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篇:康复护理干预在老年脑梗塞患者中的临床应用
脑梗塞在临床多发于老年人,主要表现为血管内膜损伤以及脑动脉粥样硬化,如若不接受及时有效的护理干预,具较高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当老年脑梗塞患者发病时,其运动功能、认知功能以及语言功能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临床进行相应的康复训练。因此,我院开展本次临床护理试验来探究康复护理是否能有效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干预。
1资料与方法
l.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收治的老年脑梗塞患者共114例,患者收治年限均在2012年8月至2015年7月之间,随机将114老年脑梗塞患者通过抽号分成两组,每组各有患者57例。其中一组老年脑梗塞患者接受常规护理,设定为常规组。常规组中有32例男性患者,25例女性患者24例非心源性脑栓塞患者33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57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年龄跨度为62~84岁,平均年龄为(68.24±2.58)岁。另一组老年脑梗塞患者则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设定为康复组。康复组中有33例男性患者,24例女性患者一25例非心源性脑栓塞患者,32例心源性脑栓塞患者,57例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年龄跨度为63?85岁,平均年龄为(68一47±2一31)岁。
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性别、病例类型以及平均年龄一般资料,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计算处理,0.05,—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护理方法
常规组通过常规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干预,即在患者入院后,医护人员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相应的评估,并对患者的药物过敏史以及病史进行询问。患者的基础信息搜集完成后,根据其具体病症进行相应的药物治疗,医护人员对药物治疗情况进行详细的记录,记录内容主要包括用药名称、用药方式、用药剂量以及用药反应。不能自主翻身的患者,医护人员需定时帮助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并防止患者发生坠床的意外。如若护理治疗中出现异常状况,医护人员需对发生原因进行排查,并予以及时处理。
康复组在常规组的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对老年脑梗塞患者进行干预,康复护理的具体内容主要分为健康心理护理以及肢体康复锻炼两大块。健康心理护理是对患者康复训练心态的调整,引导患者转变消极思想,配合医护人员的专业指导进行适度的训练治疗,循序渐进对自身的各项机体功能进行恢复。通过交流的方式,不仅能够排解老年脑梗塞患者的负性情绾,还能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从而减少护理纠纷;肢体康复锻炼是康复护理中的重点内容,包括坐位训练、平衡训练、行走训练、认知训练、语言训练以及曰常训练,肢体康复锻炼的内容需要一步步进行,每个训练过程有其独特的训练内容以及训练方式,训练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医护人员在进行肢体康复训练时,需定期对患者的训练成果进行评估,并根据评估结果对训练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另外,训练时医护人员有责任对患者进行实时的关注,避免患者训练不当发生摔倒以及碰伤的意外。
1.3评价指标
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疗效标准主要分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当患者肢体麻木、乏力症状完全消失,且肌力等级提升>3级时,可判定为显效;当患者肢体麻木、乏力症状显着改善,且肌力等级提升在2?3级之间时,可判定为有效;当患者肢体麻木、乏力症状无任何改变,且肌力等级无提升时,可判定为无效。
对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护理疗效显效、有效以及无效例数进行统计,计算出相应的总有效率,当总有效率的数值越高时,护理效果越显着。
通过模糊数字评分法对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质量进行评分,上述两项评价指标的分值均在0~10分之间,当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数值越低且日常生活质量评分越高时,可确认临床护理效果显着。
1.4评价指标
文中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各项对比数据,均需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包进行计算处理,百分率用以表示总有效率的计数资料,组间卡方检验对比,均数±标准差用以表示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日常生活质量评分的计量资料,组间f检验对比,当数据差异处理求得P0.05时,可确认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康复组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高达89.47%(51/57),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5.44%(43/57),数据差异接受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户0.05,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对比数据。康复组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日常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接受统计学软件包的处理。存在统计学意义。两组老年脑梗塞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以及曰常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数据。
3讨论
老年脑梗塞患者的常规护理主要是对临床的用药情况进行干预,并予以必要的体位干预以及坠床护理,缺少与患者进行交流,且没有通过训练的手段对患者的各项运动能力、认知能力以及语言能力进行恢复,所以临床护理效果并不理想。康复护理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从两大方面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临床护理内容进行了提升。
3.1健康心理护理
康复护理过程中,老年脑梗塞患者需对自己的心理状态进行相应的调整,应接受自身状态所能承受的训练强度,不宜急功近利,超负荷的进行康复训练,进而导致其他不良反应的发生。有时候患者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康复训练,并没有达到心理的预期效果,往往也会在临床表现出烦躁、抑郁的负性情绾,甚至有抵触护理治疗的心理,具有较差的治疗依从性。因此,医护人员在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的同时,应及时与患者进行交流,了解患者在康复训练中的疑问与心理状态,从专业的角度,指导患者如何进行正确的康复训练,调节好自身心态,树立治愈脑梗塞的信心。
3.2肢体康复锻炼
老年脑梗塞患者的肢体康复训练在卧床时就予以开展,通过卧床期间一定量的关节被动训练,对患者的肢体功能进行一定的程度的保护,避免患者有功能退化以及肢体关节变形的可能。卧床训练每天宜进行2~3次海次训练用时为30分钟,禁止过度活动对患者的颅内压进行升高,通过卧床期的功能训练患者有一定程度的肌力恢复后,可开展坐位训练,医护人员与患者家属可以辅助患者进行床栏的起坐训练,并逐渐引导患者自行完成起坐动作。老年脑梗塞患者在一开始训练时,可有靠背支持,随着训练时间的推移,患者放弃靠背支持,并完成独坐。
老年脑梗塞患者在能完成独坐后,开始对平衡能力进行训练,平衡训练的内容为后方或侧方拿东西,向前方、侧方以及天花板观察。医护人员引导患者将腱肢抬起移动,并可适当进行拍球或者抛接球的反应训练。
老年脑梗塞患者能够扶床站立,且已掌握平衡时,可根据医护人员的指导进行一定程度的行走训练,行走训练的流程主要为抬腿、扶床行走、辅助器训练以及独自行走,行走训练有一定的过程,医护人员需对患者的训练情况进行监督,防止训练过量对患者造成伤害。
老年脑梗塞患者发病时,会有一定程度的认知障碍,需要进行相应的训练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以及智力水平进行恢复,训练可通过心算、双子次认知、图形辨认、汉字旋转、汉字快速比较以及数字工作记忆来完成。
老年脑梗塞患者发病时,语言功能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造成语言功能障碍。语言训练主要是对患者的面部表情肌肉进行刺激,辅以对话、词组、单字以及发音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发病前的语言水平。在语言训练过程中,医护人员与患者可以通过表情、手势或者书写进行交流,按步骤进行语言训练。
老年脑梗塞患者在进行日常活动时,也能达到肢体康复锻炼的效果,喝水、洗脸、更衣、拿筷子以及接递物品等行为能有效对患者的身体机能恢复进行加速。
总而言之,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康复护理不仅能够有效对老年脑梗塞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以及曰常生活质量进行提升,还能减少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翟颖(山东省淄博市万杰肿瘤医院内科,山东淄博)
第2篇:探索脑梗塞患者中早期康复护理的应用效果
脑梗塞是指脑部的动脉系统中的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使动脉管腔狭窄、闭塞,致使动脉供血区局部脑组织坏死。该病老年人发病率较高。本次研究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探索早期康复护理应用在脑梗塞患者中的护理效果。现将本次研究的结果作如下报道。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般临床资料:选取2012年3月?2013年3月我院收治的52例脑梗塞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入院时,均有不同程度的失语、意识障碍、大小便失禁等症状,所有患者入院以后,均行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梗塞。其中,男性45例,女性33例;年龄50~69岁,平均年龄62.3±4.4岁;将52例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2组,每组各26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史等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比。本次实验患者在知情同意下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接受并参与此次治疗。
1.2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的基础上,给予早期康复护理模式。早期康复护理的具体措施如下。
1.2.1体位护理:以侧卧位为主,避免仰卧位。患侧卧位时,患肢轻轻拉出,以免受压,置于前伸位,前臂外旋,掌心向上,患侧卧位可牵拉整个患侧肢体,辅助治疗。协助患者更换体位,防止关节挛缩,压疮等。
1.2.2肢体康复锻炼:对患者进行肢体康复知识宣教,每日按摩患肢,指导患者进行自主运动训练。
1.2.3语言功能康复锻炼:指导患者进行口腔操练习,鼓励其发音(循序渐进,由单音节发音到多音节发音),鼓励患者进行简单的交流。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及满意度。
1.4疗效评定标准:疗效评定标准为:功能缺损评分减少90%~100%,0级病残程度为基本康复;功能缺损评分减少46%~89%,1~3级病残程度为显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18%?45%为有效;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不超过18%。
1.5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4.0软件包进行数据处理,试验观测数据均为,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检验结果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讨论
脑梗塞的病因主要为慢性心房颤动、风湿性心瓣膜病、心肌梗死、心房粘液瘤、心脏手术、二尖瓣脱垂等心源性病因及肺静脉血栓或凝块、颈
动脉纤维肌肉发育不良、肺感染、败血症等非心源性病因。临床表现主要为突然起病,多不伴颅内高压症状,可有意识障碍、脑疝、偏瘫、偏盲、失语、同侧眼失明、偏身抽搐症、失读症、眼球运动麻痹、四肢瘫痪甚至死亡。脑梗塞神经受损导致的运动障碍的康复效果,与其开始治疗的时间有密切关系,越早开始治疗疗效越好。
急性脑梗塞发病后的前3个月是功能恢复最快的时期,以往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常从恢复期开始,但有学者认为,脑梗塞患者的康复治疗在1?2周内实施,疗效比在恢复期开始康复治疗更佳。有研究结果表明,早期脑梗塞患者有较高的康复潜力,康复护理可有效降低脑梗塞患者的病死率及致残率,帮助患者的生理及心理的康复M,使患者能够尽快患者回归家庭及社会。
作者:王跃军(湖南省安化县人民医院呼吸内科湖南安化413500)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