聋生会进行1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在生活中却不会用钱买东西,归根结底还是数学课堂教学生活化情境缺失,聋生无法切身体会到数学知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教师不能忽视人民币在生活中的应用场景———凑钱、找零,教师完全可以把“买东西”这一场景搬到课堂中,或者直接带聋生去商店经历使用人民币的过程,亲身体会人民币单位的奥秘,进而轻松解决本单元的难题。除了生活化情境的缺失,还有生活化情境的误用。本文生活化情境误用指的是生活化情境符合普通学生的学习情况却脱离聋生的生活。生活化情境的选用一定要切合聋生的生活实际。如在教“方位”的时候,有教师为了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将情境设置为游乐园,但有些聋生可能并没有去过游乐园,在不熟悉的生活化情境中反而事倍功半,不如换成聋生熟悉的校园情境。因此,生活化情境的创设和选择一定要从聋生生活实际出发,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多观察聋生,走进聋生的生活,了解他们的生活背景,这是生活化情境素材积累的好方法。如教学《认识人民币》时,笔者直接使用本班聋生买东西的照片,既贴近聋生生活的实际场景,让聋生有身临其境之感;还便于聋生在实际生活中能联想并应用教师课堂上所教的知识,收获使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成就感。误区三:教学中没有充分利用生活素材,导致聋生的探究创新空间比较狭窄为更好地让聋生学会思考,在数学教学中,巩固练习是必不可少的环节。新教材的课后练习大部分是用于巩固强化的,只有一两题是探究拓展的,而且留给聋生的探究创新空间相对狭窄,大部分都只停留在书面上。如果教师也只是停留在就题论题的层面,不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素材,引导聋生结合生活实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进行探究创新,那么聋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就无法得到长足发展。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生活中的鲜活素材,让聋生体会到数学问题就是在熟悉的环境中发现的,锻炼他们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如在教学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后,笔者结合学校生活,提出“教室要铺新地砖,现在有长3分米、宽2分米的长方形地砖和边长2分米的正方形地砖,价格分别是5元/块和7元/块,请问用哪种比较划算?”的问题,让聋生自己动手去量教室的长度,再进行小组讨论,这样的做法一方面增强了聋生的自信心与探索欲,另一方面也加强了聋生之间的交流,实现了课堂以生为本的理念。在聋校数学课程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策略,需要教师从学生成长规律和教学规律入手,打造符合聋生认知特点的生活化课堂,实现聋生数学核心素养的培育与发展。需要注意的是,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在重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紧密联系的同时,也不要忽视了数学课本身的育人目标和所体现的数学味。[4]

  参考文献:

  [1]韩贤斌.生活化小学数学课堂的构建[J].考试周刊,2018(96):80.

  [2]冯会芬.浅议聋校数学生活化教学[J].新课程(上),2015(5).

  [3]董继红.让学生想学、乐学、善学、会学———聋校数学有效教学的体会[J].现代特殊教育,2013(9):47-48.

  [4]毕平平.对数学生活化的解读[J].教学与管理,2006(25):65-66.

  作者:陈佳肖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数学论文列表

感谢您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扫一扫
扫一扫打赏,你说多少就多少

打开支付宝扫一扫,即可进行扫码打赏哦

Powered by 范文帮,分享从这里开始,精彩与您同在

本文TAG: 小学 新教材 生活化 数学
本文地址: http://www.lunwen.net.cn/lunwen/shuxuelunwen/13803.html
版权声明:以上文章中所选用的图片及文字来源于网络以及用户投稿,由于未联系到知识产权人或未发现有关知识产权的登记,如有知识产权人并不愿意我们使用,如果有侵权请立即联系我们,我们立即下架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