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面向职业标准的高职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
中药与人类的生命健康息息相关,具有严格的质量标准、专业技术性强、公共性等特点,职业标准较高,要求从事人员在具有一定职业能力的同时,还要具备相应的职业素养。而高職中药学专业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面向生物医药各行业岗位的技术技能人才。那么其课程体系就应结合国家职业标准进行改革,这样提升了人才培养的针对性,对高职学生自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根据国家职业标准进行中药学人才培养
国家制定的职业标准属于职业工作标准,对中药职业来说,则是根据中医药各岗位的活动内容,对相应的从业人员的工作能力进行规范性的要求,是用人单位录用人员的主要依据,所以高职中药学专业课程也应该以职业标准为基本依据,在课程体系上进行改革。中药学涉及行业主要有四类:医药制造业、医药商业、医院与诊所以及栽培企业,其中医药制造业又包括中药炮制、中药制剂、中药质检、采购、保管以及储运等,医药行业包括计划、物流配送、药店管理、养护、健康顾问等。因此高职学校在进行中药人才培养时,应该结合行业发展需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以及建设的需要进行,使其在具备基础文化知识的同时,掌握中药行业实际工作中的基本知识和技能,主要应从三方面入手:第一,专业知识,主要包括掌握中药学行业相关设备仪器的操作知识;掌握中药成分的有效分离、提取测定方法;掌握中药炮制方法等。打造中药产业高级技术人才。
二、面向职业标准,设置专业课程体系
在进行高职中药学专业课程设置时,结合相应中药学涉及的工种进行,通过了解职业所需的工作知识,相应的技能以及经营管理规律,将实际职业岗位需求融入课程内容中,来进行实际学习情境的设计,将课程结构逐渐细化,分为具体的若干学习单元,职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相联合,对高职学生综合能力进行培养。对中药学涉及行业进行调研,通过掌握企业的发展走向,与校企专家进行讨论,根据职业岗位发展前景进行课程设计,以职业岗位专业特色为核心与课程体系,以技能培养为主,课程项目化为辅与就业需求相对接,设置具有特色的高职中药学专业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向多元化方向进行改革。
(一)专业基础课
主要是让学生掌握中药学相关知识,包括微生物、生物化学、解剖学、应用化学等知识,使学生掌握其基本理论与操作技能,在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同时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专业必修课
与职业岗位要求相结合进行专业人才培养,在中药学的生产、使用与管理、检验、调试等方面进行专业化的培养,课程设置要有所依据,例如,在进行中药制剂技术以及中药试剂分析技术的课程设计时,首先要对中药化学知识进行整合,利用现代化的方法,掌握中药材的提取分离技术,作为课程主要内容。
(三)公共选修课
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与企业需求相结合,设立体育类、文艺类等选修课程,强化学生计算机、英语以及写作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团队写作能力以及应变能力,使之更适应社会岗位需求。
(四)专业拓展课
在实际需求的课程基础上增设拓展课,目的是为了与社会职业相匹配,提升学生就业率。如保健药品企业在应用指导、保健顾问以及技术示范方面,需要大批的专业人才,学校应根据岗位特点设置课程项目,要涉及医学养生、中药美容以及药膳药浴等知识,做到与保健药品企业工作内容相对接。
三、与实践相结合,强化技能培养
通过各种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有助于提升学生对课本知识的理解,对各种职业的认识也更为深刻,例如,医药相关批发企业的经营特点以及开办流程;各个企业的组织结构、基本能力要求以及岗位意识等,根据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将实践教学内容进行合理配置,从而提升实践教学效率。以课程标准建设作为课程体系改革的主要内容,实现课程与职业能力的衔接,进而培养符合职业岗位要求的技能型人才。
在实际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打造具有高职特色的教学课程体系,面向职业标准建立考核标准与方式,主要包括项目化教学、案例式教学、理实一体化教学等全新教学模式,教师应善于与互联网相结合,利用网络各种图片、视频、短片以及大量的学习资源,通过慕课、微课或者公开课的形式进行教学,同时开展中药识别以及中药调剂技能大赛,通过以上方式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提升教学质量。
总之,高职中药专业课程体系改革,应根据职业标准进行,不断探索创新课程体系,是学校与教师的责任,也是学校得以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对各企业进行了解,将课程内容与企业职业标准对接,开展多元化课程教学、加强校企合作,打造中药学专业实用型人才。
作者:李吉莹
第2篇:运用信息技术提高中药学专业无机化学教学效率
1前言
近年来,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已经成为各层次学校的一种教学模式,对其进行的研究也日趋全面和成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促进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的整合,逐步实现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1]这对高等教育也有指导意义。因此,要对现行高等教育模式进行改革,将各种信息技术引入教学过程中,促进教学手段的多样化、信息化、现代化,提高教学效率[2]。
无机化学作为一门基础自然学科,其理论与技术在医药学的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无机化学作为医药类院校中药学专业学生进入大学后的首门专业基础课,是其他化学类和药学类相关课程的基础。无机化学课程的开展,正顺应了我国医药产业的不断发展。在此形势下,如何在无机化学教学中引进现代信息技术,提高教学效率,就成为目前教育工作者研究的重点课题。本文就如何运用信息技术提高无机化学教学效率,分以下几方面进行简述。
2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信息技术教学可以合理地应用多种表现形式把信息全方位地呈现在学生面前。一些复杂的结构通过课件被生动地展现出来,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可以充分借助多媒体课件的优点,使用图片及动画、视频等辅助手段,形象生动,方便学生记忆和理解[3]。
例如:对于不太好直观想象的波函数和电子云的空间图形部分,用多媒体图片的形式表示,会让学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对于比较抽象的分子轨道理论和配位化合物的晶体场理论等重点内容的讲解,则可以借助动画来演示过程。比如教学配位化合物中心原子d轨道能级分裂图,对这部分内容,空间想象力差的学生不太好理解。教师可以制作动画,让学生更直观地从各个角度观察各种轨道的形状、伸展方向以及在碳原子周围的空间排布情况。多媒体信息技术可以化抽象、枯燥为直观、形象,课后学生普遍反映印象深刻,容易理解。
又如在讲解稀溶液的依数性时,对于溶液蒸气压下降、凝固点降低、沸点升高和渗透压的讲解,可以借助于视频,让学生直观地看到这几种现象,以便加深记忆和理解。
3基于慕课(MOOC)的教学革新
慕课(MOOC,MassiveOpenOnlineCourse)是一种基于网络的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可以培养学生的主动性。一些无机化学课程在网络上都能便捷地被搜索,并很好地进行在线学习,学生不但可以自己安排学习时间,而且可以用批判性的眼光对网上传授的内容辩证地进行思考。慕课符合网络信息时代学习碎片化、方便化的需求,学生也可以针对某个知识点进行反复学习,比如教师上课强调的重点,以及一些难以理解的知识点,可以多看几遍。
当前无线网络覆盖的广泛,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慕课实现与智能平台、应用软件的无缝连接,成为适应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教育和学习模式[4-5]。
利用慕课提高教学质量和课堂效率近年来,为了顺应时代的发展,国内各高校各门课程的学时数大都在减少。河南中医药大学无机化学课程的学时数也减少了。为了保证教学效果,重新规划教学大纲,在有限的课内时间主要讲解难点和重点,把简单易懂的内容安排给学生自学,比如对于水的电离与溶液的pH、元素重要化合物性质、酸碱电离理论及沉淀溶解平衡的应用等内容,便安排给学生自学;并自主制作出一套和教材配套的教学软件,来辅助课堂教学,讲授重点、难点及可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的相关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学生与国际化接轨,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教学质量和学生的综合素质。
创作优秀的慕课,提高学生积极性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慕课时代,在有限的课时背景下,大量基础知识的获得都依赖于学生的在线学习。因此,学生在线学习的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的效果,如何调动学生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就成了教师要关注的首要问题[6-7]。
首先,要指导和帮助学生挑选一门优秀的、合适的无机化学在线课程。目前我国在大学化学类的慕课课程上比较有限,在线课程的内容不一定具有普遍性,尤其是针对中药专业的无机化学课程很少。因此,学校现在鼓励教师积极地参与相应专业慕课基础课程的教学内容的编写,对于不同的专业所编写的慕课教程也不尽相同。比如:对于中药学专业,在编写无机化学慕课时,比较注重对中医药思维的培养,和中医药的联系,以及有些知识在中医药中的应用,充分激发学生对中药学专业的热爱。
其次,基于我国高等教育的现状,在线学习一般都要占用学生的课余时间,所以教师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引导,要在课程开始之初就让学生认识到本课程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本门课程的积极性和热情。
4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
在平时的学习中,教师只有上课时在教室,其余时间师生之间交流的机会较少。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使得教师和学生可以利用QQ、微信等网络平台互动,授课教师可以上传作业、课件和教学资料。由于互联网平台完全没有时间、空间的制约,能极大地提高师生之间的交流效率,有利于提高课程的教学效率。如笔者近两年在微信和飞信上和学生互动,学生问问题的人数明显增加,有部分性格内向点儿的学生会更趋向于在网络上和教师交流课程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教学效率有了显著提升。
5总结
目前,我国的高等教育正处于改革的关键时期,在中药专业的无机化学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也将会逐渐改变教学模式,提高教学效率,成为辅助课堂教学的利器。在此形势下,中药专业无机化学教师应认清时代发展方向,将传统课堂教学和信息技术相结合,促进学科教育的高速发展。
作者:王霞等
第3篇:药学专业毕业生实习前问卷调查及分析
我国医药经济正处于快速发展期,需要大批能够从事具体工作的药学人才,用人单位近年来也对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具有一定实践能力,能够尽快适应特定岗位实际工作需要的毕业生将更有竞争力。因此,学生的毕业实习尤为重要。本文选取湖北中医药大学2013级药学专业本科生进行实习前心态和实习需求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整理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对策,为制定出合理的实习方案提供有力依据,为提升毕业实习质量提供新思路[2-6]。
一、调查对象与方法
1.调查对象:湖北中医药大学药学院2013级药学专业四年制本科生91人(其中战略新兴产业班37人)。
2.调查内容:以问卷调查为主,学生座谈为辅。调查内容主要涉及学生实习意愿、实习原因、实习场所等。
3.调查方法:(1)调查方式。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题型均为选择题,要求在规定的时间里统一完成问卷填写,被调查者不署名并独立完成。采用学生自愿的方式完成问卷调查表的领取、填写和座谈交流,以保证结果的真实性。(2)资料的整理和统计。采用内容分析法,对问卷结果进行分项、分类统计发生的频数和百分数[7-8]。
二、调查结果
1.共发出91份调查问卷,回收91份有效问卷,其中男生31人,女生60人,回收率达100%。
2.毕业实习前实习意愿。反映出了学生对毕业前实习的看法和对实习的重视程度,以及后续实习的积极性等,具体结果见表1。
3.实习原因。反映学生对实习目的的理解,充分透彻地理解实习原因,能促进学生对毕业实习的重视,具体结果见表2。
4.实习场所。实习场所不同,专业分支也会随之不同,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环节,实习的侧重点会产生差异。实习场所的不同选择,可反映出学生感兴趣的专业分支方向和学生对于自己本专业的理解,同时,男女生对于实习场所的不同选择,可以侧面反映出专业的结构情况。
5.调查了学生了解实习信息的方式,结果见表3。调查了学生寻找实习单位的过程中的困惑,通过学生了解实习信息的方式与过程中的困惑,可以了解到学校就业实习工作的进展情况。
6.调查了学生自认为还欠缺的素质,结果见表4。调查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注重培养怎样的素质才有利于实习与就业,通过这两项数据,对比中可以找出学生缺乏的、需要学校就业实习方面注重的地方。
7.毕业后的去向。结果见表5。
三、讨论与分析
调查结果显示,毕业前实习意愿的有无的比例分别为63.7%和36.3%,且在有意愿实习的学生中还有46.6%的学生并非自愿参与实习,表明学生毕业前实习的意愿并不强烈,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毕业前实习的重要性,也从侧面反映出学校在就业实习方面的工作中未能将实习的重要性灌输到学生的意识中;同时,男生中,有实习意愿且意愿强烈的有45.2%,而女生中仅有28.3%,表明男女生对于实习重要性的理解有较大的不同,这可能是男生更愿意将理论的知识用于实践上,而女生偏向于学习理论知识。
学生认为实习的原因主要在两方面,一方面,加深对职业与行业的了解,确认喜欢或擅长的职业的占了51.6%,一毕业,大多数的学生就将面临职场就业的问题,对于职场或者说是就业单位的选择,将会对一个人的未来产生重大的影响,所以学生认为在实习过程中加深自己对于本专业对应的行业的理解将会有利于自己掌握先机,同时最终确认自己喜欢或擅长的职业,为自己将来的就业做准备;另一方面,提高为人处世能力,为从学生向职场人士转变做准备的占了44%,所谓学习,其中较为重要的便是学习做人。当今社会,各行各业,一个人若没有适当的为人处世的能力,那么他将无法在社会立足。实习的过程便是从学校这个小社会向另一个大社会过渡,所以在实习过程中提高为人处世的能力,很大程度上能够为将来的毕业生就业奠定良好基础。上述结果表明,学生对于实习原因的理解很到位,实习是为就业服务,一是可以提前了解职场,确认自己喜欢的职业;二是学习做人能力,为从学生向职场人士的转变奠定基础。
药学专业的实习场所,包括医药企业、药品检验、药政管理等单位和部门,46.2%的学生选择医药企业为毕业前实习场所,占了绝大多数,36.3%的学生选择医院为实习场所,13.2%的学生选择研究院所为实习场所,此外,还有4.4%的学生选择机关单位为实习场所,备选项中的高校没有人选择。从调查的结果来看,选择“医药企业”和“医院”的合计占了82.5%,这体现了大部分学生的意愿,分析其主要原因,医药企业和医院相比其他的实习场所,涵盖了生产、检验、流通、使用以及监管等各个环节,而其他实习场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和局限性,同时,从另一方面来讲,医药类院校应主要是为医院和医药企业服务的。
在实习信息的获取方面,调查结果显示,46.2%的学生从学校或学院的信息了解到实习信息,占了大多数,说明学校对学生进行就业实习的指导是很有必要的,此外,27.5%的学生从老师、家长或朋友的介绍中了解到实习信息,20.9%的学生从招聘网站了解到实习信息,还有8.3%的学生从校园海报中了解到实习信息,这些数据同样占了一定的比重,说明学校或学院的信息不是唯一获取实习信息的渠道,在这样的情况下,可能造成一些问题。在问卷中,我们调查了学生在获取实习信息中的困难,调查结果显示,15.4%的学生认为学校实习指导不够,25.3%的学生认为信息量少,40.7%的学生认为自己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还有18.7%的学生认为自身能力不足。从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大部分学生在寻找实习单位的过程中发现自身对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建议学校就业实习指导的有关部门在对学生进行就业实习指导的过程中可以注重对学生岗位专业知识的讲解。
学习是学生主要的任务,而学习就是不断丰富自己的过程,同时,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发现自己本身存在的问题才能不断进步。调查结果显示,3.3%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基本的解决问题能力,15.4%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沟通协调能力,8.8%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承受能力、克服困难的能力,8.8%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专业知识和技能,而有63.7%的学生认为自己缺乏相关工作或实习经验,占了绝大多数,分析其主要原因有两点,一是大部分同学未在实习前进行过兼职或是有关方面的工作,另一个原因是学校在平时的教学中未能传授一些相关工作或是实习经验。在问卷中,同时询问了学生对于学校应该注重培养的素质的看法,调查结果显示,42.9%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教育,44%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注重待人接物素质的培养,9.9%的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注重文化修养的培养,还有3.3%的学生认为还有其他一些方面学校应该注重培养。从调查结果来看专业知识和待人接物这两个素质是大部分学生认为学校应该注重的,这启示学校应该考虑到学生的意愿,对专业知识和待人接物这两方面进行重点关注。
毕业前实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确认自己将来想要做的事情,所以问卷中询问了学生对于毕业后去向情况。从调查结果来看,53.9%的学生计划在毕業后考研,38.5%的学生计划在毕业后从事本专业的工作。毕业后计划考研的学生占了大多数,分析其原因,当前就业环境下,药学本科生就业待遇低,而考研后相对会有较大程度的提高,所以学生更倾向于毕业后考研究生。同时,毕业后选择从事非本专业工作或是自主创业的仅仅占了7.7%,说明药学生就业对专业的依赖程度较深刻。
对本校药学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实习前心态及需求进行调查,其结果真实且有效地反映了药学生在实习毕业前心理及需求情况,上述结论的得出有助于制定出合理、科学的实习方案,为确保学生实习质量提供重要保证,为中医药院校毕业实习改革提供新依据。
作者:屈勇等
第4篇:论复合型临床药学人才的培养
临床药学(clinicalpharmacy)是指以药学知识为基础,在临床实践过程中,研究及干预药物在患者体内的药效动力学及药代動力学过程,从而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性、有效性、合理性及经济性的一门综合性学科[1]。本概念最初于1957年由DonaldFrancke首次提出[2],并于1966年由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洛杉矶分校(UniversityofCalifornia,SanFrancisco,UCSF)率先创立临床药学专业[3]。临床药学于20世纪80年代传入我国,1989年由华西医科大学(现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建立了我国首个临床药学本科专业,至2014年全国共有32所高等院校具有临床药学专业,其中有12所院校具有硕士培养点,9所院校具有博士培养点[4-6]。作为首都医科大学的教学医院,我院于2014年申请并获得临床药学硕士专业学位授权和培养点,负责培养本专业全日制硕士研究生及部分七年制在校生的实习带教。在培养过程中,通过与临床科室的交流及毕业生的反馈,笔者发现,现普遍实施的临床药学教学模式无法满足临床对药学人才的需求,临床不仅需要临床药师提供药物咨询、指导服务,更需要临床药师提供设计、分析、实施药物试验的科研服务。据此,经导师组调研与讨论,决定对在籍研究生的培养过程中,加强对科研能力的培养,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现对本单位对该学科的学科建设、课程安排及人才培养方案做一总结,以供同仁参考。
1培养对象与目标
临床药学是以向临床提供具有药学、临床、科研能力的临床药师为培养目标的学科,故本学科的培养对象须具有临床药学的本科教育背景,但由于我国临床药学起步较晚,各高校的临床药学本科教育规模普遍偏小,而现今社会对临床药师的需求量较大,因此可将招收条件放宽至具有药学、临床医学、基础医学等相关专业的本科学历。在培养过程中,不仅需使研究生掌握为患者提供合理化用药方案的能力,还需以研究生可独立在临床实践中发现药物问题、分析药物问题、解决药物问题为最终培养目标。
2培养模式
2.1培养时限
临床药学的培养时限一般为3学年(6学期)。但由于本培养点的规模有限,本校报考人数较多,故目前仅招收本校临床药学5年制本科生,根据培养方案,可将本校临床药学本科的第五学年与研究生阶段打通培养,这是由于临床药学第五学年本为临床实习,而本培养点即是临床单位,故将本科与研究生阶段打通,在保证本科质量的前提下使总学程达到3年。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学生有更加充裕的时间接触临床一线,更能保证教学的质量与连续性,并可压缩培养周期,即“5+2”培养模式。
2.2培养方式
2.2.1导师组负责制为保证培养质量,由本校临床药学系负责32个月实践培养计划的制定与轮转编排,并由导师、药学部的相关专家组成导师组,对研究生的实践培养进行有效指导。在培养过程中,再由临床药学系集中组织安排进行阶段考核、结业考核、学位论文开题与答辩。
2.2.2专科定向培养研究生在首都医科大学完成必修课学习后,导师根据课题背景、优势学科、研究热点及学生个人兴趣对其专科方向进行定位。研究生将以个性化的专科方向进行临床实践与科学研究。
2.2.3药学实践在进行临床实践前,研究生需对本单位的药物品种、药事管理细则、科研课题及药学部运转模式有一定的认识。故在临床实践前,研究生需进行为期10个月的初级临床药学实践,在药学部门诊药房、病房药房、静脉配液中心、药检室、实验室及药库等各个岗位进行轮转培训,培训包括对药品的检验与调剂、静脉配液方式、用药干预、治疗药物监测及用药咨询等。在轮转期间,药学部还会安排各岗位负责人对研究生进行统一的讲座培训,使学生快速的、正确的了解各岗位的工作职责与工作内容。
2.2.4临床实践在完成药学实践后,研究生将进入为期1年的高级和专科临床药学实践阶段。学生按照自身专科方向进入各临床科室,在临床药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药学监护。在此期间研究生需掌握本专科用药品种、适应症与药物遴选方法、用药原则、用药时限及药物不良反应辨别方法等内容,并在本专业临床药师及临床医师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的初步的用药监护。
2.2.5科研实践本培养点推荐研究生住校学习,研究生自入学始,即对其进行科研培养。在临床实践及科研实践期间,布置工作量较小的相关科研任务,嘱其利用业余时间完成,并安排研究生对老师及学长的实验及科研进行观摩,使其在观摩期间迅速掌握相关实验设计、实验方法、实验步骤、标书及论文撰写等相关科研内容。
在完成初级临床药学实践后,研究生进入为期1年的临床高级和专科药学,以及科研实践阶段。导师根据其专科方向、课题背景及学生个人兴趣围绕当前临床研究热点及难点进行科研选题。选题需具有一定的高度,并应涉及药物化学、药理学、药物分析学、药剂学、循证医学等多个学科,从而使学生在研究的过程中对相关科研方法及手段有更深的理解,并通过实验结果对临床用药提供一定的理论及数据支持。
2.2.6培训及交流实践为加速临床药学的学科建设,本培养点着重培养研究生的自主学习、沟通及言语表达能力。研究生在学期间,导师组努力为学生争取参加各种学术讲座、专业培训及学术会议的机会,并鼓励学生在会议过程中进行汇报、发言及交流。另外,导师组每两周安排的一次学术交流会,研究生定期进行数据汇报,并对研究内容及难点、问题进行交流与讨论。这不仅可使导师了解每个研究生的实验进程与实验问题,还可使研究生拓宽眼界,了解其他专科的相关知识与研究现状。
3成果
3.1熟悉药学业务工作
据了解,部分临床药学培养点忽略药学实践过程,从而加大临床实践幅度[7-10]。这虽可加深学生对临床药学的认识,但研究生在实践中却不了解自身科室的药品品种、药事管理细则及科室运转模式,从而在临床实践中面对医生、护士及患者所提出的问题无从解答[11-13]。由此可见,药学实践是临床药学教学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之一。本培养点研究生在药学部轮转过程中,不仅熟练掌握本单位用药目录,更对各岗位工作内容及职责有了深刻的认识,使研究生在查房过程中能够为临床提供准确的药品信息及药事管理细则。
3.2临床药学能力增强
在本培养模式下,研究生在临床中发现及解决药物问题的能力均有所提高。据相关临床科室反映,对于药物品种、适应症、用法用量等常见问题,学生可根据已有知识或用药手册迅速给出结果;而对于药物相互作用、不良反应辨识、非常规用药等复杂问题,学生可通过文献检索、专家咨询等方式获取正确信息,再通过口头或书面形式反馈于临床。由此可见,专科培养下的研究生已得到各临床科室的肯定与认可,这不仅为临床合理用药做出了贡献,还为临床药学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3.3科研水平提高
在此培养模式下,研究生的科研思维与科研能力均有显著的提高。研究生不仅可以按时高效完成论文开题、中期汇报、论文答辩等环节,还在与同学的相互帮助与合作中,对其他专科有了一定的了解。2015年以来,本学科点已毕业和在读的4名硕士研究生,共发表SCI论文3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余篇,其中有2篇论文分别获得2014年和2016年北京药学年会优秀论文的二等奖和三等奖。由此可见,在此模式培养下的研究生不仅拥有了良好的科研思维与写作能力,还加深了对专科药物的理解与感悟,临床药学专业水平和科研能力显著提高。
3.4交流沟通能力增强
在众多的科室会议、用药宣教、学术会议中汇报及发言中,研究生的言语组织能力、表达能力及沟通技巧均有显著的提高。在不断地锻炼中,学生渐渐从中找到了自信,办事能力及工作效率也得到了大幅度提高。
4总结
4.1专科培养的优势
本培养点研究生在第二学期即明确自身的专科方向,有助于学生尽早对专科知识进行学习与梳理。通过对专科药学知识的研究,不仅能对该学科有更深层次的认识,为特定人群提供更加专业的药学服务;还能更为快速的掌握临床药学的工作内容及研究方法,在学习其他专科时也可触类旁通,提高自身学习及工作效率。此外,专科培养也为科研课题指明了研究方向,使临床与科研有机的结合在一起,避免科研与临床脱钩的现象。
4.2加强科研培养的优势
目前,临床需要精通药学、临床及科研的复合型药学人才,而传统培养模式下的临床药学研究生的科研能力无疑是其短板[14-17],故加强对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不仅可以加深其对专科药学知识及问题的理解,还能切实分析、解决临床中的药物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及数据支持,使药学与科研真正服务于临床。而研究生的科研能力及专长,也成为其就业的敲门砖[18-20]。
4.3展望
诚然,本单位展开的临床药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培养刚刚起步,各个方面的建设均处于摸索阶段,在某些培养环节也存在一些问题,这正与临床药学在国内的学科现状相一致。但笔者相信,在大家对临床药学教学的不断尝试、探索与挑战下,最终会摸索出一条适合于中国国情的临床药学的特色发展道路,临床药师也会随着工作的深入得到医生与患者的认可和信赖。
作者:余俊先等
第5篇:认识性实习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分析
中职院校开设药学专业的主要目的是为国家培养具有职业道德的医药行业技术型人才。传统的药学专业在开展实践教学中通常都是在校内做实验研究、实训以及顶岗实习。这种实践教学方法存在明显的缺陷,学生无法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地接触到药厂制药等关键工作,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并不紧密。为此,中职院校对传统的实践教学进行改革创新,提出了认识性实习的教学方法。
一、认识性实习介绍
认识性实习是药学专业实践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是帮助学生把理论知识与认识实际相结合的过程。学生在认识性实习过程中,可以锻炼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实践动手能力、观察分析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等。认识性实习的周期一般不会太长,基本都是在十天之内,具体还要看教学管理和课程安排。通过这大概一周的认识性实习学生就能对自己所学的药学专业特点有更直观的感受,会让学生之后的学习更有目标和方向。
二、认识性实习对药学专业教学的意义
认识性实习的周期虽然不是很长,但却可以对药学专业的教学产生深远影响。首先,学生可以在认识性实习过程中了解药房厂房的空间布局、制药的一些规范要求、药品加工生产的流程、各种制药的机械设备等。这些都是学生以后走向工作岗位需要接触到的内容,通过认识性实习,学生可以对这些方面的知识有个初步了解。其次,通过大概一周的认识性实习,学生也能初步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知道在工作中应该遵守的基本职业规范,也能按照规范要求自己的行为。比如,学生在每天进入厂房参与认识性实习时,都必须在进入清洁区之前完成更衣流程。这就是企业的基本职业规范。最后,学生在认识实习过程中能够接触到很多与制药工程相关的内容。比如,制药过程中防止污染混淆的基本方法、清净空气与纯净水的处理环节、QC实验室检测、制粒生产过程、固体制药生产设备、药片的压片生产过程、铝塑包装生产过程、胶囊填充的生产过程、瓶装线生产过程等。每个学生在认识性实习阶段基本都能接触到上面的知识,因为实习过程中会采用轮转安排实习岗位的方式。这样每个学生都能对制药这个行业有更全面的认识,体会到制药这个行业的所有生产环节。
三、药学专业认识性实习在实施环节面临的困难
认识性实习虽然对我国药学专业的实践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但是在具体实施环节上还是会遇到的一些困难。由于医药行业的不断发展,对药学专业毕业的人才需求量正在逐渐增长,所有很多中职院校的药学专业都在扩招,使药学专业的学生数量非常多。药学专业的学生进行认识性实习的场地是我国的各个药企。但是由于医药专业的学生数量比较多,愿意接受实习生到企业來实习的药企又相对较少,所以出现了认识性实习资源紧张的困境。而且,现在的很多药企的生产过程中都实现了自动化,即时药企愿意接受学生到企业来实习,车间能够容纳的人数是有限的,所以学生只能分批次到企业去实习,无法对车间的岗位工作有更深入的了解。除了上面的主要困难之外,还有部分院校的校址相对偏远,也是学生到药企参与认识性实习的困难之一。
四、药学专业认识性实习的优化措施
(一)建立与药企长期合作共赢的途径
很多药企不愿接受实习生到企业实习是担心实习生会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多数企业都是以利益为出发点来考虑问题的。所以为了让企业可以给在校的学生提供实习机会,学校可以寻找与企业能够合作共赢的途径。比如,学校可以安排毕业生到企业去做毕业实习,只要企业发现毕业生中的人才就可以对其进行优先录用。这是一种为企业输送人才的合作方式。学校还可以通过与企业共享科研成果等合作方式来建立两者之间的合作关系。
(二)引入网络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可以对认识性实习过程中出现的不足之处进行弥补。比如,学生在认识性实习过程中可能无法对现代的制药流程看得非常全面。这时教师就可以借助网络教学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制药流程。具体方法可以是让学生观看比较全面的制药流程视频,也可以把制药流程进行解剖,给学生观看一些重点操作。总之,网络教学模式的引入,能够让学生对专业知识有更加详细全面的了解,这是学生在参与认识性实习时都很难达到的效果。
综上所述,认识性实习在药学专业教学中确实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实践教学的质量。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还有很多困难需要解决。
作者:杨芬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