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新时期农村干群关系“再整合”研究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2-11-13 21:10:52 归属于行政论文 本文已影响313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论文摘要 本文通过对山东省某村的实证调查,搜集有关干群关系的相关资料,基于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对当前农村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进行进一步的研究,试图为当前农村新的干部和群众关系找出一种相对合理的解释,为农村的干群关系和谐提供有用的帮助。

  论文关键词 新时期 农村 干群关系再整合

  一、引言

  (一)研究源起
  随着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农村各个方面的建设也越来越深入,特别是新农村建设的提出,更是推动了农村的发展,农村秩序呈现逐渐和谐的状态。这其中,农村干部和群众的关系也逐渐发生变化,由体制改革前期的矛盾尖锐过渡到当前相对和谐的状态,原来农村存在的干部和群众经常发生冲突的情况也逐渐减少。这一现象的出现使笔者感觉到极大的兴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哪些原因促使这种情况的出现呢?所以笔者希望通过自己的研究来了解其中的原因。
  (二)研究的问题
  本研究希望通过对干群关系进行新的研究,结合新时期的特点,来归纳出这一时期农村干群关系所呈现的状态,以及形成这种状态的原因。笔者认为,在当前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高度发展,农村民主建设深入开展和农村集体产权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农村干群关系已经由前期“矛盾”的状态进入到了“再整合”的状态。之所以称之为“再整合”,是因为在体制改革前期我国农村干群关系是一种比较和谐的状态,而在体制改革之后农村干群关系矛盾凸显,经过30多年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当前的农村干群关系又趋于和谐,这种和谐笔者归结为“再整合”。本文正是针对当前这种干群关系新的和谐状态为对象来进行社会学的分析,试图从中总结出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结论。
  综合众多学者有关农村干群关系的研究,他们都各自从自己的角度对农村干群关系矛盾进行了比较详尽的研究。笔者认为虽然很多学者都认为目前农村干群关系处于一种矛盾的状态,但是就大的趋势上来讲农村干群关系已经步入再次整合的阶段,即农村基层干群关系由计划经济时代表现为“整合”的状态进入社会转型之后的“分化”(矛盾冲突),再到目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特别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阶段的“再整合”阶段。简言之,目前农村干群关系处于“整合——分化——再整合”这一过程的“再整合”阶段。

  二、调查对象及方法
  (一)调查对象
  本次调查主要是在山东省某村进行,该村位于县城东北约20公里处,距镇驻地约1.5公里,靠近206国道,交通便利;基础设施比较完备,村中主要道路都实现硬化;大多数村民家中都安装了自来水;路灯在2008年春节前夕安装运行,节日通宵工作,平日下午6点开始工作,晚11点停止工作;村庄目前状态良好,未发生大的事故或违法犯罪事件;村庄共有608户,总人数约为2038人(2010年数据),男女比例比较合理,其中外出打工村民约有300多名;村庄共有2273亩土地,其中岭地有800多亩,不固定地(包括树林及其他没有固定用途的土地)380多亩,其余为平原土地;村两委共有七人,其中有一人为高中学历,五人为初中学历,一人为小学学历;村中无大型企业,只有一些个体小型企业,如塑料颗粒制造厂,有一家农用车修理处,一家汽车修理处,一家摩托车修理处,五家杂货店,两家猪肉销售点,两家饭馆,三家农资销售处等;村中有图书室,但已经破烂不堪,不在使用,村中曾有过小学和初中,但现在已经迁走,现在只有幼儿园两处,均为私人经营;村中大多数人没有宗教信仰,有少部分老年人信仰基督教;08年村中总收入为963805元,支出为902477元;村中无各种协会组织,只有一所基督教教堂,无艺术团等。
  (二)研究方法
  1.文献法
  通过对文献的梳理,了解其他研究者对这一状况的研究,帮助笔者进行自己的分析。通过文献可以比较快速的了解以往的研究,从以往的研究中借鉴学者研究的优点,为自己观点的论述提供理论支持。
  2.观察法
  通过观察法观察村庄日常生产生活状况,以及村民和干部互动情况,来了解日常状况下村子的运行状态,以此来获得相关的观察资料。
  3.访谈法
  通过对村民以及村干部的访谈,了解村民与村干部对于村庄日常运行状态的理解,了解村民对村干部的认同程度,了解村干部对于村庄管理的有效程度,了解现存的干群不和谐情况有哪些,了解村集体资产等分配情况等等。
  三、三个时期的农村干群关系

  (一)集体主义时期干群关系状况
  在我国体制改革之前,不管是城市还是农村,都是实行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农村公社是国家权力在地方的代表。经济上以公社、大队为基础进行集体的农业等经济活动,村民个人所拥有的自由非常少,国家不仅在经济上控制村民,而且也从政治上、文化上来控制村民,村民个性发展程度比较低。此时的集体产权等的处置权完全掌握在公社或者大队,同时由于村民个性发展程度低,因此干部和群众之间的关系相对比较和谐,村民很少会与村干部发生矛盾冲突
  (二)体制改革后30多年的干群关系
  在经过政治经济体制改革之后,原有的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逐渐在农村消失,经济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代替了以往农村合作社的生产方式,农民不仅在经济上得到了很大的自由度,而且在政治和文化方面也获得了较大的自由,农民的个性开始成长。但是,传统体制对农民的束缚依然存在,比如对农村土地的分配等还需要通过村委会等来实现,同时各种费税依旧是农民一种负担。再加上集体产权分配的不公平等,是的农民和农村基层干部之间关系比较紧张,经常产生矛盾。最明显的冲突还是表现在对产权的分配上。而实际上村民和村干部的矛盾是村民和村干部之间利益的争夺,是两者之间的博弈。
  (三)新时期的干群关系
  政治经济体制改革30多年之后,特别是国家实行税费改革、土地补贴等政策之后,农民与农村基层干部之间利益争夺的领域减少,农民虽然仍然生活在村庄中,但是受到村庄的限制进一步减少。这一时期干群关系并不是完全的和谐,仍存在一些冲突。这些冲突还是围绕着集体产权来进行的。但是相对于前一个时期的干群关系来说,这一时期这种关系已经得到较大的改善,形成一种“再整合”的状态。



  四、集体产权博弈中的再整合
  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深入进行,费改税、农业补贴等惠农政策的实行,原有的农村干部和群众之间博弈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农村基层干部所能影响到的农民生活的范围也不断缩小,这是当前干群关系相对和谐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但是,村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博弈并非就此消失,而是仍然存在着。
  (一)集体土地上的博弈
  笔者调查的村子中,村委会和村干部所能支配的集体产权已经没有多少了,主要是村子所拥有的土地,这些可支配的土地是除去每口人所固定享有的耕地、按年份承包给村民的以及无限期承包给村民的土地。前文笔者所描述的“不固定地”就是村委会和村干部所能支配的,在访谈中笔者获得的数据是800多亩,而根据笔者通过多方调查得知,不固定地的数目要多于800亩,大约能维持在1000亩左右。因为调查的村子里耕地主要是用来搞经济作物,比如大棚蔬菜、花卉,苗圃等,村民对于不固定地的需求要相对多一些,所以在土地上村民与村委会的博弈显得尤为明显。根据对村民的访谈,笔者了解到,村干部对于不固定地的处置大体上是以每亩每年500元左右的价格承包给村民,具体承包年限基本上都是10年,而且10年的承包费要一次性交齐,每年承包出去的土地数量也不固定,多则几百亩,少则100亩左右,计算下来,每次承包土地村委会的收入都是十分可观的。但是土地的承包机会并非人人平等,这其中村干部主观愿望体现的比较明显,可能有钱有势的村民会更容易获得对土地的承包。
  (二)宅基地上的博弈
  随着村民的世代繁衍,村庄的规模不断扩大,对于宅基地的需求不断加大,但是国家国土部门对于农村农业用地与居住用地的规划是有法律依据的,这也造成了很多农村居住用地数量少。笔者所调查的村子也存在这种情况,由于国土部门所给与的居住用地有限,所以宅基地也成为了“紧俏品”,原来可以花3000元左右办理使用证,现在就需要花费7000元左右。而宅基地给谁很大程度上受到村委会以及村干部的影响。另外,上级政府提倡建设社区型村庄,即“农民上楼”,因此对于宅基地的获得上难度增大。根据访谈所获得的资料,完工后的居民楼可能会以15万左右的价格出售给农民。
  总之,干群矛盾是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的,我们所关注的是矛盾的程度如何。在对于产权上的博弈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着村干部廉洁程度,对于村子的收入的分配很大程度上是受村干部影响的。笔者访谈中了解到,该村往届干部中,不乏依靠村集体收入而“发家”的。村干部是否廉洁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干群关系的和谐。

  五、小博弈大和谐

  尽管当前农村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同类型的博弈,但在整体上是和谐的。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实现了“九连增”,农民的收入增长实现了“九连快”。在2012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上,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2012年我国粮食产量共11791亿斤,比2011年增加367亿斤,连续5年稳定在10500亿斤以上,实现了粮食产量的“九连增”。农民的收入的增幅程度连续3年超过城镇居民的收入增幅程度。其中,出售农产品等家庭经营性收入稳定增加,工资性收入成为重要来源和支柱,政策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明显增加。
  当前新时期农村和谐状态的出现,不仅仅是新农村建设的结果,更是由于新时期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本质上的变化。与此同时,农村干群关系“再整合”中实现的和谐依赖与新农村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农村基层政权对于村民的限制减少,农民获得了新的自由,能够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力来获得发展。农村集体产权对于农民的影响进一步减少,农村集体成为一种精神和文化生活上的归属,村干部成为村民的服务提供者而不再是管理者,因此有助于农村干群关系的和谐,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

  六、结论

  农村干群关系是否和谐关乎农村发展,在当前新时期基层政权对于农民的控制能力越来越小,再加上国家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农民对于村委会等基层政权的关注也逐渐减少,农民与村干部之间的博弈也逐渐减少,因此,农村干群关系呈现出一种相对和谐的状态。农村干群关系的“再整合”也在新农村建设中的推动过程中逐渐展开,随着一系列政策的推行,农村干群关系“再整合”也势必会成为农村干群关系的主旋律。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行政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