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中如何培养学生对信息技术发展的适应力(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18 01:37:13 归属于通信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347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摘要:社会变化加速,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需要具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因此教育教学改革必然的结果是,教师改变原有的教学观,用创新教育的方法培养具有独立自主学习的人。

  关键字:自主学习 创新教育

  当今世界,社会变化加速,科技进步突飞猛进,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需要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才能推动人类社会不断前进。所谓“创新”,就是具备不拘泥于传统的知识结构、学习方法的精神,具备质疑、探究的能力。而创新素质正是以自主学习能力为前提,因此,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能够自主、能动、创造性地进行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社会主体,是摆在现代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在教学中教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成为了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话题。信息技术课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充分发展学生的创造才能。经过笔者的实践与积累,谈以下几点体会。

  一、建立和谐的新型师生关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石

  1.要体现课堂民主性:建立师生和谐关系,是新课程所需要的,要使学生有强烈的自主学习的欲望,首先要建立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教师必须抛弃“师道尊严”的束缚,除了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主动关心学生,更要学会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提问,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观点,把学生作为一个有着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这样学生才会从束缚和紧张的阴影中摆脱出来,焕发出其好奇的天性,主动探索,不断创新。其次,要创设和谐愉悦的教学氛围。宽松和谐的氛围,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土壤。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合作的课堂氛围,有利于学生个性发展。

  2.要体现课堂主体性: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习的主动权应掌握在学生手中。让学生积极能动地参与教学活动,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认识和学习实践活动。著名教育家奥尔尼舒说:“教师要把完成活动的方法教给学生,让他们独立地把知识运用于实践,独立地去获得知识,并补充和扩大自己的知识,技能和技巧。”因此,必须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地开展主体性学习活动,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把发现和探索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具体有三点:(1)把问的权利还给学生。正确对待学生的任何问题,并积极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敢问,爱问、善问。赞诃夫说:“教会学生思考,这对学生来说,是一种最有价值的本钱。”教师应该教会学生质疑提问。(2)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多读、读好,在读中发现问题,学到知识。(3)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教师的讲是必要的,但学生表达自己的认识、情感的交流更重要,要多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勤学、会学,掌握学习和思维的方法,最大限度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不但学会知识,还要发展智能,学会学习。

  3.要树立学生自主性学习的自信心:教师要发展学生的潜能,指导、组织、帮助、激励学生去学习,唤起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培养学生获取知识、掌握学习策略的能力,必须使学生更具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创造能力的功能。教师应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要尽可能多的把学习活动交由学生自主地安排和进行,给予学生充分的信任。

  二、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自主学习”教改实验的出发点和归宿应落实到课堂教学上来。因为课堂是主渠道,只有发挥主渠道作用,“自主学习”才能取得成效。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1.激趣性原则: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学生有了学习兴趣才会主动地学习。建构主义认为:学习总是与一定的情境相联系的,在实验中我们注重选取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联系,、内容及学生状况,精心设计创设情境,尤其注重发挥学科特点,以网络技术优势通过形、光、声、色等效果,刺激学生多种感官,从而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强烈的欲望,诱发学生探求新知的良好动机。教师采用“创设情境、置迷设障、竞赛激励”等方法引发学生兴趣时,要根据所学内容,或创设一个引人入胜的情境,或布迷设障,但不要冗长。使学生产生主动求知的心理冲动,从而带着良好的状态进入学习。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轻松、愉快的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创设情趣,让学生在趣味中乐学。例如,学生在学习表格是使用贴近学生生活、能够激发学生兴趣的热门目标“小新”,“小新”一出现学生立即比较感兴趣,然后利用“小新”的疑问(表格制作、编辑等一些问题)进行学习,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步步设疑布难,同时也激发学生好奇心理,一堂课在轻松、愉悦中学习到知识。

  2.主体性原则:讲解精辟。在有限的40分钟内,教师要设问精当。在一堂课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有思维价值的,能引导学生学习的思考题,让学生先行自学、自探,然后得出结论。教师重在授法,学生贵在领悟,学法渗透教法之中。教师要少讲一点,讲精一点,讲巧一点,学生通过实践在自主学习的氛围中获取知识。例如,在讲解搜索引擎时,使用了竞赛形式,一切从学生主体出发,让学生成为知识技能的“探求者”,难点问题的“突破者”,重点问题的“讨论者”,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学效果明显。

  3.创造性原则:注重激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充分发掘学生的天资和潜能。

  4.差异性原则:学生在认知活动中存在差异,教师适时巧妙而灵活地启发诱导学生学会动脑思考注重个别指导,因材施教。 三、教师要通过多种教学方式方法,教会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

  中学阶段正是培养学生自学基础的时候,学生对自学后的成果得到满足,对自学感到兴趣,自学的劲头也就更大。例如:通过读书,发现问题,提出疑问;通过观察实验,得出结论;通过查找资料,提高理论;会用工具书,达到“知其然”和“知其所以然”两个层次,并产生一种不满足感,更主动地学习,都是自学的基本要求和培养自学的基本途径。在学的方法上,依据信息技术学科特点,强调采用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法、资源学习法、合作交流法、实践应用法、成果展示法等多种学法的优化组合,鼓励学生以研究型的方式将信息技术学科的学习同其它各科的学习整合起来。
四、拓展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

  新课改提倡让学生带着问题学,但是让学生带着什么问题学,问题由谁提出来是值得研究的。以往课堂上的问题大多由教师提出来,再由学生从课文中寻找答案,学生的思路只能跟着老师走,在教师设计的框框里转,学习是被动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也受到束缚。而在新课改条件下,教师应从学生实际出发,让学生谈谈自己有哪些不懂的问题,让大家带着问题阅读思考,再引导学生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样学生独立思考的空间比较大,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提问时,由于学生提问的角度、层次不同,因而有些是表面的、肤浅的,有些是比较有深度和广度的,教师要加以梳理、组织,分别对待、逐个解决。因此问题无论是教师提出的还是学生提出的,教师都要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和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充分空间

和时间。

  五、优化教育评价方式,适时进行激励,强化学习动机
  不断重视从评价方式出发,新课程所倡导的教育评价,可以说是这次课程改革中的新灵魂。它以评价主体的互动化,评价方式动态化,评价内容多元化,评价的积极功能等核心特点反衬当前教育评价的缺陷:评价主体的消极被动,评价方式方法的单一、僵化忽视结果反馈的科学化过程。发展性评价以人为本,立足于个体和谐发展的新理念,有利于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发展的意识,从而提高其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教学中,适时地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强化学生的学习动机。我们的激励措施有:一是期望激励。我们从著名的皮格马列翁效应中获得启示,运用期望激励学生。老师们以满腔的爱心关心每一个学生,表达自己对每一位学生的期望。在与学生的个别谈话时,老师以“我希望你……”、“我相信你一定能……”、“你能够……”的语气表露对学生的希望,使学生受到鼓舞。二是表扬激励。在教学中,教师注意多表扬,少批评,尤其对于那些学习有困难而自卑感很强的学生,教师尽力发掘其身上的闪光点,多表扬鼓励,帮助其树立自信心,激发其奋发向上的动机。三是反馈激励。我们通过多种方式使学生及时获悉自己的学习情况,及时反馈学习成绩,及时反馈掌握知识情况,及时反馈学习方法的有效性。四是成功激励。我们运用分层教学,并且努力创设各种机会,如开展“露一手”比赛、“谁进步快”评比等,使每个学生都有获得成功的机会,使学生经常尝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激发其学习积极性。
  此外,我们还引导学生对成功与失败进行正确的归因,帮助学生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找获取成功的对策,从而推动学生的学习动机,使学生对学习充满着渴望,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学习之中。
  总之,摆正教和学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
论文网在线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通信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