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讲好抗疫下的中国故事不但能够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还有利于提升讲述者的跨文化素养和跨文化交际能力。本文通过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一系列实践活动,试图开发出国际受众能够理解的语言表达,提升跨文化素养,并提出优化故事讲述的语言表达,开发多样化的故事讲述传播平台;注重故事讲述的叙事方式,发动留学生参与中国抗疫故事的讲述;践行故事讲述的主体间性理论等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实践路径,希望能够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
关键词:中国抗疫故事;跨文化;实践研究
一、研究背景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国积极的应对方法和态度以及应对效果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在获得了国际社会高度赞誉的同时,也不乏一些不和谐的国际声音,但我们要坚定执行习近平总书记“讲好中国抗击疫情故事”的重要精神,勇担时代使命,向世界讲述中国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尤其是在新冠肺炎疫情阴影笼罩全球的背景下,用英语讲好抗疫下的中国故事,把这种温暖人心的正能量传播出去,积极争取世界人民和国际社会的理解与支持。我们面对世界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时候,实现的是文化信息的转换,而不是单纯文字的转换。跨文化素养是指对不同文化互动的具体认识、对不同文化交流的积极态度以及正确运用知识和态度进行互动。跨文化素养包括两方面的内容:跨文化交际能力和跨文化传播意识及能力。跨文化素养是适应终身发展的基本能力和社会发展的关键能力之一,培养和提高跨文化素养是在为未来的发展做准备。在跨文化语境下,使异质文化中的受众更好地倾听并理解中国抗疫故事是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重要因素。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持续推进,通过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等实践活动,学习跨文化知识,进行跨文化交际锻炼,可提升跨文化素养,对增强新时代中国故事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具有积极意义。
二、实践研究设计
(一)问卷调研。1.调研内容。本次调研问题分为三个方面:一是调研大学生们对中国抗疫故事的看法和感受;二是通过哪些途径了解中国的抗疫故事;三是面对这些问题,如何用英文更好地讲述和传播中国抗疫故事。2.调研对象和工具。本次调研主要面向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以下简称“本校”)英语专业学生和国际学院的留学生。大学生是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主力军,一方面,英语专业学生可以利用自身的专业优势,发挥生力军的作用,提升跨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更好地讲述和传播中国的抗疫故事。另一方面,留学生也可以用自身力量影响所在群体,扩大中国抗疫故事的传播效果。聚焦以上调研内容,本次调研采用问卷形式,题型采用常见的选择和简答题,共22道题。其中1—20题为选择题,分为单选和多选,21—22题为主观非必答题。借助问卷星创建电子问卷,通过社交媒体转发,共收到有效问卷112份。3.调研结果分析。受试群体中有80%对中国抗疫故事了解得比较多,认为讲述中国的抗疫故事能扩大中国的国际影响力,提升文化自信;群体中的大部分都是通过网络渠道了解中国抗疫故事,如中国日报、微信公众号等媒体上有许多这方面的报道,同时认为应该多增加一些渠道让公众更全面地了解抗疫的新闻故事;受试群体普遍认为面对国际社会讲述中国抗疫故事时,应结合听众的文化认知,探索出符合中国特色的故事讲述策略,使故事更容易打动人,并应加大宣传力度,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二)实践活动内容及方法。1.实践活动内容。在本校外国语学院英语专业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实践活动,把中国抗击疫情的感人故事翻译成英语带给其他国家和地区,并记录下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同舟共济的精神风貌。希望通过该实践能够探索出如何利用英语的语言特点“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更好地发挥语言专业的自身优势进行有效的跨文化传播。本次实践活动涵盖两部分内容:一是英语专业学生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实践活动;二是发挥本校来华留学生的群体优势,从留学生的角度讲述他们眼中的中国抗疫故事及中国形象,调研留学生对我国抗疫故事的看法及感受。本次实践活动从多个视角讲述抗疫下的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讲述的故事主题包括:抗疫中的“90后”、抗疫中的“共产党员”、抗疫中的“大国担当”、抗疫中的“科技创新”、抗疫中的“海外留学生”等。作为英语专业学生和来华留学生,能积极发挥自身专业语言优势,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的抗疫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在实践活动中录制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视频,利用学院的公外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进行传播,并能联系国际学院开展中外学生讲故事交流实践活动,讲述中国抗疫故事,演唱抗疫歌曲,通过交流互动活动获取第一手研究资料。2.实践方法。视听法与访谈法:充分利用新媒体,借助微信、微博、QQ、学习强国App等渠道获取信息,关注大量的国内外疫情报道。并访谈抗疫中奋战在一线的本校师生志愿者,讲述身边抗疫实例,搜集研究资料。文献综述法:查阅学习国内外文献资料,了解跨文化研究现状,培养跨文化意识并拟定实践方案和计划;同时利用网络媒体资源开展相关主题交流活动,收集资料并进行分类整理、统计分析。对比分析法:在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中对涉及中外文化差异的内容进行对比分析,增强文化差异意识和对文化异同的敏感性,在传达中国精彩的同时具备文化同理心,在全球叙事框架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为跨文化交际的成功奠定基础,从而更好地传播中国抗疫故事。
三、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实践路径
通过在本校大学生群体中开展的问卷调查和一系列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实践及交流活动,总结出要想讲好抗疫下的中国故事,达到很好的传播效果,需要适当运用策略,提高跨文化能力,同时需要具备开阔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沟通交际能力。(一)优化故事讲述的语言表达,开发多样化的故事讲述传播平台。调查研究表明,很多大学生对我国的传统文化不太了解,造成一定程度上的“文化失语症”。要解决这个问题首先,要强化传统文化知识的学习,深入理解传统文化,树立文化自信。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尤其要深入学习国家社会文化及本土文化对应的英文表达,特别是翻译有中国特色的语言表述时,注意使用符合中国国情的英文术语。其次,在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培养学生使用国际化的英文表达技巧,在讲述故事时注重分享双方共同的价值观,运用恰当的表达方式更好地交流和传递文化。在讲述中国抗疫故事前,要研究受众的国家文化、语言以及价值观等因素,寻求相同点,把握讲述故事时的切入点。在跨文化背景下讲述中国抗疫故事,要学会合理使用国际化表达,不能用官方的套话和思维方式,尽量使用国外受众容易理解的讲述方式。例如,习近平总书记在给中国石油大学的毕业生回信中写道,“前进的道路从不会一帆风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一代一代青年矢志奋斗。”对应的英文翻译是:Therewillbeupsanddownsalongtheroadahead,andthegreatrejuvenationoftheChinesenationcanonlybeachievedthroughthehardworkofgenerationsofyouth.译文中省略“中国梦”三个字的翻译,国外听众更易于理解和接受,实现更好的传播效果。一直以来,我国都是通过传统媒体进行国际传播。近年来新媒体飞速发展的优势可以消除因文化差异带来的理解障碍,使故事传播的效果更好。从内在层面看,传播力是以大众传媒作为传播主体对传播力所作的界定[2]。通过不断探索,寻找出适合国情的传播途径,可拓宽宣传和传播路径。并且,在海外媒体上积极发声,树立可靠的大国形象,可在我国国际地位和科技创新不断提升的前提下积极扩大自身影响力,提高中国抗疫故事的海外传播力。(二)注重故事讲述的叙事方式,发动留学生参与中国抗疫故事的讲述。讲好中国抗疫故事,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在中国抗击疫情的战斗中,涌现出很多感人事迹。要讲好这些温暖人心的抗疫故事,传播正能量,需要把握抗疫故事讲述的叙事方式和技巧。Fisher(1985)将“叙事范式”引入到传播理论,认为人的生存离不开叙事,人本质上是讲故事的人[3]。讲故事不是单纯地灌输思想,而是灵活使用叙事体裁,梳理故事要素及结构,把故事生动地讲出来。在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时,要仔细研究受众的思维方式和表达习惯,使之比较自然地接受讲述的故事,可以适当运用一些修辞的表达手法,如比喻、对比等。必要时还可借助视听手段如音视频等增强讲述效果,渲染情感,赢得国外受众的情感认同。或演讲时可播放背景音乐“Wearetheworld”,利用歌曲的主题“团结一致,共同努力”来深化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文化传承。因此,用英语讲好抗疫下的中国故事,要灵活使用叙事技巧和语言表达,拓展国际视野,面对不同的听众使用不同的讲述方式和风格,使之听得懂、听得进,注重故事表达的感染力。在讲述中国抗疫故事,塑造良好国家形象时,可以发动来华留学生参与到中国抗疫故事的讲述活动中,把“本国人讲”和“外国人讲”结合起来,一起叙说和唱响中国。开展留学生传播中国故事的实践,可以增进留学生知华友华的情怀,让中国抗疫故事在世界讲述。留学生讲述中国故事,是“非官方性”的柔性传播[4]。他们讲述抗疫故事的思维和方式更符合本国受众,通过他们讲述的中国抗疫故事来影响自身所在群体,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同时,海外留学生也是中国抗疫故事讲述的一个重要群体。海外留学生群体为抗击疫情同样也做出了不懈努力,如在疫情暴发后自费筹备医疗物资寄往国内,以及在各大媒体平台积极宣传中国的应对政策等。因此,我们可以发挥海外留学生群体的作用,分享他们留学期间的“抗疫”经历,一方面可以使他们客观理性地认识国情和深入了解中国文化,另一方面可以更好地把祖国文化和精神传播给世界。(三)践行故事讲述的主体间性理论。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推动下,跨文化交际活动日益增多。在跨文化交流过程中,难免会在一些历史、文化或思维方式等方面出错。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是为当今世界的交际策略而提出的,对全球化视野下的跨文化交际活动有积极的启示作用。用英语向世界讲述中国抗疫故事这项实践活动是一种语言对另一种语言的重建,在故事讲述过程中需要各主体具有交往能力,同时各主体间也要遵循重建后的规则系统。因此,哈贝马斯的交往行为理论下的主体间性理论对跨文化交际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众所周知,在翻译的主体间性理论基础上,作者、译者和读者这三个主体在交往能力的关照下建立起交往互动关系,这充分体现了交往行为理论能够有效解决翻译主体间性的相关问题。在日益频繁的跨文化交际背景下,各个交际主体应遵循主体间性理论的原则。主体间性理论在讲述中国抗疫故事这种双向的跨文化交际活动基础上,可以更好地指导故事讲述及交际实践,使之顺利进行。在翻译并讲述中国抗疫故事时要考虑多个主体之间的关系,如讲述者、听众以及故事和故事中的人物本身等,各个主体之间遵循真实性和平等性原则,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有利于跨文化交际合理有效地进行。讲述中国故事不是终极目标而是通过讲故事传递中国理念[5]。比如在讲述“逆行者”的故事中,对比分析中西方在疫情防控中的不同表现,阐述中国的大国担当以及中国共产党将人民的生命安全高于一切的政治理念。因此,跨文化交流活动为主体间性理论提供实践基础,同时,在实践方面,主体间性理论对跨文化交际具有指导意义,二者相辅相成。(四)提升讲述者的跨文化素养,培养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专业人才。要把中国抗疫信息抵达最广泛的人群,用信息凝聚最广大的力量,必须正确翻译和讲述疫情故事。国际化背景下,英语作为一门国际通用语言,是讲述中国抗疫故事、传递中国好声音的最佳媒介。传播既是文化画面展开的形式,又是文化生产的“工厂”[6]。讲故事是一种双向传播,是讲述者和听者之间的交流互动。大学生需要系统学习跨文化知识,学会以国际受众容易接受的方式讲述中国抗疫故事,努力提升自身跨文化素养,更好地在跨文化语境中讲述并传播抗疫下的中国故事。在2020年的春节,我们没有外出旅游,没有走亲访友,而是自愿宅在家里为祖国分忧解难。相比国外的“戴口罩”争议,这就是不同价值观的体现。大学生从自身出发谈疫情,更能感同身受,反思自身,同时能更好承担起新一代青年的责任。因此,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等讲述者的外语表达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增强跨文化意识,可以尝试用丰富的表现形式,如在讲述故事时引入文化背景和故事的含义,找到共鸣点提升交际效果和中国抗疫故事的传播效果。培养大学生具备跨文化交流的能力和较好的外语表达能力,拥有文化同理心,在全球背景下讲述精彩的中国抗疫故事,能有效实现抗疫故事的跨文化传播。首先,通过鼓励大学生创新创业,可促进大学生的国际交流和合作,使之树立文化自信和民族自豪感。用英语讲好抗疫下的中国故事,可增强中国在国际上的影响力,助力中国文化走出去。其次,为大学生创造交流和传播的机会。搭建网络平台,如利用校园微信公众号等社交媒体资源,提供一些学术交流活动,通过中外学生的互动交流,提升跨文化素养和交际能力,从而向世界展示中国当代大学生的国际形象。因此,要培养出具有中国情怀的国际化人才,必须重视知识传授、价值塑造和能力培养三方面。这类人才拥有国际视野,熟悉国情,具备扎实理论功底,全面理解全球化给中国带来的机遇和挑战,熟悉国家政策方针和不同国家的历史文化知识,能对不同国家受众情况作出预判,调整传播中国好声音的策略。除此之外,还应具备相关翻译理论和水平,在用英语讲述中国抗疫故事的实践中不断进步,最终满足国家文化走出去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翻译需求。
四、结语
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各国都意识到只有团结合作才能更好地应对疫情。通过讲述中国抗疫故事向世界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同时也分享了我国的抗疫经验。如在本次实践活动中,大学生们基于校情,录制英语抗疫故事微视频,通过网络媒体及苏州市职业大学公外部英语公众号等平台制作推文进行宣传,传递中国声音;并通过与国际学院的学生实践交流活动,共同讲述中国抗疫故事,以增进留学生对中华文化理解与认同,可实现有效的跨文化传播。在建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背景下,用英语向世界讲好抗疫下的中国故事一方面能更好地传播中华文化,另一方面可以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我们有责任有义务讲好抗疫下的中国故事,讲好共产党员、医护人员、90后和00后、海外留学生等在抗击疫情中发挥出来的团结一致、共同奋斗的民族精神,创新国际化的疫情故事讲述方式,探索用英语讲好中国抗疫故事的策略和传播途径,讲述精彩的中国抗疫故事,让世界读懂中国。
参考文献:
[1]新华网.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2017-10-27].
[2]刘秩.文化国际传播能力的困境与突围[J].上海文化,2014(4):48-54.
[3]Fisher,W.R.Thenarrativeparadigm:Anelaboration[J].CommunicationMonographs,1985(52):347-367.
[4]张佳佳.来华留学生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的优势及策略[J].教育教学论坛,2020(21):145-146.
[5]袁夕娣.用英语讲好中国故事策略研究[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9):81-83.
[6]单波.跨文化传播的基本理论命题[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2011(1):103-113.
作者:李媛媛 单位:苏州市职业大学外国语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