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慢性结肠炎的中医辨证治疗与辨病治疗相互结合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治疗方法。在辨证治疗的基础上选加辨病治疗中药,使辨证用药更加有效。
关键词:慢性结肠炎 辩证治疗 辨病治疗
慢性结肠炎确切病机尚未完全明确[1],目前认为其发病可能与饮食、环境、感染、免疫等多种因素有关;笔者将该病的中医辩证治疗和辨病治疗相结合,在临床收到良好效果,介绍如下:
一、辨证治疗
笔者将本病分6大证型施治:
1.湿热证:腹痛,粘液便,里急后重,或肛门灼热,口干苦,尿黄赤,舌红,苔黄腻,脉滑数;治法:清利湿热,理气止痛;方药:白头翁、秦皮、川连、黄柏、藿香、木香、布渣叶、甘草。
2.寒湿证:腹痛,喜暖怕寒,粪便带白色粘液,口淡不渴,舌淡,苔白,脉濡缓;治法:温化寒湿,理气止痛;方药:藿香、白芷、陈皮、茯苓、白术、法夏、川朴、吴茱萸、川连、甘草。
3.肝郁脾虚证:情志不舒,腹痛腹泻,胸胁胀痛,纳呆嗳气,舌暗,苔薄白,脉象弦细;治法:疏肝理脾,行气止痛;方药:枳壳、白芍、柴胡、党参、茯苓、白术、木香、素馨花、甘草。
4.气滞夹瘀证:腹胀肠鸣,腹痛拒按,大便不畅,舌暗,苔白,脉弦细;治法:疏肝活血,健脾行气;方药:蒲黄、五灵脂、香附、延胡索、干姜、莪术、小茴香、肉桂、赤芍、刘寄奴、甘草。
5.脾胃虚弱:腹痛隐隐,大便溏稀,纳差,体倦,舌淡,苔白,脉细弱;治法:健脾益气,化湿止痛;方药:党参、白术、淮山、云苓、芡实、扁豆、苡仁、木香、砂仁、炙甘草。
6.脾肾阳虚:黎明腹痛腹泻,泻后痛减,畏寒腰酸,舌淡,苔白,脉沉细;治法:温补脾肾、固涩止泻;方药:补骨脂、吴茱萸、肉蔻、五味子、干姜、益智仁、党参、白术、甘草。
二、辨病治疗
慢性结肠炎的整个疾病过程涉及到饮食、环境、情志及患者体质等多方面因素,因此该病的辨病治疗也应该是综合的;另外积极借鉴中医药的现代研究成果临床能收到良好效果。
1.慢性结肠炎伴有焦虑状态的不少,患者要充分休息,保持轻松心态;研究证实酸枣仁、合欢花、石菖蒲、益智仁等药有安神作用[2],可在辩证治疗基础上选加以上中药。
2.中药抗炎:研究发现病原体感染参与了慢性结肠炎的起病、发展过程。该病急性期可加用具有抗病原体感染的清肠道湿热中药:如黄芩、川连、秦皮、公英、鱼腥草、马齿笕等[3],可起到较好抗菌作用;缓解期可加用性温、芳香化湿的抗菌中药:如丁香、木香、藿香、刘寄奴等,另外可加用具有补益增强免疫的中药如黄芪、仙灵脾、黄精、甘草等。
3.中药抑制免疫:为了抑制该病的免疫反应,可加用具有免疫抑制作用的中药,如丹参、苦参、黄芩、穿心莲、蛇床子等,还可配合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作用的中药。
4.如果患者腹痛明显,可加用具有解痉止痛的单味或几味中药,如藿香、吴茱萸、佛手、丁香等,上述中药药对肠痉挛有抑制作用;腹胀明显,可加用木香、乌药、白术、枳实等对胃肠动力具有双向调节作用的中药[4]。
5.普通患者可配合中药保留灌肠,灌肠方:鱼腥草30克、败酱草30克、公英20克、郁金20克、元胡15克、蚕沙20克,煎取100ml,保留灌肠,每日1次,连续2周。病情较重、肠道粘膜损害明显,在上述灌肠方基础上加适量锡类散、冰硼散、双料喉风散中的1种保留灌肠。
三、结语
治疗本病将中医辨证治疗与辨病治疗相互结合:在辨证用药的基础上,选加辨病治疗的中药,使辨证用药更加有效。
参考文献:
[1]王吉耀.内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4-445
[2,3,4]黄春林,朱晓新.中药药理与临床手册.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154-165,27-73,436-458",##隔###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