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某精神科病区暴发疥疮感染的流行病学调查与控制对策分析
疥疮是一种由疥虫感染皮肤引起的常见皮肤病,本病有极强的传染性,疥虫离开人体可存活2周,一般通过密切接触进行传播。该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皮肤瘙痒,夜间尤甚,同时在瘙痒部位出现小皮疹、小水疱或结痂等皮疹。可在幼儿园、养老院、医院等人群中互相传染。与疥疮患者直接接触,如握手或亲密接触传播,也可以通过间接接触,如使用患者穿过的衣服、鞋袜、用过的被褥、枕巾、毛巾等被传染,人群普遍易感。现将对某封闭的精神科病区暴发疥疮感染事件流行病调查及控制措施进行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选择在精神病院某封闭的病区出现疥疮的患者进行调查。该封闭病区日均住院患者68例,医护人员32人,6个月内先后共有14例住院患者感染疥疮,均为男性,患者年龄35~67岁,平均49岁,其中生活懒散、需督促5例,衰退、不知自理9例。医护人员无感染病例。
调查方法:对感染病例进行流行病学调查,请皮肤科专家确诊为疥疮感染并证实暴发;查找传染源,找到输入性病例1例;筛检获得性病例,对封闭病区患者全部重点检查皮肤,尤其筛查没有主诉的患者(有的精神病患者有阳性体征但无主诉),筛检获得性病例7例,分析收集的患者资料;根据传播途径制定防控对策并实施;随访监测新发病例情况,观察、记录新发病例6例;连续监测6周无新发病例出现后停止监测,评价防控措施效果;统计病历资料书写总结报告。
处置措施:①单间隔离患者:组织全体患者沐浴,医护人员对患者逐一筛检,对初筛检出的8例患者,集中管理,隔离治疗。对同期住院未发病的患者密切监测,对陆续新发的6例患者及时隔离,病区设置专门护士管理隔离单间的患者。②治疗被隔离的患者:遵照皮肤科会诊医嘱,以杀虫、止痒、处理并发症为治疗原则,协助患者用热水和硫磺肥皂洗澡,用10%硫黄软膏自颈部以下全身涂抹,重点是指甲缝及皮肤皱褶、潮湿的部位,每天2~3次,3d为1个疗程,擦药期间不洗澡、不更换衣服,3d后洗澡更换衣服、被单、被套等,将污染的衣物用含氯消毒液浸泡、开水烫洗、紫外线照射等。如此反复治疗,3个疗程后对治疗效果进行评估。③以严格隔离措施切断传播途径,避免交叉感染:a.消灭传染源:组织该科室的患者集中用硫黄肥皂洗澡并更衣,将患者脱下来的内、外衣全部送洗衣房集中蒸汽消毒、清洗;病区的床单、被套、枕套等用品全部更换,也在洗衣房集中高温蒸汽消毒并彻底清洗;送物车使用后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对不能清洗的床品如枕芯、被子和床褥藏匿的疥虫,全部用移动紫外线车照射消毒处理;对洗漱用的毛巾、袜子、拖鞋等每班集中用含氯500mg/L的消毒液浸泡或开水烫洗处理。b.治疗、检查用物消毒:血压计袖带、听诊器、体温计、扫床套等隔离间专用,使用500mg/L含氯消毒液浸泡消毒处理后备用。c.严格执行手卫生制度:医护人员对患者做躯体检查、治疗及护理操作时,做到操作前戴手套和摘手套后洗手。三班护士组织、管理患者用硫黄皂洗手,做好患者的手卫生工作。d.做好卫生宣教:给患者和家属讲解疥疮传播方式、预防措施等有关的科普知识,科室目前采取的防范管理措施:要求隔离区与非隔离区患者分开,不许随便走动,不乱串房间居住,不乱用他人的用物,有夜间手痒或其他部位皮肤瘙痒的,及时报告医护人员;配合病区的手卫生处置措施,触摸污染物后及时洗手。医护人员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防止发生恐慌,提高患者的依从性。e.严格做好环境消毒:每天用含氯消毒液擦拭病区的床、床头柜、窗台、门把手、椅子、桌面等经常触摸的物体表面,保持环境洁净。
结果
传染源:2015年6月下旬收治患者1例,患者入院查体胸腹部有“皮疹”。
wwW.Shunde.Net
据家属介绍,患者曾经有流浪史,从某看守所接出。来精神专科医院就诊前,在某综合医院皮肤科就诊,诊断“湿疹”,外涂药物治疗。传播途径:通过密切接触传播。①封闭病区收治的患者一般为重型精神疾病患者,因为特殊,采取集中管理方式,所以人员密集,有效空间小,易产生交叉感染。②衰退患者表现出生活懒散,有空床就卧床睡觉,随便使用他人的床上用品,所以有共用床品情況。③自理能力差的患者不会保管自己的个人内衣和洗漱用具,丢失后乱穿乱用别人的。所以有效空间小、共用床单被褥、穿别人内衣和共用洗漱用品等密切接触因素,造成了疥疮的传播。
控制效果:确诊后,对发病患者采取一系列治疗隔离的防控措施,在对患者治疗的第2周,皮疹明显消退,4周以后基本治愈。根据疥虫生命周期和特点,跟踪监测其他密切接触者及医护人员。由于措施得当,治疗及时、有效,14例疥疮患者治疗痊愈。连续观察6周,病区内和医院内其他人员未有新发感染病例,这起疥疮感染暴发事件得到完全控制。
讨论
住院环境:封闭病区患者多,床位紧张,住院环境拥挤,共同生活密切接触易造成感染的暴发。
加强封闭病区管理:众所周知,重型精神病患者发病急性期管理难度大,出现自杀、伤人、出走、药物不良反应等意外安全事故概率高,是病房最大的隐患,这类患者是医护人员的重点关注人群。对反复发作、疗效不明显的重型精神病衰退患者,虽然有手有脚但生活不知自理,治疗效果最不理想。因危险性不大,医护人员对衰退患者的关注相对不足,所以病区需要再加强对精神病患者的自我管理康复训练。
减少误诊:因为疥疮的临床分型及临床表现多样,所以容易误诊误治。该患者入院时精神科医生查体有“皮疹”,外带治疗湿疹药物,被收入封闭病区者住院治疗精神疾病之后,该病区陆续出现皮疹患者。期间曾请皮肤科医生来院会诊,诊断为“湿疹”“药疹”等。按照湿疹和药疹处理后,没有显著效果,又有多名患者出现相同症状之后,再请专家会诊,最后明确诊断为疥疮感染。前后历时5个月,所以因为误诊而造成了暴发。专科医院应严格执行会诊制度,当患者有躯体疾病,会诊治疗方案显效不明显时要及时再会诊,减少误诊的发生。
提升医护人员防控知识与水平:精神科医生的知识面相对较窄,鉴别能力不足,防控意识差,重视不够。病区陆续有多例患者出现相似症状,没有提出采集标本进行实验室的辅助检查,导致了感染的暴发。医院应加强工作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作为精神专科医护人员更要增强工作责任心,掌握有关躯体疾病的相关基础,找出并排除发生皮肤感染的隐患,积极预防医院感染的发生。应加强对专科医护人员全科医师职业技能的医学继续教育培训,不断补足短板,提高临床医护人员的防控意识、防控能力和诊治水平。
加强临床实验室的建设:实验室检出疥螨的阳性率是临床医生及时、正确诊断、治疗的关键。对疑似的患者,针对丘疹、水疱、结节,及时、正确地采集标本送实验室检查。实验室对成虫、幼虫、虫卵等检出阳性结果,为临床确诊提供必要的支持。所以专科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同样不可忽视。
本起疥疮暴发,首先是对首例患者缺乏疥虫的临床检验,被皮肤科医生误诊为“湿疹”治疗。其次,医务人员对疥疮的认识经验不足,病区医生和护士对患者后续出现的皮疹,误认为是过敏、药疹、湿疹等,历时5个月造成暴发。专科医院的临床医护人员应加强综合知识的培训力度,提高医务人员预防感染的能力和防范意识。医院感染专职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应注重全方位知识的学习,积累经验,善于识别易造成感染流行的各种疾病,及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各种医院感染暴发。
作者:王彦娟等
第2篇: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及老年高血压防治效果观察
现阶段,高血压属于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一旦发病将会严重影响到患者的正常生活与工作。根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全世界成人中高血压的发病率在25.00%~35.00%,且年龄大约70岁的人群中高血压发病率已经达到60.00%~70.00%,威胁着老年患者的生命健康[1]。此外,高血压属于脑卒中疾病、心肌梗死疾病、心力衰竭疾病与慢性肾脏病的危险因素,因此预防以及治疗高血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老年患者心脑血管病发生率以及病死率[2]。为了探讨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与老年高血压的防治效果,本文选取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并将其作为分析研究的对象进行研究,具体结果报告如下所示: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来自于2014年1月~2015年10月我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患者80例,所有患者都符合老年高血压的诊断标准,将其随机分成观察组以及对照组两组,观察组40例,男性21例,女性19例,年龄66~82岁,平均年龄(73.1±2.1)岁;对照组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年龄65~83岁,平均年龄(74.0±2.2)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等一般资料上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可比性。排除患有恶性肿瘤疾病的患者,排除患有严格肝肾等功能障碍的患者。且研究中的所有患者对于本研究都知情同意,并已经签署了相关的知情同意书,经医院有关委员会审核批准通过。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高血压防治干预,对患者进行单纯性药物治疗与用药介绍,给予观察组患者采用高血压综合防治方法进行防治,具体措施如下:
1.2.1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档案
给予患者建立档案,详细记录患者的血压测量结果,在档案管理中还应记录好患者的基础信息,便于及时通知患者实施定期回访与及时用药。相关医务人员要对患者的健康档案实施统计学处理,密切关注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健康档案的动态化管理,避免健康档案变为死档案。
1.2.2对老年高血壓患者实施优质健康教育干预
护理人员需要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健康教育,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有组织以及有计划的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借助海报宣传的方式、讲座传授的方式与集体游戏活动方式开展高血压知识教育,从而使患者对于高血压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增强疾病防治意识。在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期间,使患者认识到自己的不良生活方式,加强病友之间的交流沟通,提高其用药依从性,增加高血压防治知识储备。
1.2.3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日常生活干预
医院医务人员需要指导患者进行科学化的情绪控制与调节,确保患者可以时刻保持平稳心态,不可脾气暴躁。老年患者的日常作息安排要科学化,进行适当的锻炼,减少烟酒的过量摄入,在日常饮食中应多食用低盐以及低脂的含钾丰富高纤维食物。养成良好的饮食与生活习惯。
1.3观察指标
(1)观察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具体的血压控制判定标准为:优是指患者的收缩压与舒张压都已经控制到了正常范围之内;良为患者高血压以及舒张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差为患者高血压没有发生变化,效果不明显。(2)观察患者对高血压防治知识的知晓情况,采用自制调查问卷,六十分及以上为合格,六十分以下为不及格。
1.4统计学方法
利用SPSS18.0软件实施统计学分析研究;在计数资料方面采用x2进行检验;而计量资料利用“x±s”来表示,采用t进行检验;P<0.05说明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高血压流行病学特点分析
对研究中80例老年高血压患者的致病原因进行调查研究,最终结果显示因超重引起高血压的比例最高,占35.00%,其次是饮食结构不合理以及过量饮酒,分别占26.25%与25.00%,
2.2两组在血压控制效果上的对比
观察组血压控制优良率为80.0%,对照组血压控制优良率70.0%,观察组血压控制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
2.3两组高血压防治知识合格率对比
观察组高血压防治知识合格率是95.0%,而对照组是62.5%,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目前,高血压是临床上非常常见的慢性疾病,需要终身服药,所以老年高血压防治工作受到患者周边社会环境、患者生活习惯以及患者经济因素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3]。具体来说,部分患者因缺乏高血压防治意识与知识,不能认识到高血压患者长时间有规律服药的重要性,甚至少数患者会由于担心药物副作用而降低用药依从性[4]。因此,需要对老年高血压在基础药物治疗前提下实施综合防治,采用给予老年高血压患者建立档案、实施优质健康教育干预以及日常生活干预等措施,提升老年高血压防治效果[5]。
本研究中,引起高血压的因素包括超重、饮食结构不合理与过量饮酒等。且两组患者的高血压控制优良率以及高血压防治知识合格率都具有显著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老年高血压防治过程中,应高度重视超重因素、饮食不合理因素以及过量饮酒因素,对老年高血压患者实施综合防治,可以从根本上提升血压控制优良率与防治知识合格率。
作者:周天银等
第3篇:蛙携带虹彩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研究
近50年來,全球范围内多种两栖动物种群显著衰退,一些种类已经灭绝,部分物种濒危,原因包括气候变化、栖息地减少、环境污染以及疾病传播等[1,2]。其中蛙壶菌(Batrachochytriumdendrobatidis)和虹彩病毒(Iridoviruses)是引起两栖类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病原因素[3-5]。中国部分蛙种的资源量也因环境变化以及人为捕捉等因素急剧减少。如虎纹蛙(Hoplobatrachusruguosus)、林蛙(Ranadybowskii)、棘胸蛙(Quasipaaspinosa)等种类因肉味鲜美、营养丰富遭到过度捕捉,导致这些蛙类野生资源量急剧减少[6,7]。近年来,为保护自然资源及满足市场需求,人们开展了多个蛙种的驯养及人工增养殖[8-10]。但人工增养殖的模式对野生蛙类资源以及当地自然生态环境的影响缺乏系统的评估,尤其是人工增养殖中虹彩病毒病的暴发对野生资源的影响缺乏深入研究。
虹彩病毒无囊膜,对环境适应力较强,可在土壤和水体中存活长达几个月而保持感染性[11]。为适应蛙的特殊生活习性,养殖场多位于较偏僻的山林地区,与周边环境存在许多交互作用。当蛙养殖场暴发虹彩病毒病后,养殖用水的不规范处理、蛙的逃逸以及带毒蛙的商业流动等对当地野生蛙类资源的影响亟需评估。先前,湖北省宜昌市某养殖场发生棘胸蛙的暴发性死亡,经鉴定为蛙病毒的感染所致[12],但其病毒来源以及蛙携带病毒的本底等基础问题尚未知。为此,本研究利用建立的蛙病毒多重检测方法[13],对不同来源的养殖和野生蛙类携带虹彩病毒进行初步调查,并进行病毒分型研究,以期为优化人工增养殖的蛙类资源保护模式提供参考。
1材料与方法
1.1样品采集
样品详细采样情况见表1。采集的蛙经麻醉后取脾或肾用于后续的检测。
1.2样品DNA提取与筛查
组织DNA的提取采用康为世纪通用型柱式基因组提取试剂盒,取不超过0.1g组织,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组织DNA以50μL的三蒸馏水洗脱,-20℃保存。
以优化的三重荧光PCR方法筛查[13]。优化的三重荧光PCR反应体系(25μL)如下:5μLDNA模板,10×recreationbuffer2.5μL,25mmol/LMgCl23μL,10mmol/LdNTP0.5μL,通用正向引物(20μmol/L)1μL,通用反向引物(20μmol/L)1μL,探针1(20μmol/L)0.5μL,探针2(20μmol/L)0.5μL,探针3(20μmol/L)0.5μL,TaqDNA聚合酶(5U/μL)0.5μL,用去离子水补足至总体积25μL。采用RocheLightCycler480Ⅱ荧光PCR检测仪:第一阶段:95℃3min;第二阶段:95℃15s,54℃15s,60℃30s,40个循环;60℃延伸时收集荧光。扩增结果以在相应的检测通道呈典型的“S”型扩增曲线及Ct值判定。
1.3基因扩增与克隆
以蛙病毒保守引物RGVP1/P2(5’-GACTTGGC
CACTTATGAC-3’/5’-GTCTCTGGAGAAGAAGAA-3’)擴增“1.2”中准备的部分样品DNA,扩增循环条件为95℃30s,50℃45s,72℃30s,35个循环,预期扩增片段为531bp,预期目的条带经胶回收后直接测序验证。
以NCBI登陆的蛙病毒主要结构蛋白(majorcapsidprotein,MCP)序列设计引物MCPF1/R1(5’-ATGTCTTCTGTAACCGGTTCAG-3’/5’-TTACAAGA
TTGGGAATCCCATCG-3’),用于扩增蛙病毒的MCP全长,扩增循环条件为95℃30s,50℃45s,72℃90s,30个循环,预期扩增片段为1392bp。扩增产物经胶回收后连接至T-easy载体,每个基因选择3个阳性克隆子测序。
1.4序列分析
以DNAstar进行常规的序列拼接与编辑,序列比对以Clustal2.0软件进行,聚类分析以MEGA6.0进行,以邻接法构建进化树,选择成对缺失模式,以bootstrip值进行验证,进化树以Treeview进行编辑。
2结果与分析
2.1样品筛查结果
先前建立的三重荧光定量PCR可检测不同种类的蛙病毒,其中探针1可检测包含蛙病毒3型(Frogvirus3,FV3)、饰纹汀蛙虹彩病毒(Boheliridovirus,BIV)、流行性造血器官坏死症病毒(EpizooticHaematopoieticNecrosisVirus,EHNV)、欧洲鮰鱼病毒(Europeancatfishiridovirus,ECV)、欧鲶病毒(Europeansheetfishiridovirus,ESV)、中华鳖虹彩病毒(Soft-shelledTurtleiridovirus,STIV)、大鲵虹彩病毒(Andriasdavidiamusiridovirus,ADIV)、沼泽绿牛蛙虹彩病毒(Ranagryliovirus,RGV)、虎纹蛙病毒(Tigerfrogvirus,TFV)等的蛙病毒,探针2可检测大口黑鲈虹彩病毒(Largemouthbassranavirus,LMBV)、裂唇鱼病毒(Doctorfishvirus,DFV)和孔雀鱼病毒(Guppyfishiridovirus,GV6),探针3可检测新加坡石斑鱼虹彩病毒(Singaporegrouperiridovirus,SGIV)[13]。样品筛查结果(表2)显示,探针1检测的阳性率为8.90%,从养殖的219份蛙样品中检出10份阳性,平均Ct值为26.45,最小Ct值为20.03。从野外捕捉的107份蛙样品中检出19份阳性,平均Ct值为28.18,最小Ct值为22.97。从蛙种类来看,牛蛙和黑斑蛙带毒率较低,而野外捕捉的斑腿树蛙带毒率较高。探针2和3均未检出阳性。
2.2不同来源蛙携带病毒的比较
因探针1可检测多种蛙病毒,为确定检测到的蛙病毒属于哪一种,进一步以蛙病毒MCP保守引物进行扩增,扩增片段为531bp,并进行测序。Blast比对结果(图1)显示,获得的MCP部分序列高度保守,同Ranagryliovirus9807高度保守,仅养殖来源的棘胸蛙(QSV46)同其他序列相差一个碱基,并导致一个氨基酸的差异。
为比较上述不同来源的蛙病毒的差异,设计引物扩增养殖的棘胸蛙来源(QSV46)与斑腿树蛙(PMV69)携带病毒的MCP全长。如图1所示,QSV46和PMV69的核苷酸序列仅相差4个碱基,并导致4个氨基酸的差异。同蛙病毒属的代表种FV3编码的MCP比较,QSV46同FV3相差5个氨基酸,PMV69同FV3仅相差2个氨基酸。值得指出的是,PMV69的序列同本实验室先前从某养殖场获得的QSV01MCP全长序列完全一致[12],但两者种类不同、来源不一致、采样地点的距离超过400km。同中国其他来源的蛙病毒比较显示,不同蛙类携带的FV3或FV3样病毒,如RGV、TFV同源性都非常高。
从GenBank获得虹彩病毒科各代表种的MCP全长序列,与本研究中获得的MCP全长进行比对,并构建进化树(图2),由图2可见,QSV01、QSV46以及PMV69同FV3和STIV聚为一支,均为蛙病毒属的成员。
以ClustalX2比对虹彩病毒科各代表种编码的MCP氨基酸序列,以MEGA6构建进化树。参考序列如下:STIV(EU627010)、RGV(JQ654586)、FV3(AY548484)、TFV(AF389451)、ATV(AY150217)、GSIV(AET51835.1)、ISKNV(AF371960)、RBIV(AY532606)、OSGIV(AY894343)、LCDV-C(AY380826)、LCDV-1(L63545)、IIV6(NP149737.1)、IIV3(DQ643392);QSV01、QSV46和PMV69为本研究涉及;GSIV-HN为华中农业大学水生动物病毒实验室于2012年从河南发病大鲵分离获得。
3小结与讨论
近年来,气候变化与人类活动是导致蛙类种群数量下降的主要原因,但蛙壶菌和蛙病毒等病原生物的感染也是导致蛙种群数量降低的重要原因[1-5]。据报道,目前蛙病毒感染的两栖类种类多达74种,其中主要为无尾目(Anura)蛙科(Ranidae)的成員[4]。蛙病毒可能引起蛙类的致死性感染,如Green等[14]分析了1996-2001年间美国两栖类死亡事件,其中57%的两栖类死亡事件与蛙病毒有关。张奇亚等[15]、王晓红等[16]、刘晓东等[17]分别从沼泽绿牛蛙(Ranagrylio)、虎纹蛙(Ranatigrinarugulosa)、牛蛙(Ranacatesbeiana)等养殖蛙上分离到蛙病毒,李莉娟等[12]首次从人工养殖的患病棘胸蛙中分离到蛙病毒QSV01。蛙病毒除了致死性感染外,也能形成无临床症状的携带状态。如Xu等[18]对黑龙江省的东北林蛙携带蛙病毒的初步调查显示东北林蛙成体的带毒率为5%(9/180),夏季蝌蚪的平均带毒率高达42.5%(51/120)。本研究也显示从养殖或野外捕捉的蛙携带病毒的平均比例为8.90%(29/326)。野生蛙类的带毒状态对蛙类种群的潜在影响尚缺乏系统评估。存在因栖息地减少、食物缺乏以及环境剧变等强应激下,蛙病毒从携带感染(或潜伏感染)转化为急性感染、引起蛙的死亡的潜在威胁。亟需利用生态学与流行病学等多学科的研究手段,在生态学的大尺度上评估蛙携带病毒对其种群的影响。
综合已有的研究,野生蛙携带病毒的比率受调查种类、栖息环境以及采样季节的影响,波动幅度非常大(0%~80%)[4]。在本研究中,不同来源与种类的野生蛙带毒比率差别也非常大,其中斑腿树蛙的带毒率最高,黑斑蛙带毒率最低,仅2%,可能与不同蛙种对蛙病毒的敏感性有差异相关。Hoverman等[19]的研究已证实不同蛙类对蛙病毒的敏感性存在差异,他们在调查北美的19个蛙种中,木蛙(Lithobatessylvaticus)和穴蛙()的敏感性最高。
通过比较不同蛙携带的蛙病毒的分子序列,显示不同来源的蛙病毒高度保守,缺乏明显的宿主与地域特异性。如从患病沼泽绿牛蛙中分离到蛙病毒(RGV9506、RGV9807、RGV9808)、从牛蛙中分离的蛙病毒(FJ049)、从虎纹蛙中分离的蛙病毒(TFV)以及从棘胸蛙分离的蛙病毒株(QSV01、MV69)都高度相似,氨基酸一致率在99%以上,其编码的MCP仅相差0~5个氨基酸(图1)。值得指出的是,QSV01来源于患病棘胸蛙,PMV69来源于野外捕捉的斑腿树蛙,两个样本来自不同地域,但两者编码的MCP完全一致,提示蛙病毒没有严格的宿主特异性,很可能存在跨种间传播的现象,为蛙类野生资源保护提出了更为严峻的现实难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等规定,国家鼓励驯养繁殖野生动物。但人工驯养与增养殖的野生动物保护策略,尤其是蛙类、珍稀鱼类等群体生物,随着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环境的应激增强等因素极大地增加了疾病传播的几率。同时,这些养殖场多同自然环境交互较密切,养殖废水的消毒不彻底、养殖对象的逃逸、带毒动物的商业化流通甚至放流等因素很可能对野生种质资源造成负面影响。因此在野生动物人工驯养繁殖体系中建立病害监测、引入系统的疫病防控策略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
作者:邵军辉等
第4篇: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应急处理对策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不断加快,社会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的质量和物质的享受有了进一步的提升,但是在这个过程中也常常伴随着公共卫生事件的发生,威胁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财产。在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应该强调政府的责任和指挥能力,做到领导有方、全面支持,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以此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1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介绍
1.1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概述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已经成为现今社会上影响社会秩序、威胁公众健康的重要的因素,国家为此颁布了许多相关的管理法规和条例,其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为指导各地区应急处理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做出了贡献。这类危害大、突发性强的公共卫生事件包括会对社会大众健康造成重大危害的传染性疾病、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重大食物和职业中毒事件以及其他可能对公众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事件[1]。
1.2公共卫生事件流行病学的调查结果
目前随着社会工业化进程的发展速度加快,对社会环境的影响十分之大,进入21世纪之后,无论是国内还是国外,时常都会遭受重大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侵袭和困扰。令人印象深刻的有我国2003年发生的重大呼吸性传染病事件,人们将其定义为重症急性呼吸综合征(severeacuterespiratorysyndrome,SARS),此次公共卫生突发性事件可以说是近30年来国内出现的范围最广、影响最深、危害最大的流行病事件,其传染率极高,通过唾液以及接触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就会传播病毒,据调查此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调查报告多达5327例,死亡349例[2]。2008年以前,我国民众对地震灾害的认识停留在了唐山大地震,2008年5月12日,一场高达8.0级的大地震在四川汶川县突然发生,截至2008年9月18日,有记载的死亡人数已经达到69227例,失踪人数达到17923例,受伤人数高达374643例,成为我国建国以来损失最为惨重的大地震事件。同年,我国发生了婴幼儿奶制品污染事件,这也成为我国食品公共安全事件频发的一个转折点,人们的目光聚焦在了食品安全事件中。除此之外,还有2009年引发自美洲的甲型H1N1流感,2010年发青海玉树高达7.1级的地震,都给国内外社会群众的生活带来了影响,面对这些公共卫生突发事件,政府重视起公共卫生体系的建设工作,强调要加强各部门应对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能力,快速从突发事件中反应过来,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做好应急对策[3]。
2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2.1流行病学工作人员的基本技能
在成功抗击非典之后,我国对流行病学的研究进程快速发展,并对流行病学的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流行病学工作者是与流行病毒接触最为直接的科研人员,可以说能否建立起井然有序的流行病学应急处理对策与流行病学工作者的态度、责任心以及工作技能有很大关系[4]。首先,流行病学工作者需要精准的掌握好专业知识,对流行病学的各种知识点、关键性特征都有着充分的认识,了解流行病学中的病例表现;其次,流行病学工作者要掌握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调查和处理方法,一个合格的流行病学工作者,不仅要在专业知识上有着过硬的本领,还要在应急处理工作中展现沉着冷静、快速反应的能力。此外,还需要流行病学工作者自身有着强烈的救治责任心,能够在传染病发生之初及时的赶到患者身边,利用自身的知识和技能了解传染病相关表现和情况,在短时间内发挥救治能力挽救患者生命[5]。2.2目的
该文研究目的是讨论当前社会上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情况,通过分析当前调查的内容和结果来探析应急处理的对策。希望能够通过医疗救治减少突发事件的概率,致力于恢复患者的身体健康,并且能够建立起新的防治手段,减少和控制流行病学案例的增加。
2.3方法
主要采用现场调查与设计的方法,在该文流行病学调查研究过程中主要分为了以下几个步骤:①准备阶段;②病例定义的界定性;③核查病例准确;④描述性“三间分布”;⑤数据分析
2.4准备阶段
准备阶段中需要做的是在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发生前做好管理和规划,首要明确的是确立应急处理工作的目的,围绕应急处理工作提前准备调查研究的工具和资料,借鉴以往发生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案例制定应急调查案例,遵循科学原则,提出科学合理的流行病学调查设计方案。准备阶段主要是为调查设计做好准备工作,这是所有环节中最为基础的环节,在此基础上完成准确的调查,才能为接下来的检验、分析提供精确数据。
2.5病例定义的界定
病例定义需要包括诸多方面,具体体现在流行病发病的时间、地点、患者具体的表现特征、临床实验表现以及实验结果,不同方面展现出的内容都要考虑,不可以忽视任何方面的具体表现。病例定义的界定关系到流行病学工作人员尽快的了解流行病学的特征和弱点,因此需要工作人员尽可能多的搜集不同的可疑病例,在初期阶段可以探究较为敏感的病例定义,在调查中期可以探究较为特异的病例定义,前者是为了发现尽可能多的案例,后者是为了尽早探索出病因。
2.6核查病例准确性
对可疑病例的搜集能够满足调查、实验的需要,在核查病例阶段需要根据搜集到的可疑病例确定流行病患者表征,对患者进行细致的记录,按照不同等级进行级别划分。
2.7描述性“三间分布”
描述性“三间分布”是流行病学调查中的专业术语,又被称为描述流行病学,主要是依据不同空间、时间、人群进行描述和划分。描述性“三间分布”需要流行病学工作人员按照收集的资料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对流行病的具体信息作出通俗易懂的阐述,包括对流行病的发生原因、易受到流行病传染人群的特征、传播途径等,这为后续研究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2.8数据分析
流行病学调查过程中收集和处理的数据对整体研究都产生重大影响,因此要掌握科学的分析方法,利用现代化的数据处理软件,增强数据分析的准确性,加强各个因素的數据分析力度。
3讨论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突发性特征给人们的处理工作带来了困扰,通常这类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研究会在首批感染者批量形成期间展开。因此公共卫生应急预案需要尽早的实施,争取在流行病扩散之前掌握其第一手资料,快速的将首批批量感染者隔离起来,并及时的研究出治疗对策,提高抢救成功率,保证在有效的时间内完成抢救任务,维护社会秩序的稳定,保障民众身体健康和财产安全。
4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的应急处理对策
4.1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
完善公共卫生体系建设是确立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应急处理对策的必要手段。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是保障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管理工作顺利落实的基础,通过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可以为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奠定领导基础[6]。例如,如果一座城市爆发了突发性的公共安全事件,按照公共卫生体系中的规定政府相关部门应该快速反应,第一时间发挥组织领导功能,由政府管理部门起带头作用,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对策,实施应急措施,维护社会安全和稳定。公共卫生体系的完善需要从全方面实施,包括领导组织、调查研究、卫生宣传、疫情报告、隔离检疫、抢救治疗、卫生防护、消毒杀虫、监测监督、防治条例、监察检验以及药物疫苗,如果能够做好这些方面,可以及时排除威胁,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秩序。
4.2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
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突出特征表现在“突发”二字,一般这类事件发生时人们还不具备防范的能力,因此突发事件发生时会给社会财产和民众身体健康造成不利影响。对此,需要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将最近几年实践过程中的措施和问题能够汇集到立法部门中,为健全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奠定坚实基础。公共卫生管理条例的健全,为流行病学工作者提供了丰富的理论依据,也为流行病学工作者明确了工作职责,对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应急处理对策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
4.3强调医学工作者的职业素质
上文提到过,流行病学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包括工作技能和应急处理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流行病医生往往会在不了解流行病因素和表现的情况下要迅速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这对流行病医生的自身素质提出了高要求。纵观过往发生过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的流行病学实践案例,涉及到了多门学科,许多应急处理手段都不是依靠单一的技能就可以施展的,往往流行病学医生需要融汇贯通多方面的救治知识和技能[7]。例如熟悉临床学知识、熟悉预防学以及病原方面的知识,还要掌握预防控制手段、抢救治疗技能以及调查研究的能力,只有具备多种学科的基础知识和多方面的医疗救治技能,才能在赶赴现场时沉着冷静的面对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在及时救治患者的同时保障医疗人员自身的安全。
5结语
一旦发生公共卫生事件的流行病学,必须快速反应,及时控制现场,做好隔离救治的准备。要想做好流行病学的应急处理措施,要求国家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健全公共场所安全管理条例,强调流行病学工作者的职业素质。在公共卫生管理工作中还应该强调起政府的责任和指挥能力,做到领导有方、全面支持,社会各个部门共同努力做好应急处理工作,以此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安全。
作者:陈卫峰等
第5篇:鸡心包积水综合征流行病学调查
鸡心包积水综合征,是由1亚群(FAdV-4株)禽腺病毒感染引起,该病原能水平传播,也可垂直传播[1]。自2015年10月中旬,门诊病例中发现鸡心包积水综合征以来,发病数量迅速增加,呈流行趋势。为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流行病学调查
1.1.1于2015年10月9日~2016年9月30日期间,对苏鲁豫皖交界某禽病门诊病例进行统计,并结合现场提问的方式进行调查。提问内容包括鸡苗来源、户主最初发现病鸡的时间、病情进展情况、生产性能,饲养密度及环境条件、卫生状况,并对部分有代表性的发病鸡群进行详细记录。
1.1.2对临床症状疑为鸡心包积水综合征病死鸡进行临床症状信息的汇总。
1.1.3对鸡心包积水综合征不同时期的病鸡进行解剖分析,观察其不同部位、器官的病理变化。
1.2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疑为鸡心包积水综合征病死鸡逐一剖检,观察各脏器大体病变,发现心包内有大量浅黄色、透明、浆液性渗出液,肝脏肿大、出血、黄色变性,肾脏肿大、出血、黄色变性,腺胃乳头或腺胃与肌胃交界有出血性病变。
1.3病原学诊断
1.3.1取病变实质脏器采用普通培养基、鲜血平板、麦康凯同时进行需氧和厌氧细菌培养,37℃培养48h,结果阴性。
1.3.2取病变脏器处理后接种12日龄鸡胚尿囊腔,37℃,持续观察7d,鸡胚死亡、尿囊液浑浊。
1.3.3取病变脏器和鸡胚尿囊液,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和病毒基因测序,均确定为FAdV-4株。
2结果
2.1临床调查
2.1.1发病区域疫情波及苏鲁豫皖四省交界21县(市、区)、69个乡镇。
2.1.22015年10月中旬至2016年9月发病流行规律2015年10月中旬至2015年12月呈现突然爆发流行趋势,进入2016年1月病例骤减,疫情平息至4月,2016年5月15日之后又突然爆发流行。见表1、图1。
2.1.3不同日龄发病情况鸡心包积水综合征门诊病例458例,发病日龄13~460日龄,其中,13~40日龄130例,占28.38%;41~70日龄261例,占56.99%;71~120日龄45例,占9.83%;120~480日龄22例,占4.80%。见表2、图2。
2.1.4不同品种发病情况发病鸡品种涉及海兰鸡、本土柴鸡、九斤红公鸡、817肉杂、淮南鸡、麻鸡、快大商品肉鸡(包括父母代肉种鸡)、京红、农大3号、巴布考克B380及其他品种,共计超过11个品种。其中,父母代肉种鸡1例、海兰鸡269例、本土鸡柴鸡53例、九斤红公鸡46例、817肉杂27例、淮南鸡17例、麻鸡15例、快大商品肉鸡5例(其中父母代肉种鸡1例)、京红11例、农大3号8例、巴布考克B3803例、其他品种4例。见表3、图3。
2.1.52015年10月中旬至2016年9月发病鸡群存栏量总计存栏156.073万只,其中海兰鸡93.644万只,本地土鸡12.1万只,红公鸡7.32万只,817肉杂11.11万只,淮南鸡5.45万只,麻鸡7.885万只,快大肉鸡5.35万只,京红5.49万只,农大3号5.67万只,巴布考克B3801.5万只,其他品种0.554万只。不同品种发病数量见表4。
2.1.6其他发病规律笼养蛋鸡,一般从30日龄以后开始发病,病死数多从1~2只开始,5~7d以后逐渐增加,发病10~15d以后病死数量呈倍数增加,病死高峰平台期平均日病死数量达10%以上。
规模817肉杂或快大肉鸡,一般从20日龄左右开始发病,且前期多发生腺胃炎,多突然病死,数量10余只或几十只不等,病死数量呈倍数增加,发病至第5天平均日死亡达1.5%,发病10d左右病死率达10%以上。本土柴鸡或九斤红公鸡等散养鸡,一般从35日龄以后开始发病,病死数量呈逐渐增加趋势,且多与出血性腺胃炎并发。同一父母代孵出同批次商品鸡群有全部发病事例。如果不采用有效防治措施,鸡群持续死亡。見表5、表6。
3讨论
3.1发病晚自10月初在商丘市及周边市(区)发现鸡心包积水综合征,比山东7月份[1]、江苏9月份、河南中部8月份[2,3],哈尔滨9月份[4],湖北8月份[5]发病晚1~2月。
3.2发病品种多鸡心包积水综合征在商丘市及周边市(区)自10月初发生以来,不同品种均有发病,以雏鸡和青年鸡居多,传染源有待进一步探究。而江苏李晓风、河南张磊报道为肉鸡[2,3]发病,哈尔滨杨海荣报道为蛋鸡[4],罗玲等报道该病在湖北发生,但品种不详[5]。
3.3垂直传播风险同一父母代孵出同批次商品鸡群有全部发病事例,因此提示该病具有垂直[1]传播的特点,因此应加强种鸡群和疫苗用胚的检疫。
3.4持续发病时间长该病自然发病时间长,发病鸡群病死率及经济损失远远大于鸡新城疫,不亚于高致病性禽流感。
3.5为外来输入性疾病该病为外来输入性疫病,应该着重采取措施将外来疫病消灭在萌芽,而不是完全依赖疫苗、药物、高免抗体。
作者:李嘉喜等
第6篇:住院患者扩张型心肌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
扩张型心肌病住院患者人数日益增多,且预后差距较大,给社会、家庭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及心理压力[1]。鉴于国内文献对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特点研究较多,而临床流行病学研究资料较少,故对我院10年来扩张型心肌病住院患者进行临床流行病学调查分析,揭示扩张型心肌病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分析发病原因、影响因素、临床特征、发病人群、城乡差异,为扩张型心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2006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住院的183442例总患者,其中农业人口128409例,占70.00%;非农业人口55033例,占30.00%。扩张型心肌病患者234例,男性166例,女性68例,男∶女=2.4∶1。年龄18~90岁,并根据年龄将其分为三个年龄段:18~39岁有24例,占10.26%;40~49岁有21例,占8.97%;50岁以上有189例,占80.77%。诊断符合1995年WHO/ISF的心肌病诊断标准。NYHA心功能分级[2]属Ⅰ级7例,占2.99%;Ⅱ级97例,占41.45%;Ⅲ级103例,占44.02%;Ⅳ级27例,占11.54%。
1.2方法入院后采集病史、体格检查,一般情况包括患者性别、年龄、居住地类别、既住史(病毒性心肌炎,上呼吸道感染)、危险因素(吸咽>20支/d,1年以上;饮酒>2次/w,250ml/次,1年以上)。入院24h内行心脏超声检查、测定射血分数。根据心室射血分数将患者分为轻度(40%以上),中度(30%~39%),重度(30%以下)[3]。分组方法:以患者居住地类别分为两组即:农业人口组(n=190),非农业人口组(n=44)。
1.3统计学处理全部数据资料用SPSS19.0统计软件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居住地类别与患病率的关系农业人口组患病率显著高于非农业人口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2.2年龄与性别构成比扩张型心肌病的高发年龄为50岁以上人群,农业人口组与非农业人口组之间扩张型心肌病年龄分布无差异(P>0.005),见表2。
2.3扩张型心肌病的危险因素及不良生活习惯病毒性心肌炎和不良生活习惯两组之间有差异(P<0.05),见表3。
2.4扩张型心肌病的射血分数两组射血分数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4。
3讨论
扩张型心肌病至今病因未明。目前已发现本病与病毒感染、基因及自身免疫、细胞免疫等因素有关[4]。扩张型心肌病患者危险因素中,50岁以上男性多发,这与舒先红、诸骏仁报道的各年龄均可发病,但以中年居多相符,扩张型心肌病病程长短不等,一旦發生心衰,则预后不良,据报道5年随访的病死率为35%,10年随访的病死率为70%[5]。病理改变是以心肌变形、萎缩和纤维化为主的弥漫性损害,致使心脏扩大,心壁变薄,表现为心肌收缩力降低,心功能下降,其心腔扩张以左心室扩张为主[6-7]。研究其临床流行病学特点,为扩张型心肌病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是有非常重要的意义[8]。
扩张型心肌病的总患病率为0.13%。农业人口190例,占住院患者农业人口的0.15%,非农业人口44例,占住院患者非农业人口的0.08%。两组人口发患率之间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农业人口组显著高于非农业人口组,接近2倍。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发病与年龄有明显关系。50岁以上阶段的扩张型心肌病占发病的80.77%,明显高于其它年龄阶段,但农业人口组与非农业人口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性别在本病的发病中有明显意义,男∶女=2.4∶1,非农业人口组与农业人口组之间性别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
本研究中,病毒性心肌炎、上呼吸道感染,不良生活习惯(饮酒、吸烟)的特点。病毒性心肌炎是扩张型心肌病的典型危险因素,病毒性心肌炎79例,占发病的33.76%,不良生活习惯131例,占发病的56.84%。病毒性心肌炎与不良生活习惯在农业人口组与非农业人口组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农业人口组不良生活习惯较非农业人口组比例高,而非农业人口组病毒性心肌炎的比例较农业人口组高。
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症状越重,心脏增大越明显,EF值越低,而农业人口组与非农业人口组之间射血分数无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扩张型心肌病患者的病程发生及发展与居住地无关,与本病的病理生理改变有关。住院患者中农业人口组心功能较非农业人口组差,病情重。
综上所述,扩张型心肌病发病农村高于城镇,接近2倍。患者危险因素中,50岁以上多发。性别在本病的发病中有明显意义,男∶女=2.4∶1。病毒性心肌炎与不良生活习惯是可能的危险因素,城镇病毒性心肌炎比例高,农村不良生活习惯比例高。扩张型心肌病症状越重,心脏增大越明显,EF值越低,心功能越差,而农村患者较城镇患者症状重,心功能差。临床流行病学特点存在城乡差异。
作者:贾建军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