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新闻采编工作是做什么的(浅谈新形势下新闻采编工作的建议)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3-01-10 02:18:13 归属于新闻传播学论文 本文已影响50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中国论文网为大家解读本文的相关内容: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3520(2014)-08-00-01

  一、新媒体新闻从业人员的现状

  (一)新媒体新闻从业人员数量及专业背景

  据有关部门统计:目前我国拥有的网络编辑从业人员近300万,传统媒体的所有的记者编辑仅75万,从规模上和数量上看,新媒体从业人员已超过传统媒体。从专业素质层面上看,新媒体从业人员的主力军已从具有计算机背景的技术编辑发展到拥有新闻、文、史、哲、经、情报、出版等多专业背景的文字内容编辑,呈现出学科背景多元化,不同专业与行业相互渗透的现象。

  (二)新媒体新闻节目的困境和挑战

  然而,我们也要同时看到目前我国新媒体的新闻采编写仍存在众多不足。这就包括:首先,新闻内容单薄,原创作品极度缺乏。由于我国的新媒体不具有正式的新闻采访权,使新闻编辑在采集内容时不得不重度依赖传统媒体。即使是一些门户网站,其所刊载的新闻信息仍是从报刊杂志或者电视上截取下来。这就造成同一新闻事件重复报道,观点杂乱,使阅读者往往陷入不知所云的状态。而针对这一现象,美国学者就指出:“失去控制和无组织的信息在信息社会里不再构成资源,相反,它会成为信息工作者的敌人。”其次,在新闻持续报道跟踪方面极其落后于传统媒体。新媒体在新闻最初发布时往往能占得先机,但随着新闻事件的不断深入,仍然需要传统媒体的报道评论,使其成为社会热点。第三,缺少极具深度和厚度的评论和解读。本文认为,无论在何种媒体的语境下,新闻的本源仍然是客观性和真实性。人们选择运用何种媒体来关注新闻仍然取决于该媒体在报道解读此事件的态度和视角是否端正客观。因而报道新闻事实固然重要,媒体所持的观点也同样受人关注。在这样的前提下,新媒体的这一大劣势也就不能不被相关从业人员所重视。

  二、新媒体新闻采编写发展方向

  (一)新媒体的新闻精神

  和讯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总编辑杨斌曾为新媒体下过一个定义,他认为只有具备三种精神的媒体才能被称之为新媒体。这三种精神分别是技术精神,市场精神以及媒体精神(即新闻精神)。而这三者之中,新闻精神却是新媒体的灵魂。这里的新闻精神指的是:媒体在需担负社会责任的前提下,对新闻真实性、客观性以及对正确引导舆论构建和谐舆论环境和媒介生态的要求。诚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人们对文化休闲娱乐需求不断增长,媒介已经成为一种可以赚取丰厚利润的产业经济。然而,这种转型却不影响媒介作为社会公器的功能,它仍然被要求具有公信力和承担必要的社会责任。而客观的事实报道无疑是媒体公信力的最好体现,使得公众更愿意以此作为了解社会的渠道。另一方面,作为“经济价值=用户数量”的新媒体,只有通过不断吸引受众的关注和参与,才能在市场上发挥其经济价值。○5那么新媒体的新闻采编写如何在获得这种媒体精神呢?

  (二)传统媒体“把关人”制度借鉴

  我们先来分析传统媒体在新闻采编写过程中如何实现社会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由于多年的积累,报刊杂志和电视等传统媒体,其新闻从业人员已具有敏锐的社会洞察力,对新闻事件的解读和判断也往往能做到一语中的。使得他们一出场,就能立刻获得受众的信任。其次,在信息引导上,传统媒体由于具备了一套成熟的编辑过滤机制,在信息把关上要比新媒体更严格。第三,传统媒体拥有较强专业素养的采编人员,保障了其信息质量的高度。

  (三)新媒体语境下新闻采编写的发展方向

  鉴于传统媒体所拥有的这些优势,我们可以得到以下几点启发:第一,采编人员的专业素养和社会责任意识。对于网络等新媒体来说,一方面是接触到的信息是纷繁复杂,良莠不齐,另一方面由于不具有采访权,无法到达新闻现场掌握第一手材料,作为新媒体新闻的把关人,编辑人员就要坚持新闻真实性和客观性,把关好社会热点的舆论导向,在众多信息中过滤到无关或有害信息,选择有正确舆论导向的新闻,使新媒体的公信力能够在此过程中培养起来。第二,坚持新闻报道的迅速。时效性强是新媒体所具有,而传统媒体无法比拟的一大法宝。而对于视时间为生命的新闻来说,许多新闻事件的图片和视频可以迅速通过新媒体技术传播给大众,无形中也增加了媒体的社会影响力。第三,做好新闻内容的集大成者,以达到“内容为王”。尼葛洛庞帝在其著作《数字化生存》中曾做过这样的比喻:他形容新媒体的出现使受众在接受信息的方式上由原来的“推”演变成“拉”,也就是说传统媒体是将新闻节目简化并打包成一本畅销书抛给不同的受众,而新媒体则更像是新闻超级市场,将与新闻事件相关的所有资讯都罗列出来供观众自由选择。这一区别也为新媒体的新闻编辑带来了一个新课题,如何从繁杂的信息中搜索到相关信息,并将其重新整合推向市场。这一过程既保障内容的丰富性、观点的专业性、解读的深度化又不失整体的和谐性。第四,语言处理上更需平民化。随着互联网、手机用户数量的不断提高,新媒体所面对的受众占据着社会的各个阶层,而新媒体互动性和参与性的特点又要求编辑人员在语言处理上,需要更通俗化和平民化,具体来说为深刻主题浅显表达;刚性主题柔性表达;抽象主题具象表达。第五,专业知识的充足。新媒体的新闻编辑不首先仍要掌握传统媒体所要求的采编写能力,例如敏锐的新闻嗅觉,敏捷的策划能力,扎实的文字功底,广博的知识结构,不仅能够完成写稿编辑新闻事实,还要学会如何对新闻进行更深入的评论和解读。此外,无论是互联网还是数字电视,都具备了图文并茂,声影皆有的功能,以及通过点击传播新闻内容的方式。因而作为新闻编辑,还需要掌握如何利用新媒体平台,对现有的图像、图片和视频进行加工处理,使其能够在第一时间引起受众的注意,并实现新闻传播,久而久之在市场中获得较强的竞争力。

  三、结束语

  总之,无论媒体的形式和体制如何发生变化,对于新闻来说,高品质的新闻内容仍将是新媒体时代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具备了一个精品似的灵魂,媒体作为一种产业经济才能在市场上发展壮大。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新闻传播学论文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