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治病的论文题目,兽医专业发表论文

中国论文网 发表于2024-03-27 07:48:34 归属于医疗卫生 本文已影响355 我要投稿 手机版

       今天中国论文网小编为大家分享毕业论文、职称论文、论文查重、论文范文、硕博论文库、论文写作格式等内容.                    

第一篇:中药抗动物肿瘤机制的研究进展

  肿瘤是机体在各种致癌因素作用下,局部组织的某个细胞在基因水平上失去对其生长的正常调控导致其克隆性异常增生而形成的新生物。肿瘤的发生率和死亡率很高,严重威胁着动物的生命和健康。

  传统的化学药物治疗和手术、放疗等结合,虽成功的提高了多种恶性肿瘤的治愈率,但由于较强的副作用及耐药性,使得寻找新的治疗肿瘤药物的研究刻不容缓。中药以其毒副作用小、资源丰富、价格低廉而受到关注,而随着人们对中草药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中药作用于肿瘤发生、发展的多个环节,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特点,其在抑制、杀伤肿瘤细胞、改善症状与体征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同时其具有不良反应低,能提高机体免疫力,不易产生耐药性等特点。本文归纳总结了近些年来中药及其有效成分在抗动物肿瘤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从中药及其有效成分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成、诱导肿瘤细胞分化、细增强免疫力和抑制肿瘤端粒酶活性这六个方面的抗肿瘤机制入手,对中药抗肿瘤机制及其研究进展进行阐述,意在为开发中药抗肿瘤药物提供依据。

  1 诱导肿瘤细胞凋亡

  机体正常情况下,细胞增殖和凋亡达到平衡稳态,一旦细胞的增殖或凋亡发生异常,这种平衡稳态失调可导致细胞恶性增殖形成肿瘤,而促进肿瘤细胞凋亡可达到使肿瘤缩小,癌症消退的目的。中药可通过直接损伤肿瘤细胞的DNA、阻滞细胞分裂周期、抑制肿瘤基因表达等多种途径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最终达到杀伤肿瘤细胞的目的。

  王开祥等研究了通光藤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白桦脂酸对肿瘤细胞的影响,白桦脂酸在诱导MCF-7细胞48小时后,发生细胞死亡、发泡并呈现出细胞核迸裂,逐渐形成凋亡小体。细胞DNA断裂为180bp的DNA碎片,表明白桦脂酸能通过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而抑制其生长。陆雪莹等对石榴皮中的化学组分影响胃癌BGC-823细胞周期的结果表明,没食子酸将胃癌细胞阻滞在S期,使其不能通过G2/M期检测点进行细胞分裂。木犀草素可使胃癌细胞阻滞在G2/M,细胞不能进行正常的增殖,诱导细胞凋亡。此外,很多中草药的活性成分多糖也能够通过诱导细胞凋亡而发挥抗肿瘤的效果。当归、紫菀、墨角藻中的多糖分别能够抑制HeLa、SGC-7901、AGS细胞的生长,而发挥诱导肿瘤细胞凋亡的作用。

  2 抑制肿瘤血管的生长

  1971年Folkman首次提出了肿瘤生长和转移具有血管依赖性,肿瘤的生长及转移过程依赖于血管的生成,只有肿瘤实质内部不断地生成新的血管组织,才能保证肿瘤持续生长和转移的供养需要。如果通过药物控制肿瘤血管的生长,则会导致肿瘤细胞的生长和转移受到抑制甚至凋亡和坏死,这是“肿瘤生长依赖血管生长”学说的核心思想。目前,寻找能够抑制肿瘤血管生长的药物已成为中草药抗肿瘤的新兴热点。

  Kim等通过对山慈菇中提取物二氢异黄酮化合物的研究发现,它能够对新生视网膜毛细血管的生长和管腔形成产生抑制作用,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吴秋玲等(2012)的研究表明斑蝥、水蛭可以通过影响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微血管密度和基质金属蛋白酶来抑制新生血管的生成,进而抑制肿瘤。另有研究以中药女贞子为对象,证实女贞子提取物通过抑制VEGF和TGF-α的表达而达到抗肿瘤作用。1980年,北川勋首次从人参中提取出人参皂苷Rg3,并随后发现其具有抗肿瘤作用,之后很多国内外学者对人参皂苷Rg3的抗肿瘤作用进行了研究。张晓平等(2012)的研究表明,人参皂苷Rg3除能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外,还能够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血管生成。He等(2012)的研究结果显示出Rg3对肺癌细胞和胃癌细胞的内皮细胞的增殖具有抑制作用,同时能抑制卵巢癌VEGF的表达,以此抑制肿瘤血管的生成。除以上提到的中药物外,姜黄中的姜黄素、薏苡仁、三七等均具有抗肿瘤血管生成的作用。

  3 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恶性肿瘤在功能和形态等方面与未分化的胚胎细胞相似,而诱导分化即在体内外分化诱导剂的作用下,使恶性肿瘤细胞向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细胞方向分化逆转。与其他抗肿瘤机制不同,它的特点在于不杀伤或抑制肿瘤细胞而是诱导肿瘤细胞分化为正常或接近正常的细胞。迄今为止,中药的有效成分可以通过抑制癌基因的表达、对抑癌基因的作用、影响细胞信号通路和改变细胞膜生化特征等途径来诱导肿瘤细胞分化。

  赵晶晶等(2011)研究了齐敦果即油橄榄对癌细胞3T3-L1的诱导分化作用,证实了齐敦果中的萜类物质能够上调脂肪细胞PPAR-γ和GLUT-4的mRNA表达、增加脂肪组织对胰岛素的敏感性,进而达到诱导分化癌细胞的效果。Zhang等(2012)的研究显示紫草中的紫草素能够对癌细胞HL-60产生诱发分化作用,NBT还原能力以及CD11b/CD14表面抗原的表达有比较强的剂量依赖型关系,Nrf2/ABE下游的靶基因呈剂量依赖性增长。在中药复方抗肿瘤的研究中,由黄芪、白英、龙葵、郁金和紫衫组成的紫龙金片能够影响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转录和表达,0.5毫克/毫升的紫龙金片作用于Bel-7402细胞,显著降低AFP分泌量和r-GT、ALD活性,显著增强OCT、TAT和ALP的活性,可见在此浓度下的紫龙金有诱导Bel-7402细胞分化的作用。

  4 增强免疫力

  动物免疫功能的强弱也与肿瘤的发生和发展密不可分。所有动物的体内都有癌细胞,由于免疫系统的存在,可以产生抗癌效果。所以当机体的免疫力在正常范围内时,肿瘤是不会发生的,但是当机体免疫力低于正常范围,那么机体就不能够抵御肿瘤细胞的侵袭,癌细胞在有利的增殖环境中迅速生长并表现出来。因此,免疫力低下是肿瘤发生和发展的重要条件。在中药抗肿瘤的研究中,发现中药除可通过激活T细胞和B细胞等免疫细胞的活性,还可激活网状内皮细胞,吞噬、清除老化细胞和异物,又可促进白细胞介素(IL)、肿瘤坏死因子(TNF)、干扰素(IFN)、集落刺激因子(CSF)等的生成,对调节动物机体的免疫系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研究表明,杜仲总多糖能抑制 S-180 肉瘤的生长,并能够提高胸腺指数和脾指数,增加骨髓有核细胞计数及外周血白细胞计数,拮抗环磷酰胺引起的外周血白细胞和骨髓有核细胞减少。蔡寅等通过对苦瓜多糖抗肿瘤的机制研究表明,苦瓜多糖可通过刺激淋巴细胞,增强巨噬细胞的活化来增强机体的免疫功能,具有显著的免疫增强活性。李景辉等研究结果显示,蒲黄提取物能提高C57BL/6荷瘤小鼠的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自然杀伤细胞(NK)在机体防御反应中起免疫监控功能,无需肿瘤特异性抗原识别便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有研究证实,水蛭的抗凝作用能提高NK的活性,促进其侵入肿瘤组织杀伤肿瘤细胞。

  5 抑制肿瘤端粒酶活性

  端粒和端粒酶与恶性肿瘤发生发展的关系在目前肿瘤的研究中受到很高的关注。端粒有重要的生物学功能,可稳定染色体的功能,防止染色体DNA降解、末端融合,保护染色体结构基因,调节正常细胞生长。端粒酶在细胞中的主要生物学功能是通过其逆转录酶活性复制和延长端粒DNA来稳定染色体端粒DNA的长度。对于正常细胞而言,当进行了一定次数的分裂后,端粒缩短到一定程度就不能承担保护染色体的责任,细胞进入衰老凋亡。而癌细胞为了逃避这种死亡必须重新获取一种机制来维持端粒长度,大多数情况下细胞会选择端粒酶重新表达来维持细胞的永久生存,因此端粒酶的重新激活是癌细胞标志。

  黄酮类化合物在中药中普遍存在,有报道表明,黄酮类化合物可以通过抑制肿瘤端粒酶来发挥抗肿瘤的作用。如染料木素和水飞蓟素都能够通过抑制端粒酶活性来缩短端粒长度,从而发挥抗肿瘤的作用。陈转鹏等研究了藤黄中活性成分藤黄酸对人结肠癌LOVO、SW480细胞端粒酶的影响,结果表明藤黄酸可同时抑制LOVO、SW480细胞端粒酶活性和hTER mRNA的表达,进而抑制癌细胞增殖。耿传营等利用齐敦国酸、姜黄素和大蒜素作用于人的宫颈癌(Mel80)细胞,研究结果显示这三种中药单体除了使Mel80细胞的增殖率显著降低外,对Mel80细胞的端粒酶活性也有抑制作用,并呈现出一定的时相性。

  中药具有具有多靶点、多环节、多效应的特点。因此,在近些年国内外对中药抗动物肿瘤的研究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中药抗肿瘤的机制也随之得到发展。经查阅文献发现,大量的中药抗肿瘤的机制研究主要集中于诱导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血管生长、诱导肿瘤细胞分化、增强免疫力和抑制肿瘤端粒酶活性等5个方面。随着对中药抗肿瘤作用研究的不断深入和探索,中药的研究已经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更加深入地发现其作用机制和靶点。然而中药的成分复杂,一种中药可能具有多种抗肿瘤机制,而不同的中药也可能有着相同的作用机制。因此,我们还需对中药抗肿瘤作用进行客观具体、 定性、定量的研究。我国中药资源丰富,历史悠久,相信以中药学理论和现代科学技术相结合来进行研究,中药抗动物肿瘤的研究前景会较为光明。

  新农业 2016年9期 作者:杨作丰

第二篇:哺乳动物肌动蛋白调节蛋白在肿瘤进展和转移中的作用

  肌动蛋白调节蛋白Ena/VASP家族存在于脊椎动物、无脊椎动物和黏菌(Dictyostelium)上,它是结构保守的、与细胞运动和黏附调控有关的蛋白家族,定位于动态的肌动蛋白重塑区域,促进肌动蛋白丝形成。 Mena过表达与癌细胞的侵袭转移密切相关。

  1 Mena的生物化学结构

  脊椎动物的Mena基因位于1q42.12 [1],其编码产物由541个氨基酸组成,与果蝇(Drosophila )的Ena相似,称为哺乳动物的Ena(mammalian Enabled,Mena)[2],其cDNA上存在多个转录子,编码不同的亚基,主要条带包括:80kDa、 88kDa、 140kDa。80kDa条带是Mena广泛表达的形式,140kDa条带是神经细胞亚型,由选择性剪接产生[2]。88kDa条带可能是翻译后剪切的亚型。在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Ena/VASP唯一的基因为UNC-34,具有调节肌动蛋白丝动力和组织结构的作用[3]。在脊椎动物,Ena/VASP蛋白包含VASP,Mena及Ena-VASP样蛋白(EVL)[4],均具有同样的保守结构域,包括N-末端的EVH-1结构域,中间的多聚脯氨酸结构域(poly-proline region,PPR)和C-末端的EVH2结构域[4]。N-末端的EVH-1结构域定位于1-133残基[2],EVH-1结构域调节Ena/VASP蛋白与富于脯氨酸的配体,例如黏着斑蛋白(vinculin)和斑联蛋白(zyxin)相结合。中间的多聚脯氨酸结构域(PPR)与肌动蛋白结合蛋白profilin及Src同源3结构域(SH3)相互作用。C-末端的EVH2区域定位于507-733残基[2],EVH2残基与球形肌动蛋白(G-actin)和丝状肌动蛋白(G-actin)结合,调节Ena/VASP蛋白的四聚体化。

  2 Mena在正常组织中的定位与表达

  在小鼠组织中,Mena可在脑、胃、肠、血管、肾小球系膜的肾细胞和上皮细胞的细胞膜上表达,伴随组织的成熟其表达水平降低[5];在人类正常组织中也可见到Mena的表达,如脑和心脏组织,但正常肺组织未发现其表达,与小鼠一样,伴随增龄过程Mena蛋白表达下调,成人心肌细胞未能检测到其表达[6]。研究发现,Mena蛋白可在肌上皮细胞中高表达,而乳腺腺泡细胞和导管细胞不表达[6]。Ena/VASP蛋白定位于细胞间的黏着斑、板状伪足前沿,丝状伪足尖[7]以及细胞内动态的肌动蛋白区域。在同嗜性黏着中,Mena以两种独特的模式定位,Mena细带见于钙黏蛋白为基础的板状伪足外缘,常与E-钙黏蛋白的小簇团和周围纹重叠,令人吃惊的是,Mena也与E-钙黏蛋白的大簇团共定位[3]。提示Mena参与黏着斑的组成,选择性地定位于细胞间的亚区。

  3 Mena参与肿瘤的发生发展

  3.1 Mena参与肿瘤细胞的增殖

  Mena在多种人类癌症中表达上调,包括乳腺癌、黑色素瘤[7]、结直肠肿瘤[5]、宫颈肿瘤[8]、胰腺癌[8]等。Di Modugno等[9]发现浸润性导管癌和导管原位癌Mena均呈高表达。提示肌动蛋白细胞骨架调节蛋白在增殖过程中也有一定作用,推测Mena过表达可能受到有丝分裂刺激的诱导,通过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重排促进细胞增殖[9]。Gurzu等发现结直肠肿瘤Mena既不在正常结直肠黏膜表达也不在没有异形增生的息肉中表达,但在高级别异形增生的腺上皮细胞中异常高表达[5];Pino等发现原发性和转移性胰腺癌中Mena过表达[10];Gurzu等又在宫颈病变中发现Mena并不表达于正常的宫颈上皮,其表达强度与CIN级别相关[8]。Mena过表达可以认为是异型增生和癌变的早期事件。

  3.2 Mena参与肿瘤的侵袭转移

  Mena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水平是评估肿瘤细胞能动性和肿瘤侵袭转移的一个有用的生物指标[11]。在乳腺、宫颈、结肠和胰腺癌中,原发肿瘤Mena表达水平与肿瘤的转移相关。肿瘤细胞高表达Mena是肿瘤转移微环境的部分[12]。

  在大小鼠乳腺肿瘤模型中,Goswami等发现,侵袭性乳腺癌细胞Mena mRNA表达增加3~4倍[13],Mena的两种亚型++,+++在侵袭性肿瘤细胞中表达增加,而亚型11a表达减少[13],因此将+++命名为侵袭亚型(Mena INV)。侵袭亚型Mena INV能促进癌细胞对EGF信号的反应,导致伪足突起及肌动蛋白在伪足尖端聚合,这两个反应在乳腺癌侵袭转移过程中起着关键的作用。Mena INV能稳定侵袭性伪足(invadopodia),增强其基质降解能力,增强癌细胞在三维环境中的运动性,增进体内外癌细胞的侵袭潜能,形成肺转移[7]。

  在Mena野生型和缺陷型小鼠乳腺肿瘤及乳腺发育研究中,Roussos等[12]发现,Mena缺失能减少肿瘤发病率及转移播散,延长肿瘤潜伏期,但对肿瘤负荷或癌的组织学分化没有影响。Mena缺失通过减慢肿瘤进程和减低肿瘤细胞的侵袭及进入血管以减少肿瘤转移 [12] 。

  3.3 Mena与肿瘤的预后

  Gurzu 等发现直结肠息肉中Mena过表达与恶性转化的高风险性相关[5]。恶性肿瘤中Mena过表达者预后差,并常伴有血管侵袭、高的p53核阳性染色、微卫星稳定性肿瘤(MSS)状况和高的血管生成。Mena低表达或阴性者预后好[5]。Di Modugno等发现超过90%的乳腺癌转移病灶中Mena表达上调,并与HER-2+、ER-、Ki-67状态和肿瘤大小等乳腺癌预后差的指标相关[9],提示Mena高表达或侵袭亚型Mena INV的出现或亚型11a表达减少可能预示肿瘤的转移,侵袭亚型INV和++外显子的检测可能成为重要的判定转移潜能诊断和预后的指标[11]。

  3.4 Mena与肿瘤治疗的关系

  研究发现小鼠乳腺癌细胞中表皮生长因子(EGF)能上调Mena的表达,Mena与HER-2表达水平存在明显的相关性[9],提示Mena可能将酪氨酸激酶受体信号偶联到细胞骨架上。Herceptin治疗能下调hMena表达,而neuregulin 1能上调hMena表达。体外实验发现neuregulin NRG和Herceptin治疗能刺激或减少HER-2的活性。在MCF-7和BT474乳腺癌细胞株上,NRG1因子能上调Mena的表达,通过刺激HER-2活性诱导乳腺癌增殖和进展,同时伴随肌动蛋白细胞骨架的改变。体外实验发现对HER-2过表达乳腺癌细胞进行Herceptin治疗能下调Mena的表达[9]。

  4 展望

  Mena表达与细胞运动性和黏附性的调节相关,Mena蛋白过表达与恶性转化危险性的增加以及肿瘤侵袭转移密切相关,可作为判断肿瘤预后的指标。

  [参考文献]

  [1] Junnila S, Kokkola A, Karjalainen-Lindsberg ML,et al. Genome-wide gene copy number and expression analysis of primary gastric tumors and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J]. BMC Cancer, 2010 , 10:73.

  [2] Gertler FB, Niebuhr K, Reinhard M, et al. Mena, a relative of VASP and Drosophila Enabled, is implicated in the control of microfilament dy namics[J]. Cell, 1996,87(2):227-239.

  [3] Scott JA, Shewan AM, Den Elzen NR, et al. Ena/VASP proteins can regulate distinct modes of actin organization at cadherin-adhesive contacts[J]. Mol Biol Cell, 2006 17(3):1085-1095.

  [4] Benz PM, Blume C, Seifert S,et al. Differential VASP phosphorylation controls remodeling of the actin cytoskeleton[J]. J Cell Sci, 2009 , 122(Pt 21):3954-3965.

  [5] Gurzu S, Jung I, Prantner expression of cytoskeleton regulatory protein Mena in colorectal lesions[J]. Rom J Morphol Embryol, 2008,49(3):345-349.

  [6] Di Modugno F, Bronzi G, Scanlan MJ. Human Mena protein, a serex-defined antigen overexpressed in breast cancer eliciting both humoral and CD8+ T-cell immune response[J]. Int J Cancer,2004,109(6):909-918.

  [7] Philippar U, Roussos ET, Oser M, et al. A Mena invasion isoform potentiates EGF-induced carcinoma cell invasion and metastasis[J]. Dev Cell, 2008 ,15 (6):813-828.

  [8] Gurzu S, Jung I, Prantner I, et al. The immunohistochemical aspects of protein Mena in cervical lesions[J]. Rom J Morphol Embryol, 2009,50(2):213-216.

  [9] Di Modugno F, Mottolese M, Di Benedetto A, et al. The cytoskeleton regulatory protein hMena (ENAH) is overexpressed in human benign breast lesions with high risk of transformation and human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2-positive/hormonal receptor-negative tumors[J]. Clin Cancer Res, 2006 ,12(5):1470-1478.

  [10] Pino MS, Balsamo M, Di Modugno F, et al. Human Mena+11a isoform serves as a marker of epithelial phenotype and sensitivity to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inhibition in human pancreatic cancer cell lines[J]. Clin Cancer Res, 2008,14(15):4943-4950.

  [11] Frank Gertler1,John Condeelis,et al. Metastasis: tumorcellsbecoming MENAcing[J]. Trends Cell Biol,2011,21(2): 81-90.

  [12] Evanthia T Roussos, Yarong Wang, et al. Mena deficiency delays tumor progression and decreases metastasis in polyoma middle-T transgenic mouse mammary tumors[J]. Breast Cancer Research, 2010, 12: 101.

  [13] Goswami S, Philippar U, Sun D, et al. Identification of invasion specific splice variants of the cytoskeletal protein Mena present in mammary tumor cells during invasion in vivo[J]. Clin Exp Metastasis, 2009,26(2):153-159.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23期 作者:王密

  中国论文网(www.lunwen.net.cn)免费学术期刊论文发表,目录,论文查重入口,本科毕业论文怎么写,职称论文范文,论文摘要,论文文献资料,毕业论文格式,论文检测降重服务。

返回医疗卫生列表
展开剩余(