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日饭为例看小众文化的网络关系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15 01:32:29 归属于通信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36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 要:小众文化作为一种普遍而又独特的文化现象,是人类社会文化结构中必然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小众文化的产生发展由来已久,但是在互联网主宰的今天,网络成为其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网络环境下的小众文化,其形成发展受网络人群分化的推动,而匿名性也在人与人的沟通、归属感的形成中起了难以估量的作用。不同的存在环境也使得网络上的小众文化构建了其独特的关系体系。

关键词:小众文化; 网络关系; 匿名性; 归属感
如果我们上网时通常固定地登入某些网站、社区,那么,偶尔进入一个陌生的圈子,就经常发生交流不通的状况,甚至听不懂他们的对话,看不懂他们的语言。也许这个比方有点耸人听闻了,但是网络上的这种交流障碍却是很常见的。如今,网络关系向着两个截然不同的方向发展着,一方面,随着网络的使用人数不断增加,网络信息覆盖的范围越来越广;但是同时,和分众传播相对的,网络人群的分化越来越多。从多年前广受关注的“火星文”,到踩猫事件爆发时发掘出来的“虐猫”网站等等,这种以一些特定的行为兴趣爱好为基础组成的网络小圈子散布在互联网的巨大海洋中,隐秘而又孤立地存在着。每一个圈子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追求,这些“小众文化”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亚文化”。“小众”和“亚”的着重点是不同的,亚文化是与主文化相对的,而小众则对应的是大众,但在本文中不对这两个名词作更详细意义上的区分。通常,亚文化指某一文化群体所属次级群体的成员共有的独特信念、价值观和生活习惯,与主文化相对应的那些非主流的、局部的文化现象,指在主文化或综合文化的背景下,属于某一区域或某个集体所特有的观念和生活方式。亚文化本身由于其小众性和特殊性,作为研究对象的情况很多,但是亚文化群体里的人本身存在着对主流文化的排斥现象,所以大部分的调查论证都是置身事外的理论建构而缺少体验性。文章的优势就在于它建立在亲身经历的基础之上。
国内首次以“媒介与青年亚文化”为主题的学术研讨会上,就探讨到了网络媒介和虚拟空间与青年亚文化的问题。但是,在这里必须提到一点,本文中所谓的“小众文化”和该项目中的“青年亚文化”既有区别也有联系。“青年亚文化”已经成为了一个专有的研究对象,代表的是处于边缘地位的青少年群体的利益,它对成年人社会秩序往往采取一种颠覆的态度,所以,青年亚文化最突出的特点就是它的边缘性、颠覆性和批判性;但本文的“小众文化”更强调它的“小范围”,小的范围传播往往使得这种人在现实中很难找到或者很少能找到同好之人,这样的现状使得人们更倾向于在网上寻找志同道合之人,从而发展起一种不同于普通网络关系的关系。由于青少年的心理生理特征,他们往往成为最易接受亚文化的群体,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青年是我们探讨的“小众文化”的主体。有研究将青年亚文化“聚焦于五类在网络上和在大学生群体中均富有市场的文化类型,它们分别是:恶搞文化、自拍文化、网络语言文化、迷文化和情色文化。”而文中以之为例的“日饭”——喜欢日本文化的一群人,尤其是喜欢日本偶像文化的一群人,就是迷文化的一个代表。“迷”其实就是“fans”的意译,也就是所谓的“粉丝文化”,之所以选取这样一个例子,是因为“粉丝文化是最具有代表性的一种网络刺激下的亚文化”。
1环境下的人群分化
网络环境下的人群分化是小众文化在网络上发展的前提。“网络传播是一个由传播者与受众共同实现的信息活动过程,从另外一个角度看,它是一个受众主动选择媒体、使用媒体的过程,互联网的技术特征决定了受众使用媒体的过程中会有‘分众’或‘受众区隔’现象的出现。”网络所具有的海量信息特性,使网民必须做出选择,选择网站、社区,甚至选择交流对象,在这个过程中自然会出现分化。“这种分化使人们在信息环境和意见气候的接触方面,有更多的偏向性,而这种偏向性反过来又会强化不同人群在意见、态度甚至价值观和行动层面的差异。”
日本学者伊藤优一分析日本媒体的演进历程后也指出,由于新传播科技聚焦于多样化的专业信息,大众社会逐渐演变成“片段化社会”。大众传媒时期,小众文化由于其次级特性,很少能够进入大众传播领域,而大众传播在当时处于一种类似的垄断状态,导致了亚文化一般处于一种失声环境中;而互联网时代,这种分众传播和人群分化成为小众文化产生传播的天然土壤。从广义上来说,亚文化的产生是基于深层次的社会环境背景的,柏拉图、康德、卢梭等对于个人与社会、普通人与哲学家等的关系的论述都成了现代解释亚文化的基础。亚文化的产生应该说是一个自发的过程,比较著名的,比如二战后美国的垮掉的一代(Beat Generation);但是对于当代的个人来说,我们往往是通过某种渠道进入这样一个群体,而起最重要作用的应该就是网络。网络一方面助长了原有的亚文化群体,另一方面也催生了新的亚文化群体。“在某种意义上说,由于网络,群体性的亚文化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
网络的很多特性都使得它成为了小众文化传播的主要渠道:网络把关比较宽松,各种思想都可以自由传播;网络的自主选择性很强,可以更加具有针对性。对于中国八零九零后的一代来说,接触网络的时间大致在学生阶段,正是形成自身兴趣爱好的关键时期。日本的流行文化传入中国应该是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但是当时的兴趣就停留在看看剧听首歌的层面;而真正在被一群人所热爱,应该是伴随着网络的普及,各种偶像节目、演唱会可以迅速的传递的基础上的。“由于饭日群体对兴趣爱好的信息获得大多来自网络,与群体中他人的沟通也大多依赖网络进行,网络是他们生活的第二个空间。”
所以,小众文化群体和网络人群的分层应该说是相互作用的,人群的分化促成了小众文化的传播,而这些小众文化群体一旦形成则会反过来促进、巩固人群的分化。小众文化的形成就是群体层面分化的一个过程和表现。
2网络亲密感的形成,从陌生人到群体归属感
一般意义上对网络的亲密度进行分类的时候,我们认为亲人、朋友、陌生人的亲密程度是递减的;但是有时候,我们的信息交流与分享却总是打破这个既定的印象。这里就出现了网络亲密关系中经常探讨的“匿名性”的作用。传统观点认为,匿名性是网络亲密关系形成的一个重要原因,甚至是最重要的一个原因。“由于网络的匿名性,对于通过互联网认识的陌生人,人们会进行更多的自我表露,并且觉得在网络中表露个人信息比面对面的表露更加舒服。这是因为陌生人对于我们现实生活影响作用比较小,我们可以向完全的陌生人表露私密的信息,而向陌生人进行自我表露的社会压力比向生活中重要他人进行表露的压力要小的多。”“在匿名的情况下,人们会感到更加的自由,情感更加的真实和开放,并且更多地表露自己一些秘密、情感和恐惧的信息。由于人们在网络中比现实中感觉更安全,所以人们更多地倾向于在网络中进行自我表露。”
小众文化在现实中难以得到大众传播,一方面是文化本身的原因,另一方面还有“一股更为强大的力量影响人的行为,不过人们对此同样毫无察觉:社会认可的需求。人们希望被人接纳,被人喜欢,被人尊敬,这意味着行为要看起来正常、恰当、符合社会期待” 小众文化的特性往往被排除在主文化之外,为了不损害现实生活中他人对自己的认可,匿名性就是其最主要的保护措施。由于日本在历史上、地理上和我国存在太多的不和,作为中国的日饭,经常得到的第一个评价是“卖国贼”。在这样一种大环境下,大部分喜欢日本文化的人很少在现实生活中直言宣告自己的爱好,而更愿意通过陌生人寻找慰藉。网络传播存在着横向和纵向传播两条相互交织的线:一种是横向维度的传播,即广度的拓展,它主要强调的是网络的使用者寻找合适自己的圈子,同时志同道合之人形成共同的网络群体,这是社群形成的过程(这是一个相互的过程:社交网络的使用者主动去建立和维护这种亲密关系,同时因为社交网络发展的迅速,会吸引更多的人进入);当形成初步的共性之后,互联网上的人际互动可能进一步深入,这是一个纵向深化的过程,也是一个由陌生人向熟人甚至亲密关系演进的过程:先是兴趣的分享,然后是进一步的交流,交换QQ号、手机号等。
笔者认为匿名性在网络关系形成中的作用更多地表现在横向传播上;但是在社群一旦稳定下来以后,往往就要突破匿名性的限制。纵向的网络关系深化是一个由匿名走向熟识、归属感的过程。因为匿名性本身是一个相互的概念,在你对对方的匿名中,你可以获得安全感;但在对方对你的匿名中,你又会存在不信任和不安全感——打破这个界限,网络亲密关系则会更上一个级别。无论从哪个角度来说,人作为一个社会性的一面肯定是要求有认同感的,尤其是青年人。基于共同兴趣爱好的网络群体则能够很好的满足个体认同感、归属感的需要。继续以日饭为例:从塞满了电脑的视频、照片、电子杂志、自制电子书、自制PV(注:饭们为偶像制作的视频)到挂满房间的海报,在偶像的演唱会上或是他人制作的PV面前感动流泪,对于很多日饭来说从不是什么稀奇的事。这在很多外人看来是不可理喻的,但在这个圈子里的人看来是很好理解的,因此就会产生在别处难以感受到的个体的认同感和归属感,这也属于一种社会的认同。
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人们对于非正式群体的选择和参与主要基于自己情感上的好恶。通过参与非正式群体来满足情感需要这一事实使非正式群体的凝聚力往往比正式群体高得多。以个人调查来看,如果进入了这样的一个小文化圈子,就可能每天去论坛、逛贴吧、刷微博,无论是发泄心情还是看别人的帖子,这都形成了一种日常行为习惯,频率甚至超过和父母、朋友的联系。作为一个非正式群体,饭日群体在构筑自己一个人的信仰体系的同时,也编织着一个错综复杂的关系网。一个网友在描述这群“同道中人”时,称是“素未谋面的朋友。另一种角度说的话,可以称得上是我的大学同窗,因为我大学一半的时候是和她们在一起的。••••••我们更把亲们看的比任何物质都重要,甚至可以说是精神的一种支持力。因为有论坛、群还有里面那些亲们的存在,自己才会被理解,被支持,被深深的感动。”
3网络圈子的重要标志:独特的语言
刚进这个日饭圈的时候,看到过一篇“伤不起”体的文章,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现摘抄很小一段:“神马11,51,244,218,这是神马暗号!!摩斯密码啊我勒个去!!成分那特么是最重要的啊!!!!成份不是走资派不是保皇派那是决定你是饼还是史西皮饭还是双担还是多担还是玛丽苏啊!!•••••• ”如果你是一个圈外人,你肯定是看不懂的。网络的发展带来的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网络语言的流行。究其原因,客观上,网络语言简洁而生动,往往使用表情符号等,可以节约时间、掩盖身份;主观上,满足彰显个性的心理,网络语言忽视传统鼓励创新,体现了网民要求的个性化和反权威性。
当我们感慨网络语言(比如给力、有木有等)在侵入我们的普通生活时,其实这些语言还算是网络上的“大众语”了,而真正小众文化圈子里还存在着更具独特性的网络用语。而这些独特的网络语言往往成为一个辨别身份的无形标准。这种“更高级的网络语言”更像一种隐语表达方式。“这种语言的解码和编码建立在一种交际双方的默契上••••••具有某种屏蔽和分化的作用••••••掌握和运用这种语言符号会带来的某种再创造的快感,远远超出交流思想的实际需要。” “只有我们才能理解的语言,属于我们的世界。”这种与众不同的、非主流的语感和逻辑,间接影响着圈子里人们的意见与情感表达方式,又在更为深远的地方影响着人们的认知。
3掐架和团结
争论似乎是人类社会的一个长久性的话题,只要有思考就会有分歧。无论一个小众文化圈子多么生僻,分歧总会有的。有人将“粉丝文化”的表现归为主要的五类,其中就包括“喜欢勇敢表达并鲜明支持的率真精神”、“面对压力和困难敢于挑战和奋争”。这样的性格特征在遇到意见分歧时往往会引发所谓的“掐架”。其实不光在小众文化圈内,网络上的“掐架”时不时地发生,甚至能够引起大众的震惊,像方韩之争和赵文卓甄子丹的骂战等等。但是小众文化圈内的掐架有其独特而有趣的特征。
一方面,某些在外人看来无关痛痒的“鸡毛蒜皮”会引发一个圈子内部难以想象的争吵;但是往往对外的时候,它又会表现出一种格外的团结力量,所以当外界对这个文化圈子进行攻击的时候,内部分歧往往会很容易地被抹杀,形成一致对外的态度。出于一种弱势的心态,这种团结会格外明显。这样的一个圈子就像一个物理上的个体,内部分子相互排斥,但是却又能紧密的结合为一体。
这种既斗争又合作的群体关系也使圈子里的人对外界存在着两种截然相反的态度。一方面,他们声称,我们不需要你们的理解,“请让我们一边呆着”,他们愿意保持着这样一种小众的状态,“如果我的偶像真的像湖南台那样了,我还真心不喜欢呢”。这种态度很奇怪,但是却也可以理解。由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本科生沈旭、张帆撰写的调查报告《当代中国大学生价值观体系新动向——后现代语境下的大学校园亚文化》中就显示,八成以上的大学生愿意“享受孤独”。网络生活越来越不可分割的同时,导致了这一代人越来越多的社会疏离感。他们本身的想法或者觉得自己的这些爱好不容于他人,会被别人嘲笑;或者他们享受一种别人不知道的乐趣,觉得这种不流于大众的爱好会显得自己不至于特别庸俗。另一方面,小众文化圈子里的人又渴望别人的认可。陈坤在微博上推荐日本动漫而引起了一群漫迷的高潮,一句“二次元三次元本来就没有墙”更是说出了很多动漫迷的心声。小众文化群体的这种矛盾心理正好反映了当代小众文化的存在现状:尴尬的、边缘的、难以融入的、看似平等的但往往被忽略的。
4结语
笔者只论述了小众文化在网络上形成和交往的一些特征,没有探究它们的深层土壤及对社会的影响。但是我相信,在对一种文化、一种生活状态作出评论之前,我们首先必须踏出的一步应该是心平气和的了解与理解。随着网络的发展,个性的更加解放,各种小众文化会越来越多、越来越稀奇古怪;小众文化群体本身应该是平等地存在于主文化之中,但是我们不能否认亚文化的过度发展会带来很多社会问题:小众群体的人往往趋向于不关注社会问题;小众群体的发展会进一步促进人群的分层,这种越来越块状的社群结构是不利于整个社会的流通的。很典型的例子就是当代娱乐过热导致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政治无涉”,这种现象在国内外都存在。如何使小众文化在社会上良好而平等的存在发展,是一个值得整个社会关注的话题。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通信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