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贱文化”的流行及其影响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0 02:02:01 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282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一、“贱文化”及其演进
  1、“贱文化”的内涵
  中国古代便有“贱民”、“贱内”、“贱妾”等自谦的说法,在历史发展的过程中,“贱”逐步被贬义化,如骂人时的“贱人”、“贱货”等粗俗的表达方式。21世纪,“贱”字的另一层含义逐渐被网民发扬出来,如“贱客”、“贱文化”等自轻自贱含义的表达。相对于前两种含义,“贱”的第三层含义更加具有主动性,是将自己主动置于自轻自贱的位置。究竟什么是“贱文化”却没有定论。上海大学朱大可教授认为:贱文化在本质上就是自虐文化①。笔者将“贱文化”定义为在网络发展过程中滋生的一种亚文化,更加具有主动语态,本质在于自轻自贱,主体是地位身份较卑微的人群,他们被称为“贱客”。这些社会底层的小人物在面对强权委屈无力抵抗,凭借自身的能力无法改变生存现状时,表现出的一种自我嘲讽、趋炎附势和无底线放低自己的丑态举动。
  2、“贱文化”的演进
  1921年,鲁迅先生发表了中篇小说《阿Q正传》,我们从阿Q身上看到了那个时代生活在底层社会的小人物的“精神胜利法”的自我抗争。阿Q在权贵面前也总是将自己基于强权的周围,攀附强权,可以说,阿Q可谓“贱客”们的师祖。
  1994年,周星驰主演的影片《大话西游》在大陆上映,影片中,周星驰的经典台词:“你看看这些人……能不能说清楚哪个是贱人?因为现在大家都是贱人……”这句可以看做是“贱文化”时代开始的标语。
  2005年,为中国互联网“贱文化”具有标志性的一年,芙蓉姐姐凭S型身材和矫情的文字一炮而红,继而,凤姐、小月月、犀利哥等依次登场,他们都来自底层社会,长相平庸,才能平庸,却有着成为大明星的勇气,凭借雷人的语言和夸张的举动极大的满足了看客们的猎奇心理。
  2013年,为互联网贱文化大规模爆发的一年,大量网民自称为“屌丝”,网民们这等自轻自贱的做法其实也是将现实生活中的一种现象异化到了互联网用语中,面对强权和财富,很多人做出趋炎附势之态,异化到互联网上,网民借“屌丝”之意表示出坚定的拥护在强权的周围的一种自贱自残的“贱客”心理。
  2014年,网民们攀附强权的现象显得更为直白和裸露,大量网民簇拥在权贵之下,直呼韩寒为岳父,称王思聪为老公,明目张胆的表示对权贵和金钱的热爱。可以说,2014年是网络文化溃败最为严重的一年,在互联网上已呈严重恶化主流文化的趋势。
  二、“贱文化”流行的原因
  1、后现代主义思潮下催生的“贱文化”
  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下,“新的、富于挑战性的变革朝我们迎面而来,同时异质化的进程也加速发展。在生活方式的竞相争艳上,在哲学思想的多元性上,在宗教的异国情调上,以及在迅速蔓延的文化多元论上,可以看到这一进程的印记。现代性和后现代性之间的过渡就在我们眼皮底下发生着,我们作为主体在制造它,作为客体在体验它。”②人们主流的审美意识和“雅文化”的向上趋向性被解构,被取代。“贱客”们转而走向以“芙蓉姐姐”、“凤姐”、“小月月”等以丑为美的审丑化走向。“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傲骨民族气节转而被“屌丝”、“国民岳父”、“国民老公”等盲从于权贵的自轻自贱所取代。
  2、网络媒体技术促进“贱文化”传播
  网络技术的发展使传统的以“一对多”的自上而下的传播形态逐渐被多元化的传播形式所取代。网民被赋予更自由、更多元的话语权和传播的权利,网民从网络世界获得了更多民主、自由和个人意识觉醒层面的自我满足,更加具有了传播的主动性和接收信息的多元性。这就为“贱文化”的传播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人大新闻学院副院长喻国明说:“其实这是一个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过去把媒体看得太崇高了,总认为它是高高在上的一面镜子,它应该给我们的生活提供指导。其实不应该仅仅是这个样子。网络媒体现在应该更多的扮演社会自我观照的角色。大家之所以喜欢观看这样的节目,或者换个角度说这些人能够让大家知晓,也许主要是大家的好奇心理吧。”③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贱文化”的流行,其实是网络文化发展过程中的一种必然产物。网络媒体的普及以及自媒体的发展,使得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传播的主体和接收传播对象的客体,在这样一个相对自由的网络空间环境中,网民们更加愿意将最朴实、最草根的一面传播在网络上以供自我观照。除此之外,网络媒体为“贱文化”的发展提供了一个免费、宽广的“作秀”舞台,“贱客”们可以低资本、低消耗的满足自我“贱文化”的传播。在媒体相对发达的当下,不乏有一些在利益驱使下恶意炒作“贱文化”,使其呈推波助澜趋势发展。
  3、网民的媒介素养缺失驱使“贱文化”传播
  “贱文化”之所以能流行,说明有相当一部分受众是接受甚至是追崇这种文化的。这部分人被称为“贱客”。“贱客”和“贱文化”能够流行,笔者认为在很大程度上归因于网民媒介素养的缺失。
  网络有匿名化的特点,在相对自由和相对宽松的互联网环境下,很多网民认为可以任意妄为,无需承担后果,在网络开放程度和普及程度日益发达的今天,网络上鱼龙混杂的状况,使一些媒介素养缺失的“贱客”们走上网络平台,肆意发表没有道德底线的言论,导致奉行了几千年的主流文化价值观遭受解构的风险。千年古训:“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为人道德标准在网络上被自贱自残的精神自贱所取代。
  三、“贱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
  1、青少年易接收“贱文化”的原因
  青少年是网络应用的主力军,也是接收“贱文化”侵蚀的主要群体。青少年正处于思想活跃时期,他们在接收新事物时有着极强的好奇心,比较容易接收网络上出现的新奇事物,“贱文化”以其搞笑和一反主流价值观的特点,很容易被青少年的好奇心理所接受。青少年也正处于价值观的塑造期,他们没有固有的价值体系去判断何种文化是正确的,是对自身发展有益的文化,在多元文化铺天盖地袭来时,青少年固有价值体系的缺失是造成他们接受“贱文化”这种亚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2、“贱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及解决措施
  (1)“贱文化”对青少年的消极影响。
  有学者在实证研究的基础上指出:20世纪末到21世纪初,中国公众发生了“现代化”维度上从传统价值观向“世俗—理性价值观”以及“后现代化”维度上从“生存价值观”向“幸福价值观”的转变趋势,即现代的中国公众更加趋向不再强调经济增长的最大化、成就动机和法理权威,而是更加强调生活质量、主观康乐和自我表达。④正如调查所指出的那样,21世纪的青少年在父辈提供的相对充足的物质基础上,更加强调的是生活质量、主观康乐和自我表达。
  在满足青少年这些需求的同时,网络无底线的娱乐和无底线的主观自我表达严重残害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导致他们将政治观多元化,价值观多元化,自我的行为规范低俗化、随意化,在审美能力上走向恶俗和没有营养的低层次和世俗化。
  (2)解决措施。面对“贱文化”对青少年身心造成的影响,构建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成为当下网络媒体刻不容缓的任务。
  青少年转向接受“贱文化”与他们接受雅文化的审美疲劳是有一定关系的。纵观我国的电视节目,只要一个节目办得好,其他电视台就会立马竞相模仿,导致很多节目没有创新性、严重复制化和泛滥化,使青少年产生了审美疲劳,不想观看的心理。所以,电视节目要创新,电视台应该录制一些青少年喜闻乐见的电视节目,防止电视节目的竞相复制是激发电视节目创新的有效途径之一。
  网络媒体管控不严和网民媒介素养低下也是导致青少年接收“贱文化”的主要原因之一。网络传播的管控和网民行为规范的准则应当提上议程,强制性净化网络环境,创造有益于青少年正确价值观塑造的环境。
  四、“雅文化”终将取代“贱文化”
  “贾君鹏,你妈妈喊你回家吃饭”拉开了“无聊文化”的序幕,“无聊文化”是以戏谑、嘲笑的口吻,向主流价值观、审美观发起挑战,以破坏传统秩序为乐趣的一种亚文化。它是“贱文化”的一种继承,它甚至比“贱文化”更加无聊和哗众取宠,更加没有养分。这些文化都是在网络上传播一时,然后被滥用,渐渐失去魅力,成为愚昧和无知的工具。现在,“贱文化”被人们滥用、批判的背景下,正在逐步退出网络和人们的视野。
  无论是“贱文化”还是“无聊文化”怎样被商业炒作,怎样被“贱客”们追捧,总是“红”极一时就不见其踪影。笔者认为,历史发展的方向终归是知识社会,人类社会的主流价值文化最终是“雅文化”。□
  参考文献
  ①陈辉,《后现代主义与“贱客文化”》[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4)
  ②Daudi, P. Conversing in management’s public place[J]. Scandinavian Journal of Management,1990(6)
  ③李晶,《网络中的“贱文化”》[D].黑龙江大学,2013
  ④郭莲,《中国公众近十年价值观的变化——“后现代化理论”的验证研究》[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1(3)
  (作者:重庆工商大学文新学院传播学专业硕士)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