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师范生师德培养的路径选择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1-11-12 17:39:46 归属于文教卫生论文 本文已影响108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我国教育学术期刊开始探索媒体融合发展的??道路。融媒体(Convergence?Media)环境下,期刊的发展要求打破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边界,加快纸媒、网站、手机终端、微信公众号等传播方式的融合,实现信息??传播的效益最大化。教育学术期刊也必须在办刊理念、内容生产、编辑方式等诸??多方面进行自我革新。与众多教育学术期刊一样,《中小学管理》也通过一系列??自主探索,努力适应融媒体环境带来的挑战,实现办刊方式和运营策略的转型。??一、融媒体环境下教育学术期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中小学管理》杂志连续8次入选《中文核心期刊要目总览》,并于2019年??摘要:党的十九大明确提出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师范生作为教师岗位的预备军,其职业道德品质关系到能否真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而志愿服务所提供的真实训练环境,是培养师范生师德的有利途径。新时代师范生师德培养,需要科学设置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优化志愿服务的方式方法和组织管理,并对志愿服务进行效果测评,以促进志愿者的自身成长和能力提升。

  关键词:志愿服务;师范生;师德培养;路径选择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明确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并突出强调:“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倡导全社会尊师重教。”[1]这是习近平总书记站在新时代的战略高度,深刻把握新形势下建设教育强国,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的新要求提出的新思想。所谓“师德”,即教师职业道德,是教师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应当自觉遵循的行为准则和必备的道德品质;其在教师综合素质中处于核心地位,也是社会对教师职业行为提出的基本道德要求。2019年12月,教育部等七部门印发的《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师德师风建设的意见》指出,“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把师德师风作为评价教师队伍素质的第一标准”。师范生作为教师岗位的预备军,其职业道德品质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发展,关系到千千万万学生的培养,应从源头抓起,引起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和深入探究。

  一、新时代师范生师德培养中的现状和主要问题

  1.对师德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够深刻大多数的师范院校或有师范专业的院校没有真正地认识到师德培养的重要意义。由于传统的应试教育持续在师范生未来的从业考试中产生影响;因此,高校在师范生的培养中,更多地关注点落在师范生的职业技能培养上,考虑的是解决师范生就业问题,而忽视了对师范生开展师德教育对整个社会所能产生的积极意义和对教育行业所产生的影响作用。况且,有的教师认为,搞好教学才是自己最重要的工作,而“育人”并不是自己责任,因此重视不够,以至于在其教学活动中未能对师范生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引导。有的教师自身人格和职业魅力与“学为人师、行为世范”要求相差甚远,导致广大师范生难以从其身上认识到“人民教师”这一职业的真正价值。近年来,大批的师范生在就业选择上从来不去考虑条件艰苦或是偏远的地区,也不关心基层或贫困地区教育事业的建设和发展,选择的标准集中在就业岗位的薪酬、工作地点和工作环境上。如此循环往复,与师范生要树立高尚的职业品格和素养的目标相距甚远。2.师德教育内容设置不够全面在多数师范类高校或有师范专业的高校中,尽管在师德教育方面有相应的课程体现,但课程门数非常之少,专业必修课中仅有一小部分教学内容针对的是教师的职业道德和素养教育,如学科教学论课程中,教师发展章节中只有较少的内容涉及职业道德培养。如果教师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未能站在新时代对人民教师的“师德”培养的高度对这些内容进行拓展和延伸,甚至认为这些内容不是重点而加以忽视;这种教育理念与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对师范生师德培养的要求显然相差甚远。研究表明,大约只有20%的师范生对当前学校的教学体制及课程设置比较满意;大多数师范生对学校在制度建设、评价体系、课程设置等方面都存在不少意见,认为专职教师的指导不到位,对教育实习、见习中存在的问题探讨和交流得不够,外出观摩和学习的机会太少,等等。3.师德教育形式不够灵活在师范生培养过程中,大部分的师范院校或有师范专业的院校采取传统的知识灌输的师德培养的方式,教育形式较为单一,不设计任何体验和讨论交流等辅助教育环节,忽略了学生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使学生丧失了思考的独立性和表达的自主性,使学生的内心体验大幅度降低,对师德的理解较为浅显。师德是由内心散发的,内心的体验和感悟是师德提升的一种重要手段。在调查中发现,师范生普遍希望学校改变灌输式、说教式教学,变“重理论轻实践”为“理论联系实践”,尝试采用情景式教学、案例分析教学、现场实践教学等教学法,提高师德教育效果。4.师范生自身综合素质不够高师范生从迈入大学校门的那天起,就深知自身未来的职业走向。在大学阶段应主动积极参加与专业相关的能力和素养训练,丰富自身的经历,提升自身的水平。然而,在调查中发现,只有52%的师范生职业规划较为明确并做了准备;大部分师范生自控能力弱,自律性差,计划很难落实到具体行动上。此类学生不主动钻研专业知识,不主动参与职业能力训练,缺乏必要的职业准备和学习热情,到了要教师资格证或教师编制考试时才“临时抱佛脚”,补习专业知识;就业后,把更多精力放在了补基础完成教学工作量上,很少考虑职业素养上的提升。

  二、志愿服务与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内在联系

  现阶段,在我国现有的关于师范生师德方面的培养并不完善,拓宽师德培养途径应当成为师范生师德培养的主要改进方向。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第二课堂的重要部分,是师范生最积极主动愿意参加且受众面最广的活动。志愿活动,有利于培养正确教师职业道德意识,有利于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激发师德养成的自觉,志愿服务是师德养成的一个重要平台。1.志愿服务与师范生师德在利他性上的内在关联志愿服务是公益服务,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内含丰富的道德精神和伦理精神。它是通过志愿者的服务让被服务对象获得关爱和帮助,在增进幸福感的同时,使“小我”融入“大我”,“大我”感染“小我”[2]。师范生师德体现在对教育事业和教师岗位的无限热爱、对自身治学态度和行为规范的严格要求、对学生的无私奉献。志愿服务和师范生师德培养的利他性在价值观上有着极强的内在关系,都是秉承“助己先为人”的奉献理念,从而不断地在奉献的实践中提升服务者与被服务者的思想道德境界。2.志愿服务与培养师范生热爱教育事业上的内在关联志愿服务这在美国等发达国家是一种使用普遍的教育模式。我国2010年实施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就特别强调注重知行统一,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和公益事业[3]。学生通过志愿服务的亲身参与和体验,获得直接的感性认识,从而培养学生的公共服务意识,增强社会责任感,培养奉献精神。尤其像助老扶幼、支教类的志愿服务类型,帮助师范生走入基层、走进山区,了解社会,体验民情,可以激发师范生奉献社会的责任感,培养塑造师范生的职业使命感,催发其努力用自己的学识、阅历、经验、品格去点燃学生对真善美的向往。然而,这种有效的教育形式从我们的小学至大学阶段都被普遍忽视或未真正与课堂教学有效地融会贯通。3.志愿服务对磨炼师范生道德意志具有重要作用当代社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愈来愈严峻,师范生走入社会将面临严格的职业竞争和挑选,其道德意志品格的坚韧踏实与否是决定未来发展的重要因素。师范生在长期的,以无私奉献、不辞辛劳为主旋律的志愿服务体系下,通过自主接触社会,参与劳动,用坚持不懈、脚踏实地的实干精神和奋斗热情,去克服一切困难,达到服务要求,这有助于磨炼师范生的职业操守,强化师范生社会责任,培育师范生的精神动力,也有助于师范生克服娇气的性格、懒惰的作风,为树立自强自信的人格信念打下踏实的基础。

  三、师范生师德培养志愿服务的路径选择

  在高校中,志愿服务作为师范生素质拓展的重要形式、课堂教学的有益补充和延伸,越来越受到关注和重视。因此,如何进一步优化志愿服务路径,凸显师德培养成效,发挥出志愿服务在师范生师德培养中的作用,是师范类院校或有师范类专业院校必须重点关注和研究的课题。1.科学设置志愿服务活动的内容针对师范生开设的志愿服务活动,旨在培养师范生在新时代背景下的师德内涵,以及职业责任赋予师范生的教师行为准则[4]。故此,这些志愿服务的内容应当紧密贴合师范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实际,促使师范生师德的内化,培养严于律己、爱岗敬业、为人师表的高素质师范人才。要不断拓宽服务领域,不局限于组织师范生参加帮困扶贫、支教扫盲、社区服务等,还可以拓展到社会福利活动之外的其他领域,如妇女权益保护、社会正义伸张、关爱残疾人等。在校外文化馆、博物馆、文物保护单位等处设立志愿服务站点,招募使用师范生志愿者进行讲解工作,还可对接社区服务与校园教学实践。这一方面促进师范生更多地接触社会各个阶层,在了解被服务者的心理状态、产生共鸣的前提下,建构坚实的职业认同感和归属感;另一方面也促进了师范生对自身状态的反思和触动。积极探索“互联网+志愿服务”模式,开创“云服务”,既能为久未谋面的双方带来新鲜感、增添彼此的神秘感,以免产生无聊厌烦情绪;又可以培养师范生志愿者的网络运用技能技巧,从而进一步提升专业素养。2.优化志愿服务的方式方法志愿服务组织在安排师范生开展支教类的志愿服务活动时,可以打破之前的集体组织、分组辅导的形式,而是给予志愿者更多的自主权和时间、空间上的自由度。比如,志愿者与被服务对象之间可以通过双向选择的方式进行初次搭配,在支教过程中,被服务对象可以对志愿者的表现进行评价和打分,对不满意的志愿者可以申请重新选择。志愿者在开展支教过程中,可以根据被服务对象的基本情况,制定合理的支教计划,共同商议授课时间、地点,可以采取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在这种模式下,师范生志愿者不再是被动服从集体活动内容的纯粹志愿者,而是变成活动的参与者和设计者,能更多地发挥主观能动性;志愿者需要针对被服务对象的评价,及时发现并调整自己在教学中的问题。3.优化志愿服务的组织管理志愿服务组织要针对师范生的特点制定通识性的培训内容,例如,普通的志愿者参与基础性培训即可加入志愿服务队伍;而师范类志愿者的培训可以安排适应性培训和专项项目式培训两项。适应性培训,主要是引导师范生了解志愿服务的基本要求,比如基本的知识技能、常用的政策法规、工作纪律、语言礼仪等;专项项目式培训就是开展有针对性的强化训练,比如开展语言和交流能力培训,训练志愿者掌握儿童心理,懂得与儿童交流对话的技巧,从而建立沟通和信任的帮扶关系[5]。在对志愿者开展培训的同时,注重培训教师队伍的建设,打造专门化的师范生志愿服务教师培训队伍,并融入“课程团队”教育,对其进行团队精神培养。志愿服务组织要建立志愿者需求信箱,对于师范生志愿者的困惑和疑问要邀请专业老师进行解答和引导,同时多组织开展分享会、交流会等活动,促进志愿者之间的相互学习、借鉴和成长。4.志愿服务的效果测评将志愿服务活动单一的时长计算制改变为多元测评制,以志愿者的志愿服务日志、服务活动中的现场表现、被服务对象的反馈、服务成效等数据作为主要的评价指标,综合对志愿者进行评价[6]。志愿服务管理团队持续关注志愿者的志愿服务动态效果,建立服务对象追踪体系,持续跟进志愿者与被服务对象之间的帮扶成效,以及时将被服务对象的意见和建议反馈给志愿者,同时为志愿者提供服务改善的方案,促进志愿者的自身成长和能力提升。志愿者在志愿服务组织中,按“一人一档”进行管理,志愿者开展志愿服务过程中的情况均计入志愿者个人档案,用人单位在招聘师范生时可要求师范生志愿者提供档案,作为师德考察的依据之一。

  四、结语

  对师范生志愿服务专门化、特色化的改造,使其积极作用于师范生的师德养成教育,这有利于国家和民族未来的教育事业发展,也能促进公益服务事业运行机制的优化,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

  参考文献:

  [1]习近平.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的讲话[N].人民日报,2016-12-08(1).

  [2]罗国杰.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探索[M].罗国杰文集.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22-25.

  [3]唐凯麟,刘铁芳.教师成长与师德修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110-113.

  [4]吴彬镪.地方高师院校师范生师德养成教育实践[J].教育评论,2018(4):3-7.

  [5]庄瑜.师范生课外活动视域下的师德养成探究[J].思想政治课研究,2015(5):57-60.

  [6]汪敏,姜建忠.立德树人背景下高校师范生的师德养成[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4(11):140-143.

  作者:石蕙 杨宗圆 林玉滢 单位:湖南理工学院政法学院

中国论文网-lunwen.net.cn
返回文教卫生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