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钱江晚报》非事件性新闻报道
在新闻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非事件性新闻已成为媒体提高报道层次,提供独家新闻的最可靠的来源。然而,从另一方面看,非事件性新闻也是采编的一大难点。在新闻实践中,这种报道“难做”、“难做好”、“难做得好看”,受众不爱听、不爱看。本文拟结合《钱江晚报》的采编实践,就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创新谈几点思考。
一、非事件性新闻的定义
1997年版的《新闻学大辞典》这样定义非事件性新闻:“即对一段时间内或若干空间里发生的诸多事实、情况、事件的综合反映,揭示带有分析性、启发性的总体性情况、倾向或经验等。”这类新闻的特点是:(1)重在反映某些新闻事件在一定阶段内所呈现的相对稳定状态时的状况。反映其总体情况、 规律 性或经验性。(2)其新闻容量较丰富,一般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新闻事件,或某些情况的综合归纳。(3)对新闻事件的时效性要求不严,而注重新闻本身的透视性与概括性的高度统一,重在对新闻事件的分析指导和对主题思想的挖掘。非事件性新闻包括典型报道、深度报道、经验性消息、述评性消息等等。
而事件性新闻是指以某个独立的新闻事件为核心而展开的新闻报道,其事物变动的时态是突发性或跃进性的。因具体情况的不同,还可进一步分为突发性事件和可预见性事件。
与事件性新闻相比,笔者认为非事件性新闻的5个w具有独特的特征:
when:是一段时间内,非一时的,没有明显的起止日期;
where:是较广大范围内,非一地的。
who:常常是事关众多人的,而非个人或少数人,没有明确的主人公。
what:常常是没有明显的事件。
why:非事件性新闻都有一个问题的内核,比一般的事件性新闻有更大的分析价值,更挑战记者的质疑能力。
从唯物论的观点来看,非事件性新闻就相当于事物中的某一矛盾仍在量变,还未达到质变的临界点,但它往往是事物的主要矛盾(这也是我们要发掘它的原因)。因此,非事件性新闻往往具有很高的含金量。而事件性新闻则是矛盾爆发的瞬间,这个矛盾可以是事物的主要矛盾,也有可能是次要矛盾。只不过爆发了。所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事件性新闻和非事件性也可以互相转化。如一起矿难是事件性新闻。而探究矿难频发的原因,就成了非事件性新闻的选题了。
正如美国伦比亚大学新闻学院终身教授梅尔文·门策所说:“有时候,一种长期持续加温的情形会突然成为讨论和注意的主题。 历史 学家或许把这种情况描述为某种观念,这种新观念意味着某个时代已经到来。它一旦到来,媒体马上开始穷追猛打。”
由上可见,非事件性新闻和事件性新闻相比,就像是水底的暗流和水面的浪花。非事件性新闻所关注的是社会一个时期的较主要矛盾,是读者的真正关切所在,因而做好非事件性新闻,就能够更好地引领舆论。
二、非事件性新闻的挑战
与事件性新闻相比,非事件性新闻更挑战记者的发现力,他要发现能引起社会上大多数人兴趣,但以前从未被注意过的事物。完成一个非事件性新闻报道,就是揭示“人人眼中有,个个笔下无”的潜在新闻的过程,也是从低级报道向高级报道的跃升过程。
如每年春天。杭州街头都会摆出很多现炒龙井茶的大锅。店家利用现炒龙井的表演大摆噱头,宣扬茶叶的新鲜。然而,对于这种司空见惯的现象,记者却打了一个问号——这样炒出来的茶好吗?采访了几家著名的茶厂后,果不其然,专家介绍,茶叶炒制需要多道工序,现炒茶根本不可能做到。掌握这一信息后,记者马上写出了《现炒茶都那么香吗?》一文。这篇非事件性报道见报后,引起了较大的反响。
如果没有发现力,没有独立思考,这样的独家报道何以发掘?
三、做好非事件性新闻的思路
怎样增强非事件性新闻报道的吸引力和感染力?我认为要打好两张牌:一是做硬,彰显非事件性新闻的新闻性;二是做活,突出细节、故事和人物,把非事件向事件性转化。
1 做硬,在突出新闻性上下工夫
一条新闻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如何,关键在于其中的含金量多少。非事件性新闻虽然是非事性的,但正如上文所述,它往往反映的是社会的主要矛盾、热难疑点,新闻性毋庸置疑。因此,我们所要做的。就是要把它的新闻性尽可能地发掘出来。怎样突出非事性新闻的新闻性,笔者认为主要有如下思路:
(1)找悬念:以悬念牵引,凸显新闻
在杭州钱塘江边,有一栋高4l层的电信枢纽大楼,建造之初曾是浙江第一高楼。然而,这个第一楼却5年多未能建成,一直赤膊立在江边。于是,一个传闻在杭州乃至浙江越传越火:“浙江第一楼一杭州第二长途通信枢纽大楼造歪了,要炸掉了!”尽管谣言沸腾,却一直没有人出来作一澄清。浙江第一楼似乎真的在众人口中摇摇欲“歪”。
2003年8月开始,《钱江晚报》派出多名记者,对歪楼进行了长达2个多月的调查,最终形成了《破解浙江第一楼之谜》的独立调查报道。在这个报道中,一开始就牢牢抓住楼有没有歪这个最大悬念,通过走访现场、业主、设计方、施工方、监理方、纪检部门等多个单位,在澄清了工程为什么工期漫长、有没有腐败现象等诸多问题后,最后记者邀请权威第三方实地检测,以铁的数据,击碎了歪楼的传言。
由于整个报道始终紧扣悬念,如抽丝剥茧般,层层剥开了第一楼之上的重重迷雾,所以充满了张力,刊出后收到了热烈反响。
(2)找由头,引爆新闻的导火索
非事件性新闻的报道的对象往往已存在多时,所以有时候需要一个新闻由头。通俗的说,也就是把闻一个新闻进入公众视野,成为热点的时机,把软变硬、虚变实。
记者在报道西湖隧道的“卡门”问题时,就是等待了一个“由头”。
横贯西湖湖底的西湖隧道在2003年建成后,吸引了众多游客的目光,然而,隧道却限高3米,断然拒绝了高大的 旅游 大巴通行。无疑,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选题,但报道时机尚不成熟。
此后,西湖隧道在短短的半年内,一共发生了近40起车祸。最高记录是一天内连续发生6起。都是大巴卡在了隧道口。隔三岔五的大巴“卡门”事故,一再刺激人们的眼球。是工程缩水?还是设计失误?
这时,这一事件已成为公众话题。记者果断介入,追访各方当事人,通过艰苦的调查,终于解开“卡门”之谜。原来,由于西湖湖滨地域狭小,如果真要建4,5米高的隧道,为了解决接坡的问题,就会涉及到大量的房屋拆迁和道路改造,一个大型商业区也得拆除,所以有关部门在设计时就只能退而求其次。
由于这篇报道及时回应了热点问题,在读者中引起了很好的反响。
寻找新闻由头可以有如下方法:a,事实的新变动,b,与事实相关的事物的新变动。c,发布的契机,d,记者的发现
力。
(3)找事件——采取“记者亲历”等采访形式,使“非事件”显现“事件”特色
“六人晚餐”是西方上世纪90年代初兴起的一种都市交友方式,后传入我国。杭州这几年也开始流行“六人晚餐”活动。怎样把这样一种时尚,做成新闻呢?钱江晚报《新民生》记者策划了一个亲历式的报道。记者不暴露真实身份,而是充当了六人晚餐的参与者之一。这样采访使非事件性新闻素材,拥有了具体的时间地点和生动的过程,让本来难以具备完整始末的事情随着“亲历”而显现新闻性。
2 做活,突破时空限制,突出新概念和人物
做活非事件性新闻,主要是指通过创造性的采访和写作,突破时空的限制,使新闻显示出强烈的新鲜感和人情味。
(1)概念化:在概念包装上下工夫。
概念化,实则是赋予人们司空见惯的事物一个新名词,是对社会生活的一种提炼和升化。
好的概念。可以让人有“众里寻她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感觉。如全球化、全球500强、飘一代等概念的提出。国内如《新周刊》等就经常运用这一手法。
当然,要领包装离不开真正的新闻。正如杨兴锋所说,它是记者在深入采访的基础上,对新闻价值的更深理解和对新闻意义的更高提升,是一种升华,是一种发现,是记者、编辑对新闻深化理解并升华到概念层次的结果。
(2)故事化。在写人物上下功夫。
将非事件新闻已经或可能影响到的普通人引入新闻中,通过讲述此人生活发生的变化,使读者因关注人物的命运不知不觉地被带入新闻主题,从而增加了新闻的人情味和贴近性。有人称这种写法为华尔街日报体。
有人 总结 这种写法是:一、以一个最典型的人物开头(或者是一个典型的场景,或者是典型人物的一句直接引语),这个典型人物,需要比较精心的挑选,这个人物的经历或者看法,应该是最好的一个例子。二、进一步说明这个人物的身份,然后很 自然 的说明背景,这个背景,就应该是常规写法中的导语部分,也就是借交待背景交待清楚新闻要素。互、进一步对这个人物结合背景进行深化,阐释新闻主题,或者提供另一个例子增强说服力。
钱江晚报关于杭州凯悦饭店马拉松工程的报道中,就是用一个关键人物引出了故事:“4月的杭州,西湖如醉了一般。两年前的4月,到杭州度假的胡云耿第一次在莺飞草长的西湖边邂逅了未完工的凯悦酒店。他想,下次来杭一定要下榻这里。方不枉费了这一湖秀水。胡先生自己也没有想到,半年后他本人就‘住’进了这幢‘烂’了有年头的半拉子酒店里——他荣任凯悦的第10任总经理。”这样,顺理成章地就引出了对凯悦这一的西湖边的烂尾工程的调查。
但是,这一写法的大忌是为了讲故事而讲故事,或不加采访编造人物故事的做法。这不但影响到新闻的真实准确,还会使读者有上当的感觉。
总之,非事件性新闻确实是新闻采编的难点,因为非事件性新闻报道所依托的事实不是单一独立的事件,而是时空交错、繁杂无序、丰富多元的新闻事实素材的“富矿”;并且这类报道又要求阐释背景,揭示本质,预示趋势,在传达事实的同时还要传达观点;还要求记者多层面、多角度地挖掘深层信息,提升新闻价值。要做好非事性报道,发现力是关键,选择合适的切入点是前提,严密的逻辑是保证,用故事和人物说话是点睛之笔。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