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个案护理评价,骨科护理案例分析怎么样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7 04:04:41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581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第1篇:骨科护理安全隐患及预防措施探讨

  近些年来,随着医疗技术发展及人们自我保护意识提高,护理纠纷发生率在临床上也呈现增多的趋势[1]。由于骨科患者治疗时间长、病种复杂、治疗方法多样及年龄跨度较大等,致使骨科护理人员工作难度与压力越来越大,因此,只有重视骨科护理,才能够消除临床护理过程中存在安全隐患[2],本文旨在探寻消除骨科安全隐患有效方法,现将具体内容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0年2月~2013年2月骨科住院患者216例,将其做为对照组;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骨科住院患者306例,将其做为观察组。216例对照组患者中:男139例,女77例;年龄在12~76岁,平均年龄(32.4±10.3)岁。患者骨折类型分为:四肢骨折102例;骨盆骨折84例;胸腰椎骨折30例。306例观察组患者中:男227例,女79例;年龄在9~82岁,平均年龄(33.6±10.5)岁。患者骨折类型分为:四肢骨折169例;骨盆骨折95例;胸腰椎骨折42例。两组患者各项基线指标相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其相关数据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住院期间给予常规护理:①病情观察:术后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及患肢血液循环情况,若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以便给予处理。②体位护理:骨科患者术后选用硬板床,对于四肢手术患者,使用软枕、支架、沙袋等将患肢抬高,以利于促进血液回流;对于石膏固定患者,在给予患者肢体摆放时,以舒适、保证石膏完整、不引起局部软组织压迫、利于静脉回流为原则。③功能训练指导: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及手术类型,给予患者行科学性、系统性、规范性康复训练指导,以利于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观察组患者住院期间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护理安全隐患预防性干预措施:①护士长组织全科护士对骨科住院患者易出现的安全隐患引发因素进行分析与归纳,并以此制定出相应预防性措施。②常规引发因素有:?訩护理人员因素: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欠缺及部分护理人员工作责任心不强均可导致不良事件发生。?訪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由于突然受伤,心理缺乏准备,易出现恐惧、焦虑等负性情绪,从而影响治疗效果;老年患者由于机体功能呈退行性改变,加之卧床时间较长,易引发诸多并发症发生;部分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缺乏了解,导致其治疗依从性差。③预防性措施:?訩针对患者预防性措施: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与患者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通过向其讲解疾病相关知识、手术方式、术后易出现的并发症及预防性措施等,在及时缓解患者负性情绪同时,也为术后肢体康复奠定了良好基础[3]。对于治疗依从性较差患者,护理人员应经常询问患者需求,主动给予患者安慰与帮助,护理人员利用护理操作间歇时间,向其讲解各项治疗的目的及对促进病情转归的影响等,使患者能够以较积极的态度配合临床治疗与护理。对于老年患者,术后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定时给予患者行翻身、拍背、按摩等基础护理,同时及时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活动,以促进其体液循环,预防并发症发生。?訪针对护理人员预防性措施:经常举办安全教育专题讲座,选派经验丰富、资深护理人员对骨科潜在不安全因素行重点分析与讲解,规避不良事件发生。当护理不良事件发生时,科室应对事件一查到底,按责任处理当事人。定期举办护理现场教学会与骨科理论知识讲座,邀请本科专家或教授讲解新技术、新疗法等,以提高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水平;鼓励本科护理人员参加各种再教育、再学习,委派护理骨干参加各类技术交流活动等,以提高护理人员护理技术水平[4]。

  1.3评价指标①患者满意度调查表为我院自行设计,其包括满意、一般、不满意等项内容,由患者采用不记名方式自行完成填写。②统计并对比两组患者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x2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标准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相比较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相比较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3讨论

  在医疗体制改革下,对骨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要求越来越高,骨科护理人员只有在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强化专科护理知识等基础上,才可及时识别出安全隐患,并采取相应措施规避护理风险事件发生,最大限度保证患者治疗安全[5]。

  从本次研究结果可看出,观察组患者护理不良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这一结果提示出:对于骨科住院患者采用护理安全预防性干预措施,可融洽医患关系,最大程度降低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几率,对提高骨科临床护理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作者:李朝辉

  第2篇: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和对策

  骨科护理是一项非常特殊的护理工作,护理人员不仅要掌握基本的护理技术,还要掌握康复训练知识,对骨折患者进行院内的康复训练和院外的康复指导,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1]。而且骨科的患者相对其他科室的患者存在年龄差异较大、年轻人与老人的骨骼特点不同、骨折病因较多等特点。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在2014年1月~12月收治的现已出院的160例骨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患者118例,女性患者42例,年龄为16~65岁,平均年龄为32岁。患者骨折原因主要有:车祸骨折62例,硬物撞击骨折45例,跌倒骨折43例;其中四肢骨骨折有82例,盆骨骨折38例,胸腰椎肋骨骨折40例。所有患者入院后都经过骨科手术治疗,主要进行康复训练和住院静养治疗。所有患者在年龄、性别、骨折部位、骨折原因等方面均没有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1.2方法对选择的160例患者进行走访调查,记录患者在住院期间的临床护理情况,总结其在住院期间存在的不安全因素,分析其原因并总结相应的对策。

  2结果

  通过走访调查,160例骨科患者在住院期间有20%的人发生床上跌倒,25%的人发生磕碰,12%的人发生褥疮,发生意外人数占总人数的30%。

  2.1根据结果总结出骨科护理过程中的不安全因素及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2.1.1医院医护管理监督工作不完善患者由于医院医护管理监督工作不完善因素发生意外的有15例。对于严重的骨科患者术后一般不能自主活动,需要护理人员的协助、指导才能起身,但是医院护理人员配备不足,当患者有需求时,不能及时的帮助患者,造成患者跌倒、褥疮等甚至造成二次伤害;由于医院对医护人员的监督力度不足,医护人员缺乏必要的职业道德、约束力、质量意识等,在对患者的护理过程中,容易造成护理工作不到位,引起患者的不满。

  2.1.2护理人员技术不够患者由于护理人员技术不够因素发生意外的有18例。护理人员只具备基本的护理知识,缺乏专业的骨科护理知识,不能正确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对于一些特殊性损伤的骨科患者比如脊柱损伤、瘫痪、截瘫等,需要较高的护理技术和丰富的经验,否则容易造成二次伤害[2]。

  2.1.3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由于患者自身因素发生意外的有8例。由于大多数骨科患者行动不方便,疼痛难忍,而且术后还需要悉心照顾,很长时间才能够康复,所以患者常常情绪烦躁、易怒,容易不遵循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进行作息、饮食、体育锻炼等,甚至在住院期间擅自外出等,导致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发生。

  2.1.4医院病房环境因素患者由于医院病房环境因素发生意外的有9例。由于医院医疗条件有限,医院病房环境也是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之一。比如:病房地板太滑,骨科患者本身行动不方便,在进行室内锻炼时非常容易滑倒,造成二次伤害,威胁患者人身安全[3]。

  2.2骨科护理不安全因素的对策分析

  2.2.1在医院医护管理监督制度工作不完善方面加强医院的医护管理制度建设,针对骨科护理程序特点,对护理人员进行合理分配,由专人管理一个或两个患者。组建应急小组,保证在患者较多的情况下也能够满足患者的需求。专门设定制度监督小组,定期检查,随时抽查,加强制度的宣传和监管,增加对医护人员的约束力,提高质量意识,减少患者意外的发生。

  2.2.2在护理人员技术不够方面医院要加强护理人员的技术学习和指导,选择技术较高、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定期开展技术培训。对参训人员进行定期技术考核,并设定激励奖金或奖品,鼓励护理人员自主学习,增加护理人员学习的积极性。对于较难的病例护理,采取以旧带新的方式,让医护人员逐渐累积经验[4]。加强护理人员的康复训练技术,增加专门的康复科室,辅助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训练。

  2.2.3在患者自身因素方面加强骨科护理知识的宣传教育,护理人员要按照医嘱及时、耐心的对患者讲解术前准备、术中术后风险、术后恢复情况、术后饮食、作息、体育锻炼等注意事项,同时争取患者家属的积极配合,一起监督患者有效执行。

  2.2.4在医院病房环境因素方面根据患者发生意外情况,增加病床护栏设计,护栏不牢固的进行加固,避免患者发生坠床事件;地板进行防滑处理;对于一些存在的安全隐患的地方进行标示;并定期检查,排除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加强医护人员的安全宣导和对患者的监督,约束患者进行大幅度的锻炼,减少患者发生意外的可能。制定专人对病房内的电器和用电设施的存放和使用进行监管,避免极易造成漏电乃至火灾的发生[5]。

  3结论

  随着医疗水平的逐渐升高,医疗市场的竞争逐渐激烈,医患关系也越来越紧张。院方要做好日常医疗和护理管理工作,全方面的提高医护人员的素质;医院要规范制度,细化流程,强化管理,责任到人[6]。骨科护理安全是促进骨科患者恢复、防范医患关系紧张的重要方面。有效的提高骨科护理水平,才能尽可能地避免医疗纠纷,降低护理不良事故的发生,提升医护工作质量。

  作者:孟慧

  第3篇: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

  预见性护理,即为超前的护理,通过预防为主而实施的护理[1]。骨科病症的疼痛给患者心理方面和生理方面,均带来一定的负担。所以,护理人员需要加强护理的质量和水平。本次研究,选取近年来收治的132例骨科患者,探究探讨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价值,现进行具体的报道。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2014年10月~2015年9月收治的132例骨科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将其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6例。观察组包括男性42例,女性24例;年龄为18~62岁,平均年龄为(40.6±0.7)岁。对照组包括男性36例,女性30例;年龄为20~64岁,平均年龄为(42.3±0.8)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进行比较,差异没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但具有一定的可比性。

  1.2护理方法观察组采取常规护理,通过心理方面的护理和健康宣教开展常规护理,积极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加强患者的护理依从性。

  对照组通过预见性护理进行干预,体位方面的护理:确保患者取卧位,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充分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应结合患者的病情情况,实施静脉通路,以防止在手术的过程出现意外状况。做好抢救的准备,如果手术过程存在突发的状况,可缩短抢救的时间,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心理方面的护理:为患者讲解手术前需要注意的内容,主动与患者进行沟通,以减少患者的紧张心理和不良情绪。此外,应将手术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告知患者。病房、医院环境方面的布置:应在病床张贴警示牌,并保证室内的地面清洁、污水和防滑,以防止患者出现摔倒的情况。并发症的预防工作:骨科患者一般来讲,恢复的时间比较长,易于产生压疮的情况。因此,相关的护理人员应辅助患者进行翻身,并保持患者的清洁。泌尿系统病症、便秘的预防:因为骨科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很容易产生排尿障碍或是便秘的状况。由此可见,患者在术前,应加强床上排便方面的锻炼。术后确保患者能够预留导尿管,相关的护理人员应按照无菌操作严格执行,避免患处出现尿路感染的情况。

  1.3观察指标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护理满意度。

  1.4统计学的处理通过SPSS15.0软件加以统计学的处理,计量方面的资料通过x±s进行表示,通过组间进行对比,以配对t进行检验,组间的对比通过χ2进行分析和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住院时间的对比观察组平均住院的时间为:(13.01±2.8)d,对照组平均住院的时间为:(17.24±2.6)d,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的对比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为96.97%,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为80.30%,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医疗设备和医疗技术不断的改善,预见性护理指引逐渐被临床方面骨科护理所应用,而这种护理模式能够实现预防的效果。预见性护理,主要实施的原则为全面、系统的掌握患者的病情状况,然后试试针对性的护理,进而达到防患未然的目的。骨科患者,通常情况卧床休息的时间非常长,所以比较易于出现并发症情况、不良的情绪或心理,而这对于患者的康复情况来讲非常不利。预见性护理指引,主要于患者在护理前,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心理和生理等情况进行充分的了解,然后针对患者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宜的护理方案。预见性护理指引,可有效的加强护患间的沟通,确保患者及早康复,并能减少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2]。骨科护理的时候,患者需建立静脉通路,同时指导患者通过适宜的体位进行护理。此外,还应该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检测。本次研究,通过预见性护理指引骨科患者,能够有效的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和情绪,同时实施心理方面的疏导[3]。在手术前,通过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检查,并在手术后对患者实行康复方面的训练,能够达到预防并发症情况的效果,进而有效的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并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4]。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为:(13.01±2.8)d、(17.24±2.6)d,观察组患者的平均住院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96.97%,显著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80.30%,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P<0.05。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通过预见性护理指引的方式进行干预,护理效果较好,并且可提高护理满意度,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减少患者住院的时间,值得临床方面应用和推广。

  作者:时晓燕

  第4篇: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的应用研究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5月~2015年5月我院收治的160例骨科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分成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80例骨科患者中,骨折类型:有27例患者为胸腰椎骨折,有13例患者为上下肢骨折,有15例患者为腰间盘突出,有14例患者为盆骨骨折,有11例患者为颈椎骨折。实验组80例骨科患者中,骨折类型:有21例患者为胸腰椎骨折,有13例患者为上下肢骨折,有14例患者为腰间盘突出,有12例患者为盆骨骨折,有20例患者为颈椎骨折。对比分析两组骨科患者的一般资料,在性别、平均年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可以进行分析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实验组在传统护理的基础上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①体位护理,根据患者的骨折部位指导患者正确的体位,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②静脉通路的建立。及时为患者建立2条静脉通路,必要时可切开患者的深静脉。③止血与固定。④体征观察。密切关注患者的体征,一旦发生恶化,及时为患者展开抢救。⑤危险因素的预防。床边加防护栏、告知患者减少下床走动,避免发生坠床或跌倒事件。(3)预防并发症的发生。①静脉栓塞的预防。因骨折后患者活动受限,有些患者需绝对卧床,因此可能引发静脉栓塞。护理人员可陪同或指导患者进行一定的训练,如骨折远端关节的训练、肌肉收缩等,促进下肢的血液回流的发生。②压疮预防。同样因患者需长期卧床静养,可导致患者长出压疮。因此,护理人员或家属可适当增厚患者的床褥,增加患者舒适度。每日帮助患者更换清洁的衣物,帮助患者翻身。(4)进行心理护理。除了关注患者的生理病症外,还需多注意患者的心理变化。经常性的与患者沟通,尽量避免患者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保证患者的心理健康。

  2结果

  对照组中,有2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30.00%,住院时间为(19.21±4.65)天;实验组中,有4例患者出现并发症,其并发症发生率为5.00%,住院时间为(16.81±4.53)天;经比较可知,两组骨科患者的住院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的比较结果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对照组和干预组的护理依从性分别为83.5%、94%,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9.8%、94.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结果

  预见性护理,又被称为超前护理,主要是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综合性分析,并对患者实施相关预防措施,再对其实施治疗,增强了护理工作的主动性以及预见性,达到提高护理工作服务质量,使患者达到早日康复的效果。表1为本次研究预见性护理与常规护理的护理满意度结果。

  3讨论

  对患者实施一定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为了去降低患者的发生病后并发症的可能性。本研究对患者实施预见性护理,预见性护理主要分为以下几部分(1)病情护理: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遵医嘱结合患者的病情协助患者采取正确的体位,并对其实施生命体征指标监测并评估患者的病情程度;若患者病情较危急,应遵医嘱立即对其建立两条静脉通道,必要时,对其实施深静脉置管操作,同时,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做好相应术前准备工作,例如准备急救药物、配血、抢救仪器及药物过敏试验等;此外,护理人员应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给予患者吸氧操作,保证患者呼吸道通畅,并为患者做好相关护理记录。(2)安全护理: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患者实施安全隐患评估,并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对其实施相应的安全措施。(3)并发症护理:由于患者的卧床时间较长,患者易出现便秘、深静脉血栓以及压疮等并发症。为避免便秘的发生,护理人员应遵医嘱认真记录并评估患者的排便情况,指导患者养成每日定时排便的习惯。术前,指导患者进行床上排便练习,术后,告知患者多食用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多吃水果蔬菜。为避免深静脉血栓的发生,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对患者的腿部肌肉实施挤压、按摩,指导患者尽早实施功能训练。为避免压疮的发生,护理人员应遵医嘱多协助患者翻身,告知患者注意保持皮肤、床单清洁干燥,勤换内衣、床单。预见性护理程序的应用,使护理工作由被动变主动,更加体现了护士的自身价值,调动了护士的积极性,提高了护士独立思维与钻研的工作能力。每接收一位患者都是对护士业务水平、工作能力的锻炼、提高和考验。我院此次研究表明对骨科手术后的患者进行预见性护理指引,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大大降低,满意度和护理依从性都大大提高,可见预见性护理指引在骨科护理中临床应用具有很大的价值。

  作者:张立立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